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袁隆平
01.相识最初:一次点名发言,结下半生情谊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京一户寻常家庭。周岁起,他便开始跟着父母奔波周转于北平、江西等地。新中国成立那年,19岁的袁隆平先是在重庆一所学院读农学,接着到西南农学院学农作物专业,1953年毕业后曾湖南怀化、湘西农村学校当老师。
1960至1966年间,袁隆平先后从上万株稻穗中找到几株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几年人工试种实验,成功地将此“雌雄同蕊”的变异水稻繁殖1到2代。他据此所撰写的一篇论文和一份科研计划报告,引起了农业专家和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国家科委有关部门相信,只要袁隆平这一科研项目成功,水稻产量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面临的“粮荒”也会迎刃而解。湖南省科委正式立项,袁隆平奉命率研究团队奔赴云南,着手开始此农业项目的研究工作。
1970年,常德召开一场有关农业生产的经验交流会。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直接点名要求袁隆平参加并在会上发言,向大众介绍杂交水稻的科研进展。
那是袁隆平与华国锋第一次正式见面。因当时杂交水稻试验并不顺利,他自觉愧对省领导的厚望。不料,华国锋还特意安排袁隆平坐在主席台上,认真听他作报告。
当袁隆平说到亟待解决的难题时,华国锋书记笑着安抚道:“周总理很关心杂交水稻项目,希望尽快取得成功。”袁隆平深受鼓舞,向华国锋书记郑重许诺:“一定加倍努力,交出合格答卷”!
02.全力支持:推广杂交水稻,幸有华老拍板
1971年,袁隆平调入湖南农业科学院,专心致志从事野生水稻培育工作,经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人工繁殖1974年,湖南省内杂交水稻试验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量超650公斤,向世人宣告了杂交水稻的增产能力和巨大优势。消息一经传开,全国10多个省市区纷纷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
随之而来的最大难题,是如何为各地大量培育和提供杂交稻种子。纵观全国地理气候条件,华南沿海地区更为适宜杂交稻种培育,这就需要中央统一协调。
此时,已调任国务院协助周总理主抓农业的华国锋,闻讯后立即召集有关领导到中南海小会议室,详尽听取湖南农业科院副院长陈洪新专题汇报,当场拍板:由中央提供150万元项目推广资金,由农业部在广州召开推广杂交水稻会议。
当年冬天,大批量杂交水稻种子在海南岛进行培育,正式拉开了全国栽种杂交水稻的伟大序幕。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袁隆平总会无比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华国锋的大力支持,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恐怕很难实现。正因有他,才有了杂交水稻的现在和我所获得的荣誉。”
03.未负厚望:成功贵在创新,赠语弥足珍贵
在袁隆平的办公室里,端端正正地悬挂着“贵在创新”四个大字。这幅弥足珍贵的字,是华国锋主席特意为袁隆平题写的,鼓励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2006年6月9日,袁隆平听说华国锋主席身体欠佳,便利用在北京出差前去家中看望。华主席高兴地紧拉着袁隆平的手,如往昔那般认真听他汇报情况。得知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依旧保持世界领先,他抱着病体走到书桌前挥毫泼墨,写下“贵在创新”赠予袁隆平。
2008年4月,《袁隆平院士访谈录》即将出版,袁隆平特意请华国锋主席为他这本书作序。此时,华主席虽已疾病缠身,仍爽快答应下来,如数家珍般地在序言中告诉世人:他和袁隆平40年前相识,因杂交水稻而结缘……不料,就在仅仅四个月后的2008年8月20日,敬爱的华国锋因病在京逝世。这份序言(附后)成了他留在人间的最后公开文字。
标签组:[袁隆平] [农业] [三农] [水稻] [种植业] [华国锋]
上一篇: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够了
下一篇: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