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海底捞都没这么难
海底捞的挑战,远没有结束。
8月24日,海底捞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收入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650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亏损的9.65亿元,虽转亏为盈,但利润率过低。
这还是在过去半年,海底捞开店近300家店的前提下,对比2019年上半年9.11亿元的盈利,海底捞利润目前只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十分之一的水平。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经营结果未达到管理层预期,公司内部管理、运营需要努力调整及改善。
随即,新的组织调动下来,海底捞管理层大变阵:海底捞老板娘、联合创始人舒萍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海底捞“二号人物”、联合创始人施永宏辞任执行董事。海底捞董事会一连走了两位创始人。
而海底捞董事会一下子出现了7位新成员。其中,年龄最小的李瑜35岁,年龄最大的是43岁的杨利娟,此次她还被任命为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正是此前海底捞颇为出名的“最牛服务员”。
今年2月,海底捞股价曾创下超过每股80港元的高点,随后跌跌不休,截至8月26日收盘,股价跌至27.35港元,市值不足1500亿港元。半年时间,市值跌去近30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
平均每天开两家店,海底捞疯狂扩张
此次半年报,海底捞透露出两个危险的信号。
一是翻台率持续下滑,仅为3.0。据国信证券测算,这个翻台率几乎是海底捞的盈亏平衡线。
翻台率是餐饮界常用的指标,指的是一张桌子一天能接待多少波客人。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翻台率越高,意味着经营效率越高。
火锅行业翻台率普遍低,但海底捞以极高的翻台率知名。2018年时,海底捞翻台率为5,这个数字是2019年火锅行业平均翻台率2.3的两倍还多。不过之后,翻台率迅速下滑,从2019年的4.8下降到2020年的3.5。
去年,疫情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翻台率进一步掉到3.0,低于去年上半年的3.3。这其中,老餐厅的翻台率为3.1,新餐厅的翻台率仅为2.3,严重拖了后腿。
二是客单价继续下降,从去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今年上半年的107.3元。这个数字,几乎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海底捞在火锅界定位高端,以周到精细的服务著称,但人们愿意在海底捞花多少钱?恐怕也有个上限。更何况,疫情之后,人们都捂紧了钱包,海底捞曾试图“涨价”,最后在人们的一片骂声中道歉。
在平均经营效率降低的情况下,海底捞今年上半年营收的增长主要是疯狂开店滚出来的。截至6月底,海底捞门店共1597家,过去一年新增662家店,平均每天开店近两家。
门店越开越多,海底捞却增收不增利,不仅翻台率和客单价降低,并且折旧和摊销成本激增,今年上半年达到21.69亿元,增长67.2%——这个数字还将随着门店扩张攀升。
今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对扩店计划已有反省,认为这是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判断失误。去年年中海底捞开始扩店计划,今年3月份踩下刹车,今年上半年扩张步伐已经放缓。
但,无论开店速度如何,海底捞开店的效益递减几乎无法避免,张勇对此其实有清醒的认识。他曾说,“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大,成本越低。餐饮企业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
老板娘、“二把手”出走,谁是张勇接班人?
1994年,张勇和妻子舒萍、同学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四人一起在四川开了家小火锅店,几人凑了8000元出来,股权平分。
小火锅店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的火锅巨头。这二十多年发展中,张勇一直是掌权者的角色,并且权力越来越集中。几年前,三位联合创始人在张勇的安排下已逐渐退出海底捞管理一线。2020年年报显示,张勇持股68.16%,为海底捞第一大股东,施永宏持股15.95%。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及舒萍夫妇
如今,海底捞公布最新一轮的管理层变革中,两位联合创始人舒萍和施永宏双双离开董事会。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人事任命。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及杨立7人成为新的执行董事。
这届新增董事颇为年轻,年龄最小的李瑜只有35岁,年龄最大的是43岁的杨利娟,此次她还被任命为副首席执行官。
值得注意的是,杨利娟就是此前海底捞颇为出名的“最牛服务员”。她出身贫寒,初中辍学打工,1997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干起。20多年过去了,她在海底捞一路上升,2018年被任命为首席营运官,如今又成为职位上仅次于张勇的副首席执行官。
此番重用杨丽娟,倒也符合海底捞一直宣扬的“双手改变命运”价值观。去年,海底捞启动接班人计划,“一号人物”张勇宣布将在10到15年内退休,接班人机会将向几乎所有员工开放。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还推出骨干员工股份奖励计划,拿出1.59亿股股份授予1500多名优秀员工及顾问。
从“师徒制”到“计件制”,在海底捞发展过程中,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随着门店迅速庞大,员工人数膨胀,原有机制逐渐失灵。
海底捞做出应变,除了激励员工、加强组织积极性外,还通过划分半径更小的管理圈、更精细化的考核,提升门店效率。
从今年6月开始,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门店按所处位置划分为五个大区,由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流程。每个大区分设各个小区,小区经理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巡视、考核和辅导。
海底捞认为,“通过组织架构变革,能够更精准地辨别每家门店存在的问题,执行持续性的监督和辅导。”
在快速扩店做增量之后,海底捞已经进入精耕细作挖存量的阶段。颗粒度更细的划分可以带来更高的灵活度。譬如,不同市场的门店可以根据当地特色推出不同新品。今年上半年,有的海底捞门店就根据地域特色,推出小龙虾、沙棘锅底等时令菜和特色锅底。
“抄底”五环外,海底捞下沉难
海底捞的新店都开到哪了?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海底捞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店最多,新增344家,达到611家,超过二线城市的593家。对比而言,一线城市只开了75家,目前共有287家。
趁着疫情往下沉市场扩张,背后也有海底捞的小算盘:“抄底”五环外。
相较一二线市场,下沉市场房租本来就低,明星公司海底捞拥有更强的议价权。据36氪披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底捞的租房合同颇有“趁火打劫”的意思,跟物业一签就是十年,免租期要求至少一到两年,物业方还被要求提供装修补贴。在8月25日的业绩交流会中,海底捞也称,2021年新签约门店免租期增长,日租金下降。
作为火锅中的明星企业,海底捞仍具有光环效应。张勇曾称,海底捞动不动就上热搜,营销费用几乎是零。这让其在扩张中占据优势。
但下沉市场,让海底捞有点“水土不服”。从客单价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客单价最低,仅有99元;翻台率也仅有2.9,去年同期还有3.6。
在始终沸腾的火锅市场,海底捞正与层出不穷的对手短兵相接。
譬如主打小火锅的呷哺呷哺正重新确立亲民路线,要将客单价保持在60元以内。而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锅凑凑发展顺利,目前已经开出150家门店,直接抢起了海底捞的生意。另外,巴奴、牛焱、哥佬官、谭鸭血等各具特色的火锅虎视眈眈,贤合庄、火风祥等明星开的火锅店也利用巨大的流量优势来势汹汹。
相比于疫情期间大受冲击的到店火锅场景,主打”到家火锅”的锅圈食汇在疫情期间加速跑马圈地。8月15日,锅圈食汇刚获得了来自茅台和物美的新融资。它在近两年内融资6轮,目前在全国开了超过7000家门店,最新估值超过百亿。锅圈食汇主打性价比,成立之初号称“50元吃一顿火锅”。
同样主打火锅食材的懒熊火锅也在近一年内融资4轮,累计融资金额过亿。
有消费者评价,海底捞除了服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口味一般,价格越来越贵,菜品分量也少了。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海底捞只是他在挑餐厅时不出错的选择而已。
作为餐饮业最易标准化的品类,火锅是舌尖上的万亿赛道,但市场集中化程度很低。据36氪研究院,2018年火锅行业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仅7.3%,位列第一的海底捞市场份额也才3.4%。
海底捞想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但这场“下沉之战”显然并不轻松。
火锅届太“内卷”,去年开始,海底捞开始试水新业务,譬如开出快餐店“十八汆”,以及“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等低价面馆,目前体量尚小。
作为火锅界的龙头,市场还在等着这锅“海底捞”重新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