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这届年轻人还在为进大厂努力吗
拒绝996、反“内卷”、逃离北上广、“躺平”成为年轻职场人中的热词,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从大城市、大厂撤退,就业形势的严峻降低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稳定也逐渐成为他们青睐的选择因素。
2022年国考开始后的两天之内,就已经有超过26万人报名,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名和录取人数之比达到了1179:1。这届年轻人为什么开始向往体制内的安稳生活了?
考编制日趋火热,是年轻人的妥协也是归宿
即便进入体制要经历激烈的竞争和考试,它仍是一个门槛最公平的选择。相比大厂对求职者第一学历的严苛,公务员考试对学历只有类似“本科以上”这样简单的要求。没有了学历歧视,“双非”院校毕业生同样有机会战胜985院校毕业的对手。
学历门槛的平等,使得大量二本、三本毕业生难以在私企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转向考编制。然而对于不论是进大厂还是创业都占据得天独厚优势、出身名校的天之骄子们而言,即使坐拥无数选择,体制内竟也成为被他们选择最多的一项。
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北大超过75%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而在2015年进入体制内的人数比例只有约50%。
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就业的竞争压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公考的热度。2021年仅北京地区就有超过20万人报名参加国考,平均每个岗位有109个人竞争。
图片来源:数说招考
有受访者对财智无界表示,刚毕业的几年,自己也曾经“看不上”体制内的工作,认同那种“把追求稳定认为是浪费生命,把按时下班视为不够进取”的态度,认为只有在私企奋斗才是自己实现理想的途径。
大学毕业以来他换过6家公司,工作屡遭变动,在职业发展上没能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反而由于过劳已经开始面临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
他表示,目前多数互联网大厂的员工平均年龄都不到30岁,而自己也已快要30岁,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而又无所适从。决心参加公考,是他对奋斗不尽如人意的妥协,更是在焦虑和危机感裹挟中的归宿。
选择体制内的原因,不止为了“躺平”
年轻人放弃“职场精英”梦转而向体制内求职,似乎是一种追求安逸的“躺平”,然而事实上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绝不止为了“躺平”。
体制内薪资待遇的提高,改变了过去体制内收入低的刻板印象。以公务员体系为例,在2019年新的《公务员法》的修订实施后,基层公务人员的待遇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种津补贴和养老金政也得到进一步落实,标准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新《公务员法》在晋升机制、工作理念等方面的变革,也使年轻人发挥着更大的价值,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改变了体制内过去低天花板、入职即养老等退休的状态。
其次工作时间合理,有更多时间回归爱好和家庭,满足了年轻人对于生活至少是在时间这一维度上的向往。在“996”、大小周、不定时工作制盛行的当下,早九晚五、周末双休似乎是一种奢求。
通过“打工”实现职业理想甚至财务自由的故事越来越少,反而因为过劳而猝死的事件频发,触动着年轻人敏感的神经。拥有一份按时下班的工作,也是年轻人对体制内最大的期盼之一。
在众多的理由中,体制内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稳定、不必为失业担忧。放眼网络上的各种故事,互联网行业似乎“不需要中年人”,35岁甚至成为一道“被优化”的门槛,这之后的职业发展成为光鲜的互联网人需要不断为之奋争的问题。彼时的他们往往正背负着养育子女、房贷、赡养父母的重担,承受不起工作和生活巨大变动的风险。
而当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众多企业、创业者陷入经营危机,或当政策风险带来诸如K12校外培训这样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的崩盘时,无数人面临失业、降薪的困境,更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这时,体制内的稳定无虞就显得格外珍稀。
公考热度畸高,提高私企员工保障势在必行
有专家指出,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高考。
从多年前的公务员辞职下海经商潮,到现在年轻人热衷于进体制,不得不说是阶层固化的社会环境使然。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无力感,促使年轻人寻求对未来生活的稳定预期。
对于企业而言,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间、选择更年轻和成本低的劳动力,无疑是最经济的做法。但长远来看,私企保障的缺失和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剧了全社会的焦虑,促使越来越多人向体制内寻求庇护。
一流人才的特征就是具有较高创造性,这样的人投身科技创新、生产性领域,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也可以增进企业和社会的利益。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海外归国留学生投身公考进入体制,大大削减了企业的人才力量,最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治愈公考的狂热,首要的是提升民营企业员工的权益和保障,解除高端人才投身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保持创新活力,实现经济和社会长远的健康发展。
标签组:[公务员]
上一篇:这届年轻人挺悲催!全球丧失数亿岗位 可能成为“封锁的一代”
下一篇:这一届年轻人,不想做大厂螺丝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