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搬进酒店,丢掉文化内核的文创开发太尴尬|荔枝时评_秦始皇陵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1-06-07

发表自话题:兵马俑主题酒店

原标题:兵马俑搬进酒店,丢掉文化内核的文创开发太尴尬|荔枝时评

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利用文化遗产元素开发文创产品成为一股风潮。无论是“萌萌哒”的故宫系列文创,还是被称为文创界“当红炸子鸡”的敦煌丝路文创,都成为一时的网红。作为公众心目中“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自然也成为文创开发的灵感源泉。然而,“变脸兵马俑”“兵马俑民宿”等“土味”创意,也不时在舆论场上引发争议。

在秦俑发现45周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立40周年之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表达了对兵马俑主题酒店的态度,“我非常反感”。他认为,兵马俑主题酒店违背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主张这样去开发文创产品。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如何妥善开发文化遗产,利用文化遗产元素开展二次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刻命题。一方面,利用文化遗产元素开发文创产品,能够拉近当代人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促进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另一方面,如果过度营销,难免曲解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让文创开发“挂羊头卖狗肉”。

现实中,大量低劣的文创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这几乎是世界各国旅游业的通病。几乎在所有国家知名景区的纪念品商店中,都能看到形式类似、制作粗糙的文创产品,比如绘有文化遗产图案的冰箱贴等。当然,在许多游客眼中,这种简单而廉价的文创产品用来把玩未尝不可。但是,对于文创产业的开发者来说,他们理应有更高的追求,让文创产品不止是庸俗的旅游纪念品。

文创产品,重在传播和传承文化。把文化遗产元素简单地移植到某个现代用品上,并不是文创开发的真诚态度。只有让游客、消费者获得丰富的文创体验,才能真正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日,“故宫万寿灯天灯宫灯复原品公益拍卖”活动引发舆论关注。在慈善拍卖会上,天灯被买家以1060万元拍下,万寿灯则以800万元拍下。堪称“天价”的拍卖结果,无疑再次扩大了人们对文创产业的想象空间。显然,如果没有故宫博物院和相关文创机构对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改变了人们对“故宫只有建筑”的印象,文创产品很难实现如此高额度的附加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像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产品,成了文创领域的一股清流。过去,因为体制机制的限制,很多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敢、不愿迈出开发文创产品的步子,认为搞文创开发就是做生意,就是利用遗产元素“圈钱”。如今,随着文保机构观念的改变,以及公众接受度的提高,由保护者引导文创产品的开发,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汇聚了大量专家,他们对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理解深刻,更懂得如何在文创产品中植入文化遗产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创开发中,公认领风气之先的莫过于台北故宫,把“瘦金体”融入西餐餐具,把“朕知道了”印到胶带上,诸如此类的文化创意,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啧啧称赞。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主动介入文创开发,既能在文化遗产传播上“正本清源”,又能通过销售文创产品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实现“双赢”。当然,在保护好自身创意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要注意开放地保护文化遗产,允许更多有实力的个人和组织参与文创开发,使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对而言,围绕秦始皇兵马俑元素的文创开发还是比较滞后的。在陕西西安,有许多制作仿制兵马俑的工厂和作坊,但对兵马俑的文创开发停留在形象模仿的浅层次上。把“兵马俑”搬到酒店里,尽管“脑洞”很大,但未免缺乏对消费者真实感受的考虑,因而显得太过尴尬。其实,文创开发不妨换一种思路,走出形象模仿的老套路。让人们在生活中体味文化,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应当成为指导文创开发的基本原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文化] [兵马俑] [文物] [炎黄文化] [秦始皇陵

上一篇住兵马俑酒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闭上眼睛,你就是秦始皇!!!_视频

下一篇我带着狗子,住进了兵马俑酒店!然后......_赤丸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