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的给分真的很草率吗?

首页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2021-10-28

发表自话题:

好久以前曾经有个朋友回答了这个问题,对,就是曾经排名第一的那个匿名用户,结果因为导师的压力删掉了,如图所示。


当时蛮想回答这个关于考试的问题,不过和他一样有同样的顾虑拖到现在。

-----------------------------

几年前在校的时候参与了一个实习项目,后来跟朋友们说起来别人都以为我是在搞传销,因为这个项目实在是比较隐秘——阅卷。

我和上面那位朋友是同期培训班的,不过和他不一样,除了培训那年参与了高考、中考和CET项目以外,在随后的一年半里,我继续参与其他考试项目,其他省份的高中考、播音编导考试、研招考试。一共10多个吧,有点记不清了。

------------------

成员构成

阅卷的参与者主要为招办、公司、阅卷人员。前两个先不多说,阅卷人员按照专业水平来说依次是高校领导/专家、高校一般老师、高中老师(精英)、研究生。他们在阅卷中所担任的职责和分级依次是学科组长、题组长、小组长、普通阅卷员。举例来说,某省高考数学阅卷阅卷组学科组长为当地某高校数学学院副院长、题组长为数学学院老师若干和部分高中老师、小组长为数学学院老师和部分高中老师、阅卷员为某高校数学/物理/计算机学院研究生。

当然还会有类似于质检组/审查组之类的职责,一般由高校领导和招办领导组成,负责阅卷整体质量与进度的把控。

流程

关于阅卷的流程很多答案里都有,这里面说说我们参与的整体流程。

进场-测试-扫描-挑卷-培训-试评-正评-数据校验-出分

培训结束以后第一次参加的就是高考项目,高考是所有考试项目中流程最完整,要求最严格,参与人员最多的考试项目没有之一。

1.进场

在六月初(对,就是根本还没开始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进场参与阅卷软硬件环境的搭建了。这期间主要是根据场地的条件布置服务器、扫描仪,安装需要的管理软件、办公软件、扫描软件。配置好的机房需要有阅卷应用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扫描服务器,相关软件包括科目配置管理端、数据库管理软件、扫描软件。所有的数据通过已经搭建好的网络与各个阅卷点进行传输,也就是说,阅卷点的老师们除了登陆我们配置好的网页应用以外,无法进行任何数据修改。

当然作为工作人员,在不久以后的阅卷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各个阅卷点驻点(其实这才是我的主要的工作),解决老师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培训、阅卷账号分配、问题卷处理、质量监控,因此我们可以登录网页版的管理界面进行一些操作。但需要注意,这些操作能影响的是阅卷人员的操作和权限等,不涉及具体分数。(做项目期间这些都是要避嫌的,即使老师不会操作我们也不可能自己亲手替老师打分)

2.测试

环境搭建完成以后,需要用测试数据库进行压力测试,所有服务开启以后所有阅卷点的终端全部开启,自动评卷。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防止正式阅卷期间,因为数据量过大等问题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数据丢失,虽然在进场的时候有数据备份的机制,但该机制不是实时备份,所以还是不要出问题的好。正常情况下需要所有终端开启连续跑一天,实际上的数据吞吐量是超过正常阅卷的。不管中心和阅卷点参与了多少次阅卷项目,这个过程都必须要做。

3.扫描

由于是电子阅卷,所以从纸质卷子到阅卷员看到的图像之间必然要经过扫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工作单调乏味且不能出错。各个考点的卷子通过保密方式运输到中心机房的仓库,之后分发给各个扫描机台进行图像扫描。所有的卷子放在牛皮纸袋里面,专门有人开封口运输卷子到扫描机房。扫描工作一般2人一组,一个人取卷袋,拿出卷子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抖卷子确保没有黏连然后放入扫描仪,第一个人在电脑点一下鼠标开始扫直至本袋结束,检查一下没问题,确认存档。参与扫描的人可能是中心机房所在地的在校学生,或者当地技校学生甚至警察学校学员等等。

关于扫描需要多说一点,因为阅卷员只能看自己需要评阅的那道题,所以需要将扫描好的整图切成不同大小都答案块,这涉及到答题卡的定位问题(不要觉得答题卡上的黑、灰、红色色块是没用了,那是灰度校验和定位用的!)所以,千万不要没事儿把答题卡给弄脏了!定位歪了的图,切图的技术人员是发现不了的(好几十万卷子全是电脑自动切),只有阅卷人员发现了提交上来,技术人员才能去库房调卷子重新扫描和切割。由于这个过程其实耽误了阅卷员的时间,所以如果你是阅卷员,能保证一定给领导反映这事儿么?

4.挑卷

顾名思义,挑卷子。这个过程不是所有考试都有,甚至高考也不是所有科目都存在。主要是在本次考试的卷子中挑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卷子,将答案作为样卷发放给下面的各个题组长用于培训、试评和考核。不难想到什么样的题目需要挑卷了吧?比如,语文/英语的作文。挑卷过程是在扫描和切割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由各个阅卷点组织本次阅卷专家进行,也没啥特别的,不多说。

5.培训

培训的过程应该分为几种。第一个是动员大会,你懂的,略。第二个是该学科的阅卷骨干的试卷讨论会,这个会主要是学科组长、题组长和小组长参与,主要是讨论题型和答案,不同的答题方式哪里该给分哪里不该给分,那种方式给满分之类之类的。举个例子,我参与高考数学阅卷时,这些老师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按照题目分组做题,下午的时候每个组派了一个人在黑板上讲题,剩下的老师给他补充。当时看到的时候还是有点搞笑,一群平均40-50的专家跟高中生一样在做题。但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它保证了一点——你的答案再奇葩,我都能给你把分打咯!第三个上面讨论会的延伸,主要是各个小组长在阅卷之前给小组的普通阅卷员进行培训,和上面差不多,不多说。第四个是我们给老师进行的技术培训会,主要是培训老师怎么用阅卷系统打分。这个过程根据不同阅卷点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常年搞阅卷老师比你用的还熟练,而有的地方真的是第一次搞,有些年纪大一点的老师真的不会上网(不信?有次我给一个阅卷员说,如果卡了按f5刷新一下,这孩子真的按了F又按了5,研究生哦~),那就需要掰开揉碎了给他们说,不过这个过程做的效果好坏其实影响不太大,因为,正式阅卷的时候我们就在他们旁边溜达= =!还有,正评之前还有试评。

6.试评

这个不难理解吧,正式阅卷之前大家热热身。组长给组员讲了阅卷规则,大家看看卷子实际操作一下,不明白赶紧问啊,不然正评数据不好要挨骂的哟~这个过程使用的是本次高考的正式数据,但是试评期间所有分数都不计入最后成绩。(本来嘛,就培训试试别当真。)

7.正评

终于到了阅卷部分了,这个部分对于不同的考试其出分方式有所不同,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要做响应调整。还是举个例子,很多答案提到高考阅卷的出分方式实际上叫做多评机制,大概就是阅卷员A和B算平均分,如果A和B差距过大就给C看看,如果C和A或B的某一个分数误差较小就算平均分,如果还是过大就交给组长出分。这个机制其实叫三评四评仲裁还是普及一下概念。

阅卷员A对试卷进行打分,叫一评,那阅卷员B呢,二评咯!C呢,三评。组长呢,四评?错了,仲裁!

A与B的打分之间的误差叫做标准误差(真的记不清了),这个误差意思其实是不同阅卷员对题目理解不同导致的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一般该误差大概是一个小题总得分的百分之10(不一样的科目设置不一样我说的是平均值),而实际来看一个数学12分的大题标准误差是2分左右。

三评产生量,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数据。完美情况下,所有试卷两个老师都能够达成基本一致,这样就不需要让C再阅一次卷子了,也不用凭空增加工作,实际上呢,不!可!能!所以三评产生量的多少是不同老师对于同一题目理解的衡量指标,记得之前我说的培训会了么?就是为了尽量降低三评产生量。

仲裁,你看ABC三个阅卷员意见都不太统一,那就只能让更大的领导来看看谁对谁错了嘛,这就是小组长的仲裁了,结合上面的人员成分介绍,是不是稍微理解一点为啥小组长都要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误差外,其实还有一个参数被忽略掉了,叫审核误差。这个误差是阅卷过程中考生的最后一丝希望,如果在ABC的阅卷过程中,分数差距过大,大过了审核误差,不管是在二评还是在三评中,不管这卷子被仲裁了还是直接出分了,都会被记录为审核卷。那这个审核卷谁看呢?当然是比小组长更专业的——题组长咯。题组长的权利可是大大的哟,不管这份试卷走到哪一步了,题组长的打分就是最!终!得!分!当然,审核误差一般会定义的比标准误差大,例如12分的数学题审核误差大约为4(数学的严肃性!)但是对于语文作文审核误差就会适当放大到7甚至10(文科の主观性!)。

上面说的三评四评仲裁就不难理解了——三评出分,第四评就给小组长仲裁。全国高考多数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出分,另外一些其他考试会采取一评出分二评出分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某些学校的月考(没错,这公司还有校园版业务)。

8.特殊措施

除了上面说的审核卷以外,在阅卷中中会有很多答案不正常,比如字迹模糊(你绝对用蓝色笔答题了!)、题目答错了(让你不好好审题!)、雷同(恩,就是作弊)、答案没显示全(要么涂抹了定位块要么是超出外框了)等等等,这些情况在系统里统称为问题卷。系统针对问题卷提供了不同的处理流程,例如对于字迹模糊或者答案不全的选手,阅卷员直接提交问题卷给上级,上级确定了以后可以通过我们直接联系中心机房扫描组找卷子重新扫描切割;答错题目的反而好办,也是阅卷员提交给自己组长,组长直接在系统指派给另外一个组的阅卷员就可以了;雷同比较麻烦,要组长判定是否抄袭然后调卷库的卷子让专家进行对比。这个雷同其实挺有意思,要知道虽然我们说ABC三个阅卷人员在阅卷的时候是完全随机的,实际上在老师取任务的时候是按照考场来取。换个说法每个老师都是一次性领30份卷子来阅,这30个人都是一个考场的。明白了吧?你悄悄咪咪抄了别人的卷子,肯定是你旁边的啊!你要是用了黑科技发现不了就算了,贼眉鼠眼看别人的卷子,是会被发现的哟。

上面提到了质检组的概念,质检干啥的,看参数,这些参数是系统通过数据统计算出来的一些数据,用于衡量某一/某些老师的阅卷质量和速度。举例来说,一个12分的数学题,某个老师偷懒,为了应付上面提到的误差机制所有打分都是7分或者8分,这样能够和其他老师基本保持分数不差太多,这显然是坑爹的。系统会自动计算每个阅卷员所打分数的方差/标准差,在样本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这个参数是衡量阅卷员打分是否客观的重要指标,其他的还有题目平均分、阅卷速度、正负离差、吻合曲线、无效卷数量、自评指数等等参数。只要你肯认真看参数,没有谁能跑的了。我培训的时候给这些专家掰开揉碎了讲的就是这里,看那个阅卷员不认真了,找他的领导逮过来骂一顿~

对于大型考试例如高考,实际上每个学科的题目都需要进行抽检,因此在每个学科里都有一个人拥有阅卷员最高权限——抽查给分,字面意思抽一个卷子,直接给分。我就问你怕不怕~那你要不要猜猜这人是谁呢?一般是阅卷组最大的,学科组长。有人就得问了,那你这不是不客观了么,要是人收了钱咋办。忘了说系统里所有试卷都有自己的唯一标识,叫密号,对用考号加密出来的,我们自己不去查数据库都不知道谁是谁~

9.数据检验(客观题)

之前的正评部分说起来复杂,其实度过开始的1-2天的熟悉期后都变的不是问题,当阅卷人员进入机械状态时,效率是及其惊人的。以高考为例,各地区阅卷时间基本上都是一周。啥?6.23才出成绩?错啦,各大地区各个学科的阅卷结束时间基本上都是6.14左右,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多出来的时间干啥呢?当然是出分了啊。(很明显的,阅卷老师是有补贴的,肯定是越早干完越省钱啊!)

这里先说说客观题部分。客观题的打分是系统自动的,把答案录进去系统根据扫描到的涂卡点比对出分。单就打分系统来说不会出什么问题,难点其实还是在人身上。因为各种原因,客观题答案的扫描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某个答案填涂不清晰、空白卡或者考号错误。为了尽最大努力排除这部分问题,从阅卷正式开始那一刻,就需要安排人员对可能有问题的答题卡进行检验,是的,人工检验。个人体验来说就是白天在阅卷组陪老师,晚上加班陪答题卡。对于各种情况都有对应的解决方式。例如单选题填选了多项,有可能只是因为橡皮没擦干净,那就只需要手动修改到正确选项。总方针是一不修改考生答案,二保证系统能够识别出卡上的填涂点。

虽然技术上没难度,但干下来还是挺费劲的。作为答题卡不能像主观题一样调整为合适的大小,虽然系统会自动判定哪里可能出错,一张一张看下去眼睛负担也是很大的。而且为了防止检测人员偷懒,系统是设定了每份提卡的检测最小时间的。So~虽然没有很大的检测量压力,但是图省事儿一直按键盘是么有用的。

小型考试里一般检验人员直接就项目组的人自己干了(恩就是我们),大型考试会考虑安排专人,但项目组的人有空还是要去帮忙的,毕竟答题卡的量也不小啊。我第一次上项目的时候就加班来着,看提卡看的头疼。所以啊大家!千万好好涂卡啊!虽然有人工检验,但是抹来抹去的,万一呢!一个理综选择可是5分哟!

10.出分

客观题部分通过系统打分,主观题部分通过阅卷员打分。当阅卷点的进度槽走到100%时,阅卷员的全部工作就已经结束了,除安排极少部分人员处理异常情况,多数老师就都放假了。而出分的工作就落在项目组这边了,当然以实习生的身份也是不太可能接触到这层面的,简单说说。

之前有提到每个考生的考号在系统里会经过一个算法转换成密号(保密嘛),出分的过程是将主客观题的数据合并,再将对应的密号转换回考号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数据处理,因各个不同考区试卷量不同时间有长有短。而因其重要性,一般是项目组中的核心技术人员一手操办(很可能就只有一个人哦)。同样因为是系统自动核算,人为因素几乎么有,技术人员只需要将接口调整好,保证数据核算稳定即可,机房一般也会留出一台高性能服务器用于成绩核算。

在出分的这个阶段中多数人员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例如像我这样的实习生。技术和经验比较不错的会被派往下一个项目,高考后面是中考,中考过后还有CET呢。出分、数据移交和查分平台搭建的部分就交给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对应考试单位的技术人员去做了。

一些问题

年年有高考,年年有阅卷,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自从接触了这一行以后发现有些特别引人关注的问题其实特别容易解答,我挑几个说说。

1.我就说的xx年考试的时候少了xx分,不然我就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了,就是因为阅卷的时候有问题!

这问题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如果各位有认真看过前面那一大堆字,不难理解,在流程上,阅卷是一个十分严谨的工作,各项要求明确。在工作中以最大能力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出现问题,回答只有一个——绝对的公平不存在,但一定保证相对公平。

这话我觉得也被太多人说过了,也因为身处这行,才觉得这话说的真是准确。机器能消除部分人为因素,而考试主题和阅卷主题却恰恰是人,这就非常尴尬了。其实不管怎么吹,阅卷系统的本质就是数字(分数)录入和整合(加减乘除)。无论权限、结构再复杂也超不出这些,那如果有问题,只能出在人身上。下面我讲讲人的问题。

开始肯定是要诉苦的。一次高考单科试卷量是以十万计的,按照各个大题切割后再乘以评分次数,量级是很大的。阅卷组的规模之前没有说,实际上具体到一道题的小组,多的有十多人,少的几个人。这样来看阅卷老师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记得当时我看过某年高考的政治试卷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我一开始参与的阅卷是数学,不管卷面如何总还算整齐。到了政治这里,我觉得如果自己去阅卷,估计基本工资都拿不到。前面也提到过一个机械状态,我个人在项目期间喜欢去评卷量较高的阅卷员周围转转,一个是因为土鳖没见过效率这么高的,另外也是去瞅瞅这老师是不是乱打分数了。最直接的观察结果,这些效率极高的阅卷员基本都是进入了这种机械状态,而且多数是有过阅卷经验的(当然阅卷冠军是有奖金的,各地数量不一样)。这种状态是阅卷中最优秀的状态——评分机器。尤其是高考这种重量级考试中,机械状态是最能够保证阅卷质量和效率的了。不过把人比作机械总感觉不太好,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讲真,挺累的(无疑,年轻选手的优势大大的)。不难想象在六月份的闷热天气里,连续一周的机械工作会是什么样子的。当然各个阅卷点的情况不同,有的点上有零食、有空调,有的点上会提供水果、饮料、雪糕和饼干蛋糕,当然也有的点上没有。实际上这些硬件条件对于枯燥的工作,用处有多少真不好说,毕竟阅卷任务量摆着,哪有那么多闲功夫搞这些?(手机啥的就别说了,很多点上进门都要安检手机不让带进去的,中途休息时间也就5-10分钟,也就够活动活动)总得来说这份工作是又枯燥又压力大,不是为了工资,估计没啥人干吧~

接着需要说一些客观情况。阅卷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刚上手、给分标准掌握不足、操作不熟练等原因,阅卷的进度是很慢的,这种状况会持续一天甚至两天。像所有新工作一样,阅卷员精神较好同时对给分点的把握也比较小心翼翼。这直接导致前期的试卷给分相对谨慎,当然也无可避免的会产生分数给的不准(如果在这阶段1,2评的老师都把握不准,考生才是x了狗,当然有机制保障,概率超级低)。逐渐熟悉之后进度加紧进入项目平稳期,这阶段的给分是十分平滑的(有数据曲线,但是没法截图,你懂的),针对前期暴露的问题各个组也已经对阅卷员进行了调整,效率质量都很有保障,这个阶段大概是4天。最后各个题组进入收尾期,处理没有打完分的卷子,同时加紧处理仲裁卷、问题卷等情况(当然也有的点不是最后集中处理),普通阅卷员在这一阶段变化不大(因为他们看不到进度),但是各组长的工作开始变多,处理的特殊卷子变多,类似抽查给分之类的大权限也都是在中后期才会给。

结合上面的阅卷节奏,最后说说人的问题。阅卷员的组成之前有说过,总体水平完全合格,部分水平超出。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学术水平、操作水平会拉开不同的档次,有年纪比较大阅卷速度较慢但是质量很好的高中老师,也有经历旺盛速度超快但是参数起伏较大的研究生。单就某一份卷子来说,没人能够控制它的阅卷老师是谁,当然也就没法控制所谓的公平或者不公平。举个最倒霉的例子,在阅卷初期阅卷员1觉得不该给分,然后阅卷员2 注意力不集中也没有给分,最后出了成绩,那这就完全改变不了。稍微幸运的例子,虽然阅卷员1没有给但是阅卷员2认真看了发现是满分,这样直接卷子交给组长仲裁,成绩必然真实无误。各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你的出分,这种影响完全无法消除。我非常想告诉这些觉得自己分数有误的同学“对,都是阅卷老师不好,都是他们不认真看卷子”,这样大家心里可能好受一些。但如果你有耐心看完全部的文字,就不难想象,某一题甚至某一个科目的低分,全都是因为所谓的阅卷原因导致的,其概率是多么微小。当然我也不会说“你看为啥偏偏是你倒霉,别人就不这样呢”?同样也因为之前说的那些理由,人为因素真的消除不了。

在项目期间我见过题组长抽查到0分卷子给3分的,也见过抽查到12分的卷子给9分的,但是真没见过0改12或者12改0的大比分卷子。理由很简单,因为一道题不管是零分还是满分都是要被审核的,阅卷员即使想偷懒也不会傻到给这么明显,还是以12分满分为例子,提交仲裁的误差是3分的话,我是见过阅卷员连续给7-9分的情况的(当然有些时候这种未必是偷懒,真赶上的也不是一次两次),这样来说如果其他阅卷员给4-12分那这卷子是直接出分的有效卷。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评卷趋势,当然可以发现问题并且纠正,那么之前已经出分的卷子咋个办呢?理论上,是可以由组长打回去重新评分的,我也见到过。但恕我直言,谁都无法保证所有的卷子都会被打回去,毕竟阅卷也是要进度的。(一个例外,我见到过因为整体质量不佳,直接干掉一个学科半天的工作量,全部发回去重评的情况,具体哪个项目就不说了,就是告诉大家也没必要绝望。)

最后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的人为因素风险,既然我们改变不了阅卷状况,那最好还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做的更好一些。其实真的没那么难,卷面整洁一些、答题规范一些、思路清晰一些,如果你自己在乎这几分想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那我觉得这些是你必须做到的。至少不用把分数押在别人的身上,相信我这比买彩票的概率还低。

2.有人说可以修改高考分数,真的假的啊?

直接说答案,理论上可以,实际操作几乎没有。

先说理论上可以。分数是无非是数字,是存在于电脑数据库里的几个字符。那只要是数据,肯定能改,就像你在自己的PC里改个excel数据一样。

再说实际操作。咱不说高考这样的大项目,即使是某一市的中考项目,其阅卷网络也是单独配置的局域网。存储阅卷数据的数据服务器,不!能!接!外!网!因此修改数据只能在现有阅卷网络中进行。而之前讲过有所谓修改分数权限的人,只有各大阅卷点的学科/题组长。(为啥我知道?丫账号都是我配置的,这种大号一个点就那么一两个,难道给普通阅卷员?)再者,别忘了,这些人能改分数不假,可是他不知道卷子是谁的~(想想密号的事儿)这里又有人问了,那你们公司自己能不能改?首先,我不能。其次我意淫一下,核心技术人员能改。虽然项目的初期软硬件环境我是参与搭建的,但涉及到数据库连接密码、管理端登陆密码之类的东西,我是不需要知道的(我才不想知道,知道了就得干活)。业务主管的管理端账号用于配置阅卷账号、分配权限、查看进度等,但同样看不到卷子是谁的(密号伟大不?)。因此只有数据库级别的操作才能够进行修改。这样看我们只需要跑一下转码,找到考号对应的密号,然后再到数据库里修改就好了。实际上,在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任务,在出成绩的时候,除必要配置操作外,对于数据库的修改是有直接日志记录的,且不能直接修改数据。当然也可以说偷偷跑进机房修改啊之类的,恩,你知道不知道高考期间机房和卷库门口有武警站岗?(有一年高考阅卷期间我回中心机房配置东西,武警不让进啊,我指着机房门口贴的人员名单说,这里有我,人小哥看我胸牌是阅卷点的而不是中心机房,就是不放行~那可是晚上啊亲,小哥趴在门口桌上堵门啊亲!)

以上推论部分都是意淫,大家看看就好。不过在项目期间和带我们的老大闲聊总会听到一些故事,比如谁谁谁拿着一牛奶盒子的钱找公司的人也不知道干啥;谁谁谁又请哪个技术吃饭被拒绝啦。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实际这个公司作为第三方阅卷服务商,吃的这碗饭那就得遵守这行的规则,大家都是行内人,也就甭搞这些扯淡的小动作了。另外谁都知道,高考作弊都违法,那如果接了什么钱去改成绩,你去监狱里花么。

3.所以高考的时候需要注意啥!?

虽然作为工作人员是不会参与打分,可看了这么多的卷子总还是有些想法。其实之前都讲过,核心就只有一个——不要给阅卷员找麻烦。现在考试都是用答题卡的,而很多同学在填涂考号的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不难想象多少老师给考生讲过,不要着急答题认真核对考号二维码啥的,实际上就呵呵了。另外一些考生在答题的时候把答题卡的定位块搞坏了,有的是因为答题区域不够超出区域,有的是单纯的不小心,强烈不建议这样做哈~虽然定位点很多,不过真的因为这个切歪了卷子,太不值得了;更加常见的情况是因为答题区域不够或者就是单纯看错行了,导致答案没有答到应该有的位置。看到很多考生会画一个箭头写上“答案在此”之类的。根据上面写的,阅卷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所阅题目的答题区域, 超出或者错位的时候老师是看不见的。在此重复,虽然有处理机制,但没人能保证阅卷员一定会走这个处理流程,(CET单词题阅卷最快速度是零点几秒一份,怕不怕?)真赶上倒霉,老师随便给个分就亏大了。So,在这种简单的事情上就别给老师添麻烦咯。当然了,字迹工整、格式良好的卷子确实能够给阅卷老师很好的印象(尤其是在普遍卷面不整洁的情况下),基于不随意给0分的规则(0分和满分是要审核的,因此如果不是答题区一笔没写或者写了反动内容,是不会出现分数为0的,写个解都有分),把答案写的整齐规范没准能多赚个1分哟。

多说一句,因为各个阅卷点都有从高中抽调的老师,这些老师的一般水平较高且多次参与阅卷工作。虽然阅卷点不允许阅卷员拍照或者拷贝数据,但这些老师经过阅卷培训并参与后期阅卷工作后,对答案的给分点和阅卷员的打分习惯都比较了解、因此如果你的老师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恭喜你,多听听这些老师的意见,对于如何拿分帮助大大的。

写在最后的一些八卦

因为之前的朋友有写了一些吐槽项目组成员的情况。以个人参加培训的经历来说,确实有一些实习生水平相当的让人难过,具体难过到什么程度就凭大家想象了。根据之前描述的工作内容,各位其实也能够明白为什么每年高考的时候需要用我们这些实习生。总的来只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基础了~第一次参加项目时,因为老大的信任(恩也是因为考评成绩好),参与了以上工作中的很多环节。而实际上在后续的很多项目中,基本上只需要参与评卷期间的驻点工作就好了。因此大家也不太需要纠结技术支持人员是实习生这个设定。而作为公司里面的正式员工,总是有的认真负责有的马虎应付。之前朋友在项目组似乎遇到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老大(我为啥知道?当然是因为当时找他八卦了呀,hahahaha),如果因为人的因素导致影响了阅卷的质量,我和大家一样是十分愤慨的。在严格的阅卷流程和规则下,问题永远出在人上面而不是机器。因为人的随机性,我们似乎应该抓紧提升一下自己,避免所谓的随机因素坑你一把。同时也希望考试项目越做越好,大家都能拿到自己真实的成绩。

以上~

标签组:[高考] [数学] [高考答案

上一篇你遇见过哪些有趣的大学老师?

下一篇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1个半月)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