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内卷就该这么卷
原标题:万物皆可卷的社会,最应该跳出的是学历内卷
在万物皆可卷的当代社会,“内卷”成为了大众口中的一个热词,也成为了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最近又有了新热词“反内卷”,年轻人如何反内卷?
首先要搞明白是什么内卷,内卷从何而来。
01.生娃焦虑说到底是学历的内卷。
与“反内卷”同时出现的还有当代年轻人的“生娃焦虑”,有人提出,生娃焦虑中最主要的来源就是“鸡娃恐慌”。
何为鸡娃?
一个与“内卷”齐名的2021年互联网热词,多出现在和教育相关的话题中,指在父母打鸡血式的鼓励下不停学习、不停奋斗的孩子。
“鸡娃”是存在于中产阶级的竞争产物,而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有可能成为“新中产”,所以不管情愿与否,绝大多数父母都陷入了“鸡娃教育”的竞争当中。
从早教班开始内卷-牺牲生活质量换学区房-托关系找学校-报各种辅导班-拼成绩-孩子工作买房生娃。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在北京中产阶级养娃有多难,接孩子放个学就知道了”。
文中一位北京妈妈分享了自己下班后接送娃的历程,
早上送娃去幼儿园后赶去上班;傍晚5点溜了临下班的会议赶去接娃;
再马不停蹄送到课外班;而后开始处理未完的工作;处理完刚好接娃回家;回家后又开始辅导娃作业......
大部分的北京妈妈都是“白天在奋战在工作第一线,晚上奋战在养娃第一线,周末奋战在兴趣班第一线。”
而让众多北京妈妈如此辛苦的罪魁祸首就是“名校效应”。
北京有“六小强”,杭州也有“前八所”、深圳有“四大名校”、上海还有“四校八大”。
进了“名小学”才能稳进“名大学”的观念深入鸡娃父母的心,
学历的内卷,使得鸡娃父母们对高学历趋之若鹜,鸡娃恐慌带来的生娃焦虑,究其根本,是学历的内卷带来的。
02.学历内卷从何而来?
高考扩招、考研扩招,学历贬值现象越来越严重。
校招要以学历作为门槛,考公考编考研要以学历作为门槛,工作升职要以学历作为门槛。
于是,学历内卷开始了,有“鸡娃”从小为学历奋战,也有在职的“自考生、成考生”不辞辛苦提升学历。
前几天自考,有位宝妈带娃考试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为了学历,这么“拼”真的值得吗?
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自考大军、成考大军逐年壮大却是毋庸置疑的。
据大数据统计,
成考招生人数2017年217万,2018年283万,2019年突破300万。
自考人数2017年470万,2018年544万,2019年已经逼近600万。
成人教育大军只增不减,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历内卷已经波及众多大众的事实。
学历的内卷不仅波及人群广,波及面也很广。
年轻人的生娃焦虑、鸡娃恐慌、学区房灾是考虑到下一代的学历水平;
年轻人的职场焦虑,多来源于升职不尽人意,薪资不合心意;
年轻人的求学焦虑,多来源于成绩不理想,鸡娃教育压缩了自由空间。
这种种的一切都与学历内卷脱不了干系。
03.年轻人要反内卷,首先最该反的就是学历内卷。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学历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反的学历内卷是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唯学历论。
正确看待学历是根除“唯学历论”的良药。
任正非有一句话很经典,学历只是敲门砖,门外看学历,进了门看实力。
“邻居家大哥,985研究生毕业,在冰厂里做体力活。”
“某某大学生,上班几天就被辞退。”
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时不时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很多情况下,学历确实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上限,但永远要记住学历仅是一个起点,比学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软实力。
作为一个成熟的年轻人,如何能够成功反内卷?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争取拿到最高的学历,同时,不忘对自身软实力的提升。
只有学历与软实力并行发展,才有机会跳出学历内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