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博物馆奇妙漫游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已经去博物馆养生了
作者:唐夏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我们这一代人对夜晚的博物馆的好奇,多半来自《博物馆奇妙夜》的荼毒——也许还包括《达芬奇密码》。
流行文学和卖座电影中的博物馆,几乎总是在夜晚。这大概是因为,夜晚的博物馆,看上去就是个“会发生点什么”的绝佳背景。
与远古、古代相关的一切,本来就很容易激起人的想象。而夜色更是神秘感的催化剂。夜幕中的博物馆,没有了白昼的人潮涌动,只有来自各种年代的古物彼此相望,宜穿越,宜阴谋论,宜怪力乱神,宜各种脑洞。
01.
与白天相比,夜游博物馆,打开方式要丰富得多。
最常见的初阶玩法,是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Musuem Late)。晚间的开放区域、展出规格和白天相同或接近,差别只在于时间。
这类定期开放的夜场,在许多知名博物馆已是惯例。比如卢浮宫每周三、周五开到晚上9点45分,大英博物馆每周五开到晚上8点半,纽约大都会每周五、周六开到晚上9点。
而在国内博物馆界,今夏之前,夜场还是稀罕物。直到7月前后,国博、上博、陕历博、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一系列重量级博物馆突然一窝蜂地宣布暑期开夜场。集中搞事试水意图明显,夜场常态化或将逐渐成为可能。
这种“夜游”,其实只是把白天看展挪到晚上,无难度系数。全部注意事项,就是确认好夜场开放日期和最晚进馆时间,该预约的(比如国博)提前预约,别白跑一趟。
不过来都来了,不妨调整好心态,多点耐心。因为夜场的精髓,就在一个字:等。
错峰参观是夜场的天然优势,对打卡党特别友好。再难挤上前的热门藏品,只要苟得够久,基本都能应有尽有。即便像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那样永远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镇馆之宝,待到夜场临近散场,都会有清静得不剩几个人的时候,足以让你从容拍下完美留影(别用自拍杆),深藏身与名。
↓你甚至可以承包空无一人的大英博物馆中国厅
而对于重度博物馆爱好者来说,夜场的意义远远不只多出来的那几个小时,更意味着可以实现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梦想:在博物馆里泡一整天。
备好干粮,做好功课,赶第一波进场,从开门逛到关门,十小时起步,逛它个天昏地暗过足瘾——这是很多人踏进博物馆大门时的雄心壮志。但一个事实很容易被人忽略:逛博物馆这项看起来十分文艺的活动,实际上真的非常累人。
平时步行,一万八千步,不觉得多累;不太陡的山路,一万八千步,顶多腿脚酸疼;到了博物馆,一万八千步走下来,感觉急需挂骨科。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但披星戴月瘸着走出来时,那种疲惫而充实的幸福感,又是难以言喻地欲罢不能。
看展一时爽,一直看一直爽。但这也只是博物馆夜游的基本操作。进阶版夜游,才算真正有“夜”的味道。
02.
所谓“夜的味道”,就是要有一些和白天参观不一样的体验。
比如,时间可以更久一点,最好在博物馆熬个养生夜。或者针对夜场设置特别的项目,是为夜游的“进阶版”。
进阶当然意味着难度系数提升。想在博物馆呆得更久、玩得更爽,不是不能做到,但有时要看运气,有时要看时机,当然,还得看预算。
时机一般可遇不可求,误打误撞比较容易收获惊喜。前几年,在国外小城市里过了次年,听闻小城的博物馆里居然有春节晚场活动,为了传说中免费的“中国小吃”去凑了次热闹。
到场一看,小吃基本都是不大认得的西式中餐,活动倒是无比欢乐:十里八乡的小朋友们在博物馆里学舞龙、做风筝,听中国文物的故事,玩累了,在纪念品商店买个铜钱串、拨浪鼓,高高兴兴回家。虽然诸如春联贴反了之类的细节不好深究,但“大过年的”的气氛,已然完美传达。
说回到国内,想在博物馆里过午夜,机会比较渺茫。遥远的2002年,上博办过一次“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展”,72件藏品件件是如雷贯耳的大牌,场场爆满,最后通宵开展,最强修仙党熬到了凌晨4点。但一般来说,只有特别火爆的临展会开设夜场,这其中能开设通宵场的概率,少之又少。
主打夜游差异化体验的博物馆,在国内倒是也有一些。特别是自然科普类博物馆,很早就追赶全世界玩“博物馆奇妙夜”的潮流,做互动漫游、引进国外成熟的科普秀。但这类夜场活动通常是寒暑假限定,针对亲子市场,内容偏向少儿。纯粹奔着夜游体验而去的成年人,画风比较尴尬。
如果不限于国内,就世界范围而言,博物馆夜游的首选,莫过于去欧洲,体验一次“博物馆之夜”(Museum Night)。
每年5月18日,即“世界博物馆日”,巴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这样拥有顶级博物馆的欧洲城市,都会举办“博物馆之夜”,开放时间通常可延长到凌晨2点。去年,全欧洲有2000多家大小博物馆参加了这项活动,规模相当盛大。
“博物馆之夜”的妙处在于,除了可以疯狂看展,还有相当丰富的活动,包括露天音乐演出、舞台表演、电影、讲座、工作室互动等,不怕吃不饱,只怕吃太撑。
唯一的问题是,今年的5月18日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现在开始规划,可能还赶得上8月31日柏林的“博物馆长夜”(Long Night of Museums)。
德国人民异常热爱逛博物馆。博物馆夜游本来也是他们的发明。柏林从1997年开始办“博物馆长夜”,20多年经验+德式效率,活动组织异常靠谱,有官方推荐路线,有班车服务。今年参加夜游活动的有75家博物馆,除了展览,还有85场音乐演出、舞台表演和电影放映。密度超饱和,足以让每个选择障碍患者焦虑到秃头。
这样幸福的烦恼,好希望我有一天也能拥有。
03.
对于博物馆夜游,我们还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睡在博物馆。
谁不想在恐龙、猛犸象或者拉美西斯二世的凝视下睡一觉呢。这才是花钱买体验的最高段位。
放眼世界,可睡的博物馆确实不算太多,在美国相对更流行一些。毕竟他们有最原汁原味的“博物馆奇妙夜”,即电影第一部的实拍地点——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长达15个小时之久的夜宿项目极其丰富,可以跟着讲解员,趁着夜黑风高,打着手电筒穿梭在巨大的古生物化石中。
但整个行程最精华的地方,要等到参观结束之后:这个晚上,会在博物馆最具标志性的巨大蓝鲸模型下入睡。这条近30米长的蓝鲸据说魔力非凡,很多睡在这儿的人都表示,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在公共场合睡得这么香。
美国有蓝鲸陪睡,英国有恐龙陪睡。英国自然史博物馆的夜宿,可以抱着铺盖卷,找个自己喜欢的恐龙化石旁边打地铺。是不是叶公好龙,睡一觉就知道。
这是夜游的最高阶形态,而就像一切高级事物一样,想实现这个愿望,还是不能免俗地要谈钱。
即便住宿条件只是打地铺(还要自带睡袋和枕头),在博物馆睡一觉,花费也是相当不菲。蓝鲸陪睡,成人350美元;恐龙陪睡,成人180镑。还不一定能约得到。
以人文类藏品为主的博物馆,也在开设夜宿项目。比如大英博物馆,今年10月的主题是“丝绸之路”,参观者会在遍地都是镇馆级文物的埃及厅和亚述厅入睡。但大英博物馆的夜宿面向的是8到15岁的未成年人,而且还得是博物馆的小会员。成年人只能望洋兴叹。
其实,探秘、寻宝、幻想、做梦,以及与博物馆夜游有关的一切,本来也并不只是小孩子的专利。每个成年人,都会有需要从日常琐碎中隐遁、短暂沉浸在与现实生存压力无关的另一个世界的时刻。暴走博物馆,让自己被古物与艺术品包围,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这是大概一种当代的“精神养生”。有人去旅行、去运动,有人养养花写写字,还有人玩魔方玩数独做数学题。和逛博物馆一样,都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游离于功利世界之外的支点,获得一些生活的闲适和趣味,再寄托一点小小的梦想。
而我的梦想是,如果哪位土豪朋友立志睡遍全世界的博物馆,请带上我。
参考资料:
1. BAI资本:除了夜游文创,博物馆还靠什么谋生?虎嗅网2019年2月27日
2. 夜游博物馆:来一场真实的“博物馆奇妙夜”,澎湃新闻2017年9月1日
3. 周永亮:兵马俑被损坏背后:博物馆经费短缺 运营陷亏损,北京时间2018年2月28日
4. 卜松竹:博物馆夜间开放难度有多大?《广州日报》2015年3月19日
5. 赵语涵、蔡静灵:博物馆开夜场如何能双赢,《收藏快报》2019年7月17日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其他图片来自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官方网站及本文作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