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南京新街口将建地下城
本报近期关注新街口行路难,对新街口商业圈步行难、行人过街设施缺乏人性化等问题做了集中探讨,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共鸣。不少市民以打电话或者写信的形式参与了本报的讨论,对新街口行路办法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昨日,家住苜蓿园大街的读者李勋琛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新街口的未来人行交通,既不能依靠天桥,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步行街区,而是应该利用现成的地下空间,将新街口目前的行人交通完全转移到地下。
长期研究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系统的李勋琛刚刚从英国回来,他仔细地阅读了本报近期的报道,并且亲自去体验了一下“上天下地”的受罪经历,这才赶到报社,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李勋琛说,地下商场、地下人行通道、大型地铁中转站……新街口有着这么多的地下空间资源,如果能逐一沟通,辅以升降梯、扶手电梯、厕所、停车场甚至儿童托寄处等配套设施,则无异于在整个新街口地下构筑了一个“镜面空间”,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新街口宝贵的地面土地资源,提高车流通行速度;并且把目前利用率不均的地下空间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最关键的是,它创造了行人无障碍逛街的舒适环境,体现了新街口商圈的人性化。因此,即使是费事些,也应该努力去做。
李勋琛说,他曾经参加过北京的一次全国地下空间研讨,当时也有南京专家在,一起讨论时都认为,新街口的地下空间资源充足,完全可以也有这个必要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地下新街口”,实施“无障碍逛街”。
“地下新街口”割成了四大块
记者调查
新街口的地下空间现在是什么样的?李勋琛的“地下新街口”方案是否可行?记者昨日在新街口地下实地考察,先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据了解,目前已经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新街口的地下空间有这么几大块:
[地铁站]藏着半个足球场
作为南京的超级工程,地铁在新街口承担着庞大的人流集散任务,因此,新街口的地铁站设计得四通八达。新街口地铁站的地下空间主要在中山路十字路口以下,主通道从新街口广场北侧一直延伸到中山南路淮海路口,全长361.8米。地铁站共分三层空间,光是纯为商业用途的负一层,面积就有8000多平方米;而出口共有16个,几乎能到新街口的各个角落。
昨天下午,从东方商城附近的入口,记者沿着台阶进入地下,一下到负一层,眼前出现了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圆形广场,这里就是地铁售票大厅,中央的圆形大厅由16根大柱子支撑,净空高达5米,总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大厅顶部吊起了一个直径30多米的大吊顶,四周有8个出口分别通向地面。
穿过大厅往下,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两条宽阔的走道伸向远方,中间已经架起了用作地铁商铺的“小格子”。
据介绍,新街口站总面积3.7万多平方米,地下一层主要用于商业开发,地下二层从大华电影院到新街口广场,是站厅层,地下三层是站台层。地下二三层均有扶梯上下,地下一层大部分出口水平通向两侧商场,地面出口均有扶梯。
[商场地下层]触角般的分布
新街口的各大商场基本上都设有地下营业层,像新百、中央、商茂、莱迪、东方都分别拥有1700平方米、1800平方米、8000平方米、5300平方米不等的地下商场,用于经营食品、百货、日用品、服装等各种商品。这些商场地下层在新街口的地下像触角一样分布,是新街口开发最早的地下空间资源之一。
[人防工程]供电系统独立
主要是指菜迪地下广场,位于正洪街正下方,共分两层,有22000平方米的地下建筑面积,并有独立的通风、给排水、供电系统,目前作为商业用途。出口约11个,是新街口以东最大的地下空间资源,目前正在进行内部改造装修。
[地下通道]两条投入使用
目前在新街口的地下通道有两个,一个位于新街口西边金鹰国际与华联、金陵百货的十字路口,共拥有8个出口;另一个位于新街口以南的中山南路――淮海路地下通道,它沟通了新百、大洋十字路口,有6个出口。此外,有关部门还规划在新华书店、洪武路等新街口各个角落构筑地下通道,它们成为行人进出新街口的4个大门。
16个进出口,每天30万人次进出
“地下城”亟待统一规划
深入剖析
实地走了一圈后记者简单计算了一下,加上地铁商铺,现有的地下空间商业面积已经接近5万平方米,可以看出,新街口的地下,其实已经密密麻麻地都是“空”间,而且从距离上看,这些空间相隔都非常近,将新街口的地下相连,并不是难事。
记者从地铁部门了解到,目前已基本建好的地铁新街口站出口的设计上已充分考虑到了与商业设施对接的问题,一旦启用,南京最大的地下商圈将浮出水面。
16个进出口引市民入地
据专家介绍,地铁新街口站除商业开发外,更是打通新街口东南、西南的骨干通道,将整个新街口南片商业区连成一片。从淮海路到汉中路,新街口车站共开设了16个出口,除5个通向地面外,其余全部连通两侧各大商场、写字楼。
其中新百3个,中央、东方、大洋各2个,商茂的出口还通过正洪街地下商业街“长距离”连通莱迪地下广场。
据介绍,新街口站是南京地铁一号线的3个一级车站之一,建成后,将使这里的交通更立体化。地铁运营后,新街口站每天的人流量将超过30万人次。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地铁运来的人流,可从负二层直接上各商场地下一层;隔街交通,从地下一层穿中山南路到对面,人流交会全在地下完成。中山南路地面交通全让给机动车,新街口广场和中山南路4座天桥将全部拆掉,空间视线变得开阔、整洁。地铁通车后,新街口百万人流,要么沉人地下,要么流连在商场内。
商家合纵连横是趋势
据了解,在两三年前,有关部门就想采取各种措施把新街口一些大商场通过地下通道或者空中走廊的形式连接,但是一方面,建筑上连接存在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个别商家担心连接后会流失客源,而坚决抵制,所以迟迟没有付诸实施。
现在,因为地铁的建设,不管谁愿不愿意,各大商场在地下相连已成事实,商业业态的重新整合也势在必行。然而在这个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各个商家所表现出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
在采访中某大型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地下相连,势必会让自己多年培养出的客源向其他竞争对手分流,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而周边其他几个商场老总们谈及此问题时一致认为:“担心相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通过地下商场将新街口真正连成一个圈,这种整体效应无疑会将人流最大限度吸引过来,最终形成共同受益。”
一位老总直接指出,新街口商圈看起来很繁荣,但对比国外成熟的商业模式,新街口商场还处在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低级阶段,通过资本整合走向“连横”,最终由封闭竞争走向开放竞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地下新街口需集中规划
“莱迪地下商城,11个;金鹰国际过街通道,8个;地铁1号线,16个;淮海路地下通道,6个。”
在采访淮海路地下通道建设时,崔复生工程师准确地报出了新街口核心区地下出入口的数字:41个。
记者调查
发现,在新街口地下空间建设中,两个通道都是一层的,莱迪地下商城是地下两层的,而地铁1号线站台却是3层的,地下空间除了与一些大商场相通外,大部分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相互对接。
专家认为,对出入口、市民的疏散通道和通道间连通方面的集中规划建设,迫在眉睫。据悉,今年南京将编制完成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而新街口地下空间利用将是规划的重头戏。
新街口不能成为步行区
观点对擂
连日来,本报关注“新街口行路难”的连续报道引起了大批读者的踊跃参与,这些市民中不仅有一到周末就去新街口逛街的市民,更有天天身处其中的上班族。昨天,在国贸工作的某贸易公司经理朱明打来电话反映,新街口决不能像一些市民说的那样,彻底变成步行街。
写字楼经理反对步行街设计
朱明说,自从两年前把公司开在了国贸大厦后,自己天天被新街口复杂的交通状况“煎熬”,而且“越煎越热”。他看到这几天本报的连续报道中,一些市民日前建议,新街口应该像湖南路一样成为限时步行街,便立刻打通参与热线,强烈反对。
“新街口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是南京唯一一个大型商业中心,从他们的角度看,空间设计当然越方便、越安全越好,然而新街口还是南京的金融、贸易中心,大批公司、大量写字楼安身于此,它们除了需要优越的硬件条件、充足的人气外,还需要便捷的对外交通。”
朱明说,由于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他基本上错开了每天的交通高峰时段,不过即使这样,新街口日渐复杂的交通状况还是让他头痛不已,尤其是停车。
“即使有了停车位,车也经常被逛街的人堵在外头,半天进不去。自己忍忍就算了,可是客户经常被堵,那就麻烦了,要知道,谈生意,心情非常重要。”
朱明说,要是真如一些市民建议的那样成为步行街,那以后就不能在这里办公了。
新街口湖南路功能不同
朱明的观点也得到了规划专家的赞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位规划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朱明先生所遇到的烦恼才应该是有关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他指出,新街口与湖南路商业街是两种模式,甚至承担的城市功能也截然不同。
南京一直努力把新街口打造成高档的CBD,即中央商务区,这就要新街口必须具有几大特性:首先是最高的中心性,新街口要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具有最高水准;其次,新街口具有城市地区中最多的人流量;第三,新街口具有城市地区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拥挤程度(人流、车流)在城市地区也最高;第四,新街口具有最高的服务集中性,能提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等多方面的服务,具有城市地区最集中、档次最高的零售业;第五,新街口应具有城市中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
专家介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发达的商业只是新街口承担功能中的一个部分,建立步行街只是单纯针对商业街而言,在新街口某个商业密集地可以,像正洪街等,但绝对不能引入新街口整体建设中,现在政府想成功改造新街口,必须要从如何合理进行人车分流的层面去考虑,这样才能做到两者兼顾。
标签组:[新街口]
上一篇:“地铁登场,黄金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