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蒋方舟读书
12月上旬,2020南国书香节暨第二届深圳书展如期举办,并在疫情影响、电商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扬,现场销售突破2000万元,成为今年全国时间最长、模式最新、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事实上,深圳作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的年轻城市,已经连续29年蝉联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阅读,也被视为这座城市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形成原因。
那么,年轻城市的年轻人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在当下我们该如何对待阅读?深圳书展期间,青年作者蒋方舟与黄灯分别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视角来探讨这一话题。
新媒体内容冲击传统阅读
“就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普遍的现状是深度阅读、经典阅读比较匮乏,加上碎片化阅读太多,就导致了在阅读现实感很强的文本上与时代之间有了隔膜。”今年获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的《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黄灯说。作为一名作家,同时也是高校教育者,根据她十几年来对大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这一群体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此前的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浏览短视频的比例高达83%,其中56%为重度依赖,34%为中度依赖,只有2%为存在于移动短视频之外的独立个体。
“以我教授的文学为例,起码有五六年的时间,遇到的学生几乎都没有读过经典版本的《中国通史》和《西方哲学史》了。读过《红楼梦》的学生比例也在下降。信息时代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是客观原因。现在的学生们大多离不开手机、电脑,新媒体对注意力的分散非常多,即使是无纸化阅读,也大多是网络小说、新闻一类的内容。”黄灯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我感到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变低了,阅读对他们的塑造作用变少了。”
对于这一现状,蒋方舟也有相似的感受。“读书的好处已经毋庸赘言,但如今问题并不在于大家不知道读书好,而是说即便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件好事,但其他媒介还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来拉扯人们的精力。”在蒋方舟看来,这一现象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读书需要的专注力成本确实较高,需要自身毅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娱乐内容的宣传投入远远大于书籍,导致书在与屏幕的“注意力争夺战”中所能发出的声音相当微弱,要靠读者主动阅读的动力和决心。
人与城市都需要阅读滋养
“经典作品,例如《红楼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形象的集大成的展现和表达文本,为我们呈现了完整的、优雅的精神质地。”黄灯认为,深度阅读除了人格的塑造之外,还是一种综合素养的养料,会让年轻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和厚度,这对他们的成长特别重要。“假如没有人文的滋养,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会相对简单粗暴,他可能不知道世间有很多柔韧、美好的东西,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宽容理解的。”
“读书给我带来很大的变化是看待人性和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因为书里营造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或二元对立的,它有非常多复杂而美妙的东西。这让我增强了对于世界的理解能力和体察的细微程度。”蒋方舟说。
“对于城市来说,深圳的精神气质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被称为创新之城,与阅读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黄灯表示,阅读能够让市民变得更理性,更有思考能力,也更有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品味。“这也是深圳能够源源不断吸引这么多人才、保持创新动力的原因之一。”
倡导阅读但要避免“功利性阅读”
如今,读书被公认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缓解焦虑迷茫最便捷的途径,“年轻人要多读书”也成为一句网络流行语时常出现在表情包、日常对话当中。各国为了“劝年轻人多读书”绞尽脑汁,例如英国推出“地铁丢书行动”,美国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但效果有限。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年轻人多读书、好读书呢?
蒋方舟从个人和城市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认为目前国内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做得很好,例如深圳读书月、南国书香节,会把很多作家从书里带到读者面前交流,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大家和书的距离更近,对阅读也更容易产生兴趣。
黄灯则从教育者的视角提供了一些建议:“年轻人的读书方法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被过多干预,形成了一种功利性阅读倾向,导致了目前‘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黄灯认为,由于外界的干预太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毕业、就业作准备,学生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学校和家长应该给孩子多留一些自主支配的时间,“不是说每天打‘营养针’,孩子就会长大,应该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成长的方向。”(党文婷 严圣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标签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