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唐伯虎也买题?岳麓书院李兵教授揭千年科场大案

首页 > 综合 > 中国历史 > 正文
2021-06-15

发表自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原标题: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央视《法律讲堂》揭秘千年科场大案

述说湖南科举史上最严重的舞弊案

诗人陆游科考遭算计?才子唐伯虎也买题?

李兵: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科举史与书院史研究。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较公平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多年。千年科考史上,有哪些惊人的科考舞弊案件?当政者又是怎么处理的?对现今的高考制度有何影响?近日,岳麓书院教授李兵将其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的《科场大案》系列节目集结成书稿。现摘编揭秘其中故事——

【秦桧舞弊案】

儿子孙子全都高中,大诗人陆游遭算计

秦桧当了19年宰相,是南宋朝廷只手遮天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儿子秦熺在省试中被录取为第一名。按照宋代科举程序,省试录取者还需要皇帝主考的殿试。秦熺参加科考的时候,早就因为秦桧的关系当官了,现任官员是不能录为状元的。秦桧对高宗说:“我的儿子千万不能坏了朝廷的规矩,斗胆请求您,把秦熺定第二名吧!”表面上是为皇帝排忧解难,言下之意是你一定要给我一点面子。

秦桧认为这样还不完美,我一个宰相家怎么能连一个状元都没有?他把希望寄托在孙子秦埙身上。当地选拔性考试的主考官陈之茂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秦埙录取为第一名。可是偏偏考生中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29岁的大诗人陆游,让他的名次排在后面,可能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甚至有可能会被告到朝廷。陈之茂左思右想,把陆游定为第一名,秦埙第二名。

秦桧既意外又生气。为了能报复陆游,他派人专门去搜集陆游的资料,发现陆游喜欢发表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言论,这与朝廷的主张不一致。省试时,就让考官向皇帝告状,排挤掉了陆游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秦埙虽被定为省试的第一名,但在殿试中遇到了与他父亲一样的问题。秦桧便让心腹上奏皇帝取消现任官员不能录为状元的规定。高宗一看就知道是秦桧的主意,没有表态,把秦埙定为了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南北榜”案】

朱元璋制造血腥冤案,分省录取并非当代高考特有产物

在高考热点问题中,各省之间的录取分数线差异悬殊,是重要关注点之一。很多人认为分省录取是当代高考的特有产物。实际上,分省录取早在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就出现了。

明洪武三十年会试,正副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一个是刘三吾,一个是白信蹈。他们一共录取了52名考生,上榜者全部是南方人。北方读书人认为这是来自南方的主考官刘三吾徇私偏袒南方人的结果,举行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朱元璋下诏成立调查组,调查结论否认了北方考生的指控。

调查不仅没有平息这次风波,反而激起了朝中北方大臣的不满。朱元璋决定利用这件事,来满足北方读书人的要求,最终达到笼络北方读书人、尽量缩小南北文化差距的目的。于是,朱元璋又录取一榜进士,上榜者全部来自北方。

既然朱元璋照顾性地录取了北方考生,也就意味着他认可了北方考生对刘三吾等人的指控,于是对会试的考官和调查组成员大开杀戒,11名高官被凌迟处死,85岁的翰林院学士刘三吾被流放三千里。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一次有考官因为科场案被处以极刑的科场大案。由于这年举行了两次殿试,录取了南榜和北榜,又称为“南北榜案”。

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明代统治者意识到,以考试成绩优劣作为录取人才的主要标准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地域公平。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明朝确定会试分区确定名额录取的制度,之后又实行乡试分省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现在的高考录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唐伯虎“买题”案】

江南第一才子沦为阶下囚,转而坠心艺术成一代大师

唐伯虎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的画家、书法家,给后世留下了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然而,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他却是个十足的悲情人物。

1499年是唐伯虎命运转折的年份,他凭借此前考秀才、考举人连得第一的优异成绩进京赶考会试。3500多名考生齐聚京城,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被认为是第一名的热门人选。

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会试之后,有人举报唐伯虎和徐经向副主考官程敏政买考题,说唐伯虎在考试前送给他们看的八股文的标题与会试的考题非常接近。孝宗皇帝遂命正主考官李东阳认真复查所有试卷,调查结果说明程敏政没有偏袒照顾唐伯虎。

为了把问题调查清楚,孝宗皇帝下令把举报者华昶和有买考题嫌疑的唐伯虎、徐经都抓起来,唐伯虎沦为一名阶下囚。遭受严刑拷打之后,唐伯虎交代自己确实拜访过程敏政,并且送了礼,程敏政也帮他猜过考题。会试时,程敏政把这些猜的题目作为了正式的考题。

这样,唐伯虎和程敏政涉嫌泄露考题,唐伯虎被革掉举人。这起科场案成为他人生的噩梦,直到临死前,他还说:“二十年余别帝乡,夜来忽梦下科场。”

回乡之后,他辞去了衙役职务,归隐乡间。没有了功名利禄的杂念和诱惑,唐伯虎开始纵情山水,游戏人生。可以说,这起科场舞弊案,虽然关闭了唐伯虎从政为官的大门,但也开启了他专注艺术创作、成就一代大师的道路。

【傅晋贤舞弊案】

湖南科举史上最严重的舞弊案,岳麓书院院长拒绝私了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它培养的学生考上举人、进士的,占了湖南的半壁江山,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清朝嘉庆三年(1798),有近100名岳麓书院的学生参加了当年的乡试。他们凭借记忆把在考场写的八股文默写出来,然后请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帮忙预测考试结果。八十岁高龄的罗典对一个年轻小伙说:“彭珴,你发挥非常好,这次很有可能是第一名!”

公布录取名单的那天,彭珴惊呆了,第一名是傅晋贤,榜单上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罗典让彭珴去查卷,发现试卷失踪了!于是,罗典给湖南巡抚姜晟写信,请他调查。

就在岳麓书院师生等待回复的时候,湖南乡试的闱墨出版了。闱墨类似于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集。读了之后,彭珴大声说:“你们快来看,傅晋贤中解元的试卷就是我的试卷。”罗典非常愤怒,他发誓要为彭珴讨回公道,把傅晋贤用彭珴试卷中解元的事详详细细地写成一份报告,让学生呈交给姜晟。

傅晋贤为了收买彭珴,提出愿意帮他捐个知县。有学者研究,嘉庆三年在湖南捐一个知县要5090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85万元。罗典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私了,又给姜晟写了一封信,措辞严厉。姜晟这才决定立案调查。调查发现,傅晋贤用1200两银子买通考场工作人员樊顺承,请他帮忙在考场中寻找好的试卷,替换成了自己的试卷。真相大白后,傅晋贤、樊顺承等人被处死。这是湖南科举史上最严重的舞弊案。

【张謇冒籍案】

科举时代的高考移民,被人敲诈至倾家荡产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名人,他的一个身份是状元,一个身份是民族实业家。毛泽东对他有非常高的评价:“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正是这样一位在多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在考秀才的时候却有不光彩的经历。舞弊行为被揭发之后,张謇差点被判刑,家里也因为这件事负债累累,几乎倾家荡产。

张謇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隶属通州。按照清代的规定,科举报考跟现在高考一样,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考。因为张謇是“冷籍”( 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都没有考取过生员),需要多付报考费用。在参加童试的时,为了省钱,张謇改名为张育才,认如皋人张驹为祖父,以他孙子的名义顺利在如皋县报考。跨地区报考在科举时代叫“冒籍”, 也可以说张謇是清末的一个高考移民。

后来,经过勤学苦读,张謇顺利考上秀才。让张謇和他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驹兄弟不断来张謇家借钱,还以张謇冒籍之事威胁。张謇家只好忍气吞声,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就这样持续了4年多,张謇家负债一千多两银子。

不堪忍受的张謇不得不向官府自首。学政和地方官看到张謇是一个人才,向礼部申诉,张謇得以以海门考生的身份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从16岁冒籍参加科举考试,到42岁高中状元,张謇的科考之路经历了20多年。这也看出,在科举时代,一个读书人要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理/记者 匡萍

[责编:朱晓华]

[来源:三湘都市报]

标签组:[唐伯虎] [李兵] [岳麓书院

上一篇仝卓为获得“名牌学历”,高考舞弊,网友:第二位“翟天临”?

下一篇湖北高考“强”县舞弊战:家长称不作弊不公平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