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绝密电报被公开:披露毛岸英牺牲经过,毛泽东含泪公布决定

2021-12-01

发表自话题:

1950年10月7日,北京天高气爽。这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设家宴,为即将挂帅出征的彭德怀饯行,毛岸英作陪。饭菜并不丰富,只是比平时多了两个菜,都是湖南菜,也是彭德怀爱吃的。毛泽东心情很好,破例喝了几杯酒,毛岸英则不停地给彭德怀夹菜。

饭吃到一半,毛岸英突然说:“彭叔叔,去朝鲜打仗可有我一份啊?”彭德怀一听,当即放下筷子,眉头一皱,缓缓地说:“岸英,你才结婚一年,朝鲜战争是立体化战争,敌人的飞机到处轰炸,你在后方参加经济建设,这也是支持抗美援朝啊!”

毛岸英知道彭德怀会拒绝他参加志愿军,之前他已经向组织上递交了请战书,还要求父亲给他说起,毛泽东也同意了。毛岸英把目光投向父亲,毛泽东笑着说:

“老彭,我有一事相求。我这个儿子现在不想在工厂里干了,他迫切想跟你去朝鲜打仗去。他已经报名参加了志愿军,让我批准,我可没有这个权力嘛。你是司令员,你看要不要这个兵呢?”

面对毛泽东和毛岸英父子俩的劝说,彭德怀沉默良久。毛泽东又说:“老彭,我看你还是收了岸英这个兵,他在苏联学习过俄语、英语,你在朝鲜战争免不了跟美国人、苏联人打交道,我看就让他在司令部负责翻译工作,这点工作他肯定能完成。”

彭德怀勉强答应了。按照工作安排,第二天彭德怀要去沈阳召开军事会议,毛岸英也一同坐飞机前往。在飞机上,彭德怀一想到毛泽东家已经有5位最亲的人牺牲,如今又把最寄予厚望的儿子送上战场。

彭德怀非常感动,后来他不止一次对身边人员说:“毛岸英同志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毛岸英报名参加志愿军,只有毛泽东、彭德怀等极少数人知道,连他妻子刘思齐都不知道丈夫是去了朝鲜,直到牺牲近三年,刘思齐才知道毛岸英根本不是“出差”。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大榆洞壮烈牺牲,年仅28岁。长久以来,无数人对毛岸英牺牲深感惋惜,至于他牺牲的过程就鲜为人知了。2020年是中国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当年11月央视播放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

在第二十集《历史铭记》中,国家首次向社会公开了一封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绝密电报原稿。这封电报是毛岸英牺牲当天下午,彭德怀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亲自撰写的,只有一百来字,却披露了毛岸英牺牲的很多细节。电报全文如下:

军委并高(岗)、贺(晋年):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志司5日16时

从电报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毛岸英是在大火中壮烈牺牲的。那么,志愿军司令部为何遭到敌机袭击?为何毛岸英没有躲入防空洞?当毛泽东得知儿子牺牲了,又有什么反应?看完这篇文章后,都能找到答案。

1950年10月19日晚,26万志愿军兵分三路秘密跨过鸭绿江。在大军出动几个小时前,彭德怀一行7人已经先期进入朝鲜,他急迫地想跟金日成会面。10月21日凌晨,彭德怀抵达朝鲜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一个叫大洞的村庄,他在这里终于见到了金日成。

彭德怀了解朝鲜人民军情况后,对金日成说了一份别有深意的话,共有三点关键信息:

第一、我们党中央和毛主席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中国大陆刚刚解放,困难很多,而即使决定出兵,第一要能在解决朝鲜问题上有所帮助,主要的是要能够歼灭美国侵略军;

第二、要准备美国宣布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至少要准备它轰炸中国东北和工业城市,攻击我沿海地带,我们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

第三、现在问题是能否站得住脚。无非有三种结果,第一是站住了脚,歼灭了敌人,争取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第二是站住了脚,但僵持不下;第三是我们站不住脚被打了回去。我们要争取第一种可能。

金日成表达对中国出兵感谢,彭德怀跟他商议后,决定将志愿军司令部暂时设在大洞附近的大榆洞。大榆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一处四面环山的小山沟。这里是一处金矿旧址,山沟两侧山坡上留下了不少废弃矿洞,山脚下则有不少旧工棚,志愿军司令部就设在山沟西北角的一座木板搭建工棚里。

10月23日,毛岸英跟志愿军司令部成员秘密入朝,来到大榆洞司令部。在志愿军司令部里,除了彭德怀、邓华等人知道毛岸英真正身份外,其他人只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工作努力,而且吃住跟大家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据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生前回忆:“毛岸英非常平易近人,彭老总多次提出跟他一起吃饭,都被他委婉谢绝了,他认为跟其他参谋一起吃饭更好一些。”当时除了给毛岸英安排翻译工作外,并没有其他工作。

但是,毛岸英主动承担起很多工作,总能看到他在作战室内忙碌的身影。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由6人组成,主任张养吾,副主任杨凤安,参谋徐亩元、高瑞欣和龚杰,机要秘书兼翻译毛岸英。

11月7日,毛岸英接到入朝后的一项任务,金日成和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来到大榆洞与彭德怀会晤,毛岸英担任俄语翻译。毛岸英用流畅的俄语,将彭德怀介绍的第一次战役情况和即将发动的第二次战役的计划准确翻译。

当天晚上,毛岸英熬夜整理了会谈翻译记录。志愿军司令部戒备森严,敌特人员根本难以靠近。彭德怀深知毛岸英是毛泽东亲自交给他的,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所以一直指示毛岸英在司令部办公室附近活动。

自第一次战役开始后,为了有效指挥各部志愿军的行动,志愿军司令部附近有四台高功率的电台。随着美军获悉中国派兵参战,“联合国军”司令部就想尽办法侦测志愿军首脑机构所在地,而大榆洞地区收发电报频繁,美军通过侦测后猜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指挥机构。

最开始,敌机在来大榆洞上空侦测时,每次都会俯冲扫射,或者投下几颗炸弹后就飞走。11月24日,敌机又来了,这一次却不同以外,敌机盘旋一会就飞走了,即便没有俯冲扫射,也没有投下炸弹。

事出反常必有妖,加上周恩来之前致电志愿军司令部一定要注意防空问题。鉴于此,当天下午志愿军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志愿军司令部安全和防空问题。副司令员洪学智主持会议,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此后一旦听到防空警报,所有人要立即放下手中工作,全部躲入山坡上的防空洞。

11月25日拂晓,防空警报拉响。所有人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躲入防空洞,彭德怀当晚睡得很晚,还没有醒,作战处副处长成普立即赶到司令部喊醒彭德怀,催促彭德怀赶紧躲入防空洞。彭德怀有点不高兴,呛了成普一句话:“急什么啊!你这么怕死?”

彭德怀不紧不慢地穿衣,这时洪学智来了。原来他跑到防空洞后,没有看到彭德怀,于是立即赶到司令部,拉着彭德怀就朝防空洞方向走去。没多久,四架敌机飞来了,可在大榆洞上空盘旋一会就朝西北方向飞走了。

据作战参谋龚杰回忆,24日晚上由他值夜班,毛岸英则在防空洞里休息。当四架敌机飞走后,毛岸英来到司令部作战室,此时司令部里有高瑞欣、成普、徐亩元。没多久,原先的四架敌机又飞回来了,投下了近百枚凝固汽油弹。

志愿军司令部是木板房,瞬间被大火吞没,毛岸英和高瑞欣未能逃出,壮烈牺牲。杨凤安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看到司令部几乎快被烧成灰烬,当得知毛岸英和高瑞欣未能逃出后,他大吃一惊,一边要求大家立即灭火,一面跑到防空洞向彭德怀汇报。

大火破灭后,人们找到了两具遗体。彭德怀也来到现场,看到眼前的场景,差点晕倒过去。过了很久,彭德怀喃喃自语:“哎,我该怎么向主席汇报啊?”由于两具遗体面目全非,而毛岸英和高瑞欣年龄相差不过5岁,起初大家无法辨别身份。

这时有熟悉毛岸英的人回忆,毛岸英手上戴着一块手表,大家通过手表残壳才识别出哪具遗体是毛岸英。这里插一句,毛岸英戴的这块手表是他来朝鲜前线,岳母张文秋送给他的,未曾想成为了辨别他身份的标志物。

身份确定后,彭德怀指示大家一定要妥善安葬两人。由于第二次战役马上将发动,大家一番商议决定暂时将两人葬在附近的山坡上,等战争胜利后,再给两人举行葬礼。彭德怀回到防空后,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沉默,中午饭也没有吃。

彭德怀主持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议,大家决定以志愿军司令部名义向中央军委发电报,告知志愿军牺牲的消息。平时,彭德怀要求发送的电报,一般都是他口述,再由机要秘书记录送到发报室发出。

这一次不同以往,彭德怀决定亲自撰写这封电报。电报区区百来字,彭德怀却写了很久,他从中午一直写到下午,直到傍晚4点才定稿。因过于悲伤,加上第二次战役刚刚开始,彭德怀一连四昼夜没有睡觉。

周恩来最先接到这封电报,他立即找来刘少奇、朱德。三人一番商议,认为毛泽东当前正在集中精力指挥第二次战役,加上还在感冒中,决定暂时不将电报送给毛泽东。1950年1月2日,第二次战役已经结束,志愿军在朝鲜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两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深感志愿军后勤补给出现问题,决定回京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周恩来深知一旦彭德怀回来后,毛泽东还没有获悉毛岸英牺牲的消息,那时彭德怀就非常被动,于是周恩来找来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

周恩来把彭德怀发来的电报和一封自己的亲笔信交到叶子龙手上,让他送到新六所毛泽东住处。周恩来的这封亲笔信是这样写的:

主席、江青同志: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在此事发生前后,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墓碑。

叶子龙来到新六所后,他先找到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告知毛岸英已经牺牲了,自己来是因为总理让他送电报和亲笔信。李银桥一听,差点晕倒。过了好久,李银桥和叶子龙走进一号楼,此时毛泽东醒来不久,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纸。

当天值班卫士是李家骥,他也在客厅里。李银桥和叶子龙进来后,叶子龙像往常一样把电报放到毛泽东面前的茶几上。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报纸,先是拿起周恩来的亲笔信,然后拿起彭德怀发来的电报。

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客厅里安静极了。毛泽东把头埋的很深,然后缓缓抬起头,脸色苍白,没有流泪。李家骥回忆时说:

“(主席)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李银桥立即上前,给毛泽东点燃烟,又是长时间的沉默,现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走动。毛泽东抽完第二支烟后,对着叶子龙摆了摆手,说:“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岸英是个苦孩子,从小没了娘,后来参加战争,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又过了很久,毛泽东站起来,走到窗旁,凝视窗外早已萧条的树木。突然,现场所有人都听到了毛泽东在轻轻吟唱《枯树赋》的语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毛岸英牺牲时,毛泽东已经年近六十。毛岸英是他最看重的儿子,毛泽东是伟大领袖,可他也是一位父亲。跟所有父亲一样,毛泽东渴望孩子能成才,渴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生活。如今毛岸英已经不在了,毛泽东决定把悲痛深深埋在心里。

毛泽东告诉现场所有人,这件事暂时不能告诉刘思齐,“这件事都不要对思齐儿说,晚点,再晚点。哎,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经得住这沉痛的悲伤哟!”毛泽东的这个决定保密工作很成功,直到1952年刘思齐才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当年2月21日,彭德怀回国汇报工作。期间,彭德怀向毛泽东表达愧疚,他说:“主席,岸英的牺牲我是有责任的,你把他交给我,我没有保护好他,我到现在都很悲痛,我请求给予处分。”

毛泽东摆了摆手,说:“老彭,我们已经有千千万万的年轻战士牺牲在朝鲜战场。哪个战士不是血肉之躯?我毛泽东儿子只是其中一个,岸英是保家卫国牺牲的,我为他感到骄傲。你回去告诉大家,千万不要毛岸英是我毛泽东儿子,就特别对待,这是不对的。”

有人说,毛岸英是自愿去朝鲜战场的。如果不是毛泽东点头同意,彭德怀是万万不会同意的。痛定思痛,毛泽东为何要让儿子去前线呢?

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后来专门做出解答。1951年3月,好友周世钊向毛泽东询问此事。毛泽东说:

“你们说得都对,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我想这是可能的,别人也不会有意见。但是,你们要想一想,我本人是积极主张派兵出国参战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提议,在中央政治局上通过,虽然有一些不同意见,可最终毕竟赞成出兵的。我作为党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又派谁去呢?”

1990年,中央警卫局清理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遗物。在房间柜子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人们发现了毛岸英的遗物,一件衬衣、一双袜子、一条毛巾和一顶军帽,它们被叠得整整齐齐的。中国人有个风俗,人去世后,衣物基本上都会烧掉的。

毛泽东生前身边有多名工作人员,大家都不知道毛泽东收藏毛岸英的遗物。那一刻,所有人都落泪了,毛泽东把对毛岸英的最后念想都寄托在这几件衣物上,它们被毛泽东悄悄收藏26年。

谨以此文致敬毛岸英烈士!毛岸英是一位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他没有辜负所有人,唯独辜负了自己这位老父亲。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世界历史] [彭德怀] [马克思主义] [朝鲜历史] [电报] [防空洞] [高瑞欣] [叶子龙] [朝鲜经济] [彭德怀故居

上一篇彭德怀汇报毛岸英牺牲过程,请求处分,毛泽东一席话让他老泪纵横

下一篇得知毛岸英牺牲,毛泽东离京休养两月,儿媳40年后才领到抚恤金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