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环境下如何避免被“卷”(三)--从供需视角看“内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2021-05-15

发表自话题: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2020年的高频词TOP 10,“内卷”一定具有一席之地,大家纷纷谈“内卷”色变。上一篇讲到的代表个人价值的“本金”,主要侧重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择业;而“内卷”并不受个人控制,但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裹挟其中,甚至连自己什么时候被“卷”到,“卷”到何处都不得而知,更为琢磨不透。这个时候,脱去“内卷”的外衣,仔细分析其本质,反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制定对策,抵御“内卷”风险。

——写在前面

“内卷”的外衣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一种观点——你不优秀,因为你不努力。这句话看似没有错,因为它往往是从确实比你努力且确实比你优秀的人口中说出。但是,这会不会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呢?是不是只有自身很努力且最终优秀了的人,才会选择去说这句话——因为只有他们有资格说这句话。反过来思考一下,比他们更优秀的人,真的都比他们更“努力”么?不如他们的人,一定没有他们“努力”么?

不够努力”这一个评价是有点敷衍的,是一种既得利益者刻意营造的壁垒刻意回避了“内卷”行业的本质成因。因为“努力”是没有上限的,你可以凿壁偷光,但总有人可以指责你为什么没有悬梁刺股。三年前入职算法岗的门槛,和如今入职算法岗的门槛不可同日而语,知乎上把今年的算法秋招描述为“灰飞烟灭”——难道如今优秀的人脸识别、语音输入功能,都是由一群按照去年标准“不够努力”的算法工程师写就的?你认为新入行的更优秀的算法工程师有能力在未来几年发展出更具有开创性的新算法么?

如何看待2021年秋招算法岗灰飞烟灭?www.zhihu.com

所以我们要看清,在我们求职的过程中,实际上职位本身只要求达到(够格),而实际上我们面临的很多情况是要求你over。当面试官认为求职者手写代码不够流畅的时候,他们的前辈同样可以“指”责他们连打纸带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来,当年他们可是可以徒手打出引导程序来——可是试问,这些技能真的能够用来判断未来这名求职者的工作表现么?这种职位对人的挑剔反应出的不是你的无能,而是这个行业的供求关系失衡。

有些求职时候的障碍,并不是说做得好的人一定能够在日后工作中表现得更优秀。比如企业招聘笔试中找数字规律、找图形规律,这和工作要求有任何相关么?企业之所以做这些,只是用某种方式筛掉大部分的求职者——虽然这些被筛掉的人当中确实有不少能够符合岗位要求,甚至能够在未来表现卓越的,但是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中,企业知道,留下来的人当中依然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也能在未来表现卓越的。企业为了挑最优秀的人么?根本不是。他们只需要符合要求的人就行了,既然有很多符合要求的,我不如挑一个好一些的。这就是"内卷"。

所以当你遇到一些类似“回字的四种写法”的题目时,不要怀疑是自己不够努力。可能你选择的职位,供求太不匹配了。

“内卷”离不开周期与供求关系

不停地讲努力努力,听起来有点贩卖焦虑。

但我开头讲了,“选择比努力重要”,实际上我并不是想讲努力。反而我是想说,努力,看起来可行,实际上有很多死路等着你。不努力,die得更快而已。

在我“贩卖”了这么多焦虑之后,我们来看一个不算太恰当的例子——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失业率越来越低了,而且工资越来越高。本文读者可能大都是精英,农民工的工资还超不过你们,但是不得不说,相对于一些专业不够好的本科学生(甚至可以是985),很多农民工的工资可能远远地超过了他们。似乎有一点在玩田忌赛马的游戏,因为论工资均值肯定还是白领高一些、论年龄的淘汰率也是白领更低一筹。但是真的趋势上,非农岗位的就业难度正在慢慢上涨。

为什么?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大学扩招、计划生育,使得能够成为“农民工”的年轻人数量锐减。我国确实经历过几次严峻的制造业倒闭潮,但是在未来几年,制造业的比重会再次逐渐上涨,在全自动工厂全面落地前,我们依然有大量的对蓝领工人的需求。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农民工的地位。

我举这个不恰当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就业供需关系和人口周期的关系。我不是说农民工的目前就业环境不脆弱,也不是说农民工目前待遇超过了大学生,但是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在未来若干年会逐步显现。国务院也定调了,目前就业问题更主要发生在大学生身上——这就是人口周期,我们之所以做人口普查的原因。

经济是一个巨大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性质就是“分形”,我们的经济总是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相似的周期所形成,历史总是有一些重复,但又不是简单的循环。在大的经济周期下,很多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藏着很多必然性,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一些问题:

中美贸易战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如果2020年没有COVID-19,我们的就业环境会更好么?

如果美国2016年大选不是特朗普当选,他们的社会是否会不那么撕裂?

这些问题看似偶然,但是稍加思考可以发现背后有一些必然的因素——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事件只不过是表象,它更深层次的是全球性的信贷周期的循环、新产业革命的难产、财富的贫富不均……对于一次长期经济周期的长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达里奥认为是100年,康波周期认为是50-60年,也有另一主流观点认为长期周期分为45年一次的小循环,和90年一次的大循环。无论具体的大周期是多少年,所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认为:2019年左右会发生经济的大萧条。

这个现象很有趣,因为这完全不是我在“马后炮”现编推背图。我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会去知乎看看大家对大萧条的讨论。每年都有人问明年会不会大萧条,每次的回答都是快了大萧条就要到来了。2020年果真萧条了——其实2021~2022年还会再来一次至多次“黑天鹅”,是什么鹅谁也不知道,但是在周期运行至此,只会不断发生“黑天鹅”来完成衰退周期的运行。有关于经济周期的内容,可以看达里奥的《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或者刘鹤副总理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而我下面贴出刘鹤副总理书中对于1929年危机的总结,诸位可以对照着这几年的趋势看一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不是因为没钱了,相反由于不停地QE,现在市面上的美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也并不是因为没有商品了,当下库存太高、产能过剩的企业比比皆是。我们不讨论它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只考虑发生了经济危机之后的结果——没有需求了。

今年双十一诸位买了什么?新手机新电视新电脑新车?还是仅仅囤一些日用品?相比起往年双十一,今年你买得更多了还是更少了?消费者没有需求,带来的就是企业也没有需求,企业不再需要扩大产能、投入资源,自然也就不需要招工,自然遇到了最难就业季。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高库存的企业倾向于低价抛售产品,亏本大甩卖。当人力资源库存太多的时候,你也不得不亏本甩卖自己。努力,可以把你变成高附加值产品,但是高附加值产品是很有限的。剩下的人,努力能改变多少处境呢?

但是也不用过于悲观,既然是周期,有跌就有涨。现在积蓄自己的本金,5-10年后的复苏阶段,就是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大好时机。

原创:赵匡是

以投资视角看择业(中):你被“内卷”了吗mp.weixin.qq.com

标签组:[经济

上一篇“内卷”一词为何赢得共鸣?

下一篇囚徒困境:不是你不够努力,只是“内卷化”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