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明星大侦探抑郁症语录
原标题:《明星大侦探6》:用脑做游戏,用心上价值
2020年平安夜,《明星大侦探》第六季在侦探迷们的千呼万唤中开播。可案情还没捋清楚,“明星大侦探将圣诞元素打码”却上了热搜。
嘉宾的红帽子和室内的圣诞树都被颤动的特效遮住,满屏马赛克难以忽视,有时甚至需要在马赛克的间隙中找人。节目对圣诞元素的讳莫如深引起了诸多争议,低调上线的《明星大侦探》第六季刚开始就与负面舆论正面相撞。
观众们对“综N代”总是期待与担忧并存,尤其是高开高走、烧脑了五季的《明星大侦探》。原班人马无法聚齐的遗憾加上开局并不友好的舆情,总让人为它捏一把汗。
努力了,但认真比创新重要
《明星大侦探》做到了第六季,大部分观众经过多年锤炼,已经非常熟悉节目的玩法和套路,口味也越来越挑剔,偶尔也会出现节目 “缺乏新意”的声音。
这一季在“创新”上做了很多努力。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双侦探”模式,让过去的侦探助理成为了拥有投票权的侦探。这样的设置让侦探在投票中拥有更高的权重,似乎削弱了普通玩家投票的意义。
但也因此诞生了这一季的第一个“封神”时刻。第一案照旧是“大制作连环迷案”,上集中不仅侦探翻倍,死者和凶手也翻了倍。面对双死者、双凶手的案件,撒贝宁和蒲熠星两位侦探在两轮投票中将手中的8票都投给了杨蓉,并表示“这次不是封神就是疯了。”
最终答案揭晓,两个“凶手”都是杨蓉。撒贝宁一举摆脱了“狗头侦探”的名号,带着“明侦 封神”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抛开投票的公平性不谈,这一波综艺效果十足吸引眼球,“封神”也成为节目的新梗。
造梗之外,新模式带来的新意其实有限。在“剧本杀”游戏的规则下,封闭的环境、重叠的作案手法、乍看没有关联实则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观众熟悉的味道。
变革或许并不是一个老综艺“长寿”的唯一途径。截至目前,《明星大侦探》第六季的豆瓣评分仍然保持9分以上,评论区最初的争议早被淹没,观众们热切地分析讨论着节目的剧情和嘉宾们的表现。
就剧情本身而言,《酒店惊魂》上集中反转再反转的剧情归于时间线的推演,下集复杂的灵魂互换以排列组合的计算来解答,推理过程差强人意;《新四大才子》加入不少本格推理元素,从死因判断到作案手法再到心理还原,几番推理中出现不少高光时刻。
对于一个长寿综艺来说,在第六季仍然保持水准,已属不易。
节目中可以看到整面可移动墙背后隐藏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房间,也有“曲水流觞”间设计精巧的机关,节目组的大价钱不仅花在了华丽的视觉效果上,这些场景也始终为剧情贡献更多的巧思,提供丰富的可能性。
更难得的是,参与其中的嘉宾,无论是一路走来的老熟人还是第一次加入的新面孔,都投入了十足的认真。反复探查、逻辑推演、抽丝剥茧,观众稍不注意就跟不上嘉宾们的破案节奏。节目虽然有套路,但观众仍然会为嘉宾们烧脑推理的高光时刻拍案叫绝。
真共鸣,才是价值输出良方
综艺节目偏重娱乐,能够将节目与价值观有机融合、自然输出观点已经难能可贵。而《明星大侦探》则更进一步,将深刻的社会议题融入到剧情中,层层深入,直击人心。
“上价值”是《明星大侦探》的传统项目。以往的节目总是站在探讨现实话题的最前线,探讨过校园暴力、网络暴力、游戏沉迷、微笑抑郁症……撒贝宁在线普法,何炅循循善诱,嘉宾们各自发声,节目在解谜之余总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第六季既有老生常谈的家庭关系,也有贴合时事的代笔造假,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夜半酒店》讲述的儿童性侵故事。在剧情的步步推进中,观众看到了一个不断被侵害、缺乏性教育、求救无门的女孩悲惨的人生。
这个尖锐敏感的话题中,控诉的矛头并不只指向施害者。应该说,在故事里,女孩周围的每一个“爱”她的人都无意中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暴力推波助澜。
哥哥们给她穿裙子,送她糖吃,拎回逃跑的她,不让她翻书,要求她漂亮、甜美、听话、整洁,同样受过侵害的姐姐只能告诉她不要穿花裙子。他们自以为的“为她好”,最终却成了禁锢她的枷锁。
映照在现实中,这是女孩子真正要面对的问题,社会氛围是更深重的桎梏,它由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共同构建。
讨论一个议题很容易,要解决却是难上加难,但嘉宾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终投票的时刻,杨蓉放弃了正确答案,眼含热泪在镜头前说,“我是个女生,我希望她能如愿。”她用自己的敏锐的共情走出了支持女孩的重要一步,一时之间赢得了无数女孩的共鸣和感动。
从节目的角度来说,故意投错票放过“凶手”并不合适,但在这个以逻辑推理立身的节目中,这一点超越理性的“同理心”,显得更加打动人心。
尊重现实,尊重人性,节目的价值观传达自然不再是虚张声势的口号。而尊重逻辑,尊重观众,是优秀作品的先决条件,综艺创作如此,影视剧创作也是如此。
【文/乔木】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