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觉醒年代


“毛在蒙太奇的画面中登场,风雨飘摇中他发足狂奔,趟过民不聊生的破旧山河。”




“陈独秀长发掩面,于群情激奋的学生中安然进食,俨然一副不拘小节的狂士形象。”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耳熟能详的革命先驱人物被赋予了极具个性的出场方式,在镜头语言的帮助下,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画面感十足,引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讨论。


▲周树人泣泪为《狂人日记》署下笔名鲁迅


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方式都不同,或意气风发,或忠厚沉稳,或傲骨凛然,塑造出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有观众将剧中片段反复揣摩,“我太喜欢润之出场这一段了,两分钟的片段反复看了好几遍。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一般耀眼!”


《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叙事主线,全景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圈粉无数。


该剧关注度和口碑持续走高,2月27日,停更九天后,“《觉醒年代》今晚更新第十七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3月1日,该剧豆瓣评分8.9分,近六成网民给出五星好评。不少年轻人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部正剧,成为观剧大户,日常在线催更。


▲图片来源:豆瓣


《觉醒年代》讲述的历史故事,年轻观众并不陌生,缘何这部作品能点燃年轻人的追剧热情?


▲《新青年》杂志社斗嘴“吃播”。


有厚度也有温度,革命人物的塑造不仅有“接天气”的高光时刻,更有“接地气”的烟火气陈独秀会不顾旁人目光狼吞虎咽涮羊肉;李大钊看到妻儿在院中捉鸡时会纵声大笑……在这部剧里,“南陈北李”等历史人物不再只是课本中“精神导师”式的高大全,而是血肉丰实、性情卓著的革命先驱形象。

▲毛泽东在雨中慷慨陈词


“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


▲辜鸿铭讲《中国人的精神》。



艺术化的镜头语言生动再现历史故事,“导演绝对是‘细节控’”。比如陈独秀放生瓷碗下的青蛙,不仅和儿子放生蚂蚁相呼应,也为后续的命运轨迹埋下伏笔,更暗含着解放中国青年的意味。

▲《觉醒年代》的蚂蚁特写。


蚂蚁、青蛙、骆驼、黄沙、风雪……剧中对一系列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气息,丰富了角色内涵,也进一步激发了受众的观剧热情和分享欲望。年轻观众将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也推高了电视剧的关注热度。


▲动图来源:觉醒年代官博


此外,该剧用暖色调烘托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用黑白相间的画面给人以深沉感,电影质感的视觉设计不仅增添了美感,也更加生动地将时代的风云际会全景式表现出来,极富感染力。

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和理想之美,剧中人物的觉醒感召着当代青年该剧从历史纵深处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在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中,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描绘出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革命先驱追求真理一往无前,今天的年轻人为先辈们的赤子之心热血沸腾,“信念感”“触动”“震撼”“使命感”“做有为青年”等成为年轻观众的心声。

▲图片来源:微博


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年轻观众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历史,更是人生路上奋斗的坐标和向导,正如李大钊在《青春》中所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图片来源:觉醒年代官博

参考资料:
[1]《觉醒年代》:在历史的壮阔画卷里,树起青年之榜样,新华网,2021年2月22日

[2]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年轻人为何爱上正剧?澎湃新闻,2021年2月18日

 觉醒年代第1集剧情介绍

  1915年,日本加紧了在华扩张的步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浮出水面。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诱迫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内忧外患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消息传到日本,引发了主张民主共和的进步留学生李大钊、高一涵等与主张复辟帝制的反动学生张丰载、刘一品等的激烈辩论。李大钊慷慨陈词:“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引起了流亡日本的革命者陈独秀的关注。遭到学生误解围攻的陈独秀,在李大钊帮助下脱困,二人相见恨晚,就中国的救国之道展开讨论。陈独秀提出振兴中华必须寻找一条新路,邀李大钊一起探索,李大钊欣然应允。陈独秀即将启程返回中国,李大钊赠衣送行。

  在返回中国的海轮上,陈独秀向好友易白沙提出此次回国打定主意“二十年不谈政治,要脱胎换骨、换人换脑子”。同时,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宿舍开始撰写《国民之薪胆》。与陈独秀同船归国的,还有张丰载,应其二叔--就职国会议员的张长礼之命,带领刘一品等反动学生回国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甲板上,陈独秀遇到了流亡日本的爱国将军邹永成,陈独秀鄙夷邹永成曾因革命失败而跳黄浦江轻生未遂,表示此生绝不做自绝于革命之事,却被易白沙指责,陈独秀向易白沙道歉。二人谈起对陈独秀儿子陈延年、陈乔年的摔打式培养。

  上海法租界码头,陈延年、陈乔年自食其力当搬运工勤工俭学,遇见体弱工友遭工头欺负,挺身而出帮助工友。

  渡轮甲板上,中国学生郭心刚、白兰因船票丢失而遭日本船员殴打、侮辱,引起了陈独秀、邹永成和众人的关注。陈独秀看到日本船员公然殴打、撕扯中国女学生白兰衣服,愤然出手阻止,邹永成相助,二人联手解救了郭心刚、白兰。在陈独秀义正辞严的强烈要求下,日本船员当众向两位中国学生道歉。

  陈独秀斥责张丰载等反动学生只顾看热闹、弃同胞受辱而不顾、给中国人丢脸。眼看两方冲突再起,邹永成出面平息,陈独秀、邹永成二人冰释前嫌。

  陈延年、陈乔年在码头自食其力,虽生活艰苦,他们却乐在其中。高君曼带来包子给兄弟俩改善伙食,并劝说兄弟俩跟她回家,遭到二人拒绝。

  觉醒年代第2集剧情介绍

  高君曼带来包子给兄弟俩改善伙食并劝说兄弟俩跟她回家,遭到二人拒绝。

  陈独秀回到上海嵩山路的家,与高君曼谈起延年、乔年流落在码头打工。君曼不忍,劝陈独秀将两个儿子劝回家,陈独秀却坚信,做父亲的责任就是教会两个儿子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才担得起乱世中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责任。

  在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为陈独秀举行的接风宴上,众人热议该如何护法反袁,再造共和,陈独秀却认为眼下重中之重应是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国人的素质,要造就一代新人,而他们的责任就是通过办杂志,辨析、选择和验证出一种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作为改造青年、改造中国的指导思想,探索一条振兴中国的道路。众人听闻纷纷喝彩。

  与此同时,躲在隔壁厨房的延年、乔年兄弟也被父亲的言论和气概所折服。陈乔年问哥哥计划还是否实施,陈延年坚定地说做。最后一道徽菜名肴上桌,而陈独秀盘子里的“荷叶黄牛蹄”已经被兄弟二人换成了一只癞蛤蟆,众人皆惊。陈独秀大声唤出延年,让他说说自己干的好事。

  陈延年走出来,把弟弟拉到了自己的身后,并向大家道歉,说今天他们这样做,是替死去的爷爷和受尽酷刑的堂兄陈永年来教训陈独秀的。这个所谓的大英雄为了自己苟活,竟然置父母的死活于不顾,他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众人听后纷纷讲出陈独秀“二次革命”反袁失败后被追捕的实情,代陈独秀向儿子解释事情经过,只是延年依旧不领情,带着乔年扬长而去。陈独秀不仅不怪罪儿子们,反而大笑,认为两个儿子是具有懂得仁义、自立自强两种优秀品质的人。

  日本早稻田大学,26岁的李大钊写下了《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向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发起挑战,此时的李大钊已经成为一名彻底的反封建斗士。章士钊和高一涵来探望专心为革命杂志赶稿的李大钊,提醒他要遵守校规,按时上课,革命、学业两不误。李大钊却对革命和学业孰轻孰重感到困惑,他拿出刚写完的《厌世心与自觉心》,批驳陈独秀的言论,逼陈独秀出招。

  汪孟邹来访,提及创办《青年杂志》经费短缺,陈独秀信心满满地说经费的事他来解决。陈独秀让高君曼请来群益书社老板陈子沛、陈子寿兄弟,接着挥毫写下一幅字。

觉醒年代第3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让高君曼请来群益书社老板陈子沛、陈子寿兄弟,接着挥毫写下一幅字。陈氏兄弟欲求陈独秀墨宝已久,欣然收下,并付200大洋,相约每月一幅字,每幅200元。《青年杂志》编辑费和稿酬有了着落。

  亚东图书馆,章士钊主持湘皖同志集会,共商讨袁大计。陈独秀谈《青年杂志》第一期,介绍篇目内容,并说之所以选择卡内基的照片就是为了鼓励中国的青年人,有志者事竟成。延年、乔年兄弟窗户下偷听。

  上海震旦学院,陈独秀慷慨激昂给同学们讲述“国民之最后觉悟”和新青年的六条标准,提出用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来武装青年的思想,从白话文入手,用新文学的力量来启蒙大众的思想。

  《青年杂志》创刊号在海内外思想界和各界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跟高一涵盛赞《青年杂志》,并表示自己也想从事启发国民觉悟的事情,这个书是读不下去了。

  湖南长沙,滂沱大雨中的街道上,毛泽东怀抱着一摞《青年杂志》创刊号穿街而过,来到蔡和森家与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李立三会合,激动地说淘到宝贝了。毛泽东在学生中分发《青年杂志》,表示这份杂志让他找到了方向。众人谈到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的六条标准“六新”,毛泽东提出,至少再加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并准备向《青年杂志》投稿。

  天津南开学校,周恩来也在学生中朗读《青年杂志》创刊词中陈独秀所作的《敬告青年》。

  亚东图书馆,汪孟邹向陈独秀推荐胡适。陈独秀看到胡适给汪孟邹写的信,对他的《文学革命刍议》的想法甚为赞同,视为知己,要汪孟邹一定要抓住这个人才。

  高君曼肺病久治不愈,家里没钱买药,陈独秀来到亚东图书馆找汪孟邹支取稿费。得知延年、乔年两兄弟仅靠当搬运工积攒去法文进修馆上学的学费时,陈独秀把刚支取的稿费全部交给乔年当学费,却被延年严辞退回,父子不欢而散。

  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因长期缺课被学校除名,高一涵对聘李大钊当《民彝》杂志主编导致他耽误学业感到抱歉。李大钊创作了诗歌《青春》,并打定主意放弃学业,先把《民彝》办好,作为海外倒袁号角,然后立刻回国加入战斗。高一涵表示要与李大钊一同回国。

  上海一品香旅社,陈延年、陈乔年前来拜见归国的吴稚晖,吴稚晖向陈延年宣传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无政府主义思想深深吸引了陈延年、陈乔年。

  1916年3月,在海内外一片声讨声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自辛亥革命以来,由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脱离中国国情,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得不到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四处碰壁。北洋政府为邀买人心,承诺惩办帝制祸首。流亡海外的革命者纷纷回国。李大钊应邀赴北京担任《晨钟报》主编。

  觉醒年代第4集剧情介绍

  北京前门大街,李大钊遇见长辛店工人葛树贵,葛妻因没钱给孩子治病当街跪着乞讨,葛树贵当街责打妻子不该乞讨,穷人应有穷人的尊严。李大钊典当了自己的值钱衣物,又向《晨钟报》同事预支了工资,和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赵世炎一起帮助葛树贵夫妇给孩子治病。

  上海,陈延年、陈乔年在震旦学院售卖《新青年》杂志,遇见在震旦学院上学的校董柳文耀之女柳眉。柳眉不小心泼湿杂志,虽愿赔钱却执意不肯道歉,并以违反校规为由将陈延年、陈乔年轰出学校。

  被柳眉赶出震旦学院的陈延年、陈乔年就在学校门口卖起了《新青年》杂志。

  北京前门外大街百顺胡同,张丰载与刘一品等学生来到兰香班,与同样前来寻花问柳的北京大学教授胡均争风吃醋打了起来。

  陈延年、陈乔年卖杂志时意外捡到一个装有583块大洋的钱包,二人忍饥挨饿一直等到半夜丢钱人找来才如数奉还,并送丢钱人回家。丢钱人就是上海滩大商人兼震旦学院校董柳文耀家的管家,陈延年、陈乔年在柳家与柳眉意外重逢,再起冲突。柳文耀听管家述说那笔钱失而复得和陈延年、陈乔年勤工俭学的事情后,执意要感谢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免去二人在震旦学院的学杂费,被陈延年拒绝。吴稚晖刚好到来点破陈延年、陈乔年是陈独秀的二位公子之身份。陈延年、陈乔年急忙告辞。

  河北乐亭大黑坨村,李大钊从日本归乡,因其离家太久,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都已认不出爹爹。妻子赵纫兰喜极,一家团聚。

  饭后,李大钊借教李葆华、李星华下军棋,教育儿女要做堂堂正正的人,不祸害老百姓。李大钊向赵纫兰坦承自己拒绝了去南京当官的差事,准备去北京继续办杂志,但可能会有危险。赵纫兰表示可以照顾好家和孩子,让他放心去做大事。

  北京大学校风腐败,被谑称为“探艳团”、“赌窟”。大总统一怒之下撤了北大校长胡仁源,请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与民国外交部长汪大燮提到自己的理想: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人才救国。

觉醒年代第3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让高君曼请来群益书社老板陈子沛、陈子寿兄弟,接着挥毫写下一幅字。陈氏兄弟欲求陈独秀墨宝已久,欣然收下,并付200大洋,相约每月一幅字,每幅200元。《青年杂志》编辑费和稿酬有了着落。

  亚东图书馆,章士钊主持湘皖同志集会,共商讨袁大计。陈独秀谈《青年杂志》第一期,介绍篇目内容,并说之所以选择卡内基的照片就是为了鼓励中国的青年人,有志者事竟成。延年、乔年兄弟窗户下偷听。

  上海震旦学院,陈独秀慷慨激昂给同学们讲述“国民之最后觉悟”和新青年的六条标准,提出用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来武装青年的思想,从白话文入手,用新文学的力量来启蒙大众的思想。

  《青年杂志》创刊号在海内外思想界和各界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跟高一涵盛赞《青年杂志》,并表示自己也想从事启发国民觉悟的事情,这个书是读不下去了。

  湖南长沙,滂沱大雨中的街道上,毛泽东怀抱着一摞《青年杂志》创刊号穿街而过,来到蔡和森家与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李立三会合,激动地说淘到宝贝了。毛泽东在学生中分发《青年杂志》,表示这份杂志让他找到了方向。众人谈到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的六条标准“六新”,毛泽东提出,至少再加一条“健壮的而非体弱的”,并准备向《青年杂志》投稿。

  天津南开学校,周恩来也在学生中朗读《青年杂志》创刊词中陈独秀所作的《敬告青年》。

  亚东图书馆,汪孟邹向陈独秀推荐胡适。陈独秀看到胡适给汪孟邹写的信,对他的《文学革命刍议》的想法甚为赞同,视为知己,要汪孟邹一定要抓住这个人才。

  高君曼肺病久治不愈,家里没钱买药,陈独秀来到亚东图书馆找汪孟邹支取稿费。得知延年、乔年两兄弟仅靠当搬运工积攒去法文进修馆上学的学费时,陈独秀把刚支取的稿费全部交给乔年当学费,却被延年严辞退回,父子不欢而散。

  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因长期缺课被学校除名,高一涵对聘李大钊当《民彝》杂志主编导致他耽误学业感到抱歉。李大钊创作了诗歌《青春》,并打定主意放弃学业,先把《民彝》办好,作为海外倒袁号角,然后立刻回国加入战斗。高一涵表示要与李大钊一同回国。

  上海一品香旅社,陈延年、陈乔年前来拜见归国的吴稚晖,吴稚晖向陈延年宣传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无政府主义思想深深吸引了陈延年、陈乔年。

  1916年3月,在海内外一片声讨声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自辛亥革命以来,由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脱离中国国情,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得不到劳动人民的广泛支持,四处碰壁。北洋政府为邀买人心,承诺惩办帝制祸首。流亡海外的革命者纷纷回国。李大钊应邀赴北京担任《晨钟报》主编。

  觉醒年代第4集剧情介绍

  北京前门大街,李大钊遇见长辛店工人葛树贵,葛妻因没钱给孩子治病当街跪着乞讨,葛树贵当街责打妻子不该乞讨,穷人应有穷人的尊严。李大钊典当了自己的值钱衣物,又向《晨钟报》同事预支了工资,和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赵世炎一起帮助葛树贵夫妇给孩子治病。

  上海,陈延年、陈乔年在震旦学院售卖《新青年》杂志,遇见在震旦学院上学的校董柳文耀之女柳眉。柳眉不小心泼湿杂志,虽愿赔钱却执意不肯道歉,并以违反校规为由将陈延年、陈乔年轰出学校。

  被柳眉赶出震旦学院的陈延年、陈乔年就在学校门口卖起了《新青年》杂志。

  北京前门外大街百顺胡同,张丰载与刘一品等学生来到兰香班,与同样前来寻花问柳的北京大学教授胡均争风吃醋打了起来。

  陈延年、陈乔年卖杂志时意外捡到一个装有583块大洋的钱包,二人忍饥挨饿一直等到半夜丢钱人找来才如数奉还,并送丢钱人回家。丢钱人就是上海滩大商人兼震旦学院校董柳文耀家的管家,陈延年、陈乔年在柳家与柳眉意外重逢,再起冲突。柳文耀听管家述说那笔钱失而复得和陈延年、陈乔年勤工俭学的事情后,执意要感谢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免去二人在震旦学院的学杂费,被陈延年拒绝。吴稚晖刚好到来点破陈延年、陈乔年是陈独秀的二位公子之身份。陈延年、陈乔年急忙告辞。

  河北乐亭大黑坨村,李大钊从日本归乡,因其离家太久,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都已认不出爹爹。妻子赵纫兰喜极,一家团聚。

  饭后,李大钊借教李葆华、李星华下军棋,教育儿女要做堂堂正正的人,不祸害老百姓。李大钊向赵纫兰坦承自己拒绝了去南京当官的差事,准备去北京继续办杂志,但可能会有危险。赵纫兰表示可以照顾好家和孩子,让他放心去做大事。

  北京大学校风腐败,被谑称为“探艳团”、“赌窟”。大总统一怒之下撤了北大校长胡仁源,请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与民国外交部长汪大燮提到自己的理想: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人才救国。

 觉醒年代第7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的文科学长资质遭到辜鸿铭等人的质疑。蔡元培提出改革体制,建立规章,决定组建校评议委员会,重新聘任文、理科教授,辞退不合格教员。教授评聘事宜由文、理科学长主持,由校评议委员会决定。

  校委会散会后,蔡元培留下陈独秀谈起北大的办学方针,要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并希望陈独秀继续聘请辜鸿铭、刘师培等复古派学者继续担任北大文科教授。陈独秀表示必不负蔡元培重托。

  黄侃教授在课堂上批驳胡适的白话诗为俗,尊文言文为雅,并反复将《新青年》扔在地上刁难郭心刚反复去捡,张丰载等趁机起哄。邓中夏在课堂上与黄侃展开辩论,认为白话、文言并行不悖,应雅俗共赏。黄侃气急将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赶出课堂。

  校委会就黄侃要求按校律处分郭心刚、邓中夏展开讨论。黄侃指责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辱骂师长,郭心刚、邓中夏二人说明是黄侃侮辱《新青年》杂志和白话诗作者。陈独秀避嫌不发表意见,钱玄同、辜鸿铭却就此问题争执不下。蔡元培以科学民主、兼容并包为此次讨论定论。

  1917年春,高君曼携陈子美、陈鹤年来京与陈独秀团聚,说起陈延年和、、陈乔年长大懂事和在上海的勤工俭学艰苦生活。陈独秀暗暗心疼关心儿子们,提醒高君曼要告诉陈延年不要和吴稚晖走得太近。

  李大钊领赵世炎、郭心刚、白兰前来探望,陈独秀提醒李大钊也该把夫人赵纫兰接来。李大钊直言自己和夫人是娃娃亲,夫人大他6岁,等北京局势稳定,就接夫人过来。陈独秀邀请李大钊和高一涵一起来北大。

  蔡元培和陈独秀为北大文科招揽人才煞费苦心,章士钊、李大钊、刘师培、胡适、杨昌济等都被二人列入北大分批次人才招聘计划之中。

  青年毛泽东写出论文《体育之研究》。正在长沙师范教学的易白沙看到这篇文章甚为赞赏,想给陈独秀写信推荐该文,却被毛泽东婉拒。

  毛泽东直接投稿,得到陈独秀赏识,《体育之研究》在《新青年》发表,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

  北大,蔡元培主持开会研究文科教授聘任名单。蔡元培依旧强调兼容并包、不拘一格降人才,陈独秀也表示不反对对孔学有研究的人来做北大教授。辜鸿铭却抨击《新青年》以砸烂孔家店为大旗。陈独秀反驳《新青年》提倡砸烂的只是孔教中的糟粕。

  觉醒年代第8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反驳《新青年》提倡砸烂的只是孔教中的糟粕。钱玄同、辜鸿铭就师德、保皇党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蔡元培提出北大教授必须德才兼备。

  陈独秀有感于革新派在北大势单力薄,钱玄同建议吸纳周树人、周作人兄弟。

  琉璃厂,愚昧无知的民众争抢血馒头来治百病。周树人正潜心研究古碑文拓片。钱玄同前来探望,说明来意,受陈独秀委托请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周树人无心写稿,钱玄同推荐他看完几期《新青年》再做决定。

  《甲寅日刊》被奉命查抄勒令停刊,李大钊劝章士钊写一份和《甲寅日刊》脱离关系的声明,到天津避避风头,章士钊不肯丢下李大钊、高一涵不管。陈独秀拿出《新青年》同人编辑聘书,请李大钊、高一涵到北大《新青年》编辑部就职,并安排李大钊接替章士钊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以求保护二人,请章士钊放心。张勋辫子军兵临城下,陈独秀劝李大钊也避避锋芒,李大钊决定效仿谭嗣同,陈独秀不同意李大钊做无谓牺牲,李大钊却指出陈独秀应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二人不欢而散。

  陈独秀请蔡元培审看《新青年》同人编辑拟定名单,请他帮忙让周树人加入,并尽早聘请名单上的教授进北大任教,明确《新青年》为北大刊物。陈独秀说明自己的顾虑,人手不够,局势不稳。正商讨之时,庶务长前来报信,张勋已率5000辫子军进入北京城,蔡元培让众人赶紧回家看看情况再说。

  1917年6月30日晚,张勋发动复辟,黎元洪被赶走。

  李大钊布置赵世炎、高一涵守在《甲寅日刊》编辑部,通知郭心刚、邓中夏明天前门大街见。

  李大钊念诗一首,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紫禁城养心殿,张勋向复辟小宣统皇帝溥仪讨要直隶总督官位。

  龙旗高高挂起,马尾制成的假辫子到处售卖,北京城一时陷入帝制复辟的滑稽景象之中。

  前门大街,李大钊与邓中夏、郭心刚汇合,在街头发表了维护共和、抵制复辟的慷慨演讲。

觉醒年代第9集剧情介绍

  前门大街,李大钊发表了维护共和、抵制复辟的慷慨演讲。混迹人群中的反动学生张丰载、刘一品联络辫子军抓捕李大钊。李大钊在赵世炎、邓中夏、郭心刚、葛树贵等人掩护下离京,赴上海鼓动讨伐逆贼张勋。

  北大,蔡元培和教授们密切关注张勋复辟事件的发展,听闻辫子军要到北大抓捕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立刻下令紧闭校门。为了捍卫北大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标杆地位,蔡元培要去教育部抗议、辞职。陈独秀认为张勋复辟就是一场闹剧,建议以静制动,蔡元培认同,但欲借题发挥、再为北大多做些贡献,二人会心一笑。

  教育部门口大街上,人来人往,正午艳阳下,周树人手立一块木牌,上书“不干了”三个大字,一脸倨傲对张勋复辟帝制进行无声的抗议。

  蔡元培到来,劝周树人来北大任教,不要久留此地,自己还有件很重要的事要拜托给他,周树人当即应允。

  教育总长办公室,范源濂和汪大燮已沏好茶恭候蔡元培多时,二人向蔡元培证实张勋复辟就是一场闹剧。为免张勋狗急跳墙拿北大开刀,二人希望蔡元培去天津躲一躲。蔡元培答应暂去避一避。

  讨逆军的隆隆炮声传到陈独秀家,高君曼担心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在上海的安危。陈独秀安慰高君曼,他已拜托汪孟邹让他照顾两兄弟。

  受张勋复辟影响,上海震旦学院停课,陈延年感慨“想找个明白人问问中国的路该怎么走”。

  亚东图书馆,陈延年、陈乔年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李大钊,李大钊赞许兄弟俩拾金不昧、品质高尚。陈延年向李大钊请教,谈及无政府主义并提出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是能够救中国的出路。李大钊认为无政府主义不具备操作性,建议陈延年要实验,多看多观察,不用忙着下结论。李大钊也提到自己想利用这段时间梳理自己的思想,开展田野考察,看看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

  复辟闹剧仅仅12天即收场,段祺瑞进京赶跑了张勋。段祺瑞为拉拢人心,委托范源濂和汪大燮给蔡元培送来嘉奖并许愿追加北大经费。蔡元培表示有范、汪二位鼎力支持,一定竭尽全力。

  北大,蔡元培主持召开张勋复辟破产后第一次校务大会,要求各科特别是文科加紧完成教授评聘工作,并尽快列出不合格教授名单,特别是外籍教授不合格名单,报外交部;关于辜鸿铭参与张勋复辟以后的任教资格问题交由新学期新的校评议委员会讨论决定。

  陈独秀向蔡元培请假要去上海接回国的胡适,蔡元培将胡适的聘书交给陈独秀。此时,周树人来到北大校长室,第一次见到陈独秀。蔡元培再次邀请周树人来北大兼职任教,陈独秀邀请他担任《新青年》同人编辑,周树人答应。蔡元培、陈独秀大喜,新文化运动又添一员主将。蔡元培委托周树人为北大设计校徽,周树人答应试试。

  陈独秀去上海接胡适,汪孟邹告诉陈独秀,胡适因家中老母生病,已经先赶回老家绩溪了。陈独秀极其失望,正欲前往绩溪,汪孟邹却告诉他,邹永成来上海买军火,易白沙同行。老友见面,大家却心事重重,对时局十分担忧。

  觉醒年代第10集剧情介绍

  老友见面,大家却心事重重,对时局十分担忧。易白沙谈到孙中山在南方政府中受排挤,忍不住嚎啕大哭。陈独秀劝易白沙跟他到北京去编《新青年》,易断然拒绝并放下狠话:决意和这个烂透了的社会赌个输赢。

  柳文耀来找陈独秀商量陈延年和柳眉的事情。柳文耀再次表示愿意出资送两人去美国留学。陈独秀真诚地对柳文耀说,他不想干涉孩子的生活,况且陈延年也根本不听他的,但答应问问陈延年对柳眉到底怎么想。

  李大钊走访了诸多工厂、码头,在田野考察过程中思索、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力图寻找一条新的救国之路。

  亚东图书馆,汪孟邹叫来陈延年、陈乔年与陈独秀相见。陈独秀问起延年的计划,陈延年说依旧想留法勤工俭学,陈独秀赞同。陈独秀又问起延年和柳眉的关系。陈延年称他和柳眉、陈乔年是纯洁高尚的互助合作关系。陈延年提出自己的“六不”原则,称陈独秀为“陈独秀先生”而不认他这个父亲,陈独秀生气离开。

  1917年8月4日,段祺瑞宣布中国正式对德国、奥地利宣战,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行列。协约国和美国相继向中国政府保证,尽力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得大国当有之地位及其待遇。

  周树人设计的北大校徽引发了北大文科师生们的热烈讨论和解读。钱玄同、沈尹默评价超凡脱俗立意深远,刘师培、刘半农评价过于西洋抽象。此时,胡适终于到了北大。陈独秀领着胡适办理手续并安排师生们布置好他的单身宿舍。

  学士居酒馆,陈独秀请胡适吃涮羊肉。胡适真诚地感谢陈独秀的知遇之恩。陈独秀第一次在文人面前放下了架子,谦称胡适让自己自愧不如,将胡适引为知音,希望能够和他、李大钊三人一起,担负起新文化运动的责任。胡适赞赏陈独秀提出的“二十年不谈政治”,表示甘愿追随陈独秀弘扬新文化。蔡元培来到学士居看望胡适,胡适第一门课想开《中国哲学史》的想法令他意外。

  北大校门口贴出校评议委员会成员名单,刚刚入校的胡适也名列其中。黄侃十分不满,与刘师培、辜鸿铭等商量后集体找蔡元培说理,说怎能让一个只会唱几句不伦不类童谣的后生做评议委员。蔡元培说:后天开学典礼,我专门请胡适开办一个演讲,你们听后再说。

  开学典礼,礼堂里座无虚席。蔡元培请胡适发表演讲,辜鸿铭率先发难,幸而胡适机智应对。

 觉醒年代第11集剧情介绍

  开学典礼,礼堂里座无虚席。蔡元培请胡适发表演讲,辜鸿铭率先发难,幸而胡适机智应对,他致力于将北大办成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理念赢得阵阵掌声。

  蔡元培主持召开新成立的校评议委员会,研究有关人员的聘任、续聘和解聘事宜。傅斯年、郭心刚等学生向蔡元培强烈要求将辜鸿铭解聘并清除出北大,并要求旁听校评议委员会。胡适建议学生选出代表旁听,陈独秀表示自己不发表意见。学生代表们提出解聘辜鸿铭,理由有二:外面传言辜鸿铭襄助张勋复辟帝制;辜鸿铭讲授英国诗歌课,一年只教六首零十几行诗,纯属误人子弟。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蔡元培提出,辜鸿铭的问题不是学问不够,而是教学态度不端正,建议由他代表校评议会对辜鸿铭进行劝诫谈话,给他一个月的试用期,如果同学们愿意听他的课,就续聘,否则就解聘。大家一致同意。

  辜鸿铭登门造访蔡元培,蔡元培严厉批评辜鸿铭教学态度不端,希望他能够珍惜这最后的机会。辜鸿铭对蔡元培说,他想在北大办个系列讲座,讲授中国人的精神,他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学生们不愿意听他讲座,他将自动辞职。蔡元培欣然应允。

  李大钊在田野考察中遇到和公鸡结婚冲喜的十几岁少女,深深为被封建思想束缚的民众感到痛心,深感国家民众思想意识觉醒的迫切性。

  北大贴出告示,怪才辜鸿铭举办系列讲座《中国人的精神》。郭心刚等同学评头品足,女友白兰表示多找几个朋友来听。

  清晨,三辆黄包车拉着辜鸿铭进入北大。他拖着小辫子,仆人和刘二跟随,三条小辫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小礼堂已经座无虚席,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

  辜鸿铭抖擞精神,眉飞色舞地开始演讲,让所有听讲者如醉如痴,笑声掌声不断。他提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他将终身致力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人的精神。蔡元培和陈独秀坐在后排也被感染。陈独秀建议辜鸿铭次日将讲座搬到大操场。

  黎明即起,北大校园已然热气腾腾。蔡元培和胡适并肩跑步,边跑边议论着辜鸿铭讲座大受欢迎。蔡元培希望胡适也能举办一个系列讲座。胡适建议把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几个主将集中起来,联合办系列讲座。蔡元培闻之大喜,与陈独秀、胡适商议,落实在北大办新文化运动系列讲座事宜。

  陈独秀致信李大钊,促其返京到北大工作。李大钊在南京收到陈独秀的来信,拒绝白坚武请他做官的邀请,决定立刻回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终于在北京相聚。李大钊见面就将3个月来的田野考察心得与二人分享,觉得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主张太不切实际。

  觉醒年代第12集剧情介绍

  李大钊见面就将3个月来的田野考察心得与二人分享,觉得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主张太不切实际。

  1918年北大红楼落成。新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来北大考察红楼落成,蔡元培陪同介绍参观红楼。

  《新青年》编辑部,众人调侃胡适的追求者和前来说媒者络绎不绝,黄侃等人也常利用此事攻击胡适。同人编辑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新青年》由投稿改为同人编辑,用稿采取集体商议制度。众人推选陈独秀为同人编辑负责人。李大钊、胡适就是否“二十年不谈政治”又起了争执。陈独秀留下李大钊、胡适就办刊思路单独讨论。李大钊提出中国应效仿俄国十月革命,胡适则提出应向美国学习,陈独秀则提出当下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国民从复辟复古的旧思想中解放出来,二人同意。

  北大校长办公室,蔡元培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商量举办新文化系列讲座事宜。胡适与李大钊就讲座议题究竟是讨论学术还是时事,意见不统一。陈独秀提出,系列讲座应该抓住青年关注的问题。蔡元培则建议系列讲座聚焦学术,主题是新文化,不谈政治。此时,庶务长赵先生来报信,说被解聘的英籍教授克德莱把北大告到了法庭,外交部长紧急找蔡元培去商讨应对措施。蔡元培要陈独秀领导的文科商量好对策。

  中华民国外交部,汪大燮已经恭候蔡元培多时。克德莱以北洋政府和他的签约为由,状告北大无权解聘他的外籍教授职务,要求道歉、赔偿并复职。英国使馆为此还给北洋政府发出照会。汪大燮对蔡元培说,英国和中国都是协约国,北洋政府刚刚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希望北大以大局为重,不要因此影响中国和英国的关系。蔡元培说,解聘克德莱等不合格的外籍教授是北大评议委员会的决定,要拿到评议委员会中讨论才行。

  蔡元培回到北大,和陈独秀、李大钊商量克德莱的事情。陈独秀闻之大怒:“这是公然干涉我国主权。既是民国,北大一手托着国格,一手托着公理,人事问题怎能受制于洋人?”蔡元培受到鼓舞。

  北大评议委员会就克德莱问题展开讨论,教授们大多主张坚持解聘。陈独秀从国格角度、胡适从法律角度驳斥英国人的荒谬,李大钊连夜查阅搜集资料,佐证克德莱的诉讼是无稽之谈,三人配合天衣无缝。最后,蔡元培决定,组成教授团与英国人交涉。

  蔡元培请汪大燮和傅增湘吃饭,汪大燮、傅增湘两人暗地里支持蔡元培。在仔细分析利弊后,蔡元培决定和克莱德法庭上见。

  蔡元培告知陈独秀等人,段祺瑞同意了他们的方案,并建议与英国人交涉的教授团应该吸收辜鸿铭参加,毕竟他在国外影响大,且精通多国语言。陈独秀欣然同意。

觉醒年代第13集剧情介绍

  蔡元培建议与英国人交涉的教授团应该吸收辜鸿铭参加,毕竟他在国外影响大,且精通多国语言。陈独秀欣然同意。

  陈独秀、胡适请辜鸿铭吃饭,辜鸿铭摆谱,提出吃饭可以,但饭店、菜单和酒水都得由他定,而且他要带仆人参加在旁边伺候。陈独秀只好答应。饭桌上说到英国人的事,辜鸿铭竟然破口大骂,把英国文明和英国人的品行贬得一无是处,并表示他愿意参加教授团与英国人谈判。

  北大教授团与英国使馆官员朱尔典和被解聘教授克德莱谈判,陈独秀严厉斥责英国政府无视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无耻行径,胡适引用北大校规、李大钊举证,揭露克德莱等人教学水平低下,缺少师德,违反校规校训,违反签约的种种事实,证明解聘合理合法,辜鸿铭旁征博引国内外大学对不合格教授的解聘先例。朱尔典、克德莱等狼狈不堪,恼羞成怒,言称定将北大告上法庭。

  英国使馆照会汪大燮,段祺瑞要汪大燮和傅增湘再找蔡元培息事宁人,希望不要把解聘的事情闹大,双方都让一步。蔡元培表示,此事本来就是英国人无理取闹,现在要调解,要面子,北大可以给,但只有一条路,英国人无条件撤诉。汪大燮暗中支持北大,聘请了两位名人:民国政府前司法总长王宠惠、同是北大教授的张耀曾,作为辩护律师。

  媒体舆论针对克德莱的教学水平低下,缺少师德的报道登出,北大学生纷纷抗议。朱尔典指责克德莱为英国政府惹了麻烦,克德莱眼看官司无望,只能无条件撤诉。

  汪大燮约见蔡元培,称朱尔典提出了北大给被解聘的英籍教授一些补偿,让他们有个台阶下即可。蔡元培表示,北大不能承担经济补偿,克德莱必须在北大师生面前于解聘书上签字。汪表示,这个结果已经超出他和傅增湘的预期,经济赔偿可以由教育部承担。

  北京绍兴会馆补树书屋,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周作人一起看望周树人。周树人提出,新文化就要用白话文写小说,小说是普及白话文最好的形式。陈独秀大加赞赏,立刻邀周树人为《新青年》创作白话文小说。

  汪孟邹来北大探访胡适,发现胡适和北京诗友会的女诗友们互动亲密。

  觉醒年代第14集剧情介绍

  汪孟邹来北大探访胡适,发现胡适和北京诗友会的女诗友们互动亲密,提醒胡适闲话已传至安徽老家。

  周树人在看到一些身边朋友受孔教三纲毒害的遭遇后,有了灵感。是夜,周树人激愤地在稿纸上写下一行字: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周树人开始创作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胡适回安徽老家完婚,众人撰写礼单,并贴出作为“安民告示”。

  李大钊将赵纫兰、李葆华、李星华接来北京团聚,本想带孩子出去吃涮羊肉的李大钊却因为对李小山和刘海威的慷慨资助陷入了没钱的尴尬境地,幸好蔡元培早知道其为人慷慨,预先扣下部分李大钊的薪水,托庶务长赵先生给赵纫兰送来。一家人终于有钱欢欢喜喜下馆子吃涮肉了。

  上海亚东图书馆,吴先生致信陈延年,邀请他和陈乔年一起去北京法文进修馆继续学习,延年犹豫之后答应前往北京求学。

  柳眉返回家中求父母答应她随陈延年、陈乔年一起去北京法文进修馆学习。并向父母阐述陈延年的“六不”原则,尤其是不谈恋爱。精于算计的柳文耀爽快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并且向妻子断言,陈独秀父子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大年三十,李大钊带赵世炎来到长辛店葛树贵家,用自己几个月的工资置办了年货,和工人们一起包饺子过新年。

  鞭炮声中,陈独秀一家团圆,其乐融融。胡适、柳眉、郭心刚和白兰一起来到陈独秀家过年。陈独秀心情大好,不顾寒冷在家中院子里写起春联。

  陈独秀感慨新年有六喜:一喜众人团圆过年;二喜胡适完婚;三喜孩子们来到北京继续学习、开拓眼界;四喜《新青年》发行量突破1万册,新文化高潮即将到来;五喜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发动武装暴动,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六喜北大红楼读书会即将成立。

  李大钊在长辛店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发了工人们的浓厚兴趣。

觉醒年代第15集剧情介绍

  李大钊在长辛店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发了工人们的浓厚兴趣。

  李大钊带着赵世炎、邓中夏等学生给陈独秀拜年。李大钊邀陈延年参加红楼读书会,一边勤工俭学,一边搞发行,陈延年欣然应允。陈延年和赵世炎一见如故。陈独秀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北大即将举办的新文化运动系列讲座,同学们积极响应。

  北大红楼读书会,李大钊教导同学们:红楼读书会的创办旨在传播真理、开发民智进而改造整个社会,所以应是朴素的、平实的,要常态化,推广至大众化。陈延年在红楼读书会关于世界时事的总结发言赢得蔡元培的赞许,蔡元培鼓励同学们通过争辩来梳理思想。

  周树人足不出户已经很多天了。满地手稿堆中,中国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诞生了。稿纸的第一页,醒目的标题《狂人日记》。周树人泣泪署下笔名:鲁迅。《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极大的拓展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读了《狂人日记》,难抑兴奋,都赞叹不已。陈独秀大赞其是白话文的里程碑,建议下一期《新青年》立刻发表,众人同意。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湖南长沙成立新民学会。

  《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激动发言,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新青年》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发行量已经突破15000份。

  陈独秀向大家宣布,从这一期开始,所有文章一律采用白话文。第二,从下一期开始,《新青年》杂志实行编委会负责制,由编委轮流负责每一期的编辑事务。编委会负责人是陈独秀,在座的都是编委会正式成员。由此,《新青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蔡元培提到收到林纾抗议新文化运动的来信,提议将林纾等反对新文化的国学大师也请来北大办文学讲座。陈独秀同意,也提议举办以白话文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新文化运动主将悉数登场。

  北京桐城学派代表人物林纾和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张长礼、张丰载等人决定反击。

  北大红楼小礼堂,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陈独秀打头阵,高谈阔论文学革命,赢得满堂喝彩。

  钱玄同的演讲提出废除汉字的激进主张。听众多数人不赞同,嘘声一片。

  胡适给学生讲白话文与白话诗,当讲到使用白话文有删繁就简的好处时,黄侃突然向胡适发难。

  觉醒年代第16集剧情介绍

  胡适给学生讲白话文与白话诗,当讲到使用白话文有删繁就简的好处时,黄侃突然向胡适发难。胡适机智地用白话文驳得黄侃面红耳赤,一时语塞。胡适提出语言的精练与否,不在白话与文言的差别,在于能否恰如其分地选用字词。

  复古派林纾布置张长礼制订提案,在国会弹劾蔡元培、陈独秀。张长礼和张丰载却建议林纾使用阴谋,为林纾所不齿。

  次日,北大校宣传栏内张贴满了指责、污蔑陈独秀流亡日本期间充当汉奸的传单。郭心刚愤而揭下传单,与张丰载起了冲突。

  《新青年》编辑部,陈延年将国内外发行情况逐一通报。李大钊建议将发行范围扩大至工厂,并多收集读者反馈。钱玄同因其废除汉字的主张成为攻击新文化的众矢之的,但陈独秀却点名他担任下一期的《新青年》主编,刘半农协助。

  钱玄同发现张丰载花钱雇人写信骂《新青年》,编辑部每天都收到几十封责难的信,都是点名道姓攻击陈独秀的。他和刘半农商量如何反击复古派攻击《新青年》。刘半农突发奇想:咱俩来演一段双簧如何?用办报的方法,将复古派攻击新文化的言论编辑成一篇读者来信,再以《新青年》记者名义对来信观点逐一批驳,写成《复王敬轩书》。钱玄同大喜:好主意!我们今晚就干。

  《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异常兴奋,赞扬刘半农这一期编得好。然而胡适却认为用办街头小报的办法办《新青年》是自毁长城。刘半农生气与胡适爆发冲突,陈独秀赶紧调解。此时蔡元培来了,他一进门就说这个王敬轩编得好,活脱脱就是林纾老先生的代言人。胡适一看蔡元培也这么说,不再吭声了。

  林纾读了《复王敬轩书》,决定反击。

  红楼读书会,赵世炎为大家分析《复王敬轩书》,傅斯年也前来旁听。陈延年、邓中夏、柳眉等讨论将《复王敬轩书》改编成活报剧,进行宣传推广,李大钊支持,布置邓中夏改编、赵世炎导演。

  法文进修馆内,邓中夏、赵世炎将活报剧定名为《红楼钟声》,确定陈延年、柳眉分别扮演记者和王敬轩,分工完毕,大家各司其职,开始如火如荼的排练。

  法文进修馆,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悉数到场。《红楼钟声》开场。柳眉扮演王敬轩,人物原型林纾,造型原型辜鸿铭;延年扮演记者,人物原型陈独秀,造型原型胡适。两人对白一文一白,一旧一新,妙趣横生,全场捧腹。

觉醒年代第17集剧情介绍

  柳眉扮演王敬轩,人物原型林纾,造型原型辜鸿铭;延年扮演记者,人物原型陈独秀,造型原型胡适。两人对白一文一白,一旧一新,妙趣横生,全场捧腹。众人都给予演出高度评价,鼓励同学们将《红楼钟声》推广出去路演。

  兰香班,张长礼和张丰载商量如何贿赂勾结警察,阻止《红楼钟声》在前门大街的演出,并密谋继续组织记者针对陈独秀、蔡元培,特别是陈独秀,编造舆论把陈独秀搞臭。

  前门大街,《红楼钟声》正在演出,张丰载引警察前来,拘捕了陈延年、邓中夏、赵世炎和柳眉。蔡元培立即致电汪大燮,以北大学生抗议为由施压,敦促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放人。吴炳湘回电蔡元培,称放人需要走司法手续,要求蔡元培、陈独秀去京师警察厅面谈。

  监狱里,陈延年、邓中夏、赵世炎和柳眉发扬乐观主义精神,做起体操,并向警察提出了看书、学习的要求。

  京师警察厅门口,吴炳湘迎接前来交涉的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炳湘坦言,半个月来接到了许多举报信,举报陈独秀、蔡元培鼓吹邪说、诽谤先贤、妖言惑众并怂恿学生们进行非法演出,扰乱社会,本次拘捕学生实则为警告陈独秀。陈独秀不为威胁所动,愤而不签具保单。蔡元培说领人要紧,代他签署,救出邓中夏、陈延年等。

  回家之后,陈独秀摆酒庆祝陈延年入狱,称在动荡年代里寻找真理、坚持信仰、入狱出狱将成为常态。陈延年称自己已做好准备。陈独秀称要破自己“二十年不谈政治”的戒,鼓励延年找机会去实验互助论,建议他研究俄国的十月革命,称十月革命建立的是公有制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陈延年称对暴力革命不感兴趣,父子两人发生争执。

  陈延年、陈乔年在法文进修馆遇见路灯下读书的毛泽东。毛泽东提到对互助论很感兴趣,三人遂成为好友。毛泽东表示想去北大旁听陈独秀和胡适先生的课,乔年表示一定帮忙,毛泽东遂知二人身份。

  毛泽东由杨昌济介绍来北大找蔡元培。第一次进入北大校园的毛泽东心潮澎湃。蔡元培安排毛泽东到图书馆给李大钊做助手,每月工资八块大洋。李大钊向毛泽东介绍《共产党宣言》和俄国的十月革命,并把编辑新进图书目录的工作交给毛泽东。

  郭心刚向庶务长赵先生检举张丰载策划勾结警察抓走出演活报剧学生事件,要求立刻开除张丰载,庶务长赵先生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了郭心刚。

  傅斯年来到图书馆,因毛泽东等助理员找书太慢与毛泽东起了冲突,引起陈独秀的关注。

  觉醒年代第18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称读过毛泽东的文章,与他神交已久,他刚来不熟悉业务请同学们多担待,并邀请毛泽东空闲时去他办公室聊天。

  郭心刚、罗海威与张丰载在食堂里狭路相逢,打了起来。

  张长礼责备张丰载不该授人以柄,嘱咐他回北大后继续针对陈独秀,但不要再抛头露面。

  北大校园里出现了滑稽一幕:被张丰载买通的学生们,高呼“陈独秀,伪君子”游行,路遇陈独秀,却依旧不自觉习惯性地向他鞠躬行礼,引得陈独秀大笑不止。

  蔡元培称北大内忧外患,新旧两派争斗,在北大已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面对《公言报》等旧派势力言论攻击,陈独秀提出针锋相对,李大钊赞同。蔡元培还是希望不要和政府发生冲突,把争论控制在学术层面,多办些报刊杂志,并亲自成立进德会。

  李大钊向同学们宣读蔡元培成立进德会的倡议书。

  陈独秀主持北大文科会议,组织教授报名确定进德会会员的等级。刘师培、黄侃等复古派教授面对进德会会员入会规定的三戒、五戒、八戒,无所适从,尴尬无比。

  陈独秀批准了由林纾建议、黄侃、刘师培主编《国故》杂志的资金。李大钊、胡适也赞同陈独秀提出的多办一些杂志,让大家都来讨论中国问题的想法。李大钊提出办《少年中国月刊》和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独秀同意,胡适却觉得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冒进行为。陈独秀建议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改个名字,李大钊给其易名“马尔克斯研究会”。胡适提到江冬秀规定的晚上十点归家期限,李大钊也提醒陈独秀人言可畏早些回家,陈独秀却无所顾忌,依旧我行我素。

  李大钊来看望还在图书馆挑灯夜读的毛泽东,毛泽东正在专心研读《共产党宣言》,二人展开讨论,李大钊邀请他参加青年读书班。

  毛泽东提出自己对北大成立进德会的看法:“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有定力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大事。”李大钊赞许不已,回答毛泽东提出真理和道德的问题,启发毛泽东一起寻找救中国的药方。

  诽谤陈独秀的舆论愈演愈烈,蔡元培向汤尔和表示相信陈独秀,不会对心怀叵测的人屈服。

  清晨,蔡元培发现陈独秀一整夜赶稿未回家,力劝陈独秀回家休息。

  红楼读书会,本次讨论主题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中国有无借鉴意义”,邓中夏、赵世炎等崇尚俄国革命,陈延年、毛泽东等主张无政府主义。两派争得面红耳赤。

  陈独秀清晨回家,家门口堵满了围攻他的人。陈独秀要跟高君曼解释事情原委,高君曼阻止并走进屋去,陈独秀进屋枕在高君曼腿上沉沉睡去。

  李大钊替毛泽东申请了参加邵飘萍《新闻工作理论与实践》报告会的听课证,鼓励他多听多学习。

觉醒年代第19集剧情介绍

  在邵飘萍的新闻学报告会上,毛泽东、邓中夏与陈俊达就怎样成为合格的新闻记者发生争论。陈俊达因毛泽东仅为图书馆助理员而态度鄙夷,毛泽东则提出做好新闻记者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立场和职业操守,获邵飘萍及其他教授一致赞许。

  邵飘萍邀毛泽东到《京报》编辑部,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交给毛泽东,引导他研究社会主义,紧跟时代步伐。

  深夜,汪大燮致电蔡元培,满怀欣喜地通报一战胜利、中国成为战胜国的喜讯。

  北京大学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教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系列演讲庆祝。李大钊在中央公园发表了题为《庶民的胜利》的演说,提出“劳工万岁”。《庶民的胜利》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之一,它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政党即将诞生。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商量再办一个走向大众的《新青年》的副刊《每周评论》,用于讨论时政。

  林纾等复古派在张长礼的怂恿下,准备发动新一轮针对蔡元培和陈独秀的攻击,辜鸿铭、刘师培不愿参与弹劾蔡元培,愤然退出。

  一战结束短短半个月,在文科的带动下,全体北大师生热情高涨。新刊物、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学术讨论蔚然成风。文科傅斯年和罗家伦创办的刊物《新潮》、许德珩创办的《国民》、俞士镇等创办的《国故》观点各不相同。蔡元培提出取消学长制,成立教务处,体制继续革新。陈独秀婉拒蔡元培编纂《中国通史论》的邀请,称自己全身心投入和李大钊一起编辑以评论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每周评论》。

  陈独秀携高君曼探望回京的胡适夫妇。陈独秀告诉胡适,《每周评论》正在试办,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块阵地,希望胡适参与编辑工作。胡适不愿意过多介入政治问题,推脱说忙不过来,暂时就不参加主持《每周评论》了。陈独秀听了,若有所失。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开幕,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团参加,召开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外交总长陆征祥担任代表团团长。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关心这次会议能不能把战败国德国原先在山东攫取的特权归还给中国。记者招待会结束,陆征祥接到徐世昌指示,委任南方政府王正廷为全权大使,由南北双方协商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谈判。陆征祥感慨:“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居然有南北两个政府的人,注定会问题重重。”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讨论巴黎和会前景,陈独秀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大加赞赏。

  觉醒年代第20集剧情介绍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讨论巴黎和会前景,陈独秀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大加赞赏,李大钊认为不能把中国的命运寄托在美国人身上,要写一篇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陈独秀向胡适约稿,胡适婉拒。

  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柳眉在运送《新青年》的路上讨论《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发表《新纪元》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赵世炎和陈延年就俄国十月革命产生争论。

  徐世昌留下汪大燮商讨巴黎和会代表人选,汪大燮分析陆征祥身体不好,王正廷不懂外交,建议让顾维钧排名第二,担任主谈。

  北大图书馆,陈延年、陈乔年和柳眉加上白兰经常来这里学习和帮忙。陈乔年因看了一些马克思的书,很受启发。李大钊强调,今后读书会的重点就是读马克思的书。

  邓中夏和毛泽东来向李大钊请教,带来一封信,信是“新民学会”会员熊光楚的建议:由高校师生带头推动,在全国各个乡镇普遍设立阅书报室,以向群众进行新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宣传,逐步提高国民素质。毛泽东建议北大来带个头,李大钊认为这确实是个好建议,但实施起来很复杂,如果由北大挑这个头,就要报告蔡校长。邓中夏说,我来给蔡校长写信。

  读书会上,陈延年倡议成立互助社,赵世炎倡议以长辛店工人为试点开展调研,邓中夏提议组织一个平民教育演讲团。李大钊支持陈延年和赵世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倡议,号召大家双脚踩在泥土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李大钊带领毛泽东、邓中夏、赵世炎来到长辛店工人棚户区,深入考察工人们的生活状况。

  从长辛店回北大路上,毛泽东与李大钊讨论时提出:“中国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差不多,要真正了解中国,还是要先了解农民,农民的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李大钊布置邓中夏研究一下怎样推进平民教育问题,建议平民教育演讲团可以先从北大校工夜校办起。

  陈延年向大家宣读工读互助社的章程。

  蔡元培支持同学们把新文化运动和实践相结合,并负责募集资金。

  陈延年、陈乔年为试点互助社,来家和陈独秀、高君曼脱离关系,二人发现高君曼独自清理家中围墙上对陈独秀攻击的传单,延年十分愤怒。陈独秀提醒二人什么理论最适合中国,需要比较和实验,不能妄下结论,实验无政府主义可能付出惨痛代价,并警告他们离吴稚晖远一些。陈延年指责陈独秀不顾个人言行给家里造成的麻烦,二人不欢而散。

  陈延年返回法文进修馆,郭心刚堂弟郭心义带着青岛学生请愿团和万民折来北京,要求政府收回被德国占领的青岛。陈延年说要找毛泽东、赵世炎一起商量。

  北大图书馆,毛泽东带着郭心义来找李大钊。李大钊让他们将请愿书多备几份,并要柳眉请胡适将给英、美、法、意四国大使馆的吁请信译成英文,自己去开会商量怎么送上去。

  柳眉请胡适帮忙翻译吁请信,恰遇陈独秀催胡适给《每周评论》写稿,胡适几番推脱后终于同意翻译。

  李大钊带来好消息,北大教授们赞成北大支持青岛回归的活动,蔡元培已致电汪大燮,汪同意接见请愿团的各位代表。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北大]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狂人日记] [蔡元培] [陈延年] [胡适] [赵世炎] [辜鸿铭] [白话文] [每周评论] [大学教育] [邓中夏

上一篇《觉醒年代》——青年,国之大器!

下一篇日本男子失业3年0开销度日 厚脸皮式生活曝光遭网友炮轰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