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我经常听到他叫我的名字,一阵惊醒后,我才意识到是在做梦,父亲已不在了。”
亲人癌症晚期,面临艰难的抉择、无可奈何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张浩医生(化名)的选择是完成父亲最后的心愿,来一趟“最后的旅行”。
一、纪实:父亲患癌后,我满足了他的心愿
我是一名心内科医生,从医数十年。在医院里,我每天都在经历生离死别,对于死亡好像已经麻木了。直到父亲生病,住进隔壁的肿瘤病房,我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01
父亲的身体一直不错,每年都定期体检,从没发现什么大毛病。18年11月初,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身体有点异样,食欲下降了不少,还经常腹胀、腹痛,反酸、嗳气。当时我正在忙于评职称,只是让母亲陪着父亲去医院检查一下,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但父亲嫌麻烦,就随便买了点胃药吃,怕打扰我的工作。春节我回家后,才发现父亲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甚至连饭都吃不下了。第二天我带父亲到医院检查,几天后,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我捶胸顿足,恨自己没有早点察觉。父亲却反过来安慰我,“人老了老了,就是会生病,病了就治,没什么大不了”。看到父亲这么乐观,我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安排他住院手术化疗。
02
然而,所有治疗都比预期的要差,化疗三个月,结果不如人意,副作用却极为明显和痛苦。父亲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体重从130多斤瘦到80多斤,瘦骨嶙峋,每天只能勉强吃一粥,吃多了就吐,出行要靠轮椅。
化疗结束复查后,主治医生陈哥告诉我,父亲的癌细胞已经发生多处转移,时间已经不多,要我做好心理准备。
我无比失落,回到病房,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艰难地做出一个决定:办理出院手续,带他去旅行。
父亲72岁了,为了培养我成为医生,他苦了一辈子,从没好好享受过生活。他曾对我说过,自己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老了帮忙带孙子,现在好不容易清闲了,希望能去旅旅游,出国转一转,去北京看一看。
我想,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与其让父亲继续受折磨,不如满足他的心愿。
03
我将工作打点好后,跟家人说了我的决定。没想到,话一出口就遭到了集体反对。家人担心,父亲身体已经很虚弱了,承受不了旅途的来回奔波,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最后,还是父亲自己点头,家人才同意。父亲也说,自己实在不想躺在病床上走完这辈子,趁还有一点机会,去外面走走。
说干就干。为了让家人放心,我做了全方面的旅行规划,从机票到酒店,从景区到医院,我都一一进行核实,做好充足的准备。
办好护照,收拾好行李,我就和父亲、母亲坐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第一次出国,父亲在飞机上兴奋地像个小孩,还拿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本,写下了旅行的第一篇日记。
我知道,他是想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
04
在旅途中,父亲有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沙滩玩沙、第一次看游艇、第一次穿花衬衫、第一次露营……
我惊讶地发现,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精神状态好多了,饭量也增加了。他还和母亲学英语、学画画、弹吉他、吹笛子,都过得丰富多彩,每天都笑呵呵的,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1个月后,我们回国飞往北京。父亲说,这辈子能来一趟北京,爬一次长城,看一次升旗仪式,他心满意足了。4月16号,我永远记得这一天,凌晨5点,我们到达天安门广场,排队进场观看升旗仪式。我牵着父亲的手,生怕他被别人挤到,当国歌响起时,父亲的眼睛湿润了,这是我从未见到的。
就在那天晚上,父亲在酒店突然晕倒,随后住进医院一个多月,最终不堪癌痛折磨,驾鹤西去。或许是我和母亲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没有过多的伤心。我很庆幸,自己能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陪伴着他,让他不留遗憾地离去。
二、癌症晚期,如何让生命更有质量?
癌症晚期,如何让患者的生命更有质量,是每个家属和医生都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癌痛是绕不过的坎——一种由肿瘤压迫、侵入或手术、放疗或化疗引起的剧烈疼痛。
调查发现,在所有癌症患者中,癌痛的发生率为50%-60%。超七成晚期患者表示,生命到了最后,除了钻心的痛,其他什么都感受不到了。也许,“痛到想死”是每一名患者的真实感受。
曾有患者这样描述:“我感觉肚子里有无数条虫子在钻,又酸又麻,又好像有刀子在割,连呼吸都是痛的。”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当病情已不可挽回时,减少痛苦不等于消极治疗,更不是放弃治疗。
在父亲的临终前,张浩医生为父亲选择了安宁疗护,让他走得更有尊严。
安宁疗护也称“临终关怀”,是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已经丧失救治意义,存活期少于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灵等方面的照顾,减轻痛苦,让患者走得更有尊严。
与普通治疗不同,安宁疗护不会采用增加患者痛苦的治疗方式,而是对症治疗,保障生存质量和尊严,延长生存期。
2017年,著名女作家琼瑶公开了自己的生前预嘱。她表示,自己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方式。她在自己临终的时候,要选择“尊严死”,进行安宁疗护,没有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愿自己变得遍体鳞伤。
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如何面对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疾病丧失救治希望,亲人备受折磨时,我们或许应该考虑如何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而不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背上“不孝”的罪名。
标签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