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文学不该具备“治愈”“励志”功能

首页 > 文化 > 文学 > 正文
2021-06-30

发表自话题:蒋方舟读书

 

 

  蒋方舟,1989年生于湖北,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一度引起了较大争议。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2013年10月出版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记者 裘晋奕

  26岁的蒋方舟年少成名。她尚未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就出任了新锐杂志《新周刊》副主编。上周,蒋方舟还加盟了江苏卫视的明星飞行真人秀《壮志凌云》,而本周,她又出版了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在蒋方舟看来,现在很多小说或文艺创作,都标榜“治愈”、“励志”、“暖心”、“正能量”等,“但我觉得文学不应该具备这些功能。”

  9个短篇故事相互关联

  按蒋方舟的想法,《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更准确的定位,应是一部寓言式短篇小说集。“写这本小说是因为我想写一些当下的生活。当今社会太有趣、太吊诡、太丰富,而这些丰富既是碎片化的,也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希望用短篇的方式来记录下它们。”

  蒋方舟在书中呈现了《台北・自画像》、《拉萨・绿度母》、《三亚・手铐》、《青岛・爸爸》、《伊瓜苏・海蓝宝》、《武威・腿》、《维也纳・衣柜》、《轻井泽・温泉》、《美国・香气》9个故事。除了每个故事名字都影射每个故事主人公的生活,也影射出了整本书的结构―所有的故事和人物相互关联,最后一个故事又为第一个故事写了结局。

  “其实在写之前我只想好了两三个故事,但写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配角还挺有意思。于是,很多配角就成了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所以,这九个故事可以独立着看,也能连在一起看。”

  首次写成人社会的事

  对年少成名的蒋方舟来说,出书早已驾轻就熟,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的出版,对蒋方舟来说还有一个“第一次”,在她看来,这也是自己的一次突破。“这是我第一次在小说中写成人社会,书中所有人物都是比我年纪大很多,我偏爱写中年人的故事。”

  在书中,9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台北、拉萨、三亚、青岛、伊瓜苏、武威等地。蒋方舟坦言这和自己热爱旅行有关,“除了武威、美国我没去过,其他都是曾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旅游地点,然后残忍地,让小说的主角们在那里,直视自己的困境。”

  这些困境中的主角们都想逃离当下,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再度回到生活,他们似乎在灰暗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丝亮色。”蒋方舟直言,自己营造的这种文字基调会让不少读者压抑,但这正是她想要的。“现在很多小说或者文艺创作,都标榜‘治愈’、‘励志’、‘暖心’、‘正能量’等等,但我觉得文学不应该具备这些功能。卡夫卡曾说过,读就要读那种捅了我们一刀的作品。”

  困难在生活经验太少

  新作修改了半年,蒋方舟希望每部作品都能代表自己现有水平的极限。再加上,这次的短篇小说对她而言,也是一次从非虚构的散文、杂文到虚构写作的转型,自然困难不小。

  “我觉得让人称赞‘写得好’不难,难的是‘写得像’。”蒋方舟感叹,自己最大的困难就是生活经验太少,“这本书的写作掏空了我之前所有的人生经验,写完就感到一种透支,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心态上的。”

  蒋方舟以前爱宅在家,近两年才开始登山、旅行。“我发现比记录生活更难的技能是体验生活。”蒋方舟说,很多自己崇拜的作家,如福克纳、格雷厄姆・格林等,他们的人生甚至比他们的作品更丰富,所以她现在除了写作,还要旅行以及尝试做不同的事。

标签组:[文学] [蒋方舟] [小说] [励志

上一篇蒋方舟:成功是我叛逆的阻碍

下一篇《骑彩虹者》小说在线阅读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