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剧情那么丧那么上头,作者究竟经历过什么?

首页 > 动漫 > 热血动漫 > 正文
2021-05-12

发表自话题:谏山创回应最终话

  

本文由大量阅读采访后经个人分析而成,全文5000字,需要您花上5分钟阅读。

  《进击的巨人》是近20年最火爆的动漫作品,连载刚到一半便被奉为神作,它的影响力大大超出二次元。

  我还记得初次看《巨人》第一集的那种震撼,超大巨人出现在城墙上,伴随着经典旁白: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被巨人支配的恐惧。


  当年那个瑟瑟发抖的孩子现在是散播恐怖的头子

  《进击的巨人》(以下简称《巨人》)第四季初上线,豆瓣评分冲上9.8分(36000人评分),说明最终季合乎观众的预期。细看《巨人》前三季分别得分:9.2、9.5、9.7,这说明《巨人》不仅没有拉胯居然还一直在进步。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进击的巨人的作者谏山创究竟是怎么创出这样的巨著?他是否如网上传言心理有问题?他究竟经历过什么呢?


  故事到了最终季,每一集都在向结局冲刺,一刻不停。哪个角色都有可能领便当,所以每一集都看得胆战心惊。

  在《巨人》中越是热血的人物死的越快,人气不是护身符,名字写上笔记就跑不掉了。谏山创确实心肠有点坏,艾尔文团长人气不低,谏山在送便当前先让巨人轻咬团长一口,看看读者的反应。最后团长断手保命,当读者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谏山估计在暗中偷笑。

  由于《巨人》的剧情冲击性很强,读者都觉得作者精神上面异于常人,不断在猜测他有怎样的童年。也由于谏山在作品中常有涉及政体和军事体制的讨论,关于他是左翼还是右翼分子的怀疑尘嚣极上。毕竟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这么疯狂的剧本呢?怎么能够让读者都恨得牙痒痒的呢?

  其实谏山创从19岁就开始构思进击的巨人的故事,在连载前经过五年时间思考。他曾多次在采访中从一开始就想好了结局,这些年来他按着预设的里程碑挖坑填坑,所以《巨人》中的伏笔不仅多,回收也精准,谏山因此获得称号【伏笔之王】。


  矗立在谏山创故乡的艾伦、三笠、阿明铜像

  《巨人》的灵感大多来自现实中,围绕着国家的巨大围墙的创意来自谏山的故乡大分县日田市。学校的围墙、环绕村子的群山、巨大的水库堤坝,便是漫画中的三道围墙起源。

  谏山创先生小时候是一个瘦小的孩子,既不好动也没什么朋友,坐在家门口望着远处的堤坝会产生很多联想。海对面是什么?如果有怪兽从海上过来,堤坝能不能挡住它?

  谏山有着80年代日本人的特性,就是“不敢逃”。他在采访中曾经说过一件事:小时候村里每年举办相扑大赛,每个孩子都要参加。那年他的对手排名县内前十,小谏山知道一定会输,但只能不断地念叨着“不能逃、不能逃”地站在原地接受现实。面对比自己高一个头的大块头对手,谏山感觉对面就是一个巨人。将当年的感觉放大几十倍后,便是《巨人》第一集中超巨出现时的震撼画面。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被巨人支配的恐惧

  弱小的孩子总是会幻想能够拥有力量,像奥特曼般一瞬间扭转乾坤的力量。

  到了中学阶段,谏山创不出意料地获得了【中二病】。他想要脱颖而出获得关注,但是他的学业和体质不佳,所以只能使得自己变得独特这一条路。这个竞争策略后来也成他的创作心法: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剧情永远充满悬念,绝不让人猜到情节走向。

  谏山的父亲反对他做漫画家。但是谏山创不甘于留在村子里,对于一个乡村青年,走进大城市过梦想中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谏山来说,不做漫画家又能够做什么呢?


  谏山创自画像

  天天打零工,领着微薄的薪水,住在窄小的公寓,吃着便宜的便当,看着日剧看看动漫,醉生梦死每一天吗?

  是的。这就是他初到东京的生活,既贫乏又窘迫,最可怕的是这种日子看不到尽头。

  日本的80、90后成长于泡沫时代,从小到大没经历过贫乏,每一步看起来都很顺,但是他们或多或少都能隐约察觉到社会上空笼罩着阴影。谏山创与普通日本青年一样,心里总害怕会有未知的鬼东西会突然出现毁掉生活。

  你问这个阴影是什么?他们恐惧着什么?我们将在《巨人》中看到。

  在《巨人》故事当中,帕拉迪岛有三道巨大的围墙保护着人类。岛自然是指日本,而这三道围墙隐喻着日本人谏山面对的三个圈。


  最外面的玛丽亚之墙隐喻学校,这道墙是最容易被突破的。谏山在采访中说儿时缺乏勇气,很多时候不敢踏出第一步,留下了诸多遗憾。在《巨人》中,训练兵们通过学习,有勇气的人进入调查兵团往墙外去,没有勇气的人就成为宪兵或驻屯兵进入另两面墙里。

  其实墙就是一圈巨人,其中的讽刺意味再清楚不过。

  中间一圈露丝之墙隐喻职场。在故事里面,中产阶级和大部分民众生活在这里面,没钱没权的人被踢到墙外。在故事开始时,人类已经退进露丝之墙内侧,也可以理解为日本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被封闭。日本刚经历过失去的20年,人民的生活压力令人窒息,社会的板结化导致年轻人欲望低下,希望是最为奢侈的东西。


  这便是谏山创本创

  谏山创高中毕业后从乡下到东京,一边在专门学校学画一边打短工。他对那段生活讳莫如深,总是对自己说“不能回到那种生活”,这说明他对于职场的看法有多消极。

  最里面的席纳之墙隐喻是社会体制。在故事中席纳墙里面被称为“王都”,统治阶层和宪兵在这里生活。 日本是资本主义和王权并行的国家,和《巨人》中的帕拉迪王国相似,有世袭的家族,还有世袭的财阀。这里是权力者和精英的乐园,此外的多数人像家畜一样被圈养。

  第一季主题曲歌词中有一句是“虚伪的繁荣,家畜的安宁”,便是作者对于社会的评价。墙内墙外都是压迫,要么在墙内当社畜,要么到无保护随时有死亡风险的墙外追寻“自由”。


  90年代时《地狱老师》在国内校园也红极一时

  谏山创构思《巨人》时想的最多便是如何给读者带来冲击,他选择用恐惧和读者建立共识。他在采访中说过,小时候看《地狱老师》时被“吃人的蒙娜丽莎”一幕吓尿了。他觉得吃人的巨人能将恐惧带给读者,因为这是连自己都感到害怕的东西。

  光有吃人的巨人还不行,编辑要求这部作品走暗黑路线,要有令人绝望的故事背景。谏山便模仿《剑风传奇》中沉重的世界观。谏山沉迷某galgame,更将游戏中的数十年战争设定和学校舞台照搬进《巨人》。在人物设置上,谏山参考了少年时最爱的漫画《ARMS》,让同伴变成敌人,让敌人变成同伴。他将这些元素糅合后,共同构成了《巨人》的“末世暗黑战争活剧”的根基。

  现在说《巨人》是一部小众作品确实无法令人信服,但它初期策划确实是瞄准小众市场的作品。《巨人》的初版短篇曾经投稿到《JUMP》,但是毫无悬念地被退稿。首先是谏山的画功当时实在差,其次是作品的理念偏离了主流的三要素。

  后来这部《巨人》短篇在《少年周刊》上的比赛获得了特别奖,此后被介绍当某漫画家的助手。两年后少年周刊编辑川窪慎太郎接手做个性化路线的《少年月刊》,他马上联系谏山创,建议以《 巨人》短篇为蓝本创作一部长篇。川窪很明显曾听谏山创讲过《巨人》的大纲,判断出这将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大作。于是谏山创开始绘画最初的两话概念稿,并且一稿通过杂志社的策划会。


  这是当年的策划稿,谏山的画功并不比草稿好多少

  谏山创的绘画水平众所周知,他自己也知道很难提升,所以选择在编剧上寻求突破。他会看很多电影,然后找专业的影评看,所以他知道一个故事怎样能够吸引人。而且谏山创的文字天赋远比绘画能力强,特别是台词是大师级的,再加上他在分镜方面的一流手感,构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种情况和《一拳超人》原作者ONE老师是一样一样的,都是在某个方面优点极为突出,在日漫的制作体系下很容易找到补短板的人,他们都各自闯出了自己的路。

  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独门心法,谏山创作《巨人》的心法就是不断地带来冲击。

  在连载开始前,谏山创为了制造最强的冲击,在方案已经通过编辑部的策划会后仍然坚持修改,所以读者才会在第一话就感受到被巨人所支配的恐惧。这是作品的第一波冲击,读者会在脑海中记住这个作品“好像有什么不一样”。


  这便是最初的一期封面

  谏山创在第四话就让艾伦被巨人吃掉,这是作品带来的第二波冲击。读者猜不到陷入死局后剧情还能怎样反转,接着艾伦变成巨人和巨人战斗,给读者带来第三次冲击。读者这时便认定“这个作品太牛了”,从“黄金三连击”开始,《巨人》走上逆袭之路。

  然则《巨人》销量不断上升,它还是非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它的世界观过于灰暗,加上青年漫中都少见的血腥暴力,注定了它要接受大众审美的非议。而且不得不再次吐槽谏山创的画风,确实能够劝退不少人。

  直到2015年第一季动画上线,被动漫工业美化后的《巨人》才一举引爆世界。但是动画版中更加简单粗暴的叙事,加上隐喻变得不隐,使得《巨人》在中国被禁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巨人》的评价不断走高,但谏山创还是害怕腰斩,因为他的画功差是公认的。《巨人》漫画版的画风和富悭的后期画风难分高下,但富悭是对情节有信心加上为省下时间打麻将所以懒得画好,而谏山创则是很努力依然画得很丑。

  谏山害怕回到以前那种窘迫的生活当中,于是不断地打磨故事,让主线变得更有魅力。同时他也不断地完善前期没讲透的故事,在中后期通过回忆剧情来修补,这才让人觉得他处处留了伏笔。其实小南写过网文,很清楚伏笔都是后来的灵感居多。


  兵长能活下来吗?

  动画化的《巨人》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给谏山创带来很大的收益。按常理来说,他可以一辈子躺在眼前的成绩上吃喝无忧,光是卖版权就能实现理想的生活。但谏山创没有松懈,一刻不停地往着故事终点赶,仿似巴不得尽快画完大结局般。

  《巨人》的后续故事要么是越来越有内涵的讨论,要么是兵团作战,要么是绝境逢生的战斗。即使是大段文戏也是信息量十足,铁粉看着那么几页漫画都能写出几万字论文。

  冲击力、冲击感,是《巨人》保持新鲜感的心法。

  墙居然是巨人变的!同伴中有巨人!巨人居然是人类变!一个接一个的谜题在解开,也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九大巨人,始祖的目的,海对面的敌人?众多的人物一一登场,缓缓展开一个巨大的世界。世界一层一层延伸,每当你打破一层壁垒获得希望,却发现外面一层还是包裹着绝望。

  《巨人》的横空出世,以追求自由的呐喊撕开现实的薄膜,让读者直面内心最大的恐惧:战争。


  众所周知,军国主义在日本社会中阴魂不散,左翼的思想没有消失,只是换一个方式存在而已。日本人活在狭窄的小岛上面,大家都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必须要往外走,必须要更大的空间。困在小岛上不断的内卷,国家只会沦为别人的傀儡,人民也只会沦为道具。

  日本人已经没有将东京看作世界中心的自信心,在当年的动漫作品中,全宇宙都讲日文,所有外星人都在瞄准着东京。当年一张《广场协议》,让日本的虚假繁荣泡沫破灭,日本人失去20年。所以日本人恐惧呀,怕某国对日本再度制裁,或再次拿日本当枪使。


  篡改记忆?这已经不是隐喻了啊

  日本动漫人可能是最喜欢在作品中表达反战的一群人,但事实上日本人内心是好战的。随便找几部作品看,都是各种找理由开打,比如说《FATE》,东边的西边的活的死的半死不活的拉到一起开打。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是一部表面反战的作品,我认为它是对动漫界多年以来的反战思维的一种颠覆。看过人应该会懂我的意思,艾伦最初叫嚣着驱逐巨人,但他变成了巨人,后来更发现他才是幕后的大BOSS。这怎么理解呢?是屠龙勇士终变成巨龙?还是说强弱易位后,被侵略者终会变成侵略者?

  电影《笑傲江湖》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得出江湖?

  在军国主义国家当中,每个人都是战争的组成部分,包括“反战”也是战争中的其中一个部分。例如大秦帝国的国策是“耕战”,种田也是战争的一部分。你号召人民不要当兵努力开垦土地耕种吧,粮食收成多了,国家给你发个奖,因为更有底气发动对外战争了。


  在民族、国家等大词面前,年轻人只有回应“献出心脏”

  日本人很清楚,哪怕他们再反对战争,当国家悍然发动战争时,他们只能够拿起枪上战场。因为他们没有退路,跑不出国外,躲不到山里,只要你在乎家人,就只有一个选择。而那些真正能够贯彻反战的人,要么是根本轮不到上战场的贵族资本家子弟,要么就是官方派出来的无间道。

  谏山创在作品中说:进击的巨人在每个时代中都代表追求自由的意志。

  但是他所描述的自由一直都很虚无,与其说是自由,不如说追求的是不受控制。抛弃一切世俗的束缚,能走多远便走多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就将这个世界砸烂,这种“自由”态度就是作者对于恐惧的解药。


  谏山不懂“自由”,因为他自己也没有自由。连载十年,他被束缚在台前十年。如果他停止制造恐惧,自己也将陷入社会整体的恐惧中。没有万千读者的供养,谏山也就只剩下逃跑一条路了。因为漫画家算是名流,但依然无法阶层跃迁。谏山说《巨人》距终结只有2%,将和第四季动画一起结束,之后他将去搞温泉民宿。

  谏山终究不是个有正治理想的人,虽然他的作品有那么多的讨论,最终他还是选择归隐。

  其实每一位《巨人》的读者都知道墙和巨人隐喻着什么东西,但是大家都模模糊糊的说不出来。只能说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社会越是压迫,我们越要寻找反抗的途径,动漫便是一个低成本的选择。

  谏山创老师抓住了我们内心的恐惧,他一直暗示“这就是药”,吸引着我们这些读者好像嗑药一样追逐更新。其实我们喜欢这部作品,不如说它是我们精神上反抗压迫的解药吧。

  你有自信能猜到巨人的结局是怎样吗?兵长能活下来吗?请您说说看。

  

作者简介:我是小南,前漫画家,现在写网文,喜欢反套路的烧脑漫画。本专栏周更,带您发现小众佳作,解读宝藏作品。谢谢关注,友好讨论。

标签组:[漫画] [进击的巨人] [谏山创] [九大巨人] [兽之巨人

上一篇进击的巨人最终话单行本加页,这一次,你还在期待大结局反转吗?_手机网易网

下一篇在《进击的巨人》中,你认为谏山创对哪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最成功?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