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蒋方舟读书
在中国的中学生被严格地信息屏蔽——限制看电视,不能上网,不能读报,不得使用手机,不许听mp3,不得看“闲书”的情况下,像《意林》这样的文摘期刊,被“恩准”为少数“合法”读物,在有些学校,得到老师的大力推荐,每个想把语文(特别是作文)学好的中学生,案头都有一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许这样的文摘期刊比较有资格对学生们说:“给我十分钟——最好半小时,我还你一个世界。”
它选择出的“世界”,并非只有正面。如大连px事件,毒胶囊事件,药家鑫杀人事件,都成为曾经的重点专题。它给了中学生急需的敏锐度和批判性。当然,励志依然是主旋律。这也是这本杂志备受中学语文教育者,特别是中高考命题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我经常怀疑,命题人并不怎么爱看书,只需手头放几本文摘类杂志,随取随用,十分省事。
尽管它在教辅书市场非常热销,但它依然没有把自己尽量打扮成教辅书。它没有跟在中学课堂后面追,而是一直保持着不那么谄媚、但又十分体贴的距离,在中学课堂前面不远不近地跑。
虽然透过一本杂志了解“世界现在怎么样了”,视角是相当狭隘的。中国学生如果以文摘类杂志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着实堪忧。但是,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这也是省时省力的较好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