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觉醒年代


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

2021年3月21日正式追完了这部剧,虽然看到了全剧终三个字,但我的内心依然久久难以平静,总想写点什么来纪念这部优秀的作品。思来想去,也只能依靠我稚嫩的文笔写下这篇观后感。

  因为是电视剧而不是纪录片,所以有些内容会存在导演为了作品效果而加入自己的创作,但这并不影响整部剧对那个年代历史的重现。如果说纪录片讲究客观严谨,那么电视剧则来的活泼,能将人物更好、更全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这也能让我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记录我对这部剧的感受。有人说这部剧是在用电影的镜头拍电视剧。我才疏学浅,并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电影镜头,我能做的就是将我最直观的感受记录下来。(注:以下所有想法均来自我个人在观看电视剧之后,加上平时对历史的了解而形成的,仅代表我个人想法。)

   这部剧的背景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病逝到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跨度为1915年到1921年。短短六年,出现了张勋复辟、五四运动、一大召开等历史事件,让国人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曾想过这部剧为何取名为《觉醒年代》,而不是以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取名,例如建党伟业这样。在看完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如果依旧只是为了衣食而活,那么中国最终必将沦为殖民地,中国人民必将成为亡国奴。正是一大批有志青年的存在,才促使最底层人民觉醒。而共产主义是当时众多主义中的一种,从逆来顺受到选择共产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思想的改变。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质变,那么前期有志之士的探索就是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这部剧真正要体现的就是国人思想改变的过程。因此取名《觉醒年代》恰如其分。

   想要更好地呈现这个时期各种思想的碰撞,就必须要赋予它们肉体,使灵魂与肉体相结合,而结合的成品就是电视剧中出现的各个人物。而我也将从各个人物来展开我的感悟。

一、陈独秀。说起仲甫先生我第一反应还是上学时冰冷的教科书上写的那几句话“陈独秀当选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八七会议撤销了陈的总书记职务”……除此之外提起仲甫先生我毫无印象。在这部剧中由于和伟老师饰演陈独秀。一提起于和伟,就容易想起他在新三国中的名场面:“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接着奏乐,接着舞”、“莫非朕不知兵”。一时间让人忽视了于老师的演技。其实于老师的演技一直在线,例如他后来在《军师联盟》中饰演的曹操,可以说是相当霸气,属实当的起“天下若无孤,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气概,这也让《品三国》的作者易中天老师这样评价道:这比其他几版的曹操都演的好,最接近历史事实。在这部剧中于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和台词功底向我们再次证明他是一个“演技派”。这也是于老师第二次饰演仲甫先生(第一次是在《建军大业》),所以很容易将两部优秀的作品关联到一起。因此在看到仲甫先生第一次见到教员的那个镜头时,我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建军中的仲甫先生对教员发火时说的那句话:毛泽东,你算老几啊?当时看的我暗自发笑。言归正传,在这部剧中,仲甫先生扮演着这么几个角色:1、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一点从他回国举办《新青年杂志》就能明白。《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对当时的中国青年学生,不,不仅限于青年学生,还有许多劳苦工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人的思想觉醒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就单论创办《新青年》这一项,仲甫先生也必流芳千古。2、青年学生的导师。可以看到他的言行影响了毛泽东、赵世炎、陈氏兄弟、邓中夏等一大批寻求思想进步的青年,引领他们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3、职业革命家、政治家。起初仲甫先生曾说自己二十年不谈政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这句话根本不现实。五四运动爆发后,徐世昌的北洋政府大肆抓捕游行学生,仲甫先生在看到当时的北京犹如人间地狱后真正开始转变为政治家、革命家,并从着力启迪民智转变为探索社会改造。4、中共早期领导人(创始人)。电视剧前半段他一直在寻找真正能挽救中国的道路,也曾对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产生过兴趣。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和守常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5、封建大家长。对于两个儿子,他亏欠不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爱陈氏兄弟。俗话说,父爱深沉而伟大。剧中有这么几个情节:延年发传单被打,是他背着上了医院;陈氏兄弟回上海,是他亲自炒的花生和瓜子,并准确说出了两个儿子的喜好;陈氏兄弟赴法,临行前他去送别,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他不自觉得留下了眼泪,这是他在剧中为数不多的落泪镜头。看到此,我也是热泪盈眶,此情此景我想起了我的父亲。14年我去东北上大学,我说我自己一个人能去,他却坚持送我到了学校,然后一起吃了顿晚餐后,买了站票连夜回家(从宁波到吉林需要39个小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是真的的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17年我远赴日本交换一年,也是他送我到的候机大厅,在我登机前才回去,再次望着他日渐佝偻的背影,这一次我没有流泪,只是想起了自己学过的那篇《背影》。如今其中那段“你且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甚至成了大家开玩笑的一个梗,但我们不应忘记这篇文章真正的主旨是朱自清先生在思念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多么严肃的话题。到此说的都是仲甫先生家长这个身份,为什么要加上“封建”二字呢?因为他的有些言行太过于霸道。例如曾多次要求陈氏兄弟抛弃自己的信仰而接受自己的主张。例如新青年编辑部看似民主但在有些时候是他一个人做的决定,剧中胡适曾这样评价他“刚愎自用”。此外仲甫先生还是个乐观的人。当陈氏兄弟出狱时,大家都在庆幸,唯独他说应该为孩子们感到高兴,有了这次经历两人只会更有经验,新青年就应该有进监狱,出监狱,再进监狱,再出狱,如此循环的心理准备。当自己身陷囹圄时,他说这世上产生文明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研究室,一个是监狱。在监狱中他仍旧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英雄本色。但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为何最后却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甚至脱离了党,成为了托派(托洛茨基主义)?由于没有系统的研究,我也不得不到答案,但我想27、28年延年、乔年相继被反动政府杀害的噩耗一定对他产生了巨大打击。

 

 

二、李大钊。李大钊由张桐饰演,也就是亮剑中的魏和尚。第一次看到这个形象时我总觉得的别扭,一是和尚这个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二是从历史形象来看守常先生作为北方人比较魁梧,尤其是先生的脑袋比较大,这一形象张嘉译那一版比较贴近,张桐似乎单薄了点。但是很快张桐用自己的演技让我忘记了这个别扭,只记得他就是李大钊。守常先生可以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并不是说他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中国,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他是毫无争议的NO.1。他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无不证明着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他和仲甫先生可谓是亦师亦友,在日本初识时,仲甫先生是他的“偶像”;到了后期选择马克思主义时他成了先生反过来向陈讲述马克思主义。相比于仲甫先生的启迪民智,守常先生则显得更加务实,他深入工农阶层做调查,因此他更加贴近基层人民。大概是受先生的影响,后来的赵世炎在法国创建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时也是那么务实,而不是像蔡和森那么激进。如果说仲甫先生对于青年的影响更多是思想觉悟,那么守常先生更多是在他们的身上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只要时机一到便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剧尾处守常先生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记起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赵世炎远赴莫斯科中央大学和翔宇告别时说的那句“看中国赤色红遍”,可谓是异曲同工。

 

三、蔡元培。这个名字同样是既熟悉又陌生。蔡公由马少晔老师饰演。马少晔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一提起他的作品,想必会说一句原来是他啊。《走向共和》中的孙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中邓小平,都是马老师的代表作。写到此,我又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事: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在谈论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时候,陈称呼威尔逊为威大炮,恰在此时蔡公进来了,我默默说了句:孙大炮来了。一个好的演员(尤其是特型演员)既能演活一个角色,让自己完全融入这个角色,让观众一提到角色就想起他,或是一提到想到的是他的戏中名字却记不起他原来的名字;但也不会仅限于这个角色,能饰演各种角色,演什么像什么,马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孙和邓的角色深入人心,但是在这部剧种他就是蔡元培,除了是由同一个演员饰演之外,在他戏中基本看不到其他两位的影子。在马老师的表演之下,蔡公不是一个高高的上位者,相反他平易近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更是一位可爱的老人。上任北大校长后第一次有人弹劾他和仲甫先生失败后,他一边洗着脚一边哼着京剧,两只脚还在水中使劲蹬着,活生生一个老顽童。由于我本人对京剧并不了解,所以不知道马老师唱的怎么样,但是弹幕里不少网友评论说他唱的很见功夫,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演员真的是技多不压身。还有一次仲甫先生通宵留在图书馆赶稿子睡着了,蔡公看到后现编现唱喊醒仲甫先生,让人忍俊不禁。北大能有今日之辉煌应该感谢蔡公,如果不是他任校长之时为北大所奠定的基础,今日之北大怎会傲视全国呢。北大素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其由来就是五四运动。当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消息传来时,北大学子打着“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口号上街游行,并将五四运动延伸到全国各地,这才有了三罢,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这种视救国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便是蔡公为首的北大教授为学生种下的种子。作为校长,蔡公对教育的重视自不用说,为了请仲甫先生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冒雪“三顾茅庐”,可见他惜才之心。作为一校之长,他胸襟广阔,虽然支持新文化运动,但他并没有一味排斥旧文化。相反他留下黄侃、辜鸿铭、刘师培等国学大师继续当教授,允许北大校园内各种思想争锋,兼收并蓄,颇有百家争鸣之气象。同时在剧中还为新文化运动批孔做了解释,陈独秀的批孔是政治上的批孔,而非排斥儒家文化,他所反对的是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

 

四、胡适。新青年三巨头之三,美国留回来的博士,还未毕业就收到了蔡公和仲甫先生的邀请来北大做教授。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干将,适之先生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对我们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才让文学真正走入了平民之中。作为学术导师,他的地位无可非议,但活在当时的中国,他的改良做法以及不谈政治的想法又是不切实际的,这也就是三巨头后来分道扬镳的原因。有人说胡适先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不认同,我认为他更像是当年的赵括,对于国情并不了解,想要照搬照抄美国的那一套,并没有深入过中国底层了解过情况,只是坐而论道。胡适先生对于这个国家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想仅依靠文化改良救中国注定是失败的。其实文化也好,思想也罢都是政治的延伸。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这才有了焚书坑儒;文化大革命在文化界的影响产物之一便是样板戏。所以说抛开政治搞文化谈思想是不切实际的。只能说适之先生生不逢时,如果是在当今的中国大抵是可以安心搞他的学术研究吧。对于适之先生,我觉得他可以称的上谦谦君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三巨头虽然因为政见不同而分家,但三人之间的友谊却未曾改变。抛开政治,三人并无任何冲突。哪怕是鲁迅先生后来因为政见不同公开批评他时,适之先生也是不公开回应,避而不战。在鲁迅先生过世后,甚至说:我素来钦佩先生,我与他惺惺相惜。所以说适之先生更像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学术导师。

 

五、鲁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孔乙己”“闰土”等一众形象早已耳熟能详。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初登场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他坐在茶桌前,背后正在举行斩首仪式,与他落寞背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底层人民围着观看杀头(这一幕是不是很像阿Q正传里那一幕),无论老少男女都有。当人头落地时,不少人拿钱塞给刽子手,只求能够得到还有余温的人血,将之洒在馒头上,号称包治百病,由此可见当时底层人民有多么愚昧,也从侧面证明将德先生、赛先生接到中国是多么重要。而此时的鲁迅,不,应该是周树人却不为所动,似乎他的眼前这一切都不曾发生。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热衷于倒腾他的收藏品。恐怕此时的他对这个中国是真的失望。但随着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引领着新文化运动,随着恩师蔡公的邀请,他那颗沉寂许久的心终于再次沸腾起来,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来。剧中仲甫先生为了提倡白话文,邀请他写一篇白话文小说,这便有了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其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当钱玄同看到《狂人日记》而拍案叫绝后问到为何没有署名,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怎么能没有父亲。先生听了之后,一笔一划写下了“鲁迅”二字,写完后躺在地上热泪盈眶。从此中国少了一个名叫周树人的医学生,却多了一个名叫鲁迅的文学家,多了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青年导师。

纵观全剧,这五个人基本上代表了这个时期主流的几种思潮。有人问这部剧有绝对的反面角色吗?我想了想除了反动军阀和张丰载叔侄外,其余都说不上是反派,无论是黄侃、辜鸿铭、刘师培,还是林纾,都只是不认同新文化想坚持国学而已。

 

  此外这部剧的细节处理也很优秀,我试举几例:

1.版画。剧中多次出现以版画来展现各个场景的镜头,其实鲁迅先生极为推崇版画,甚至称得上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

2.铺路。仲甫先生在北京的住所门前有一条泥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这象征着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与坎坷。有一个镜头是蔡公将几块砖头放到坑洼积水处,让仲甫先生踩着砖行走,这一细节其实隐含的意思就是蔡公愿意做仲甫先生革命道路上的铺路人。后来三巨头因政见不合即将分裂的时候,仲甫先生用同样的方法为适之先生铺路,此时象征着薪火相传,毕竟仲甫先生希望适之先生能够接过他的火炬继续走下去。可惜适之先生让他失望了,不过没关系,他真正的接班人也已经出现,润之、翔宇将接过他的火炬并开创一个崭新的中国。

3.《挑滑车》。守常先生在分发《北京市民宣言书》时,舞台上表演的京剧是《挑滑车》,用此节目从侧面突显守常先生的拳拳爱国心和愿为之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4.背身走过。在第42集,适之先生和守常先生因为《新青年》刊登马克思主义文章而争执后,两人背对背反向而行,预示着三巨头的决裂。

5.陈氏兄弟的思想转变。赴法勤工俭学期间,陈氏兄弟终于放弃了无政府主义,并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而此时的延年在提到仲甫先生时不再是“陈独秀先生”,而是“我父亲”,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有一个词来形容早年延年对陈独秀的反感:逢父必反。通过称呼的改变从侧面来说明他思想的转变。而乔年思想的转变则是通过翻译国际歌副歌来表现。当邓中夏将国际歌中文版交给仲甫先生时,他告诉先生国际歌的副歌是乔年翻译的,全程没有一句话说乔年信奉马克思主义,但通过这一细节从侧面告诉先生,他的儿子和他成为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诸如以上的细节还有很多,像适之先生在听到同事们谈政治时的微表情为之后决裂埋下伏笔;仲甫先生出狱时将笼中的鸽子放飞来表达他即将重获自由等等,一部好的剧处处都是伏笔。

 

  当然这部剧也存在几个对我而言感觉不足的地方:

1. 巴黎和会。在远赴巴黎参加巴黎和会时,代表团的镜头永远停留在会场之外,没有一幕会场内的争论的镜头。如果能将《我的1919》那一幕加进去就完美了。“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可能是陈道明老师的表演过于优秀,导致导演和演员压力太大而没有复刻这一幕。

2. 中法里昂大学事件。剧中只有只言片语,学生与吴稚晖决裂基本没有前因后果,让观众没有搞懂来龙去脉。幸好我看过《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件事对旅法勤工留学生的影响很大,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陈毅等一大批优秀青年被驱逐出法国。

3. 建党准备。最后的大餐就是中共的成立,但是从筹备到建立所拍的时间过短,更像是为了赶进度,不够详细。

4. 柳眉与延年。在剧中柳眉是一个虚构的角色,她是一个资本家的小姐,和延年一起经历了很多。在柳父问他如何对待柳眉时,延年拒绝了柳眉,恐怕他当时想的就是:此身已许国,难再许卿。在当时为了革命而选择独身主义的人很多,翔宇和觉悟社的许多人也是如此。其实革命和爱情并不冲突,如蔡和森和向警予,李富春和蔡咸熙都是革命伴侣。后来翔宇在明白这一点后,向逸豪表明了心意,这才有了我们所知的“纸短情长,吻你万千”。在《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换成了乔年和宗玉佩(亦是虚构)在经历过社会历练后才决定在一起共赴莫斯科,只可惜最后玉佩自尽。

5. (完全是个人私心作祟)那就是翔宇的饰演者,不是说现在这个演员表演不出色,只是我私心作祟更希望是朱亚文来演。在我看来朱亚文是演青年翔宇的不二人选。如果亚文来演,就可以连着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建军大业》了。

 

电视剧结尾有一句话形容中国共产党,尤为精到。“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意思是一个事物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变得纷繁巨大。在这里是说任何具有伟大前程的事业,尽管初创之时微不足道,等到要完成的时候就一定会发展的非常巨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幢不起眼的小楼、一艘不起眼的游船,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在许多仁人志士的牺牲下才有了新中国。今年七月将是建党100周年,如无意外,在六月我也将履行最后的流程正式加入这一个伟大的组织。在这个世界上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是牺牲了我的生命。

  最后用教员的一句诗来结束此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北大] [陈独秀] [新青年

上一篇从《觉醒年代》看觉醒

下一篇《觉醒年代》里,你不知道的“隐喻”_陈独秀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