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蒋方舟日本
原标题:童年播下的种子,如今已成绿荫: 蒋方舟写给青少年的寄语
说起蒋方舟,人们最常提到的问题是:“那个9岁出书的神童后来怎样了?”
对于那些刚踏上求学之路,以及尚在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蒋方舟的成长故事也能带来很多启发。她告诉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困惑,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豆瓣上有个对她的经典评论:“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旁人听来有些沮丧,蒋方舟却感觉如释重负。
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虽然少年成名,却不喜欢“天才”或“才女”这样的标签,而愿意用“青年作家”的职业身份来定义自己。
虽然写作成就并未像旁人预期的那样“风生水起”,但她一直在坚持写作。年少的她曾以为写作是为了取悦众人,成年后的她却并未把写作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
她说: “我觉得写作的过程,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
2019年蒋方舟30岁,她把自己当前状态总结为几点: 稳居二线,求战者安,敢爱敢恨敢漠然,爱而不得是常态。这表达了一种豁达淡定的人生观,和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
蒋方舟的成长是个特例,因为没有几个孩子会像她那样超低龄写作出书。
蒋方舟的成长也并非神话,而是刻苦励志的典范,正应了那句古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她从小学到高中、大学、毕业工作的人生各个阶段不断感悟、不断反思,给青少年朋友们分享了很多宝贵经验。
蒋方舟7岁写文章、9岁出书,从此写作一直与她相伴。而当初这个选择,是因为妈妈分析蒋方舟长相成绩都平平,又别无他长,唯有靠写作来开启一扇窗。
蒋方舟7岁时踏上写作的“贼船”,源自妈妈的一个善意谎言:“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必须写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走,这是最新法律。”那时的她,每天花数小时写作文,身边放着一本新华字典,边写作边查生字。
如果说蒋方舟赢在起跑线,那是因为她比同龄人读得多、写得多。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她就跑去妈妈中学的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等妈妈。每天在家,她都要坚持写作,不论寒暑。
阅读和写作成了蒋方舟人生跑道上的两座灯塔,让她从小有了追逐的方向。当然她也幸运地拥有尚爱兰,这位中学语文老师兼作家的妈妈陪跑。
小学时的蒋方舟要面对“两套写作系统”:一套应对学校,由老师指定统一标准;另一套是写给自己,题目和内容自选,妈妈只管字数并把关质量。
尚妈妈打破传统的模式化作文训练,鼓励女儿自由写作。她还提倡 “什么书都可以看,就是不能看作文选。”她推荐给女儿的第一本书就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尚妈妈分析蒋方舟的写作,天赋顶多占到十分之三,主要还是靠后天努力。她的教育理念是: 每个孩子都有语言天赋,要鼓励孩子去表达,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蒋方舟9岁时,妈妈收集女儿的文稿找了几家出版社并未获得认可,最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书,即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的蒋方舟又出版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她的视角,显然比同龄人要早熟叛逆。
网络对蒋方舟写作的促进也很大。在12岁接触网络后,她的读者群突然扩大,文风也变得幽默戏谑。是网络把她带入“职业作家”的阶段,她开始每天给报纸专栏供稿。
现在很多学生觉得作业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发展特长爱好?蒋方舟面临的冲突更大,作业和写作的双重压力使她在初二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经过妈妈协调,老师特批她可以不写学校作业,专心写作。
于是,蒋方舟的日常变得与众不同:放学回家构思写作和阅读,然后早早睡觉;第二天早上3、4点起床开始写作,直到天亮去上学。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学习,因此蒋方舟戏称自己 “写作是正业,学习是副业”。
写作对于少年蒋方舟来说有失也有得。一方面,她缺失了同龄人的欢乐时光,并一直承受着外界对“天才作家”的争议。另一方面,写作带动了她的阅读、观察和思考,让她徜徉在经典书籍中与大师们进行精神交流,吸取丰富的思想养分。
对于成名后的心态,蒋方舟在采访中总结自己:10岁就经历了青春期,15岁经历完了各种自我膨胀,15岁以后便开始拥有了“从容”的处世原则。
蒋方舟并不建议青少年过早从事职业写作,但她的少年经历提醒我们: 坚持阅读和写作可以锤炼思想,做事专注可以发挥一技之长。
每个人的高中时期都有过迷茫和挣扎,蒋方舟也不例外。
初三毕业,她考入武汉重点高中华师一附中,从此便离开襄阳的父母,开始独立生活。
在华师一附中,写作给她带来了学校的特殊优待:提供单人宿舍,还配备一台个人电脑。
蒋方舟面对的挑战是要努力平衡好学习和写作。她当选为班长,要做班级学习的榜样;她经常受到媒体邀约和采访,要写小说,还有好几个专栏要写。
那时的蒋方舟成绩不太好,没时间交朋友,经常一个人穿梭于教室、食堂和宿舍之间。那时的她也很困惑: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如何知道未来人生的答案?
这种困扰在高二爆发,她向从老家赶来的妈妈控诉,不该用写作剥夺自己快乐的能力。母女俩抱头痛哭,妈妈转变了观念: “以后我不再要求你成功,我只希望你快乐就好。”
蒋方舟成年后回想这段高中时光,却觉得自己的迷茫和脆弱都是有价值的。 不确定的人生让自己抗打击能力更强,而且永不满足。
在高二分班时,蒋方舟发现自己偏科严重,物理数学都不及格,面临分到差班的危险。
有了危机感怎么办?蒋方舟开始发奋学习。
她找来各种数学习题册,逼着自己每天疯狂刷题,让数学老师刮目相看。通过这样的“笨”方法,蒋方舟的数学成绩大幅度提升,由弱项变为了强项。
高三最后半年,蒋方舟暂停写作,全力以赴投入到高考强化复习中。学校晚上11点熄灯,蒋方舟跟其他同学一样,捧着应急灯暗自学习到凌晨3点。
“机遇和成功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这话在蒋方舟身上得到了映证。
在老师建议下,她认真准备自述材料,成功通过清华的自主招生面试,获得60分的加分资格,并顺利考上清华。
这个结果又引起了不少争议。但蒋方舟解释说清华严格遵循了招生规则,自己是凭实力考入的。
高三的心理建设很重要,蒋方舟说自己是在“理性”中度过的。为了克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蒋方舟靠不断给自己写励志小纸条寻求自我安慰。随着成绩的稳定,她的情绪也逐渐平稳下来。
蒋方舟总结自己的高考经验有三点体会:
1)排名比分数重要;
2)补弱科;
3)苦练题海。
她同时也提醒大家, 在高考这场优胜劣汰的赛跑中有名次有奖励,但人生跑道上却没有终点,也不会有获胜的人。
高考前夕,蒋方舟和同学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每个人的心灵都经受了严酷的生死拷问。高考后蒋方舟和妈妈去北川重灾区做了两个月志愿者。踏入现实社会,她感受到个人的无助和渺小。这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份成人礼。
对于感恩父母的陪伴,蒋方舟在《审判童年》长文中有一处很动人的总结。当父亲送她去北京上大学时,她忽然意识到:“外物都大了,父亲自然就小了。母亲是一寸寸变老的,父亲是瞬间变老的。我们斗争了整个童年的敌人,自己缴了械。”
高考顺利进入名校,蒋方舟同样经历了适应期和迷茫期。
2008年秋季这位“小城姑娘”来到北京这个大都市,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感觉视野突然开阔了。
为了新生军训,她特意剪了短发,不料在烈日和食欲的双重考验下变成了一个“小黑胖子”。
短发和肥胖使她大一时对自己外形极度自卑。她躲避一切社交活动,继续着高中时期三点一线的独行侠生活,熬夜写作,半夜吃垃圾食品。
蒋方舟后来分析说,大一的惨剧多半是因为从压抑到自由、从女孩到少女的转变中,自己还未适应。如果重来一次,她会做到以下几点: 健康作息、减肥、学习护肤、认真护理头发。
大一过后,蒋方舟曾有过退学的念头。因为她再次迷茫:坚持的意义何在?
她跟家人、朋友、老师聊自己的想法,终于在一位清华老教师何兆武的启发下明白: 可以在现有的环境中努力生存,同时活出自己的样子。于是,蒋方舟稳定了下来。
为了坚持自己,蒋方舟采取的方式是 “不融入他人,同时也包容他人”。
生活中的蒋方舟自言迟钝,为人温顺,不会与任何人产生冲突。文章里的蒋方舟语言犀利、敢怒敢言。在真诚直率的个性下,她保持着自己文笔的尖锐锋芒,也保持着仗义执言的勇气。
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蒋方舟应邀为母校写一封信。她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感恩和赞美,而是大谈对学校现状的不满。这使她瞬间成了清华师生的“公敌”,有人甚至联名建议开除她。
但她坚持了自己的学业,以表达对母校的真诚。
阅读和写作依然是蒋方舟大学生活的关键词。她刚入学就被《新周刊》聘为特约记者,后来升级成为主笔。她还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周看十来本书。
对于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她的目标是70分万岁,这样可以省下更多时间精力做其它事情。
2012年大学毕业时,她的班主任给她的评语是: 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了别人两三倍的任务。
大学毕业后,蒋方舟直接加盟新周刊做副主编。以批判者的姿态继续坚持写作。
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蒋方舟大学期间的文章精选。她反思了自己和同龄人的成长历程,也在继续寻找写作的意义。
在书的后记中,她强调 “让生活服务于创作,而不是相反”,并用 “识其时,行其运,知其命,守其位”来激励自己的自由写作。
很多青年人成年后都想“与自己和解”,但蒋方舟觉得“和解”意味着对目标和责任的放弃。 她愿意保持对自己的愤怒,这样才能对生活有更高追求。
同时,蒋方舟一直在努力寻找自我。
2015年,25岁的蒋方舟有幸随李克强总理及几位资深作家出访拉美,向拉美各国展现了中国青年作家的崭新形象。
2016年,蒋方舟放下工作只身去日本独居了一年。东京的生活让她放空自己,也让她找回自我。
2019年她在拒绝自己以往的“讨好型人格”,还在努力脱离社交网络,也不强求与所有读者的“共鸣”。
到了奔三的年纪,蒋方舟才真正学会了“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每个样子。她过着简单规律的生活,每天工作完固定去校园散步运动,甚至觉得自己“比十年前更像一个女大学生”。她在成人世界里坚持天真,因为可以任性选择不必妥协。
如果人生重来一次,蒋方舟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她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她发现阅读和写作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可以避免平庸的一生。
其实蒋方舟最宝贵的一点在于从一开始写作就是自由随性的。 她的文字不必用“成就”来评判,而应该用“坚持自我”来欣赏。
蒋方舟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明白:青少年要不惧迷茫、不懈奋斗,还要坚持自我,及时反思和调整。
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将如何面对成长?
相信大家看了蒋方舟的故事分享后能获得启发,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策划:有养 撰文: 十里百果
编辑:慧爱 视觉:瑞成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百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蒋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