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导致子女抑郁或自杀?

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2021-10-22

发表自话题:

父母怎么做?才能实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平共处,化解剑拔弩张的亲子冲突。

一、父母怎么做?

不能管教,也不能期望,孩子到底要什么?

孩子要的两样东西:一是尊重,二是父母开心。

这两样东西看似简单,很多父母却很难真正的做到。先谈何为尊重?

“我已经够尊重孩子了,尽量顺着他”

“我让他自己做主,结果玩了几天的游戏,孩子控制力超级弱”

作为父母,如果对自我认识,自我觉察力不够,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孩子。很多父母常说的尊重,本质是“妥协”

父母需要自我觉察以下四点:

1.孩子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大部分家长秉持着“性本恶”的观点,“如果孩子不管教,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闯祸”,“不管怎么办,手机游戏天天玩”。

如果,家长秉持“性本恶”的信念,看孩子的时候是一种“纠正”孩子毛病的眼光。家长始终怀揣着“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去衡量自己孩子的行为。

作为孩子的我们,总觉得无形中有着一双双锥子般的眼光挑剔着我们,从小接收到的信息:我是邪恶的,我是不好的,我要改正,我不能自私,我是不被认可的,我是不懂的,我需要被引导。

家长秉持着“性本恶”的观念,即“孩子是坏的”其实就是不信任孩子,怀疑孩子。当家长怀疑孩子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去监管。而从此孩子内心种下了“怀疑自己”“自己不够好”的核心信念。

为了逃避这样的眼光,在大人的面前,孩子会顺从和伪装(内心压抑),表现得“乖一乖”。当大人不在的时候,孩子立刻变成脱缰的野马(内心释放):耍手机、玩游戏···

花儿开了秉承“性本善”的信念,如果我们一开始,带着满满信任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我是可爱的,我是被信赖,我是好的,我是有勇气的,我是聪明的,我是被接纳的。

孩子内心满满的自在、轻松、安全感,他们会把手机看成是一种媒介和工具:“手机有什么好玩的,玩久了好无聊,不如看会书,做点作业,跟妈妈谈谈心”。

2.成人的价值观真的正确吗?

例如: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会有好工作,好生活。

事实上,每年都有一大批博士、研究生等大学生在社会中,到处游离,成为“三无”的边缘人群。

备注:“三无”无房无车无存款,边缘人群:靠家人养着,永远在挑剔工作,脱离基本社交圈。

例如:只要好好听话,老师和同学们自然会喜欢你的。别人不喜欢你,要反思自身的问题,一定是你什么地方得罪他人了。

事实上,自己的孩子经常无厘头被其他同学欺负,孩子越胆小畏缩,其他同学越变本加厉。

越听话,越会受欺负,备受委屈的孩子,回家得不到相应的安慰,反而得到一顿批:谁让你得罪他们的?

孩子思维开始混乱:我已经够听话了,别人还是讨厌我,到底是听话还是不听话呢?

例如: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刻苦努力,才会有好结果。

到了青春期,曾经的好学生越刻苦,越努力,休息和生病的时间都在拼命地赶作业,成绩却一落千丈。

越努力,越痛苦,效果越差。身体开始透支,心理疾病也找上门来。

孩子宁愿怀疑自己,也不敢质疑“越努力,越成功”信念是有问题的。

当孩子恪守父母尊尊教诲,内化父母的价值观并没有帮到自己,反而让自己更压抑,更痛苦,孩子开始封闭内心,拒绝与父母交流。

3.孩子身上的问题,自己是否也有?

细数孩子身上的缺点,胆小、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学习、粗心、执拗、贪玩、冷漠···

家长需要一一对应自身情况,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也是贪玩、粗心、胆小、讨厌学习···

有些老师内心极其厌倦教书,孩子能够敏锐地感应到,父母对学习的真实态度,孩子也跟着极其厌恶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教师子女的成绩非常糟糕。

家长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孩子也是胆小懦弱。

家长性格孤僻,遇事执拗退缩,孩子也是犟脾气,不思进取。

父母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未被处理,当我们去纠正孩子,让他们改掉的时候,孩子内心深深地疑惑和阻抗:你们都改不掉,我怎么改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强迫孩子一定要做到,对孩子来说,很不公平!

说教不如身教!部分家长开始觉醒,发现为孩子补课砸了很多冤枉钱,开始转向提升自己,培养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父母。

4.控制自己VS控制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我们看到孩子,满满的缺点,就仿佛看到最讨厌的自己。

作为父母的我们,极其恐惧孩子继承我们的缺点。因为那些缺点让我们的人生颠簸、生活困苦无望。

我们自身有缺陷的、遗憾的地方,希望孩子更完美一点,完美了还要再完美。

为了降低内心的恐惧感,家长要把风险控制到最低,从早教开始,疯狂地培养孩子:美术、舞蹈、心算、计算机···

控制孩子,就可以弥补自己的遗憾,降低自己恐惧感,怪不得孩子总是埋怨父母:你们塞给我的,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那些遗憾、缺点、愿望、恐惧感,都是属于父母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自己都是失控的个体,满满的缺点,看不起自己,怀疑自己。

最后,我们最想控制的,其实是自己!

在成人的世界,我们控制周遭的一切,控制孩子、工作、对象、身材外貌···

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却故意忘了,自己是源头和发射器。我们自己也喜欢逃离,不愿承认、面对糟糕的自己。

而我们的孩子,只是我们家长的投射面,被孩子活灵活现地无限放大。

作为源头和投射器的父母,最紧急的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处理自己的恐惧感、焦虑感,想办法克服缺点和完成自己的愿望。

作为父母的我们,觉察到以上四点,会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我们不懂自己,不懂他人,不懂世界,当然也不了解孩子。

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我们成了父母,我们“自以为”我们懂了。“你应该···听我的话,没错”。

孩子用“毁掉自己”击碎了父母“自以为是”外壳,深深地感受到极大的挫败感。

当孩子开始沦陷,一家人也跟着沦陷。精神最先崩溃,很有可能是家长。

家长精神崩溃来自于两个方面:

1.激活了自身未被处理的情结,内心深处自卑和匮乏感。

2.眼睁睁地看到孩子“沦陷”,却帮不上忙的自责、内疚感。

既然,作为父母,我们意识到“我们什么都不懂”,回顾前半生,我们从来没活明白过,我们稀里糊涂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工作,一直在忙忙碌碌连轴转。

要想真正的尊重孩子,家长要先放下曾经的“自以为是”,承认自己的未知和不足。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发现很多家长既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

家长:怎么办,我的孩子拒绝与任何人说话,他不愿意咨询。

花儿开了:如果孩子不来,那就家长先来咨询体验,看看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愿意与自己交流。

家长1:“啊?我不需要,我的孩子很需要”。(直接拒绝)

家长2:沉默···(不说话)

家长3:我没问题,你看看他,饭也不吃,作业也不做···他到底要我哪样?(转移话题)

家长4:我没时间,忙啊···(找借口)

事实证明,一提到心理成长,家长普遍比孩子逃得更快!压根就没想过“改变自己”来改善亲子关系。

事实再一次证明:家长总觉得孩子有问题,是孩子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

习惯性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和推给孩子,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宁愿跟陌生人交流,也不愿与父母多说一句话。

如果家长牢牢抱着“自以为是”去跟孩子交流,那就是赤裸裸的:上级对下级的高姿态。“你什么都不懂,你得听我的!”

设想一下,父母与孩子互换一下位置,如果我们是小孩,天天听到这样的指令,我们烦不烦?愤怒不?想逃离不?

如果自己都忍受不了,何况弱小的孩子,天天熬,天天熬,在被高姿态镇压的家庭环境里,只感受到压迫和压抑。他们不逃才怪!

这种高姿态,哪来的尊重?尊重是建立在关系平等的基础上。

除了高姿态,还有一种低姿态控制孩子:

“妈妈求求你了···为了这个家···实在没办法,你都不帮妈妈,妈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在青春期的孩子里,流行一句话:父母欠孩子一句道歉,而子女欠父母一句感恩。

如果,父母看到这里,感觉到愤怒和委屈,可见“放下自以为是”何其难,更别说真正的尊重孩子。

我理解父母的愤怒和委屈,所有的付出,结果自己成了罪人。如果你感觉到不舒服,可以换个心情好点时间,也可以把市场上各种驭孩术轮流学一遍,实在没辙了,再回来继续看完文章。

父母们,花点时间,觉察自己的“自以为是”,觉察自己的“什么都不懂”,感受自己的挫败感和自责感。

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回归到自己身上,开始反思:属于我的挫败感、匮乏感、自卑感、愤怒焦虑该怎么面对?

如果未被处理和面对,掩藏在内心,父母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

你要好好学习啊(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没文化)

你要多说话啊(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不爱说话被人嫌)

你不好好读书,这辈子就彻底完了啊(我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我们都是为你好,难道不可怜下我们,稍微听话一点?(只要听话,大人好省心)

小孩接收到的信息,全是大人角度、大人的主观臆断、大人的期望目标、大人情绪感受···

尊重孩子的前提,父母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然后放下“自以为是”,放空轻松的状态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以“无知”的状态,诚实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去跟孩子感同身受。

“我不知道怎么帮你,但我可以听听孩子的烦恼,理解和支持他的感受,陪伴他自己去探索办法”。

只是倾听,然后,没有然后!本来我们无法给予指导,我们不知道“孩子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困境,怎样的痛苦,他们自己做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大人不要装懂!

抑郁的孩子以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人,最讨厌“自以为是”高姿态的人:你应该···

哎呀,没事,我都是这样过来的。

所以,我们喜欢跟“同病相怜”的人待在一起,称兄道弟。极其厌恶优秀能干的“人生导师”。

本来我们已经嫌弃自己不够好,很想隐藏自己的不好,非要找个“高手显摆”对比和放大自己不够好么?

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尊重倾听+基本养育

其次,就是父母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才能真正的身教,感染和吸引孩子,让他们自然向父母靠近。

接下来,就是孩子要的另一样东西:父母开心。

@自信力成长师

二、父母开心,孩子才敢做自己

无论孩子怎么作,怎么邋遢,都是表象。他们的天性就是自动承接父母辈包袱,即家庭中未完成事件和未处理情结。

父母经济状况不佳,孩子一辈子努力奋斗,摆脱家庭贫穷。

父母弱势卑微,孩子从小发誓做一个强大自信之人,更好地保护父母。

父母的仇人,也是孩子的仇人。孩子想尽一切办法,为父母争一口气。

小时候,我们听话,认真学习,换来父母的开心。我们就会更加刻苦努力学习,不敢有一丝懈怠。当我们得到父母的夸奖,哪怕一点点,作为孩子的我们,特别的欣慰和开心。

孩子不惜一切代价,讨好父母,我们会乖乖地上学,讲礼貌,谦让忍受,放弃玩耍时间,不敢主动索取···

我们从小提心吊胆、细小入微地观察父母的情绪和喜好,刻意展现父母喜欢的自己,达到父母的要求。也好避免父母锥子般的挑剔眼光。

我们从小就学会压抑自己,伪装自己。习得了撒谎、偷东西、偷玩手机···只能悄悄地满足一下下自己的需求。

谁让我们还小,力量薄弱,不敢反抗,也为了博取父母的开心和奖励。

直到我们听话达到一种境界: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是为父母而活还是为自己?我们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爱?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剧烈冲突,思维混乱,敏感警觉,一想到父母就烦烦烦,内心抗拒背负“父母”的包袱。

无论孩子怎么作,怎么折腾自己,怎么抱怨父母,也不敢真正的卸货。这些包袱,除了自己扛,父母是不会扛的,父母习惯性推给孩子。

有些叛逆的孩子,只有在背不动的时候,“闹一闹”获得短暂喘息的机会,然后会向父母妥协:学不进去,再痛苦,也要学!我不能这么自私,辜负父母的用心。

有些孩子,闹大了,直接逃学弃学在外,其实心理很不安,非常空虚和焦虑

叛逆的孩子,其实内心深处并不开心,非常的忐忑、焦虑、自责、内疚、渺茫···

“我知道我的行为不对,但我看到他们就很烦,特别压抑,不自觉地咆哮,我控制不了自己···”

咨询中,孩子在浅催眠里的反馈:

“我站在父母的对面,不愿靠近他们,对他们充满了愤怒···但我也不想离开,我总是很担心他们,我若离开,害怕他们不开心,我知道他们也很失望···”

“他们每天轮流看我有没有睡觉,我快疯掉了,只有假装在睡觉,假装抑郁好了,他们才放心一点”

承担父母的包袱,我们不开心,甩掉包袱,我们也不开心。

我们要的,父母自己承担起包袱,父母开心了,我们才能开心的做自己。

作为父母的我们,此时此刻开始关注自己,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放松和开心一下?

孩子还未出生,我们像骡子一样围着孩子日复一日地连轴转,孩子的影像充满了我们的大脑、谈话聊天、朋友圈、梦境···

我们舍不得为自己,花10元钱换个手机壳,但我们舍得掏千元、万元···甚至上百万,上千万去栽培孩子,为孩子花钱如流水,都不带眨眼。

我们对自己何其吝啬,对孩子何其大方!我们以为孩子会感恩,事实证明,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想多了!

从意识层面,父母在牺牲自己,“成全”孩子。但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理所当然,怨恨父母给得还不够!父母还不够完美!

从潜意识层面,孩子在牺牲自己,帮助父母扛包袱,父母这点付出算得了什么?

父母想推卸包袱,活该!

所以,亲子之仇就这么建立起来的。

孩子是自相矛盾的个体,一方面觉得父母“活该”,另一面对父母充满“负罪感”。

通常的表现,孩子时而叛逆,时而听话。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后会向父母妥协,向现实低头。努力克制,继续转移注意力,继续压抑自己。

看着父母憔悴、伤心、乞求··· 孩子怎能撒手不管,继续隐藏真实的自己,替父母扛包袱,争取功名利禄,为家人光宗耀祖。

很多孩子倒在扛包袱的路上,抑郁症、强迫、精神分裂···行动困难,连呼吸都困难。

也有些孩子终于取得功名利禄,最后,亲手毁掉了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同事,优秀的明星,突然自杀···

家人和众人一时难以接受,“好端端的一人,怎么就想不开呢”。

作为孩子的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一天!1小时!1分钟!1秒!

孩子脑子里,充满了父母的期望,家庭使命,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快节奏,像龙卷风一样,陷到漩涡里,不知所措,晕头转向。

当代的学生,总是晕晕沉沉,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

只要父母不开心,扛不动也要扛,抗不好就去死!

知乎文章中,人们普遍热议讨好型人格,我们从小都是讨好父母,人格就是这么塑造起来的。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有些不乐意:

“我没让他扛啊?我反复跟他说,让他做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我让他不要插手父母的事,他偏要管”

“我开心不起来,但我尽量不让他知道,不让他分心”

花儿开了:只要父母不开心,孩子天性使然也要帮助父母扛。这是家庭隐秘的规则,也是盲目的爱。

俗称:孩子的天性和本能。除非,父母自己抗下包袱,孩子自然没必要扛。

没有帮父母扛,孩子一身轻,更不会有逆反情绪和行为,而是为自己找点事情做,谋划自己的未来。

三、父母需承担包袱,停止牺牲

父母要开始承担自己的包袱,处理自己糟糕的情绪和未完成的情结,面对和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求助的家长,比孩子更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们在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死死拽着孩子,不让孩子自由“飞翔”。

在潜意识中,父母的真实姿态其实是这样的:

饱经沧桑的脸,瘦如柴骨,眼神空洞无力,尽管这样,也要掏出血淋淋“心脏”,让子女看到和接受自己的“心意”,子女看到血淋淋场景,吓得只能撒腿就跑。这份“心意”想想都瘆得慌,更别说坦然接受。

一副乞丐模样,病怏怏可怜样,寻求孩子的帮助:你要帮帮妈妈,妈妈实在没办法,我们全家都指望你了呀···

凶神恶煞地看着跪倒在地上的孩子,指着孩子鼻子破口大骂:都是因为生了你,我的命运才这么惨,不受婆家待见,为了你,我不敢离婚···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生活一团糟,我们不善待自己,内心极其匮乏,不自觉会发脾气,痛哭流涕···

我们自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和意义,我们控制不了自己,也把握不了自己的生活。

总之:

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爱自己,怎能有真正的爱,给予孩子呢?

用“自我牺牲”的方式,给予孩子的是“血馒头”。

家长也是矛盾的个体,一边制造“问题”孩子,一边寻医“拯救”孩子。

每当,父母抱着孩子满世界寻医,被不同精神科医生分别诊断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癫痫···

求医失败,最后,终于来到心理师面前。在心理师眼里,家里生病的,不止孩子一人,还有家长。

但家长,对自己没兴趣,对控制孩子很感兴趣

很多家长,带上家里其他亲人,轮流“轰炸”孩子(做思想工作),感觉还不够,还要邀请心理师加入联盟,一起高低姿态、生拉死拽也要拉出“自我毁灭”旋涡。

孩子在强大的家庭联盟面前,束手无策,精神崩溃撕裂

后果:

要么精神分裂,疯掉啦。

要么蜷缩在地,抬头看见一窗口,迅速转身一跳。

在心理工作室里,心理师经常直接谢绝,只想控制孩子的家长。

每一次家长逼问心理师“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心理师也很纳闷“为什么家长不先来改变自己”。

谁先求助,谁最痛苦,谁先改变。

只有家长体验过成长的艰难后,才会深深地理解,孩子的改变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有些家长还是很委屈:

“我已经为孩子改变很多,尽量顺着他,尊重他,我跟他爸爸事情一直都是隐瞒着”

人们通常说的自我改变,其实本质是“妥协”和“伪装”,专业用语:“防御机制”。

与咨询体验中自我改变,性质不同,天壤之别

四、心理成长效果

无论是家长,还孩子,都是敏锐的个体,心理极其清楚自己有“那么点问题”,也知道问题在哪。

“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不想改变,可以换个话题了”

“我的问题老毛病了,有什么好改的嘛”

除非躲避的代价太大,各种倒霉事,躯体疾病,孩子自残自杀,启动了生命危机,我们才开始老老实实地坐在心理师面前,开始试一试,谈谈心。

无论谁先改变,都会重新恢复整个家庭关系的平衡。

亲子关系是三方或多方的互动关系,只要有一方开始改变,无论先改变的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牵动整体的互动关系。

家长做出榜样,愿意承担和面对自己问题,处理自己的包袱,开始放下“自以为是”,开始与孩子感同身受,开始心平气和与孩子平等对话。

孩子会感应到,觉察到父母哪里不对劲,惊叹父母的变化。再次看到父母,没有压抑的感觉,因为再也不用承担“父母包袱”的重任

父母会开心地享受生活,作为孩子的我们,开始松一口气,然后才会谋划自己的阳光大道。

“游戏玩久了也不是办法,算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未来想干点啥呢···”

“妈妈,我其实有自己的想法···”

@自信力成长师

家长反应:

孩子在外玩了半年,我也没管他,有一天主动跟我说复学的事情,他想考专科,至少学门技术。其实,当年,我能感觉到,他是想逃避学习压力,我能理解他,只好尊重他的选择。

我其实什么都不懂,以前只知道瞎嚷嚷孩子。其实我内心极其厌恶学习,却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成绩好,替我争口气···看到他学不进去,我头疼。但我现在知道,这是我的个人情结,觉察到自己又在控制孩子了。

我发现我开始恢复社交,忙着旅游、学习…孩子反而亲近我了,主动问我学习了什么…

作为父母的我们,当发现孩子“不对劲”的时候,抗拒一切“帮助”的时候,到处寻医无门的时候,其实一直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改变自己,修炼自己。

总结:身心健康的父母,才会有身心健康的孩子。

@自信力成长师

接下来,另起一章详细探讨,孩子怎么做?才能实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平共处。

怎么“改变自己”,将收录在未来的一章《个人形成论》里。

标签组:[育儿] [亲子成长] [心理健康

上一篇一位被抑郁焦虑撕裂的30+乖乖女,5年的破茧成蝶之路

下一篇我陪女儿度过抑郁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