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知识作基础,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读懂《易经》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1-05-11

发表自话题:八卦每一爻代表什么

《周易》一书虽然是公认的难懂,但我们还是要挑战这一难题!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观点试图对古经文作出解读,书籍或以其作为载体的思想,既然是人类大脑的产物,就不可能不被我们的思想理解。我相信理性思考的力量,相信纯粹思辨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理性思考,我们终有一天会揭开它的真相。以下是我研究《周易》的主要结论,供大家参考。


一、《周易》这本书的性质

我们不将《周易》这本书的出现看作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相反我们将它看是我国上古时代阴阳文化自然且合理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上古时代文化、通讯、交通等极不发达的前提下产生的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自然的现象。不仅《周易》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它的内容同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时常会遭遇到无法由个体自身或人群自身做出决策或决断的疑问或疑难。面对这些普遍发生的实际困难,我们今天的人们可以借助于医疗、科技、通讯、交通等现代化的手段以及政府的部分职能帮助我们做出决策或决断。但在上古时代,文化、医疗、交通、通讯等都极不发达,人们遭遇到的疑难又迫切需要解答,否则日常生活便无法正常继续。怎么办呢?人们只能求助于心目中万能的神明来帮助自己决策或决断疑难。


但是,万能的神明只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并不能为他们亲见,如何才能获悉神明的意志呢?为适应探问神明旨意的需要,古人便发展了卜筮的技术,从而帮助人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疑问或疑难。于是社会上便产生了旨在交通人神的巫觋等职业以及卜筮的社会活动。商代盛行的龟卜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但龟卜没有理性可言,经过特定程序修制后的龟甲或兽骨上的裂纹被视为神明启示的结果,这是古代巫术文化的产物。
占卜在上古时代是一种技术性事物,它们是在当时代特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不是由这些活动或在这些活动中发展了异于当时代特定文化的变种。《易经》所代表的筮法是在我国上古时代阴阳文化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在古代人们朴素的阴阳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旨在探问神明旨意的技术。《易经》实质上就是周代早期,占卜师所使用的技术手册,如今天的医学教材之于医生。我们今天医生要为人诊治病病就需要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诊疗的技能,而上古的卜师若从事卜筮职业就需要先掌握《易经》这本书里的内容。《易经》并不是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化本身,而是那个特定文化的产物。
《易经》起源于上古时代人们探问神明旨意的需要,它是一门面向应用的技术性事物,而不是一个旨在探究万物终极原理的哲理性的著作。所以,《易经》的内容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六十四卦都是人事的模型,用于帮助人们决策社会生活中具体疑难。


二、八卦的由来和《易经》的由来
《周易》古经里面并没有提供有关八卦的任何知识,经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八卦是怎么来的?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由谁画制?以及八卦与《易经》六爻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在《周易》的古经文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易传》补充了八卦的相关知识,宣称八卦由伏羲画制,并称八卦这几个符号分别代表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按照《易传》的说法,伏羲氏先创八卦,其间间隔了近千年的时间,周文王才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并写了卦辞爻辞等内容,又经过数百年的时间经由孔子作《易传》,《周易》一书才始告完成。这就是著名的三圣作易说。
其实,这一说法说法并不符合认识规律。首先,伏羲氏时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那个时代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更不会有文字记载这回事。伏羲氏所创的八卦符号是通过什么途径流传下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朝代是夏朝,但夏朝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作品,我们如何知道八卦的符号是比夏代更为久远的伏羲时代流传下来的呢?其次,八卦这几个符号代表了何种思想,而且又恰恰经历的近千年之久的时间才被周文王重新发现并获得发展,如何证明文王理解的八卦与伏羲氏所创的八卦代表着相同的思想。再次,关于《易传》的作者并非孔子的争论由来已久,自宋代欧阳修始就已经开始了。单纯从其内容出发也难以看出《易传》七篇与孔子思想相通之处,《易传》更像是春秋战国时期专业从事筮卜之士所撰述,而且亦非出自一人之手。我们认为三圣作易说只是神话《易经》的一个手段,《周易》的历史不可能如《易传》所说。一言蔽之,《易传》并没有读懂《易经》。


我的观点是,八卦的符号不会独立于六十四卦被事先创造出来。一门学问能够自成体系,且能被结集成册,那一定是该社会集团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易经》这本书一定不会先于文字而存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到一定阶段就不会有专门的文职人员编辑造册,更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周易》这本书与《诗》《书》《礼》等典籍其实都是周代的官方文献,是由周王朝的统治阶层委派专门的官员负责编辑、造册与推广应用的。这类文化行为没有一定政治和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
《周易》作为一个技术性事物,它不可能被无中生有的凭空创造出来,它必然是它所属时代的特定文化的产物。这个特性文化就是我国阴阳学说的一个早期形态。不是《易经》创造了或肇始了我国的阴阳文化,反而是《易经》才是我国阴阳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合理产物。不是先有了阴爻阳爻,而后才产生了阴阳观念,而是先有了阴阳观念,然后才画制了阴爻阳爻的符号。那些相信八卦的符号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观点违反基本的事物规律。
四气四象学说是我国阴阳学说的一个早期形态,它是古人通过观察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象变更的现象而建立的,该学说的内容可以使用二爻卦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个符号表述。这个学说赋予二爻卦以寒暑二气大小盛衰的不同意义,并赋予二爻卦四象以生长收藏的意义。二爻卦被四气四象学说赋予的这些意义是卦画符号系统得以推广的基础,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在二爻卦意义的基础上推广而来。《易经》实质上是四气四象学说的一个推广和应用,而不是一个类似数学的符号系统。因为这些符号的意义始终要与古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这才是这些符号被创制的目的。


三、二爻卦与四气四象学说的关系
我国最早的阴阳观念,来自于古人对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象变更现象的观察而建立的,它们是这些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反映。所以,阴阳观念所指示的是具体事物和现象,并不是起源于思想的抽象。阴阳这两个字最早的含义就是寒暑二气。春夏为暑热之气,秋冬则是寒凉之气。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暑热为阳,寒凉为阴。
春为暑热之渐,夏为暑热之盛,所以春夏便区别了阳热的大小与强弱。秋为寒凉之渐,冬为寒凉之盛,所以秋冬便区分了寒暑之气的大小与强弱。所以春为小阳,夏为大阳,秋为小阴,冬为大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所以古人的太少即是今人的大小。
春天的时候,万物发生,由里出外,这就是春曰发陈;夏天的时候,万物长成,行健泄气,若所爱在外,这就是夏曰蕃秀;秋天的时候,万物收成,由外向里,这就是秋曰收敛;冬天的时候,万物尽藏于居处之里,外无阳气,是谓冬曰闭藏。生长收藏概括了与四时相应的物象的特征。四气和四象的学说就是我国阴阳学说的早期形态的主要内容。


古人依据四气四象学说的内容画制了二爻四象卦的符号。比如,少阳符号里有一个阳爻代表小阳,应时为春,应物象为生;太阳符号里有两个阳爻代表大阳,应时为夏,应物象为长;少阴符号里有一个阴爻代表小阴,应时为秋,应象为收;太阴符号里有两个阴爻,代表大阴,应时为冬,应象为藏。二爻四象卦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四气四象学说的内容。
不要试图单纯从符号出发去了解古人的阴阳观念和思想。这些符号只是阴阳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类似乎我们现代人偶而会在文章中使用表格或图片。符号是用来代表思想的,而不是符号就是那个思想,我们若要了符号的意义需要先去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那个思想,而不是反过来。


四、八卦代表的意义
我们不相信伏羲画制八卦的这个说法,也不相信八卦与八种自然事物之意的对应关系,因为这些言论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古经文的内容,这也就证明了这些内容本就不属于古经文的。我们认为八卦这些符号是当时代阴阳文化合理的产物,它们是通过我国阴阳文化中四气四象学说的内容推广而来的。
不难发现,在二爻卦的上面再增加一个爻位,就是三爻卦,由于爻分阴爻和阳爻两种,所以就由二爻卦的四象衍生出了三爻卦的八象了。具体来说,由二爻少阳卦衍生出三爻卦震和离;由二爻太阳卦衍生出三爻兑和乾;由少阴卦衍生出巽和坎;由太阴衍生出艮和坤。这就是所谓的八卦,八卦的意义也是由二爻卦的意义推演而来的。这样震和离是少阳卦,兑和乾是太阳卦,巽和坎是少阴卦,艮和坤是太阴卦。八卦这些符号的意义也是由二爻卦的意义推广而来的。
震,一个阴爻横在少阳之上,拦在少阳之前。少阳就是小阳,代表由里出外的发生和成长的过程。一阴爻横在它的前面,就表示阳气由里出外的过程受到阻碍,无法实现。震这个符号为什么叫为雷?我们都知道,只要天上打雷,不论是在外劳动,还是行走在路上的行人,都会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中躲避。在外活动的动物,听闻惊雷也都会迅速地钻进洞穴躲藏。所以,惊雷便起到一个将人和动物拦阻在居处之里的作用。这就是这个符号取名为雷的根据。


离,少阳之上加一阳爻,表示小阳行健。少阳就是小阳,小阳就代表较弱小的力量。本来力气就小还要尽力去做,阳的总量本来就少,还要使它们尽量展示到外面去,这就必然会导致外实里虚或力有不及。离卦这个符号常用来代表外强中干,外实内虚。也可用来代表阳多余外而少于里。“离”字的本义应当是霞彩、虹霓之类的事物,比如,朝霞、晚霞、彩虹等自然事物。彩霞、彩虹等事物,绚丽多彩,艳丽非常,但都是些美丽但不能长久的事物,这就是外实内虚,阳有余于外而少于里。

兑卦,一阴爻在二阳之上,二阳即是大阳。代表大阳行健遇阻,或阴柔在上,文而不武,君子动口不动手,用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解决纠纷和处理争端。“兑”字的意义不仅是谈说,而是指协商和谈判,主要是指有矛盾或有争议的双方坐下来进行协商或谈判。
乾,太阳卦上加一个阳爻,代表大阳行健。行健就是长成泄气,大脑成熟了就要思考,四肢发达了就要参加体力劳动,生殖器官发育成熟了就要司生殖。乾卦三阳无阴,又表示动而无静,劳而不休,所以又代表行健不息。一味的行健作强而不知道疲倦和休息。所以,“乾”即行健。


巽,少阴代表收。万物盛极而衰,由强变弱,由动变静,由外向里退还和归还。于出行就是行走至最远处然后掉头回转,折返。另一方面,巽卦阴柔在下,曲膝下跪,表示对他人的屈服和顺从,这是阳气主动示弱的表现。“巽”字的意义应当是跪伏和跪拜,是阳刚主动主动示弱。
坎,从卦形上看,一阳爻落在两个阴爻之间,阳为高岗,阴为坎陷,一阳落于二阴之中,犹如人或动物坠入坎陷之中。坎就是用于捕捉猎物和敌人的陷阱。坎卦阴多阳少,意味成少败多,有得也小。阳处在阴气的重重困缚之中。
坤卦三阴无阳,静而无动,代表阳气深藏在里,又代表阴实有余,生产生活资料丰裕。所以坤卦的意义是安居和守成。“坤”字的本义难明,但“坤”有安居和殷实的意义在里面。总之坤卦的意义是藏这一概念。


艮,太阴上见一阳爻,反太阴,太阴主藏主安居,今阳现于外,意味着不能藏。为什么不能藏呢?阳失去了安居深藏的条件,便不能藏了。比如,没有了居所,无家可归就是不藏。“旅燓其次”,"小人剥庐",这些都是不藏。“艮”字的本义难明,暂时也没有找到更适合的替代词汇。
其实理解八卦这几个符号的意义其实并不困难,但若要充分理解易经六爻卦的意义,我们必须要借助于阴阳大小与生长收藏这些概念,没有这些概念做基础,你就不能够理解卦爻辞的内容。所以,我们认为八卦是由四气四象学说的内容推广而来,而不是被伏羲凭空创造而来。


五、《周易》六十四卦的意义
《周易》里的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符号,为什么易卦是六个爻呢?一个较合理的解释是,六爻卦其实是由两个三爻卦组成的,三爻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卦。八卦两两相叠从而构成的《周易》的六爻卦。六爻卦的意义就是由下面的三爻卦到上面的三爻卦的变易,六十四卦的卦名也都是依据这个变易制定的,《易经》之所以名易,就是因六爻卦的意义就是象变。六爻卦是由两个三爻卦构成的,每一卦代表一个意义,我们称之为一象,两个三爻卦便是两个象,六爻卦的意义就是一象到另一象的变化。《周易》内容的主体就是卦画,而卦画的意义又都是讲象的变化,所以《周易》这本书就称为易。


理解《周易》六爻卦的意义,我们需要借助八卦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不并是来自于《易传》那些内容,要想读懂古经文卦爻辞的内容,我们需要放弃传统的那些观点。我们通过四气四象学说重新定义了八卦含义,这是我们理解古经文的基础。六十四卦其实都是人事的模型,用于古代人日常生活具体疑难的贞问。比如,出行、失物、疾病、求仕、卜梦、称帝王、建国封侯、出师征伐,打官司、追逃犯等等。总之,六十四卦的内容是与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否则就是不能用于决策或决断实际困难。好比说,家里有人生病不知道预后吉凶,前来卜卦,你给人家大讲一通哲学物理,那有用吗?再比如,男主人出外远行,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见回来,前来卜卦你却给人家大讲宇宙,那可能有意义吗?


六、我们现代人为什么要研究《易经》

研究或解读《易经》就不要再沿古人的道路继续神话下去,宣称它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易经》本不就是一个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事物,我们要将它放到特定时代的特定文化当中去理解。事实上,《易经》的出现也只能理解为一个合理且自然的文化现象,它是古人思想的产物,人类大脑的产品之一,不可能被理解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其实《易经》的原理并不复杂,它的真相一直不被人们看清楚原因是我们先入为主将它视为神秘之物来对待而且又过分迷信《易传》。一直就在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种事物之中打转转,还一直要往微言大义靠,即使找不到还不放弃迷信,不会去怀疑自己的出发点本身可能就是错误的。要知道假使方向不对,即使再努力也将没有意义,基础本身就是错误的,建筑于其上的大厦还有可能是真确的吗?要说传统易学从根本就是错误的,这话听起来有些不负责,但也并未言过其实。
我们现代人为什么要去研究《易经》?不是为证明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文化比现代西方文化更伟大,而是为了探寻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方向和方法。哲学与自然科学正飞速发展,而我们却还在崇古迷信与盲目尊大中不能自拔,缺少理性思维、没有怀疑与批判思考的习惯,看似庞大的知识体系,却拿不出哪怕一条有效的自然法则来。我们现在就是要以通过对《易经》、《道德经》等公认为最难读懂的典籍的理性解读为契机,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引导到理性思考上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并试图从中谋求自我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根本的目标。

标签组:[文化] [国学] [读书] [易经] [周易八卦] [易经六十四卦] [阴阳学] [易传

上一篇周易八卦六爻预测,六爻是什么

下一篇知乎回答:如何在三次内将《易经》64卦倒背如流?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