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到寺院会哭的一塌糊涂?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1-06-08

发表自话题:打车打到座寺庙

这样的人佛缘深厚,往往过去生曾经修行过,

也曾发过四宏誓愿,这种愿深植在心底,穿越轮回,在因缘到来时自动现起。

又如《佛说大阿弥陀经》卷 2:

佛言:“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若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皆前世尝行佛道,或他方佛所尝为菩萨,固非凡人。”(转引自正觉电子报之般若信箱)

胜鬘夫人是佛世时的大菩萨,她所发广大无尽愿广为流传。

感谢题主提供的因缘!

(目前的藏传佛教是否真正佛教,那是另外一个大议题。)

————————————以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电视弘法代为回答。

《胜鬘经》〈十受章〉讲的是大乘愿的戒法,是以大乘愿为戒。这是大心菩萨才敢发的大愿,以愿为戒,所以叫作大乘愿戒。而这十个大愿,最后又归结成三个大愿,所以在《胜鬘经》中,佛接着说:“此三大愿者真实广大。”

各位菩萨!若您有所欣乐,请跟着我们一起读诵这十大愿的经文,把这广大善根的种子种入您的第八识如来藏心中,那么未来您的菩提心芽,终究有一天一定会成熟而发芽。

  〈十受章〉的经文开示说: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何以故?
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法主世尊现为我证,唯佛世尊现前证知。

————————————

大乘愿(二)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今天我们仍然是延续上一集的主题:〈大乘愿〉。

  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讲到说菩萨以大乘愿为戒,所以又称为大乘愿戒。这个大乘愿戒,属于菩萨三聚净戒所含摄,也就是说,不外于三聚净戒的内涵。譬如,大乘愿的十大愿当中,从第一个大愿到第五个大愿,就属于摄律仪戒所含摄;而第六个大愿到第九个大愿,则是属于摄有情戒所含摄;至于最后一个大愿,则是属于摄善法戒所含摄。

  首先第一个大愿戒说:“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

这意思就是说,我从今天开始,乃至将来成就究竟菩提的时候,也就是将来成佛的时候,对于所受的戒法,也不会生起违犯之心。当然,如果还有丝毫违犯之心,也不可能成佛。其实这第一个大愿,就是一个总相,它总括一切戒,意思就是要以“摄心为戒”,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会动一个心念要去违犯戒法。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是最困难作到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心地戒,因为身、口、意三行,通常是先有意行—也就是心中先起一个念—然后才有后续的口行与身行出现。也就是说,心念在决定口行与身行,怎么样的心念,就会导致怎么样的口行与身行出现,除非口是心非的人,所以说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在于修心。

  各位菩萨!想想看这个所谓的修心,是要修哪个心呢?是不是修第八识如来藏心?不是喔!因为如来藏无始以来本自清净,不需要我们去修祂。所谓修心,是修意识与意根,也就是透过意识不断地串串熏习,不断地反复熏习善净法,让意根接受之后,才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因为意识有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而意根的功能体性则是在作最后的决定,接着才有口行与身行的行为表现。

  有关八识心王的体性,以及祂们之间是如何密切地和合运作,菩萨您若有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欢迎您来正觉讲堂参加共修,一起来修学 佛世尊的究竟了义正法。正觉讲堂每年四月与十月开新班,一切费用全免,欢迎您加入大乘菩萨僧团的行列。

  我们再话说回来,第一个大愿戒是总相,总括一切戒,就是摄心为戒。事实上,世尊刚开始建立僧团时,并没有取相制戒,而是依过去、现在诸佛的四句偈为戒,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尊刚开始建立僧团时,是以这个诸佛通偈为戒,后来因为僧众越来越多,于是才因事制戒,才有取相戒法,而且渐制渐广。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其实是一个总结;如果略说就有八万戒,广说则有尘沙戒。因为众生无量,心行也就无量,那么戒法也就无量了。

  对于修行人来说,最困难作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摄心为戒”:时时刻刻自我觉照,一旦察觉到自己有不好的心念,马上就要转个念。这样久而久之,心地自然渐渐清净,也就渐渐能够生起定力,这就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初步道理。这个摄心为戒,就比方说“故瞋戒”,虽然在戒相上来说,嘴巴开口骂出来了,这样才是犯戒了。可如果依胜鬘夫人的大愿戒来说,只要心中动了念头生起瞋恚心,虽然嘴巴还没有骂出来,可就已经违犯这个“摄心为戒”。这就是胜鬘夫人所发的第一个大愿。

  接着第二个大愿就是“于诸尊长不起慢心”,

第三个大愿就是“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第四个大愿就是“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

第五个大愿就是“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这五个大愿戒,全部都属于摄律仪戒,但是不属于身行与口行的律仪,而是心地的律仪;可是,心地的律仪其实是最难受持的,因为这是要从烦恼的习气种子去断除,所以这是最困难作到的。更何况,胜鬘夫人说要尽未来际正受,也就是从这一世开始,一直到成佛,永远都要这样。所以说,如果修行人能够受持这五个律仪戒,道业的增长将会非常迅速。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这五个大愿戒,统统都摄归于一法,叫作“摄心为戒”,这属于心地戒。

  接下来还有四个大愿戒,这是属于摄受有情的戒律。譬如,第六个大愿就是“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第七个大愿就是“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也就是要以无爱染心来行四摄法,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样以无爱染心来摄受众生,才不至于产生情执而坏了道业。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以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来行四摄法,也才不会逐渐产生厌倦而懈怠下来,那么成佛的道业将会非常迅速。

  接着第八个大愿就是:“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

这就像《优婆塞戒经》所说的,当我们布施财物给众生时,必须同时施设种种善巧方便,将众生安住于佛法之中,这样才是如法的布施;而不单只是在世间的物资上面去利乐众生,同时也要以正法的义理来饶益众生。这就是胜鬘夫人所说的第八个大愿。

  以上八个大愿戒,我们这样概略地总括。接下来的第九个大愿以及第十个大愿,我们底下就一一加以解说。胜鬘夫人所发的第九个大愿,经文开示说: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
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
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这一段经文比较长,我们先看第一句:“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这一句经文的大意是说:“世尊!我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成佛,如果看见有人作了捕养众生的恶律仪,或者看见有人造作了犯戒的恶律仪,终究还是不会弃舍他们,仍然还会摄受他们。”

  各位菩萨!为什么胜鬘夫人这么说呢?因为菩萨永远不能厌恶众生;即使众生作了不如法的事情,菩萨都不能弃舍他们,都要想尽办法施设善巧方便,来教化众生能够远离种种恶律仪,并且远离犯戒的事情。这意思就是说,菩萨不能舍弃一切众生,菩萨必须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土,就像《华严经》所说的:

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

这意思就是说,菩提属于众生,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究不能成佛。

  接着我们继续再来探讨:什么是捕养?为什么说捕养是恶律仪?这就譬如说,到野外猎捕动物,然后带回家养育,这就是捕养;又譬如说,设下种种陷阱来猎捕大象,然后加以调伏养育,以便日后用来作工,这也是捕养;又譬如说,为了取得众生肉,于是把众生圈禁起来豢养,可是养大之后,就杀牠的命、取牠的肉来吃,这也是捕养。以上所说的这些行为,都属于恶律仪。

  接着我们再来探讨看看:这种恶律仪会有什么样的过失?第一、就是跟众生结下了恶缘。因为捕养之后,再杀牠的命、取牠的肉;这对于众生来说,这是众生最怨恨的,因为一切所有的怨恨,都是以夺命最为重大。虽然说把畜生养大之前,是有供给牠许多食物,可是等到杀害牠的时候,那个恩情就一笔勾销了。因为牠将带着怨恨心去到中阴境界,这个恶种子将会永远收藏在牠的如来藏中;于未来世,当彼此再遇见了,如来藏中所收藏的恶种子就会流注出来,就会莫名的不喜欢对方。如果往世那位捕养者学佛了,也成为善知识了;往世被他捕养而杀害的众生,也投胎为人、也学佛了,虽然他会跟其他学佛人一样,愿意供养这位善知识,可就是有一股莫名的不喜欢,甚至有股怨气,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位弟子于往世吃了善知识所提供的许多食物,可是最后却又被善知识杀害了。

  各位菩萨!法界中的因缘果报,是非常错综复杂的,这只有到达佛地时才有办法究竟了知。所以,如果我们把旁生捕养之后,又把牠杀害了;那么于未来世,当我们想要度他时就会有困难,他将没来由的就是不喜欢。所以说,菩萨尽量不要跟众生结下恶缘,这样我们在佛菩提道上的遮障才能够减少,菩萨道才能行得顺畅。一般说来,杀害众生往往是从捕养开始,可是这样将会断了众生的慧命;因为于未来世,即使我们成为善知识了,虽然他也会来供养我们,可是却度不了他,这就是捕养的第一个过失。

  接着第二个过失,就是作了捕养的事情,众生看见了,就会生起不好的观感,这样就会断了众生跟我们学法的慧命。所以,菩萨不可捕养众生的另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当众生看见某甲菩萨专门在捕杀旁生,众生的心里也许会觉得纳闷说:“哎呀!这是哪门子的菩萨呢?”因此将导致众生不愿意修菩萨道,这就是第二个过失。所以,菩萨不可开设牧场来养鸡、养鸭等等,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捕养是恶律仪。但是,当菩萨看见捕养的人,虽然知道他的所作不如法,却仍然不会舍弃他,仍然会摄受他;因为菩萨不舍一切众生,即使是犯戒的人,菩萨也不会舍弃他,也会善巧方便教导他,远离犯戒的恶律仪。

  接着经文第二句说:“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胜鬘夫人的意思是说,将来她得力的时候,对于种种众生,只要看见了,应该折伏的就一定会折伏,应该摄受的也一定会摄受。这里说到未来得力的时候,这个得力是在说什么呢?是说当未来修到三地满心了,就叫作得力。为什么说三地满心就是得力的时候?因为如果修到三地满心了,就会发起三昧乐意生身;有了意生身之后,对于所有应该折伏、应该摄受的众生,就有能力确实加以折伏以及摄受,这就是所谓的得力。

  一般说来,众生的恶律仪往往是根深柢固的,很难去扭转过来;而邪见坚固的众生也多半是非常顽强,不容易得度。所以,当菩萨修到三地满心时,就可以用意生身去运作,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不可度的,除非对方进入佛门的因缘还未成熟,或者证悟的因缘还未成熟。这就是度众的大愿得力或不得力的原因,也就是三地满心的功德具足与否的问题。

  因此胜鬘夫人说,将来得力的时候,对于种种众生,只要看见了,应该折伏的一定会折伏他,应该摄受的也一定会摄受他。也许有人就说:“三地满心的大菩萨,怎么可能花时间去度劣根性的众生呢?”可有一个典故说了,释迦佛在因地时,曾经为了度一个女人,发愿下辈子要跟她作夫妻;果真到了下辈子,就用一辈子的时间陪她,终于才把她度了。所以说,世间没有所谓值不值得度的人,就看菩萨您是怎么去看待,以及时间上够不够用的考虑。也就是说,得力的时候,所发的愿才能够有那种威德力;不得力的时候,所能够度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不可能是多数。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

大乘愿(三)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今天,我们仍然是延续上一集的主题:〈大乘愿〉。

  前面我们提到说,这个大乘愿是胜鬘夫人在听闻到佛世尊为她授记之后,她在佛前自动自发地接受这十大愿的戒法,所以这十大愿又称为十大受。这十大受的内容,属于菩萨三聚净戒所含摄。

  今天,我们要看胜鬘夫人所发的第九个大愿,从最后一句经文开始讲起,经文开示说:

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法轮而得随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意思是说:由于折伏以及摄受众生的缘故,可以使得正法久住;而正法久住的缘故,将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天人充满而恶道减少。这样诸天以及人间,就可以随时把如来的正法轮加以运转,诸佛的佛法慧命就可以不断地利乐人天。因此,菩萨永远不会舍弃救护众生、摄受众生。这个誓愿属于三聚净戒中的摄有情戒。

  这里胜鬘夫人说:折伏以及摄受众生,可以使正法久住。然而对于菩萨来说,能使正法久住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可如果想要使正法久住,那就必须广设方便,一方面要折伏邪见者,同时也要摄受正见者。

  各位菩萨!所谓折伏邪见者,就是要让邪见者不再毁谤正法;而所谓摄受正见者,就是要让正见者可以证悟佛菩提;这样,正法才得以久住。这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菩萨,务必要作的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要破邪显正,要折伏邪见者,这样才能显扬正法,就像玄奘菩萨所说的:“若不破邪,无以显正。”这意思就是说,在作破邪显正的时候,除了要把正确的法义,同时以现量、比量、圣教量,以这三量铺陈出来以外,还要把邪见者的落处拿来比对,要把邪见内容完整的、详实的加以分析破斥,让众生能够了解这个邪见为何是邪,邪在哪里?这样,众生才知道说如何作取舍抉择,才不会被邪见误导而走到学佛的岔路去。

  第二、就是要广开修行之门,以化度有正见的有缘人,让有缘人也可以悟入佛菩提,这样才能使正法久住。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的一切所行,无非就是要使得正法久住,那么请问:什么是正法?正法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事实上,胜鬘夫人所说的正法,就是唯一佛乘的大乘法;所以,这部经的经名,全名叫作《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这是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的是唯一佛乘的大乘法。

  虽然二乘解脱道也是佛所说的法教,但它不是佛教正法的代表,因为二乘法只是从大乘法中方便析出来的,本质是属于大乘法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是佛以权巧方便施设给根器较小,专门求解脱生死的人所修学的。因为二乘法的实证者,只能出离三界生死,但是无法成佛。所以,二乘法不是佛教正法的代表,大乘法才是所谓的正法!

  因此,不论菩萨您是如何弘法、如何利乐众生,最后统统都要归结到正法,使得正法久住。正法就是大乘佛菩提道,因为一切佛法都是从唯一佛乘的大乘法中流出。况且,如果不是法界中确实有大乘法所弘传的第八识如来藏,也就不可能有三界任何一法可说、可修、可证。换句话说,第八识如来藏是修证大乘法的根本内涵,一切佛法都是从唯一佛乘的大乘法中流出,正是所谓“唯一大乘”!

  接着,我们再回到胜鬘夫人的第九个大愿,说正法久住将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天人充满而恶道众生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果护持正法久住,修学善净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么阿修罗众生就会越来越少。即使许多人修学佛法不能证悟,可是他们同时也是不断修学善净业,也就可以往生忉利天。这样天人的眷属就会越来越多,天人的势力就会比阿修罗的势力更大,那么天人就可以避免和阿修罗战争,日子就可以过得安隐些。也就是说,当天人充满时,恶道便会减少;当恶道减少时,天人的日子便可以过得安隐快乐,就不会有所谓的:阿修罗王率领一大群阿修罗众来跟天人争斗的事情。正法久住,一定会有这个现象。所以诸天为了这个原因,也会来护持正法。

  再说,菩萨作了折伏以及摄受的工作之后,诸天和人间也就可以把如来的正法轮随时随地加以运转,这样,诸佛的佛法慧命就可以不断地利乐人天。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菩萨永远不舍弃救护众生、不舍弃摄受众生,并且把第九个大愿永远摄持不舍,这就是三聚净戒中的摄有情戒。

  接下来,胜鬘夫人所发的第十个大愿,这是属于摄受善法的大愿,经文开示说:

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何以故?
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
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意思就是说:胜鬘夫人立下誓愿,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成佛,摄受正法的这个大愿,永远都不会放弃、也不会忘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忘失正法,就会忘失大乘;而忘失大乘,就会忘失波罗蜜;而忘失波罗蜜的人,他一定不会爱乐大乘。

  可如果菩萨不能心得决定于大乘法,也就是说,如果菩萨对于二乘法或外道法,仍然还有所爱乐的话,他就不能获得摄受正法欲。因为爱乐二乘解脱道的人,对于这个摄受正法的大愿,必定没有丝毫的喜乐,表示他没有摄受波罗蜜、没有摄受大乘的愿望,也就不会对大乘法有所爱乐,终究不能进入大乘法中,那么他就永远不能堪任超越于凡夫境界。

  各位视频前面的朋友!您也可以在佛菩萨的圣像前立下这个大乘愿。因为当您发了这个大乘愿之后,能够尽量去作,将会使您的第八识心中,熏习成就摄受正法的净业种子。那么于未来世,当菩萨您还没有证悟佛菩提之前,您也会有这个习性去折伏邪法而摄受正法。这个习性,将会随时存在着,因为您已经把它熏习成为种子而落谢在您的第八识心中。这就是唯识学所说的“现行熏种子,种子熏现行”的道理。意思就是说,这一世的现行熏习成为种子之后,菩萨您的如来藏就会自动帮您收存得好好的。当未来世缘熟时,您的如来藏中所收藏的这些相应的净业种子,就会流注出来而成为现行。

  所以,各位菩萨!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离开胎昧,也不必担心,可以勇发这个大乘愿,就是“摄受正法,终不忘失”的这个大愿。当我们有了这个大愿的种子收藏在如来藏中,再加上不断地串串熏习,当未来世又听闻到正法,了解到说:“实证二乘解脱道以后,入无余涅槃,就是灰身泯智。”那时候,自然不会爱乐小乘法,心中一定会这么想:“佛法应该不是只有这样而已!”因此,您又会深入去探究佛法,探究到因缘成熟时,又会再次接触到大乘正法。一旦接触到大乘正法,又会把波罗蜜的种子引发出来,终究还是会再回到摄受正法的正道上来。

  各位菩萨!行菩萨道、修菩萨道,就是要这样子,一世又一世不断地于佛菩提道上一步一步往前迈进。前面我们提到说波罗蜜,那什么是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大乘就是到彼岸,所以波罗蜜就是大乘,大乘就是波罗蜜。

  各位菩萨!大乘法的修行,从最初十信位,有的人要修一个大劫,可有的人甚至要修一万大劫,才能满足十信位而进入初住位,这就是远波罗蜜多的修行。这个远波罗蜜多的范围,函盖资粮位、加行位以及见道位。在这个阶段当中,得要断我见、明心、眼见佛性,这样才能完成十住位的修行,这大约是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分之一。接下去,十行位以及十回向位,同样各是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分之一。就这样十住、十行、十回向,走完第一大阿僧祇劫,叫作远波罗蜜多。这时候因为距离佛地还很遥远,所以叫作远波罗蜜多。

  接下来的修道位,还要两大阿僧祇劫来修,就是所谓的近波罗蜜多以及大波罗蜜多。这个近波罗蜜多,是从初地修到七地满心,这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叫作近波罗蜜多;因为波罗蜜多已经接近了,距离成佛时间比较接近了,接近究竟到彼岸的境界,所以叫作近波罗蜜多。接下来就是大波罗蜜多,这仍然属于修道位,就是从八地修到等觉位。也就是说,从八地开始进入第三大阿僧祇劫,从此改名为大波罗蜜多。而八地菩萨于相于土都能自在,只要起一个作意,不必加行就可以完成想要作的工作。这时候具有大威德力,能降伏一切众生,至于对方被降伏之后,学不学法,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能降伏难调伏的众生。

  当十地满心菩萨进入等觉位之后,接下来,还要以百劫时间来修相好。在这一百劫当中,得要不断布施内财与外财,没有别的事情,就是专修福德,所谓“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才能圆满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以及无量无数随形好。接着,最后阶段就是圆满波罗蜜多,这是究竟位。当等觉菩萨修集福德圆满具足之后,上生兜率天,在兜率内院当妙觉菩萨,譬如弥勒菩萨,现在正在兜率内院为天人说法。当因缘成熟时,将会降生人间,就是最后身菩萨,接着再把最后一分极微细的所知障随眠断除,成为究竟佛,叫作圆满波罗蜜多。

  各位菩萨!在大乘法中修行,得要一步一脚印如实去修证,不能越次躐等。菩萨五十二个阶位,从十信位到等觉、妙觉,每一个阶位都不能躐等跳过去,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一个一个去完成。如果漏掉一个萝卜坑,就表示还没有走过那一步,就要回头再去完成,必须使得那个应有的坑成就。这样一一完成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以及圆满波罗蜜多,这就是成佛之道。

  至于二乘解脱道,那不是波罗蜜、而不到彼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二乘圣人舍寿入无余涅槃,他们自己都已经灭尽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灭尽了,蕴处界都灭尽之后,意识心不在了、意识心断灭了,这时候又哪来解脱果的智慧?连阿罗汉这个人都不存在了,又怎么可能到彼岸呢?人都不存在了,又有谁到彼岸?

  所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实际上没有入无余涅槃,没有谁到达彼岸,因为所谓无余涅槃,只是如来藏独自存在的无境界的境界。一定是还有“人”存在,才能说有“人”到达涅槃彼岸。然而,彼岸的境界,就是如来藏自住的本来涅槃境界。当“五蕴我”还存在,才能现观涅槃彼岸的境界,这样才有“波罗蜜”,这样才能说有到彼岸,所以只有大乘才能“到彼岸”。而“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所以波罗蜜就是大乘,大乘就是到彼岸。

  二乘不能到彼岸,因为阿罗汉解脱生死却不到彼岸,因为阿罗汉舍寿入无余涅槃,阿罗汉的蕴处界都灭尽了,已经没有“人”存在了,又怎么能够到彼岸?只是把自己灭尽无余,不再轮回生死罢了。有关二乘法不到彼岸的义理,在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书中,有很详实的说明。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收看!

  阿弥陀佛!

——————————

大乘愿(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今天,我们仍然是延续上一集的主题,叫作〈大乘愿〉。

  当胜鬘夫人听闻到 世尊为她授记之后,就在 佛前自动自发地发了十个大愿。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大略地解说了第十个大愿,说:“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今天接着,我们再来看经文说:

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文大意是说:胜鬘夫人因为看见前面所说的,不能决定于大乘法的人,有无量大过失的缘故;又因为看见未来无量劫中,摄受正法的大菩萨们都有无量福利的缘故,所以就主动发起了摄受正法而不忘失的大愿正受。

  这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大愿中,把前面的九个大愿,都摄归到最后这一个大愿,就是“摄受正法终不忘失”。这样一定可以使人超越凡夫地,并且远离不肯摄受正法的无量大过失;在未来的无量世中,世世也都会是证悟的菩萨摩诃萨;由于这个缘故,便可以迅速成就佛道,福德利益将会无量无边。因此,大众都应当要受这个大受。所以,各位视频前面的朋友!您如果也来发这个大愿,可以使您的菩萨性渐渐增长广大,对您的道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胜鬘夫人在 佛前发了这个大愿之后,祈求 佛世尊为她作证,所以接着又说:

法主世尊现为我证,唯佛世尊现前证知;
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或起疑网,以十大受极难度故,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文大意是说:胜鬘夫人祈请法主 世尊现前为她作证,也唯有 世尊能现前为胜鬘夫人证明,知道胜鬘夫人是真诚发起这十大愿。由于众生的善根微薄,听了也许生起怀疑不信,因为这十大愿很难超越、很难达到的缘故;如果众生怀疑不信,将会在无明笼罩的漫漫长夜里,以种种不正当的想法,或以不正确的讲法,障碍了佛道的修学,因此而无法获得安乐。

  所以各位视频前面的朋友!当我们听了这十大愿的义理之后,是否也应当要信受,并且效法胜鬘夫人,勇发这十大愿。虽然发了大愿,也许这一世还不一定能够作到,可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出口成愿”!我们可以藉着在佛前勇发十大愿的因缘,一方面增长自己的善根,促使自己的善根深厚;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佛菩萨的护念加持,使得自己于未来世也可以作到。

  接着胜鬘夫人又说:

为安彼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
我受此十大受如说行者,以此誓故,于大众中当雨天花、出天妙音。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文大意是说:为了安定那些对于十大愿怀疑不信,所谓善根微薄的人,所以胜鬘夫人如今在佛前,立下诚实的誓愿;也就是胜鬘夫人现前在 佛前正受这十大愿,并且能够依这十大愿如说而行。因为这个誓愿的缘故,此刻在大众面前,就应当会有很多很多美丽的天花从天空中飘下来,并且从天空中出现美妙的天妙音。

  胜鬘夫人是这一部经的经主,法主是 世尊,这一部经是以胜鬘夫人作为主轴来说的。胜鬘夫人既是在家人,又是女众,却能说出这么深妙的佛法来。所以,视频前面的女众菩萨!对自己要有信心!因为在佛法中,特别是在大乘法中,是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众、女众,因为在大乘佛法中不看表相,只看您有没有那个实质;在二乘法中才会说:出家尊贵于在家,男众尊贵于女众。在大乘法中却是平等平等,只看证量高低差别;可如果是从证量差别来看的话,其实也是平等的,因为只要您的证量到了,您就是这个果位。

  自古以来,一直有人将二乘声闻道错解为佛菩提道,错将声闻解脱道所证的声闻果套在佛菩提道的修证上来判果,乃至有的人甚至妄以声闻解脱道来取代佛菩提道。有鉴于此,正觉同修会制作了一张简表,叫作“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将声闻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概要内容与关联,非常清楚地表列出来,让学佛人可以容易理解整体佛法的概要,从这里就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入道。如果菩萨您有需要的话,想要一览成佛之道的次第与内涵,欢迎您来正觉同修会索取,在正觉的官网上也可以看到这张概要表。

  接着,我们再回到经文来说,当胜鬘夫人发了誓愿之后,到底天空中有没有飘下天花呢?有没有奏出天乐呢?我们看看接下来的经文是怎么说的:

说是语时,于虚空中雨众天花,出妙声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
彼见妙花及闻音声,一切众会疑惑悉除,喜踊无量而发愿言:
“恒与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经文大意是说:当胜鬘夫人她的话才刚刚说完,果然,诸天立刻为她证明,就从天空中不断地飘下很多很多美丽的天花,并且发出美妙的音声说:“是啊!是啊!就是这样,就像胜鬘夫人所说的,事实上也正是这样,胜鬘夫人所说的都是真实,跟事实完全没有差别。”这时候,当大众看见天空中,飘下许多美妙的天花,同时听到空中发出赞叹的妙音,一切与会大众,他们心中的疑惑全部都消除了,因此就欢喜踊跃无量而发下誓愿说:“我们永远都要跟随胜鬘夫人,常常共相聚会,并且随同胜鬘夫人所行一样去修行。”

  各位菩萨!您是否也欣乐于随同胜鬘夫人所行一样去修行呢?接着 世尊授记一切与会大众说:“都可以如你们所愿,生生世世跟随胜鬘夫人。”由此可见,经中这些人本来是有疑惑的,也就是善根微薄的人。所以各位菩萨!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对自己要有信心!

  接着由于胜鬘夫人在 佛前真诚地发了十大愿,当时果真从天空中飘下许多天花作为证明;同时天人又发出音声赞叹护持,使得当时有疑惑的人不再怀疑,因此发愿说:“世世跟随胜鬘夫人一起走上佛菩提道。”胜鬘夫人有大智慧,能够在 世尊面前发这样的大愿,并且都是她自己主动说出来的,然后再由 世尊全部许可。显然胜鬘夫人不是简单人物。人间有这样的大菩萨,当然要紧跟着她学法。所以,经中这些人虽然善根微薄,却是很有智慧,他们跟对了善知识。由于他们有这个愿,世尊就授记说:“你们所有人都可以如愿追随!”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经中这些人,轻易发一个愿就可以如愿,真的是这样吗?”是的,真的可以如愿!除非后来他们对胜鬘夫人怀疑不信,否则这个愿是会继续存在。所以有一句话说“出口成愿”,也确实是如此,因为说出口以后,表示心中已经下定这个决心,才会说出口,要不然就是永远放在心中,就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一般说来,在还没有决定之前,是不会说出口的,除非是被逼迫而应付应付。可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人逼迫他们,既然说出口,当然会成愿,因此 世尊授记说:“如其所愿!”

  当这个大愿发了之后,不但自己心中的种子已经成就了。再说每个学佛人也都各有不同层级的护法神,这些护法神在未来世也是还会继续护持;因为只要紧跟着发愿的人,也同样会有正法可以听闻熏习,甚至也可以跟着开悟。因为护法神也希望能护持到一位有因缘证悟的人,所以菩萨您如果有这个福德,他就愿意护持您;既然愿意护持,希望跟着您生生世世得大受用,所以下辈子您要是忘了,他也会帮您安排因缘,使您再回到正法来。因为不是只有大菩萨会帮助学佛人作这样的安排,护法神也会作这样的安排。所以一旦发了这个大愿,下辈子您也许因为胎昧而忘记了,但护法神没有忘记,为了他自己的道业,他也会来帮忙。

  因此一旦出口发愿,未来世就有因缘实现。可反过来说,也不能随便发恶愿。譬如,佛世的时候,有一位外道修行人,叫作郁头蓝弗,他每天非常精进在水边的树林下打坐修定;可他经常被鱼儿在水中跳跃的击水声,还有鸟儿在树林中飞来飞去的鸣叫声惊扰,这就使得郁头蓝弗起了瞋恚心,于是发了恶愿说,以后要当一只飞狸,要来捕杀这些吵到他修定的鱼和鸟。当他发了这样的恶愿之后,他又另外找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继续修定,最后终于让他修成非想非非想定,后来也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可正因为他曾经发了恶愿,所以当他在非想非非想天的天福享尽之后,将会下堕到畜生道去当一只飞狸,就在水边的树林里捕杀鸟和鱼;但也因为这样而造下了杀业,当他的飞狸果报结束之后,又会下堕到地狱去受苦。

  所以千万不可随便发恶愿,因为出口成愿;虽然报了仇,出了那口怨气,可自己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世的时候,有一位琉璃大王,他的母亲本来是释迦族中的一个婢女,后来嫁给琉璃大王的父亲,生下了琉璃王子。有一天,琉璃王子跟随母亲回到释迦族故乡,却遭受到羞辱,说他是婢女所生的儿子等等羞辱的言语。于是,琉璃王子起了瞋心,他发下恶愿说:“将来当上国王,一定要报这个仇,要把释迦族消灭掉。”

  后来他果然登上了王位成为琉璃大王,在一名恶臣的怂恿下,率领大兵要来消灭释迦族。每当琉璃大王发兵要来攻打的时候,世尊就在军队将会经过的路上,就在路边的树底下坐着等;就这样,琉璃大王连续几次出兵途中,都遇到 世尊静坐在路边的树下,琉璃大王只好下令撤兵。可 世尊知道这是释迦族往世的共业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后也就不再去阻止了,于是最后,释迦族就被琉璃大王消灭了。虽然说释迦族被消灭的这件事,有它过去世的因缘,可是却把 世尊俗家的释迦族消灭了。所以后来就如同 世尊所授记的:七天之后,琉璃大王和他的军队,在阿脂罗河的大河边游憩时,半夜里遇上了暴风雨,结果全军都被大水淹没而死亡。

  从以上所说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道理来,就是出口成愿。但是,发恶愿是很严重的事情。善愿可以尽量发、勇猛发,可是恶愿不能随便发。可如果曾经发了恶愿,那该怎么办呢?赶快如法忏悔,因为如果懂得忏悔,那么便有救了。

  我们再话说回来,若有人听闻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以及 阿弥陀佛的大愿,然后生起爱乐之心,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即使只有生起这个善愿而已,可是等到他舍报时犹如梦中,阿弥陀佛也会来为他点醒:“你曾经发愿要来极乐世界,如今还要不要来呢?”如果他想起来了:“对啊!我有发过这个愿,我愿意去!”阿弥陀佛就接引他去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发愿,厉害不厉害呢?还真厉害!“出口成愿”这四个字,大家可要记住了!已经说出口的愿力,将会在未来帮我们实现。

  因此如果发愿说:“我将来一定要成佛,一定要广度众生!”像这样的善净愿,大家尽量发、勇猛发。因为出口成愿,已经说出口,就表示在心中已经心得决定。即使未来世因为胎昧而忘记了,也可以藉由这个善愿力,不断地把自己往上推升,迅速成就佛道。

  最后,我们总结一句话:不论恶愿是多么的微小,都不能随着一时的情绪而发下恶愿;至于善净愿,不论是大是小,都很好!大家尽量发善净愿。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

  祝愿大家:色身康泰、福慧增长、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愿您我共成佛道!

强力推荐:

文章和视频出处:

第022集 大乘愿(二)www.hymzwb.net第023集 大乘愿(三)www.hymzwb.net第024集 大乘愿(四)www.hymzwb.net

标签组:[佛教] [佛法] [菩萨] [经文] [大乘佛法] [菠萝蜜] [众生] [大乘] [如来藏

上一篇一个高僧提醒我:人走霉运的时候,多到这四个地方坐一坐,会转运_人生

下一篇震惊投资圈,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打了,大水冲了龙王庙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