第一次写吃货文章,有错的地方,您多多包涵~
我不是地道的老北京,在北京扎下根儿不过三代,但是家族自带老饕(吃货)基因,北京城南北中西的吃食和典故都有一些了解,而且得益于长年累月、胡吃海塞的“启蒙”(带着我到处吃),我对北京的一些特色吃食也颇有感情。其中,卤煮小肠,味厚料足,是我顶喜欢吃食之一。
小时候,我爸和哥们看球,往往就约在楼下一家有电视的卤煮店,两碗卤煮几瓶啤酒惬意逍遥。为了从小就把我培养成球迷以后不和他抢遥控器,我爸有的时候就带着我一起去,匀半碗卤煮吃。结果球迷养成计划失败了,倒让我爱上了卤煮这口。
当此中秋佳节之际,独自在家,茫然徘徊于王者峡谷,突然不知道是肚子里哪条蛔虫犯了,就是想吃卤煮这口儿。二话没说跨上“宝马”(电动车),杀奔东四而来。
下水变美食
有必要科普一下:卤煮,有人叫他卤煮小肠,有人叫他卤煮火烧。简单地说呢,就是肥肉、下水(猪肠子、猪肺)、豆泡放在卤汤里煮,饭点时把烫面儿火烧也下锅煮上,把料剁成小块儿装碗,再wa上一勺卤汤。
卤煮的味道很独特、浓郁,这也是为什么吃了一次卤煮,不管您爱不爱吃,都会一辈子记住这个味儿。除了卤汤的卤香、肥肉的醇香,所谓的“下水味儿”是很难在别的菜肴中品尝到的。
下水吗,就是把人畜肚皮豁开,秃噜出来的心肝脾肠。现在人都讲究个健康,像下水这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材是越来越不受欢迎。我本人平时也是吃精心计算的健身餐,但是过节就是要堕落一下嘛~做卤煮的主要是猪的小肠和肺,听说最早也用其他下水,但是改良到现在基本上只用这两样。那所谓的下水味儿主要来自小肠。
小肠也叫肥肠,脂肪多、酯质丰富,煮起来自然会将独特的香味融汇进汤中。至于有的人说什么那是没洗干净的味道,我只能说:卖卤煮也要卫生执照的!香肠也是猪肠子做的,求您别吃!
将下贱的下水化腐朽为神奇变成美食,秘制的卤汤必不可少。做卤煮的卤汤各家配方各异而且绝不外传,但总是离不了豆豉和花椒、大料、陈皮、丁香。这里面,豆豉是是一碗卤的灵魂所在:味厚、汤撤、颜色深、香气浓。
至于豆泡和火烧则是饶的,都是下水的陪衬。豆泡泡在浓郁的卤汤里,吸味饱满。火烧则有一些讲究,火候刚好的火烧,口感紧致,内外如一,绝不过干或过软,口口实在。
卤煮除了味道浓郁,口感之丰富更是堪称一首唇间交响曲:滑腻柔韧的小肠,醇香无比回味无穷;脆嫩的肺片,偶尔咀嚼到弹牙的血管带来齿尖的惊喜;饱满多汁的豆泡,每次咀嚼都能压榨出浓郁的卤汤和醇厚的豆香;口口实在、表面光滑的火烧,则能极大的提供大快朵颐的快感....
典故
写美食文章,要是不讲点来由典故就显得太单薄肤浅了。
北京实在是亏嘴,作为天子脚下、三朝古都,居然没有什么真正的本地美食:名闻天下的烤鸭源自南京,京式面点是苏式面点、回族清真面点、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面点的融合,所谓的“京菜”也是以鲁菜为主体融合了少数满族菜和其他菜系菜品。少数的“土特产”也就只有豆汁、炒肝。
您问为什么呀?没别的:燕赵之地,三面环山,物产匮乏。所以这皇城根儿下的老百姓啊,说起来北京城吃食那个多,但是那些南北大菜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老百姓也就在相声《报菜名》的贯口里听听权当过瘾。
但是这人活在天子脚下,富有富吃法,穷也得“穷讲究”。所有北京小吃,无不体现着“穷讲究”这仨字。卤煮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传说啊,这卤煮的历史得追溯到乾隆爷他老人家身上。乾隆爷,好玩儿啊,十全老人,下江南、修圆明园,好吃那是更不在话下。据说他爱吃一道菜叫“苏造肉”,是下江南时御厨发明的,将五花肉放在老汤卤汁里煮,味道极美。
后来大清有限公司倒闭了,苏造肉的配方也流入了民间。但是对于广大的穷苦劳动人民来说,哪儿像反动地主头子一样买得起五花肉呢?但是又亏嘴,就是想吃,没辙,穷讲究呗!拿便宜的肥肉和更便宜的猪下水替了皇帝老儿的五花肉煮,倒也味道不错。在经过一代一代的改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卤煮。
香飘何处
北京发展的太快了。这北京土著啊,都爱感叹:以前好吃的口儿都不好找了,还在的店也不是那个味儿了。
是啊,北京发展的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成了个国际化、多元化的大都市。体现在吃上就是南北中西,全世界哪个角落的美食都能在北京吃到。但是土著人口比例越来越低,本土老店也逐渐凋敝,卤煮、爆肚、炒肝、豆汁儿这样的本地小众美食更是难觅正宗,有的时候想吃个地道的老北京菜确实是挺难的。
对于卤煮,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推荐的名单也不同,我综合个人经验和口碑推荐几家:
1、北新桥卤煮老店
就在北新桥口南边,特点就是网红(谢霆锋去了)、人多、味厚料足,下水味儿重,贵。大部分卤煮都只有小肠,他们家还有大肠的,味道更浓厚。
反正做好了排队和没座的心理准备,最好两人以上去,一个负责排队点餐,剩下的占座。
2、门框
老店在门框胡同19号,新街口也有一个新店,在新街口站B口。胡同里的老店我吃的还行,但是听一位真正的老北京大爷说不如新街口的。您看着办吧
3、小肠陈饭庄
按理说小肠陈名气最大,但是小肠陈现在已经企业化连锁经营了,店面多、大。有什么锅仔卤煮之类的花样,也有单卖的卤煮,但是工业化的生产,连锁的分店,很难让人找到“地道”的这种感觉。
总之,哪家饭馆好就像“PHP是不是最好的语言”一样,众口难调。您还得自己去吃吃看才能找到真正钟爱的那家。
卤煮店里的江湖
话锋一转回到我今天去吃卤煮的经历。
我今天去的是北新桥的那家,我知道他五点半才开门,卡着五点五分到的门口。
把车停好了一看,好么,已经有半个排的人在外面排着了。
我再一看价目牌,好么,两年没来,升值速度赶上北京房价了。一碗顶配卤煮要40
排着排着就和一个大哥侃上了,一听口音是老北京人,开始如数家珍的给北京的卤煮店排座次,当然要时不时地摇头叹息不是原来的味儿了。过一会儿一位大伯也顺着口音一起聊了起来,说他年轻时候老在这家店吃,今天就冲这口来的,没想到这么多人。然后大哥就又给我们解释,现在这家店是网红店了,某某大明星来过,电视老演,周围那些自拍的都是冲这来的。然后我们自然又少不了一番“今不如昔”的感叹。还有一位老师傅看见这么多人,扭头就奔门框吃去了。
到了五点半,突然就开始让进店了。形容那情景,只需要三个字:一号线。我一脸懵逼的被挤进来,想找个座,都是刚走到座位旁边,人家一个凌空飞腚就越过椅背稳稳地坐住了,还想红警基地车展开一样用各种物品瞬间占据周围四个位置(还是一号线既视感)。然后我说先点菜吧,发现人家都是分工好了,一个点菜一个抢座,点菜的队伍已经排出门外了。结果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两局大乱斗以后,终于到我点餐了,我吃不惯大肠就点了份小肠加肺加饼。看着厨师师傅熟练地从汤桶中拎出一大挂汤水淋漓的猪肠,再夹出两张火烧,熟练流利的切成规整的小块儿,撒上香菜浇上卤汤,瞬间觉得值了,没白等。
然而,饭有了,座位还是没着落。我那是端盘四顾心茫然啊。只能一个一个问“师傅/美女您旁边这有人吗?能拼一下吗”。问了半天还是没找到座位,这时一位阿姨热心的招呼我,说可以先坐她旁边的位置,他们点菜的还要好久才能排到。我千恩万谢地坐下,一边加快吃,一边和阿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人家之前就住在附近,现在搬得原来,想念原来这口就回来吃。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周围的外地人,不少都是冲着名气第一次吃卤煮,有的吃了一口就不想吃了,有的看到一大挂猪肠子就打了退堂鼓。聊到这家店火爆的生意,不免骄傲的说北京孩子就是局器,不抢,也愿意拼桌。聊完了我也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烫的舌头发麻,给阿姨道了个吉祥就匆匆为后来人让出了座位。
出了店我就在思考,这个卤煮店不就是北京(北上广)土著和外来人口矛盾的缩影吗?外地朋友对北京吃食有兴趣,作为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就像全国人民向往北上广一样。但是名气大了,外来人口的涌入,必然会导致:1、成本增加,卤煮店涨价,房价涨物价涨,2、资源拥挤,抢座位、抢学校、抢工作。外来人口比例的增多会稀释本地土著的话语权,卤煮店的口碑由网红左右而非老北京人。这些最终会导致本地人部分生活体验下降。于是本地人产生排外情绪,同时加强了以口音、饮食习惯、文化、居住位置等为纽带的地域认同,形成了老北京人/外地人这样的对立群体。
江湖?什么是江湖?有卤煮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篇文章应该是我高中毕业以来第一次写非技术类文章,我自己就是图个乐儿,知识有限,有什么错请您一定指出,我看到谦虚修改。如果您是没吃过卤煮的,看了这篇文章,想尝尝卤煮,那我就算是这样对得起一次北京人这个天天被骂的名了~
标签组:[美食] [小吃] [卤煮] [卤煮小肠] [豆泡] [卤汤]
上一篇:四川人吃烧烤有多费签签?
下一篇:你尝过么?台湾大肠包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