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元气森林运营事故损失或超200万
快速走红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正掀起建筑行业的一场自我革新。此次盛会,则为“双碳”战略下建筑产业的可行路径及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10月27日,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云筑网主办的“2021绿色建筑与智慧建造创新发展大会”(云筑蜂会第七站)在上海隆重举办。本次大会以“绿色低碳 引领创新数字建筑发展”为主题,聚焦建筑行业关心的“绿色化”“数字化”等热点议题,旨在为我国尽早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现场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中建八局采购管理部总经理张涛、云筑网书记/董事长陶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云筑网首席运营官智建鹏主持会议。本次大会共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组织、工程建设企业,以及建筑产业链上供应、物流、金融、数字化管理等领域的四百余名专业人士出席,近千人在线观看。
01
科技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但在我国乃至全球来讲,建筑行业却是个碳排放大户。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的51.3%。其中,建筑材料占比28%,运行阶段占比22%,施工阶段占比1%。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建筑业应承担起责任,通过技术进步、产品迭代升级、金融资本助推等方式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致辞中表示。
秦占学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选项和首要任务。本次大会,不少专家就绿色建筑的发展表达了观点。
在云筑网书记、董事长陶锋看来,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须在建筑的各个环节都融入绿色的理念,包括设计、研发、建材、销售、施工、运维等,并形成一个闭环建筑产业链。而要构建这样一个绿色产业体系,做好碳排放的减法,就必须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加法,让数字科技和能源技术创新结合,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
陶锋对建筑行业来讲,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等,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
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屈宏乐就“绿色建筑与门窗幕墙的科技创新方向”进行了分享,他认为,推动建筑节能系统产业链特别是节能门窗幕墙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结合现状和发展趋势,屈宏乐建议大力发展气凝胶高性能窗,走保温、隔热、遮阳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三者合一的新型门窗体系。
或许不久,一墙一瓦,皆可发电。
屈宏乐而在绿色建材方面,重庆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教授王智也颇有研究。他表示,建筑的保温隔热、隔声降噪等是绿色建筑物理环境性能的重要基础。会上,他就“绿色建造中建筑物理环境改善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对建筑外墙保温关键技术、建筑地面保温隔声构建技术等都进行了分享。
王智其实,我国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性支持可以追溯到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色建筑的内生动力”。此次会上各方专家的分享,也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思路。
02
数字创新赋能智慧建造
无数事实证明,数字技术的创新可以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带来解决方案。对于绿色建筑来讲,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将对其全生命期的智慧运维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次大会,不少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建筑行业数字化、智慧建造等进行了分享。
作为依托中国建筑集团产业基础打造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云筑网在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据云筑网书记、董事长陶锋介绍,云筑网聚焦建筑工程项目的人、财、物三大核心要素,构建建筑行业的采购交易体系和数字科技服务集群,打造了云筑集采、云筑优选、云筑智联、云筑劳务、云筑数科五大业务板块。截至目前,覆盖70余万家供应商,累计招标超114万次,采购金额逾4.8万亿元,实现MRO自营销售额超百亿,将超过1200万名建筑工人纳入平台管理,为3700多个施工现场提供了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今年4月,我们推出了赋能供应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云筑蜜蜂增值服务,并打造了云筑蜂会、云筑学苑、线上对接会等供需双方深度交流的桥梁。”云筑网集采事业部总监潘冕说,本次大会的举办,便是云筑蜂会落地的又一次重大举措。
潘冕中建八局是云筑网的深度合作伙伴。据中建八局采购管理部总经理张涛分享,中建八局正积极探索实践绿色建筑及智慧建造新发展,特别加强与与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云筑网的协同合作,全面开启了向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新征程,着力构建和谐共赢生态圈,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张涛而面对目前存在的建造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不可控、资源浪费等行业困境,建筑行业要如何破局?嘉宾们纷纷表示,智能建造是关键。
中国建材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江波对智能建造的定义进行了解释,他说,智能建造包含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囊括装配式建筑、建筑智能设备等,信息化包含BIM以及各类信息技术。
张江波“建筑工业化最大的特点是以数字化、标准化设计作为基础,设计数据传递贯穿工厂生产和现场组装。高度数字化的装配式建筑,就是建筑工业化的产物,相比传统建造方式,有更高的效率、速度和质量,更低的成本和能耗。未来,或能成全我们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苏世龙分享说。
苏世龙装配式建筑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热词。据清华大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尹伯悦介绍,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2020年约4.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0.35万亿元。
尹伯悦除了城镇,乡村也是装配式建筑的主战场。阳地钢(北京)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杨迪钢称,最近几年的乡村建设与城镇建设面积大致相当,每年有万亿级的建筑市场。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在乡村将有更大的蓝海市场。
杨迪钢此外,会议现场,还有不少嘉宾也做了精彩的专题分享:
·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王建棋就新蒲集团在“装配式建筑开发与数字化集采的实践”进行了分享;
·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期现结合部总经理熊韬就“低碳时代的钢材市场与价格风险管理”做了主题演讲;
·意大利巴勒莫市建筑师协会理事玛丽亚·加布里拉·潘塔莉娜讲述了“数字化工程与智慧城市在装配式建筑行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证评价中心副总经理刘翼对“绿色建材政策、标准与认证最新进展”进行了解读。
此次会议的举办,是建筑行业响应“双碳”战略的积极探索。我们相信,在大家的携手共建下,建筑产业绿色低碳的高质量系统发展路径,会加速呈现。
标签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