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猫的花色叫法
猫咪的毛色都有哪些,如何分门别类,又是如何称呼这些颜色的呢?
和许多其它动物一样,猫咪的色素细胞能且仅能分泌两种色素,即真黑素(eumelanin)和褐黑素(phaeomelanin),任何猫咪的任何毛色,都是由这两种色素及它们的变体所展现出来的。
真黑素主打黑色,其变体还能表现出蓝色(灰色)、巧克力色(棕色)、淡紫色、栗色和浅黄褐色;褐黑素主打红色,其变体能表现出从奶油色、橘黄色、橘红色到红色等不同深度的红。
通常,除了三花姑娘以外,一只猫咪只能表达一种色素。

一、斑猫/纹猫(Tabby)
斑猫,也就是身上有条纹或斑点的猫咪~所有的斑猫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TA们的面部都会有细细的条纹,眼周一圈淡淡的毛色,额头位置会出现一个“M”形状的斑纹。
如果你仔细去看斑猫的毛发,就会发现TA们的斑纹是由两种不同颜色(一深一浅),在毛发上相间分布而形成的(agouti hair)。
斑猫是猫咪最原始的野生型态,在人类驯化TA们之前,猫咪大多都是这种花色~这样的毛色能为TA们提供很好的掩护,藏在草丛之中不容易被猎物发现。
然而同是斑猫,在不同猫咪身上表现出来的斑纹分布和颜色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从【斑纹分布】上看,斑猫的斑纹可分为4种类型:鲭鱼斑、古典斑、点斑、细纹斑。
鲭鱼斑-mackerel tabby顾名思义就是像鲭鱼花纹一样的斑纹啦,也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虎斑/狸花(前方密恐患者请绕行)

又可称为“blotched tabby(宽纹)”,这种斑纹非常宽,在猫咪的身体两侧盘曲而行,是中世纪刚刚兴起养猫风潮的时候,西方贵族们最为推崇的一种花色。

也很好理解,就是条纹断裂成了一个个的斑点,如果原型是鲭鱼斑,点状花纹就会更细碎一些。如果是古典斑,则会形成较大的斑点。
点斑的一个变体形式能让猫咪展现出如金钱豹一般的皮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孟加拉豹猫(bengal)的花色。

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斑猫,他们身上的两种颜色相互混杂,几乎形成了一种纯色,分辨不出斑纹。只有在头部、四肢才能看出少量斑猫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如额头的“M”状斑纹。
这种斑猫的典型品种就是阿比西尼亚猫,所以有的时候培育者们也会称其为“阿比西尼亚斑”。长毛细纹斑猫的代表是索马里猫(somali)。

其实以上四种斑纹并没有严格的划分,而是逐渐过渡的。在猫咪个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形状可能并不会那么典型,而往往是介于某两者之间的。
而从【斑纹颜色】上看,又可分为很多类型:
花纹是由底色(较浅的颜色)和条纹(较深的颜色)构成的。底色可以是褐色、灰色、橙黄色、奶油色等;条纹可以是黑色、蓝色(灰色)、巧克力色、淡紫色、栗色、淡黄褐色或橙色。
常见的组合有以下这些:
棕斑猫(brown tabby):底色为褐色或灰色,条纹可以是黑色、巧克力色或栗色。蓝斑猫(blue tabby):底色为浅黄色或浅灰色,条纹可以是蓝色(灰色)、淡紫色或浅黄褐色。(以上二者在遗传学上是以真黑素表达为基础的。通常,即使黑色斑纹的猫咪底色呈现出橙黄色,也不认为是发生了真黑素-褐黑素的切换,其依然是真黑素,只是分泌量和排列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红化修饰基因-rufousing使其看上去呈现出黄色。)红斑猫(red tabby):底色为奶油色,橙黄色条纹。奶油斑猫(cream tabby):底色为较浅的奶油色,条纹颜色略深于底色。(以上二者在遗传学上是以褐黑素表达为基础的,褐黑素表达相对真黑素是显性的,并且位于X染色体,为伴性遗传)那么不同的【斑纹颜色】又可以和不同的【斑纹分布】进行排列组合,举几个栗子:



二、纯色猫(solid/self)
如果一只猫咪全身都是一种颜色,那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纯色猫”。
包括:黑色(black)、蓝色(blue)、巧克力色(chocotale)、淡紫色(lilac)、栗色/肉桂色(chestnut/cinnamon)、浅黄褐色(fawn),以及白色(white)。
在这些纯色猫咪中,除了白色以外,都是真黑素表现出的颜色,而白色则是全身色素缺失造成的。

同样是真黑素,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呢?
这实际上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棕色化基因”位点(B locus)的不同基因型,能让真黑素呈现出黑色(black)、巧克力色(chocolate)和栗色(chestnut),此三者依次为显性→隐性→最隐性的关系;而“淡化基因”位点(D locus)的突变(为隐性突变,等位基因都是小d时,毛色才会被淡化)又能将以上三种颜色分别淡化成蓝色(blue)、淡紫色(lilac)和浅黄褐色(fawn)。
因此在上图中,越靠右下角的毛色,越为罕见和珍贵。纯色只会发生在以真黑素表达为基础的猫咪,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纯红色或纯橙黄色的猫咪。
红色猫咪(以褐黑素表达为基础)都多少会有一些可见的斑纹,纯白色的猫咪和其它纯色猫的原理不同,后面会单独拿出来讲述。
三、银色/金色底毛
银色/金色底毛包括银斑(silver tabby)、金吉拉(chinchilla)、阴影色(shaded)和烟熏色(smoke)。
之前已经讲过,斑猫的斑纹是由两种颜色在毛发上相间表达形成的(底色和条纹),而有时猫咪的底色能够呈现出白色(银色,silver)或黄色(金色,golden),并且白色/黄色延伸到所有毛发的毛根位置。
这种浅色底毛可以发生于任何花色的猫咪,我们可以称这些猫咪为“银色/金色的猫咪”。
下面以“银色”为例来讲解,金色同理:
当“银化”发生于鲭鱼斑、古典斑或点斑猫时,可称为银斑猫(silver tabby):猫咪底色为纯白色,条纹/斑点可以是黑色、灰色、奶油色或红色,比如广受大众喜爱的银虎斑美国短毛猫,从花色的角度描述,就是“银色古典斑”。


当“银化”发生于细纹斑猫(ticked tabby)时,就出现了金吉拉/栗鼠色(chinchilla)或阴影(shaded)色:即所有毛发的尖端是深色的,下方及毛根都是白色的。
金吉拉色与阴影色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相比之下,金吉拉色毛发尖端的深色部分更少,使猫咪看起来几乎是纯白的,只有星星点点的深色。



当“银化”发生在纯色猫咪身上的时候,就会出现烟熏色(smoke)。烟熏色的猫咪几乎是纯色的,但在TA们运动的时候,却能若隐若现地看到TA们银色的底毛。


四、白色(white)
猫咪的“白”不能算是一种颜色,实际上是毛发缺乏色素的结果。在猫咪的基因中,有三种不同的突变都能让猫咪呈现出白色。
白化基因(Albino white),也是决定重点色(pointed color)的基因(C locus:cc)。白色基因(Spotting),通常在猫咪身上表现出一定面积的白色斑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加白(with white)”。极端的时候也能让猫咪全身都变成白色。显性白基因(White),可以掩盖所有色素表型,使猫咪拥有纯白色的被毛和蓝色/橙色/异色瞳的眼睛。当猫咪是纯白色的时候,如果不做基因鉴定,很难区分到底是哪种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后两种白色有一定几率会导致猫咪耳聋,而白化基因和耳聋则没有关系。当猫咪不是纯白,只是身上有白花的时候,可以断定是第二种白。
对于不同程度的“加白”,猫咪爱好者们还根据白色面积的多少,给这些猫咪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比如:
“手套/雪鞋(mitted/snow shoe)”,指的是拥有白色爪子的猫咪。“吊坠(locket)”,指的是胸前有一小簇白色的猫咪。“纽扣(button)”,指的是肚子上有数个白色小点的猫咪。“双色(bi-color)”,指的是身上约有一半面积是白色的猫咪。“花斑(harlequin)”,指的是身上大部分为白色,只有几个花色斑块的猫咪。“梵色(van)”指的是几乎全白,只有头上和尾巴是其他颜色的猫咪。“晚礼服(tuxedo)”,指的是拥有白色的爪子、胸脯和肚子,身体其余部分都是纯黑色的猫咪。

五、重点色(pointed color)、貂皮棕(sepia)、貂皮重点色(mink)
终于轮到挖煤的暹罗(siamese)啦。重点色实际上是白化基因位点的一种突变形式(Cs),这种突变使得色素的产生对温度很敏感,低温产生多,高温产生少。
猫咪的肢体末端,包括面部、耳朵、四肢和尾巴都是体温比较低的地方,这些部位产生色素就会比较多,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重点色。
重点色几乎只存在于暹罗猫,以及与暹罗猫有血缘关系的猫咪之中。重点色同样可以和其他花色相互组合,形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喵星人。
如和纯色猫咪结合,就会有黑、蓝、巧克力/棕(棕重点色又叫“海豹重点色-seal point”)、淡紫、栗、淡黄褐的重点色猫咪。

重点色与斑猫(tabby)结合就会形成带斑纹的重点色,又称为“猞猁重点色-lynx point”。

之前也提到过,红猫(以褐黑素表达为基础)没有纯色的,一定是有斑纹的,因此红色重点色的猫咪一定也是猞猁重点色的猫咪,能够找到TA们额头上似“M”的斑纹。
当然,重点色也可以加白,布偶猫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决定重点色的同一个基因位点(Color),还存在另一种基因型(Cb),能使猫咪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棕色,我们称为“貂皮棕(sepia)”,最典型的品种之一就是缅甸猫(burmese)。
这种棕色和真黑素棕化形成的巧克力色用肉眼是很难区分的,此二者原理不同且可以平行发生。

当这个基因位点是貂皮棕和重点色的杂合子时(CbCs),猫咪会表现出“貂皮重点色(mink)” ,典型品种是东奇尼猫(tonkinese)。

同样也可以和其他花色相互组合。

六、玳瑁/三花(Tortoiseshell/calico)
玳瑁色和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真黑素(eumelanin)与褐黑素(phaeomelanin)的表达息息相关。表达褐黑素(主打红色、橙黄色)的基因(O locus)位于X染色体上,是一个伴性遗传的基因,对于母猫,有2条X染色体,也就是2个O基因,会有以下3种情况:
OO——表达红色,猫咪全身以褐黑素为基调,也就是一只红/橙色的猫咪;oo——不表达红色(允许黑色表达),猫咪全身以真黑素为基调,包括纯黑、蓝、棕虎斑、淡紫重点色等一些列真黑素的变体形式;Oo——红色和黑色的随机表达,猫咪全身随机表现出真黑素基调斑块和褐黑素基调斑块。也就是我们说的“玳瑁- Tortoiseshell”。
而对于公猫,只有1条X染色体,也就只存在2种情况:
O——褐黑素基调,红猫o——真黑素基调,黑猫这就是为什么玳瑁都是小姑娘的原因。除非小公猫偶然多获得了一条X染色体(XXY),但这个几率非常非常低,在玳瑁猫中大约只有1/3000,而且这样的小公猫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所谓的“三花”,实际上是玳瑁加白的结果。

玳瑁色还可以和其它花色相互组合。
比如说,玳瑁色的黑基调部分可以被棕化或淡化,红基调部分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深度,所以原本的【黑-橙】可以变成【巧克力-奶油】、【蓝-奶油】等玳瑁花色。

当玳瑁和斑猫组合起来的时候,可称为“玳瑁斑- torbie”,黑色基调与红色基调的斑纹会相互连续起来。

当玳瑁和重点色同时发生的时候,就可以称为“玳瑁重点色”。

学霸们记好笔记了吗?你家的猫是啥色呢~
本文由萌爪医生团队原创,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hi@wecarepet.com
查看更多萌萌的科普内容,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萌爪医生(ID: mengzhuariji)
下一篇:你见过猫咪最特别的花色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