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袁隆平
求索大地有丰产,追梦人间无饥荒。
50多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袁隆平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神州挥泪悼念袁公之际,一篇他生前回忆母亲的文章《妈妈,稻子熟了》也刷屏了,让人们不由得关注起伟大科学家背后的平凡母亲。
袁母华静,出生于扬州富商家庭,早年丧父,随母寄居舅舅家。高中毕业后,去安徽芜湖某校教英语,后与毕业于东南大学的袁兴烈结婚。袁隆平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抗战全面爆发,袁兴烈投笔从戎,华静辞去工作,回家照顾五个孩子。战火纷飞,全家人虽颠沛流离,却从没间断对孩子的教育。
《新湘评论》(2011年第18期)曾刊登《妈妈,稻子熟了》
赋予他大地情怀
1939年,9岁的袁隆平随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重庆,租住在长江南岸民居。小院简陋,但在母亲的巧手下,变得花草繁茂,夜晚还有野虫吟唱。母亲带着他给花草浇水,观察动植物,在江中游泳,在江边晒太阳,在草丛中嬉戏蚂蚱,培养了他拥抱大自然的情怀,也铸就了他活泼好动的个性。袁隆平说从小老师给他的评语就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杂交水稻名扬天下后,同行与学生也说,或许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性格才成就了袁隆平。因为,毫无羁绊的大脑才是科学生长的良田。
据袁隆平回忆,母亲知书达理、贤惠慈爱,总是鼓励他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
袁隆平(左)和母亲 图源:北京日报
母亲还给他讲女娲,讲神农,告诉他:“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长的棉花做成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当时的重庆到处是逃难乞讨者,一次他跟母亲上街,见一群人围着耍猴卖艺的,不顾旁边的乞讨老人。母亲却拿出了一角小洋钱塞进老人手里,无声的行动,从此为他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对苦难民众抱有同情之心,要让饥饿的人吃饱饭的愿望!
开启他的科学大门
袁隆平的英语得益于母亲,很小就跟着母亲读英语故事、唱英语歌、看英语电影,上学后英语轻松拿高分。中学后,便可阅读英文原版泰戈尔诗歌、莎士比亚戏剧……母亲的启蒙非常切合外语学习的规律,即听说优先、读写跟上,通过兴趣来自然沉浸在外语环境中。
英语水平对袁隆平的科研工作起到了至关作用。无论是及时掌握国外最新的科研方向,还是参加学术论坛、合作研究,他都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英语学习、交流。他回忆母亲道:“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
袁隆平和家人 来源:CCTV10
铸就他不竭的攻关动力
1953年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袁隆平,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湖南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在这里,他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基层专业农技人才;也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为了他致力科研,七旬老母毅然放弃大都市,来山村陪伴。“从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那!’”
袁隆平一生致力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亩产200公斤左右变成1000多公斤。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了绿色希望和金色收获。名满天下时,依然淡泊名利,在田野里苦心钻研。他说:“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扎根祖国大地,成为生命蓬勃的种子,创造出杂交水稻事业的蓬勃景象,而这一切都来自母亲的浇灌。他给母亲写信说:“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李峥嵘 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