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老婆花钱算家暴,何以引发性别骂战?

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21-12-06

发表自话题:

今天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家暴议题受到广泛关注。有媒体发布视频普及家暴的冷知识,其中,“严格限制老婆花钱算家暴”引发热议,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视频中,律师介绍,如果妻子在家庭财产可承受范围内,具有合理花销目的的基础上,丈夫严格限制妻子花钱,无疑是限制其活动自由,会对妻子精神状态、心理状态造成巨大压力,可能构成家暴。如果是通过殴打、频繁谩骂、精神侮辱等手段对妻子经济控制,无疑构成家暴。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经济控制并未列入其中,很多人对这一隐蔽的、新型的暴力形式,并不知晓。律师的介绍,填补了大众对家庭暴力认知的空白。但是,当这一严肃的、颇有价值的议题,在被带上“严格控制老婆花钱算家暴”这样明显的性别标签后,底下评论区的画风眼见地跑偏,变成了一个男女对立互撕的大型战场。

在一些女性网友看来,律师的提醒为她们日常恐婚提供了有力支撑:婚姻中,女性经济不独立,人格也不会独立;而很多男性网友不乐意了,他们认为,现实中老婆限制老公花钱比较常见,这算不算家暴?如果老婆花钱大手大脚,自己却不能限制,一限制就被说“家暴”,只能看着积蓄被挥霍一空,那男人也太难了。

面对这些愤愤不平的声音,部分女性网友奋起反击,指责他们抠抠搜搜,只想向女性索取,不愿付出;被指责的男性觉得这些“女拳”小题大做、无事生非……就这样,双方深陷一场无聊至极、逻辑混乱、没有结论的骂战,每一方都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性别立场,每一次撕裂都在加深双方之间的鸿沟。至于经济控制为何构成家暴,不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眼下也很难达成共识。

无论是传播的话题标签,还是对骂的双方,都忘记了关键的一点,反家暴的核心是家庭暴力,而不是性别。现实中,因为女性相对男性比较弱势,身体遭受侵害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通常认为,家庭暴力是对女性的暴力,女性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种惯常的认知,可以让女性的权利被重视,其不幸的遭遇,能够得到社会广泛的同情和声援。但它也容易掩盖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男性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风笑天的一项研究显示,累计24.9%女性和22.8%男性曾遭遇过不同形式婚姻暴力;其中女性和男性遭遇配偶的精神暴力的比例分别为24.5%、22.7%。从这一数据看,男性遭遇家暴的比例,并不比女性低多少。

资料图:反家暴宣传进社区

所以,面对“严格控制老婆花钱算家暴”这类提法,一些男性有不适的情绪,不难理解。在大众的现实经验中,不乏妻子被丈夫控制经济来源、只能唯丈夫马首是瞻的故事,也同样不乏家中妻子管账,丈夫零花钱少得可怜的案例。前面说过,经济控制构成家暴,是因为它限制被控制一方的行动自由。而且,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控制者往往会打压、贬低弱势一方的人格,让他(她)以为自己毫无价值,没有资格得到尊重,内心不敢反抗,只能服从于控制者。无论对男对女,这都是一种很残忍的精神暴力。并不因为被操控的一方是男性,暴力给人造成的身心摧残,就会有所不同。

传播过程中,如果只强调女性的权益遭受损害,无视男性也是可能的受害者,男性很容易感到不平等,将女性性别平等的诉求,视为一种性别压迫。尤其现实中很多遭遇经济控制的男性,因为面子观念,对自己的苦楚难以启齿,即便说出来,也容易遭受嘲笑或鄙视,而不像女性那样获得天然的同情。他们的困境也需要被看见,痛苦需要被理解。带女性标签、有倾向性的反家暴口号,显然无法引发他们的共鸣,反而加深了其无力感,由此情绪反弹到另一个极端,彻底站到女性的对立面,并不意外。

这提醒我们,家暴面前,只有施暴者与受害者,没有男女之别;我们保护受害者,是保护一切性别的受害者——任何反家暴议题的讨论和传播,都需要以此为前提。尤其在男女日渐对立分化的舆论场,中立、严谨的表达更是需要。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将大众的焦点固置在反对暴力上,培养人之为人的共性感觉,力促不同群体间的通力合作,避免让本来可以存有共识的议题,演变成男女之间的战斗和无休无止的骂战,这才是反家暴的正确姿势,也是它的出路。

标签组:[社会万象] [婚姻

上一篇丈夫严格控制妻子花钱算“家暴”?夫妻之间的矛盾,别小瞧

下一篇如何看待央视网以“严格限制老婆花钱也是家暴”为标签宣传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