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特斯拉剩下4个预言
作者 | 山石
● ● ●
特斯拉又甩锅了!
1月30日,江西某电视台报出,南昌市民涂先生给买了仅6天的Model 3充电,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车辆断电无法启动,窗户关不上,涂先生无奈只能用纸壳挡住了窗户。
特斯拉售后人士随后回应,由于充电枪抽出瞬间电流过载导致烟火保险丝熔掉,车辆逆变器损坏。大致意思是涂先生自己充电充坏的,也可能是电桩里的电有问题把车充坏了。
这个回答乍听起来感觉很有理,涂先生没法儿反驳。可直到国网南昌供电公司有了正式回应后,整个事情被推向了高潮。
供电公司的回应是:“特斯拉自用充电站是有其特有充电技术标准的,特斯拉电动车是与特斯拉专用充电装置直接连接并使用,而非由电源线路连接特斯拉电动车。”
说白了,国网认为是特斯拉的产品问题,与充电没关系。言外之意,车坏的锅特斯拉,你还是自己背吧。国网的出面显然不是为了给消费者撑腰。毕竟如果特斯拉开了头,以后都有电动车如果都说是充电充坏的,那国网抗的雷可能会更大。
迫于舆论的压力,特斯拉最终诚恳认错。并微博称,“对于由此引发的网友误会以及给南昌电网造成的困扰,深表歉意。目前,已经妥善解决了用户遇到的问题,并对此故障的原因进行检测和调查。”
特斯拉最终还是低头了,不过在真理的“铁拳”下被强按下去的。
其实从国产以来,特斯拉在华交付量剧增的同时,负面危机从没间断过。驾驶失控、刹车失灵、续航严重不达标......可在一次次问题面前,特斯拉始终“死扛”,从未主动接受自己的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将不久前爆出的制动问题,归结于路面结冰导致制动距离不足造成的事故。
对于一直很讲道理的中国用户,特斯拉的操作把大家搞得很“迷”。
明明比传统汽车在机械结构上简单,可特斯拉的电动车居然能接二连三的出问题;更不能理解的是,已经出了要命的问题,特斯拉居然还能不认账。
如果不是国网电动这次率先起身辟谣,可能特斯拉所谓的“充电桩充坏车”的逻辑真的就成了。
因为在国人的观念里,充电这个事儿本就是个危险性极高的“细活儿”。这好比,给小朋友的玩具车充电,如果电压不稳就一定会烧掉电路板的逻辑类似。特斯拉之所以敢甩锅,主要也是认为,充电这件事一定适合广大用户的知识茧房有联系。
不过,新能源汽车毕竟不是玩具车,电动车到底又会不会被充电桩充坏?
使劲充,当然会。
因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快速充电桩,是靠调大电流来实现快速充电的。因此,频繁的快速充电相对于慢充来说,确实会对电池造成伤害。
但在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充电时,电动汽车上电池管理系统“BMS”又会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 (电池剩余电量),根据电池包的状况自动调节充电电流的大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
所以马上充坏电池,也没那么容易。
如果从逻辑上分析,快充和慢充的区别主要在充电过程中电芯正极锂离子Li+迁移速度的快慢。
简单地说,如果锂离子的充电过程比作向杯子里倒啤酒,倒啤酒的速度越快,啤酒杯装满的速度也越快,但是酒杯中的啤酒泡沫就越多。
相反,倒的慢,装满的速度也慢,酒杯中的啤酒也就泡沫少。所以充电对电动汽车的伤害,仅限于频繁与否的快充,对电芯所造成的损伤,进而引发与之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而充电充坏逆变器,特斯拉显然有些耸人听闻。
对于特斯拉的迷操作,大多数心存善念且讲道理的人分析,特斯拉的问题一定是处在部门对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差,协调能力反馈慢,才会让问题发酵。
因此大家包容的认为特斯拉的问题是出在体系上。大体意思是特斯拉比较新,大家多担待。
对特斯拉来说,这样的说法当然喜闻乐见,起码大家是宽容且认同特斯拉的。
但质疑者就没这么手下留情了,我在网上看到过一条很吸睛的评价,原话是这样说的:“马斯克就爱不讲理,你要让那些给马斯克打工的人,既赚他的钱,还不能跟他一起不讲理,那就是不通情理”。
这个逻辑听着胡扯,但好像又有点儿道理。毕竟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精神图腾,老板不认怂,你就没法让员工先怂。
这好比别人说,没有马斯克就没有特斯拉一样;特斯拉一边用迷操作吸引消费者,让他们掏钱买车;一边偷偷降价猛坑那些先买车人的钱。仿佛特斯拉与马斯克这种不讲理的气质,是一脉相承传了下来的。
马斯克的不讲理在世界上都是出名的。开年美国新冠肆虐的时候,马斯克公开反对让工人待在家里,还说疫情不可怕,让大家尽快复工复产;隔空叫骂过比尔盖茨,说他在算法和技术上不懂行,叫他别多管闲事;让自己旗下的三家公司互相质押,变着法的坑投资人的钱......
可就是这种鬼逻辑让特斯拉从上到下都坚信,自己从来和福特、丰田这样的老牌车企都不一样,因为特斯拉绝不是一家传统意义的汽车企业。而是和苹果、亚马逊这种科技企业的齐头并进的“科技鬼才”。
因此,在特斯拉的认知里,如果你们非要我们这样一个软件公司去对硬件质量负责,那一定是你们这些买车的人观念有问题。
标签组:[特斯拉] [电动汽车] [汽车] [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mode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