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原标题:是什么催生了教育焦虑和内卷?经济学家眼中的“育儿”
Summer姐姐 / 文
最近,有一条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受疫情影响,欧美多国新生儿数量锐减。
不止是欧美,生育率下降的情况,在亚洲国家也普遍存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生娃了?无法负担逐年上涨的养育成本,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前两年网传的养娃成本预算表就已经如此“昂贵”了。这样看下来,大街上每一个牵着孩子的家长,都是隐藏的百万富翁↓
经济条件会影响你的育儿决策吗?
最近,我读了一本用“硬核”经济学解释教育行为的书籍《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著名经济学家,前者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的教授,后者是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经济学原理,并整合多个学科的大量数据,研究和阐述了经济激励和约束是如何影响不同国家育儿习俗的,以及什么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
他们的研究数据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从美国、英国、北欧到中国和日本……
两位经济学家指出,作为社科学者,他们的任务不是告诉父母应当做什么,而是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力量。
父母的育儿方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用经济学完整解释的。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情况,以及教育回报的高低。因此,育儿经济学,能够帮助人们来理解一些问题。
例如,家庭如何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多少教育投资,以及选择怎样的教养方式。
“虎爸虎妈”:经济发展不平等的产物
当然,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孩子,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因素,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育一个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够幸福。
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在作出决策之前,需要先考虑“约束”问题。
对于养育孩子来说,最首当其冲的,就是“预算约束”——有限的资金,可能会限制父母将孩子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或者购买最新款的衣服和玩具。
还有非财务性质的约束,比如时间和能力。
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基本上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优化其行为,比如,选择怎样的教养方式。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教养方式主要被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专断型,家长对孩子严加控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第二种是放任型,遵循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
第三种是权威型,这种教养方式采取了折中的方法。
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努力,来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以达到教养的目标。
其中,第二种和第三种都属于密集型教养方式。
根据书中列举的实证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要优于其它教养方式下的孩子。
而作者想要研究和证明的方向是:通过经济学方法,来找到驱使父母在实际生活中选择某种教养方式的动机,以及教养方式是如何随着经济激励的改变而变化的。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群体间采取的教养方式的差异。
举例来说,在一个辍学者的收入,仅仅比医生和工程师稍低一点的社会,父母就会更倾向于承放任型教养。因为无论孩子的学业如何,将来都不愁工作会无法糊口。
反之,在一个教育和努力能得到高回报,以及教育程度低的人会生活艰难的社会中,即使以抑制孩子的个人发展为代价,父母也会有很强的动机督促孩子,选择密集型教养方式。
父母身处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应当是育儿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因此,纵向来看,在过去的30年中,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大幅上升,“虎妈虎爸”和“直升机育儿”就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经济平等与育儿价值观的选择
之前看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芬兰的教育方式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芬兰的学校从来都没有考试,家长们也从来不必为学区房和特长班争得“头破血流”,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
而在日本的教育理念当中,分享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这和他们国家有限的资源有很大关系。
在本书中,作者认为:许多父母的选择,最初看起来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但最终还是归结于经济条件。
根据经济激励理论,在不平等程度上升较快的社会,父母会更倾向于密集型的教养方式,特别是权威型。
而在收入分布变得更为平均的社会,父母会更倾向于放任型。
作者还在不同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大致相似)的父母当中,进行了一项“世界价值观调查”。
这个调查覆盖了一系列关于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问题。
例如,“父母认为孩子应当在家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选项有“独立性”、“勤奋”、“责任感”、“想象力”、“对他人的宽容和尊重”、“节俭”、“决心和毅力”、“宗教信仰”、“无私和服从”等等。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不平等国家,许多父母会格外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而在低不平等国家,父母更重视独立性和想象力。
例如,65%的美国人认为勤奋是重要美德,而这一比例在北欧国家则只有11%-17%。
让人有点意外的是,我们印象中一向以“勤勉”出名的德国人,这一比例也低于30%,而德国恰恰具有很低的经济不平等水平。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越不平等,父母就越会认为孩子应当学习勤奋的美德。
相反的规律出现在对“独立性”的选择中。
北欧的父母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其中有93%的挪威父母选择了这个选项;而只有一半的美国父母认为独立性很重要。
本书作者还把中国和俄罗斯列入了调查对象之中。
结果,90%的中国和俄罗斯父母选择了勤奋这一美德,而对于“想象力”的选择则只有23%和15%。
宽容有爱心的父母,最终可能会拥有更快乐、独立的孩子,但这些孩子也有可能不太愿意面对全球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
因此,这个结果并不是为了说明,美国或者中俄的父母不如欧洲的父母,养育方式各有利弊,其适用性因经济环境而异。
自1980年以后,全球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在不断加剧
考虑到父母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得更不平等时,具有相同的经济特征的父母更不倾向于放任型,而是更倾向于权威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更为专断。
进一步而言,持续增长的经济不平等,会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的“直升机育儿”急剧上升。
2015年播出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甚至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你的人生,我的战争。
针对男孩女孩教养方式的变化
早期的大多数社会是父权制社会,女性和男性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男性往往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话语权。
对于女性来说,除了权力和歧视,她们在社会分工方面也存在经济根源。
例如,哺乳孩子会把母亲限制在幼儿身边,而男性则专门从事更高体力要求的任务。
这种分工会反映在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育儿差异上。
比如,在冰岛,放羊的任务会被分配给男孩,女孩则需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反映在性别角色上。
技术进步降低了对体力的要求,劳动力市场越来越看重认知和社交能力,女性的优势也因此体现出来。
到了20世纪,女性就业市场参与度提高了,但基本上都是单身女性,一个女性一旦结婚,就要停止工作,照顾家庭。
二战之后,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在90年代达到了70%,不再远低于男性。
随着家庭中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各种家电的发明,大大降低了家务的劳动时间,女性得以在正式的就业市场上追求自己的事业。
社会上对职业女性的公然歧视和偏见,也随着文化变迁和时间而减弱,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
这时的女性意识到,除了家庭主妇,另一种生活也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更有吸引力。
对工作的向往一代代传递下去,最终形成了全新的工作规范。
育儿经济学理论认为,身为父母,会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为成年后要面对的经济环境做好准备。
因此,不难推断,鉴于近几十年以来,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大幅提高,家长对于女孩的教养决策,会从培养她们成为家庭主妇,转变为让她们具备成为职业女性的能力。
数据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家长倾向于让女孩也接受可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高回报的教育,这在40年代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对于男孩和女孩,父母会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吗?
据1997年的相关研究表明,女孩的父母更偏向于权威型教养,而不是放任型和专断型,但是这些差距很小,也就是在1-2个百分点之间。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于男孩和女孩有着相似的计划和期望,以及对有用的价值观和技能看法类似的话,他们就会用相似的教养方法对待男孩和女孩。
但是,专断型的父母会认为女性和男性应当尊崇被社会狭隘规定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认为性别不平等,比如,“军人、科学家就应该是男性,而护士则应该由女性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的性别态度与经济变量是高度相关的。
偏好传统性别角色的回答者,比偏好性别平等的回答者家庭收入更低:在这样的家庭中,女性更不可能离家工作,因此家庭经济来源更少。
而且,偏好传统性别角色的人是女性的可能性,与是男性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横向来对比各个国家的情况,专家们发现,在高人均GDP的国家,同意男性应该有更多就业权利的人口比例要低得多。
同时,在一个国家内部,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倾向于男女平等。
育儿的未来
作者一直强调的一点是,这本书不是一本教养指南,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科书答案。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每一种教养方式都各有利弊。
在低社会流动性的社会中,专断型的教养方式可能效果会很好,但在现代社会中,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感与行为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增强个人成功的驱动力,但这同时也会阻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在北欧等国家,父母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使得孩子们有极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但同时也会导致他们的竞争心更弱,不愿意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
那么,如何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做最大努力帮助子女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呢?
家长必须意识到,孩子才是重大决策的最终决定人。
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人力资本的积累,都是通过正式教育完成的,这个过程将延续到孩子成年之后,因此家长无法也不应该完全地“控制”孩子的人生。
专断型的教养方式注定是要失败的 。
而激励孩子,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态度,引导、帮助他们作出决定并给予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写在最后的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呼吁政府应当重视税收、教育等领域的政策对育儿的影响,减缓不公平和育儿差距,以扭转令人担忧的不平等和社会流动的发展趋势。
这些才是经济学家真正关心的问题,他写的始终不是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
未来的教养实践,仍然会被经济变化影响,教育回报率的增长和对独立性的回报的提高,是工业化以来教养方式变化的两个关键因素。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经济不平等的加剧,虽然对每个人都有影响,但对中产父母影响最大。
社会顶层的父母,不平等的加剧并不会改变育儿的利害关系。
同样,社会底层的父母,因为缺乏密集育儿必要的金钱、时间、能力,也没有动力好好“鸡娃”。
对于中产阶层的家长来说,选择密集育儿还是放任自流,可能结果的差异会很大。
我想,这也是现在我国中产阶级父母教育焦虑与内卷的根本原因。
网上广为流传的“牛娃”配置表
教育,其实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它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到未来。
作为父母,如果你被裹挟在这场育儿战争当中,不必过于苛责自己。
在现实环境的激励和约束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一个利他主义的、重视孩子当下和未来幸福的家长,你可能很难摆脱大环境的束缚。
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承认育儿差距的存在,放弃控制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养方式。
以上。
你在你家娃身上投入的最大支出是什么?欢迎留言。
???
「 壹荐 」?
《爱、金钱和孩子》
【美】马赛厄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