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内卷,不知道现在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刷试卷,各种拼时间精力,算不算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21-05-15

发表自话题: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早上看到一个家长在吐槽,说临近期末考试,孩子在学校天天刷试卷。责备老师不好好归纳总结,每天就是没完没了的写试卷。

底下有很多家长回复,表示对老师做法的理解,更有家长说“外行指挥内行”,难道老师不知道要怎么教学生吗?

也有很多老师无奈地说:感觉不管老师怎么做,家长都不满意。

其实我能理解这位家长的想法:心疼孩子,觉得一直做试卷就是做无用功,并且还严重影响睡眠。

我作为一个学生家长的同时,也是一名辅导班的老师。学校新课早就上完了,最近这段时间都是在复习,我采取的复习策略也是:写试卷、默写生字/古诗。

我也试过给他们归纳知识点,然后重点讲解,但是对于自制力不行的低年级小朋友来说,“讲”的效果真的没有“做”的效果大。因为你在讲的时候,他们的心也许早已飞到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而做试卷既可以让他们被迫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多接触题型,所谓熟能生巧。

关于这一点的分歧,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大脑结构和特征来分析,看看“题海战术”到底是不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神奇的大脑世界吧——《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这本书是由葡萄牙多位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参与审订的一本适合各个年龄段看的大脑科普书。

因为这本书编订时的定位是少儿科普,所以里面的内容和配图都非常有趣,且通俗易懂,完全不会像你们刻板印象中认为的那样“科普书都是枯燥无味,且文字众多”。虽说是少儿科普,但它真的非常适合“外行人”的成年人读,闲来无事时,了解了解我们的行为、思想、情感、记忆、决策等等,是怎么在大脑内部发生的,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吗?

接下来,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题海战术”到底是不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作者在书中又是怎么表达“重复做题”这件事的观点的呢?

很多人会认为孩子成绩的好与坏,是“基因遗传”的原因,所以经常会有这种话出现: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每次看到这种话,我都想冲上去恶狠狠地和那人说“你什么都不懂,就不要随便乱说,更不要随便定义一个孩子聪明与否”

确实有研究证明,在一个孩子有多聪明这件事上,58%要归功于基因,42%归功于环境。但一个人是否成功和基因无关,那些看似命中注定的言论,也是可以被推翻的。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大脑里到底有什么。

大脑作为宇宙间最复杂、最神秘的构造之一,里面有大约860亿个神经元。如果把所有的神经元连成一条直线,那这条线将长达860千米,而这些神经元都装在你的脑袋里,不管你觉得自己聪明还是笨。

并且一直到人死去,这些神经元都会一直存在大脑里。区别只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多与少。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些神经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

根据科学的观察已经得知,大脑内的前额叶皮质要在我们24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段充分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让大脑进行学习,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增强。

在新生儿的大脑里,神经元会以疯狂的速度向彼此发送信息,进而进行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婴儿从出生到2岁这段时间内,幼儿每秒钟可以产生约200万个新突触,在这期间,他们的大脑中有高达上千亿个神经连接,数量是成年人的两倍。

这个时候的婴儿就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在吸收周围世界。

但是到了10岁时,2岁时大脑中存在的约50%突触将被清除。因为大脑要为成为一个“专家型”大脑而做准备。

那么什么样的突触会被清除呢?就是大脑检测出的你不常用的突触,比如你不爱好音乐,那么你的音乐突触就逐渐被清除,你爱好数学,那你数学方面所需的逻辑、空间等能力的突触就飞速连接。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这孩子有某某天赋的原因”,因为他的家庭环境或是父母教养等原因,让他长久接触那类特长,所以他的“某某天赋”便越来越强。

最后,你现在发现答案了吗?为什么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本没有那么优秀的基因也可以得到好成绩呢?

答案就是让大脑内的神经元得到更多连接。

那怎样可以让大脑内神经元连接更多呢?

答案就是:重复练习。

有神经学家佐证过,证实“重复练习”可以使大脑回路被激活的次数更多,神经元连接也更多。

因此,我们现在得到文章开头讨论的那个问题答案了,让孩子反复做试卷并不是无用功,而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大脑的神经元得到更多连接,从而达到“专注、专业”的效果。

知道这个答案后,我们再来看两个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一个是孩子的创造力问题,另一个是要怎么给孩子塑造一个健康的大脑的问题。

先来看创造力。

说到这个,可能很多家长会有很多话想说,因为在我们目前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想要谈孩子的创造力,简直太难了。

确实,我们的学校可能更关注聚合思维,是重复的公式,而不是创造性思维。即使有的学校会有美术、音乐、诗歌、实验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孩子们却很难真正创造得起来。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喜欢“习惯”。

所以,如果我们不以新的方式思考,那我们的创造力就会枯萎,那部分的大脑神经元就会逐渐被修剪掉,就像不锻炼的肌肉一样。

但好消息是,创造力并不是一种遗传的能力,而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有神经科学家研究过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大脑,发现他们的大脑在不关心其他想法时,工作效果最佳。也就是说,创造力来自我们思绪休息的片刻,经常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悄然来袭。

不过,灵感来了还需要学会思考以及具有批判精神和勇气。

比如牛顿那个著名的被苹果砸到脑袋的故事,据说牛顿在苹果落到他头上时想到了引力,就是在那一刻,创造力之光从牛顿的脑袋里迸发出来。很多人说,如果苹果落到了园丁头上呢?嗯……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其实这个故事的真相是:牛顿已经花了很多年时间研究几何和代数,并做了大量计算来测量行星的轨道,也就是说,在最后的灵感到来之前,他已经经历了很多的汗水。

所以,光有一个创造力的大脑还远远不够,勤奋和刻苦才是保障创造力迸发的基石。

再来看我们要怎么让孩子的大脑保持健康呢?

首先说吃,脑细胞更喜欢以下食物,因为可以让它更好地生长,以及延缓衰老。

鱼、水果、干果和坚果、巧克力、绿叶蔬菜、鸡蛋、谷物、豆类。

其次说情绪,大脑想要更健康,就要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即遇到事情不焦虑,而是乐观地看待。

再来说听,可以放声高歌,唱歌是一种令人释放和轻松的活动,因为音乐能促进大脑释放产生幸福的神经递质。

最后就是锻炼身体啦,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且爱锻炼的人大脑衰老得更慢。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科学家发现,冥想证明了意识是一种有力的工具,意识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来塑造大脑的工作方式。

有一项研究发现,保持了25年冥想习惯的人的前额叶皮质(负责控制和做计划的大脑区域)更厚。还有另一项研究发现,冥想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了解了这么大脑的特点之后,相信你早已经没有在想“孩子刷题”的事情了,因为答案早就出来了,“重复练习”确实可以促进大脑内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不断卷的时代里,你不卷自然有别的家长卷。并且关于“内卷”这个词的解释,我很喜欢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里的那个观点:

内卷以前也一直有,然而你看到现在人人都谈内卷,代表了什么意思?他可能代表了,机会来了。

薛兆丰教授还讲过一个金句: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人。这句话放在学校教育上应该一样适用。

所以,共勉吧。

如《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书中最后讲得那样,生活中所有的经历都有助于塑造我们的大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使你们的大脑更加富有好奇心、积极,以及思考到底该如何看待学校教育,自己又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标签组:[创造力] [神经元

上一篇用最直白朴实的例子,告诉你“内卷”它是个什么卷_所有人

下一篇究竟何为「内卷化」?生活中或者历史上有什么通俗易懂的内卷化的例子?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