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涅狄格 " 号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发生近一个月后
11 月 1 日
美军公布调查结果称
核潜艇撞到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脉
这次撞击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 央视军事披露 "
带你聚焦事故发生地——南海
一组数据为你拨开迷雾
"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 " 长期跟踪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强度和频次,创历年新高。
截至 11 月 1 日,美军大型水面舰艇活动强度进一步提升,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美空军累计出动 22 架次 B-52H 和 B-1B 战略轰炸机,14 次进出南海,重点演练 " 动态兵力部署 " 作战概念。



截至 11 月 1 日,今年美军对南海的侦察力度进一步提高。据开源信息统计,美军从日本三泽基地、横田基地、冲绳嘉手纳基地、关岛安德森基地以及菲律宾克拉克基地等多个基地出动包括 E-3B 预警机、E-8C 空地监视机、EP-3E 电子侦察机等机型在内至少 563 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抵近侦察,实际可能在 900 架次左右,每天平均 2 个架次以上,最多时达 7 个架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根据 ADS-B 信号统计,由于部分美军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开启信号或使用虚假地址码,且并不包括在南海活动的航母舰载预警侦察机 E-2C 的架次,因此真实数目更多。
美军 5 艘海洋监视船、1 艘海洋测量船在内的 6 艘侦察船,也不时出现在南海进行抵近侦察,活动时长达 396 舰日,出动率达 86%,几乎没有 " 空窗期 "。

美军在亚太过度部署、过度疲劳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除了 " 高强度 " 和 " 高频次 ",还出现两个新动向。
胡波表示:" 首先,要关注美军一线兵力出现的疲劳状态。2017 年频繁出现撞船事件后,美国内部也做了调查,为什么在西太平洋,特别是美第七舰队所属单位经常出状况?一个很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过度疲劳、过度部署。除非美国自己能够转换思路、改弦更张,否则这个状况改善不了,一旦状况恶化,对地区局势很不利。"

美军在南海过度部署、过度疲劳,从这张图可见一斑:


美军近年撞船事故多与南海有关



对此,军事专家罗曦认为:" 通过这次核潜艇碰撞事故,可以看到美军在南海地区潜在的军事企图,想要介入南海地区事务,对我国进行抵近侦察、军事围堵。另外,美军在南海频繁地‘亮肌肉、秀拳头’,通过在南海驻军、军售、联演、联训,包括战略轰炸机飞行、舰艇过航,实际上是对南海地区安全秩序的破坏。美国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的推手,是破坏整个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最大危险源。"
外交部回应美国核潜艇事故
在 11 月 2 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美军公布核潜艇调查结果作出回应。

汪文斌表示,事故发生一周后,美方才发表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声明,说核潜艇撞上了不明物体。事故发生近一个月后又说撞上了无知名的海底山,美方还将事故地点刻意模糊为所谓的印太地区国际水域,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以及破坏海洋环境等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充分暴露了美方的不透明和不负责任。
汪文斌强调,我们再次敦促美方详细说明事故的有关情况,充分回应地区国家的关切疑虑。关键是要停止派军舰军机四处滋事挑衅,炫耀武力,停止损害别国主权安全的行径。否则,此类事故恐怕不会更少,只会更多。
标签组:[美军] [海军] [武器] [核动力潜艇] [南海军事] [南海美国] [南海事件] [军事] [日本南海] [南海局势] [南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