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_古经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1-05-11

发表自话题:周易八卦方位代表什么

原标题:《周易》: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

《周易》古经成书之后,专门掌管在西周君王的卜筮官之手,下层的人士,无缘见到,更谈不上对它进行研究和使用了。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西周王朝的终结。及至东周时期,才开始逐渐改观。西周最后一位有名的暴君幽王死亡之后,平王继位。继位的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将周的都城由镐京(今西安西南),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当然,东周又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东迁之后的的周王室,大权旁落,地位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学术随之开始慢慢下移,慢慢向下流传。《周易》古经也逐渐从周王室的卜筮之官那里,传播到王室以外的下层。这就为更多的人接触它、研究它和应用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样也就为《周易》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终于在战国中后期,陆续推出了十篇系统解释和阐发《周易》古经的文字——即《易传》十篇(或“十翼”)。“十翼”的问世,使《周易》一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使《周易》由一部较低层次的蓍筮占问之书,一举跃升为一部较高层次的重要哲学著作。下面将要跟少年朋友聊的,就是“十翼”的大致概况,以及它给《周易》所带来的变化。

1.薪火传递脱胎换骨——“十翼”与《周易》古经

有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成语:一个叫“点铁成金”,一个叫“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原来是,在神话传说中,“神仙”是无所不能的!经他随手一指点,一块普普通通的铁,霎时间,就可以变成一块光灿灿的金子了!

“脱胎换骨”呢,原来,它指的是,在神话传说中,人们经过反覆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脱去“凡胎”成“圣胎”,脱去“俗骨”成“仙骨”,从而成为长生不老,快快活活,自由自在的“神仙”了!

这两个成语所内含的神话传说,的确是够诱人的!如果真是可以通过反覆修炼,“脱抬换骨”从而成为长生不老,快快活活的“神仙”的话,那么,人类岂不是可以不再为生老病死问题所困扰了吗?看来,神话传说毕竟是虚构的,它只是反映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

今天在这里重提这两个成语,是为了使用它们的引申义,阐述“十翼”的角度来说,它对于《周易》古经,真可谓发挥了“点铁成金”的巨大的作用——《周易》古经原本好比是一块普普遍遍的“铁”,“十翼”则通过自己非凡的“神力”,奇迹般地,把它“点化”成了一块光灿灿的“金子”!从《周易》古经的角度来说,经过了“十翼”的这番“点化”,它已经“脱其胎而换其骨”,充分展示出了一种未曾有过的全新的景象!“点铁成金”,“点化”“铁”的那股非凡“神力”,已经在新“点化”成的光灿灿的“金子”上面,打上了永不可磨灭的印痕!那“点铁成金”的“十翼”,与那因此而“脱胎换骨”的《周易》古经,已经结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十翼”,当之无愧地成了《周易》一书的有机组成部分。

至于“十翼”是如何“点铁成金”的,而《周易》古经,又是如何“脱胎换骨”的,下文自有详述。

两种错误的观点或认识

对于《周易》这本书,对于《周易》古经与《易传》十篇即“十翼”的相互关系,人们往往存在某些模糊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这些模糊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最为突出的,就表现在以下两种错误观念或认识上:

一种是,一提到《周易》这部著作,人们往往轻易地、想当然地(极不负责地)断定,它就是一本用于“算卦”或者“算命”的迷信书籍。

一种是,一提到《周易》这部著作,人们首先所想到的往往是《周易》古经;而且,人们又往往从“《周易》古经,是《周易》这部著作原来的样子;而《易传》十篇,也就是‘十翼’,则是对《周易》古经的解释”这一点出发,想当然地认定,相比较而言,《周易》古经,更为根本,而《易传》十篇,则不过是十篇帮助或指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易》古经的普通解释性作品,如此而已,因此,地位并不怎么重要。

对于第一种错误的观念或认识,我们的回答是:不错!《周易》古经是蓍筮占问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蓍筮占问活动经验积累的结晶,因而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蓍筮占问之书。但是,经过《易传》十篇“点铁成金”式的的改造之后,《周易》古经已经“脱胎换骨”。从此,《周易》一书,在组成方面,已由单纯包括《周易》古经,变为包括《周易》古经与《易传》十篇两大部分;而在思想内容方面,则由一部蓍筮占问之书,跃升为一部哲学宝典。因此,说《周易》古经,是一本专门用于“算卦”或者“算命”的迷信书籍,尚可讲得过去;而如果是笼统地将《易传》十篇问世后的《周易》一书,也简单地说成是一本专门用于“算卦”或者“算命”的迷信书籍,那就大错特错了!

对于第二种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我们的回答是:不错!从产生的年代这一角度来说,《周易》古经在先,而《易传》十篇在后;从二者基本关系的角度来说,《易传》十篇也的确是专门解释《周易》古经的。但是,《易传》十篇虽然是以解释《周易》古经的面目出现的,然而,它们所做出的这种解释,不同于一般的字义解释或串讲,实质上,却是一种“点铁成金”式的伟大改造和创造。正是靠着《易传》十篇这番“点铁成金”式的伟大改造和创造,《周易》一书,才奇迹般的获得了“新生”!因此,《易传》十篇,实在是开创《周易》思想发展新局面的“大功臣”!功不可没!地位也自然不是什么“并不怎么重要”,相反,应当说是“极为重要”!

《易传》十篇对于《周易》古经所做出的改造

那么,读者或许又要问了:《易传》十篇对于《周易》古经,究竟做出过哪些改造?它们的改造,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易传》十篇所做出的改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中的某些方面,还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给大家详细地进行介绍,这里则只能扼要地讲:

第一,它们拓宽了《周易》思想和理论的视野。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已经知道:在具体的蓍筮占问活动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占问事项。而在具体“分析”和“预测”这些占问事项的吉凶与祸福的时候,所要涉及的,则既有天文、气象、物候(指的是生物的一些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生物的这些周期性现象,像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像杜鹃、家燕、鸿雁等候鸟随季节变更所进行的迁徙,像某些动物的冬眠等等)、地理,也有人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的整个知识天地和生活视野。这一切的一切,在《周易》古经的卦辞和爻辞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但是,大家明白,蓍筮占问活动的目的,主要的还在于“预测出”占问事项的吉凶与祸福情况,而并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天地间各种事物及其规律的探讨上。因此,《周易》古经,毕竟是一部较低层次的蓍筮占问方面的作品。而《易传》十篇的问世,则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把《周易》思想和理论的基本点,落脚到了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宇宙间,各种奥妙的,积极而又执著的探求上面。经过《易传》十篇的这一思想和理论上的关键性调整,《周易》的学问,真正变成了一种关于整个字宙的大学问。

对此,古人曾用两句话,作了比较好的概括。即:

极天地之渊蕴,

尽人事之终始。

这两句话,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个名叫胡瑷的著名学者,在他的一部解释《周易》的著名著作《周易口义》之中提出的。“渊”,是深的意思;“蕴”,是包含的意思。“天地之渊蕴”,就是内藏于天地和天地间的,无限深远而又无穷无尽的奥妙。“人事”,就是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及其规律、变化等。“人事之终始”,换句话说,就是人世间的沧桑。“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说的是,《周易》这门大学问,就是要努力穷尽内藏于天地和天地间的,无限深远而又无穷无尽的奥妙,穷尽人世间的沧桑。

第二,它们明确将阴阳学说,引入到《周易》之中。“阴阳”,这里主要指的是“阴气”与“阳气”。对于“气”,大家并不感到陌生。如果用心仔细观察的话,那么,你们不难发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简直就是一个“气”的世界:你看那瞬息万变的云气,时隐时现的雾气,蒸蒸而上的水气;你再想象那冬日里刺骨的寒气,夏日里恼人的热气,春日和秋日里舒心的温、凉之气;你再体会那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的、维系自身生命的气总之,“气”,它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很难想象,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旦没有了“气”,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断定:一旦没有了“气”,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必定会变得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可言。

古人正是靠着日常生活中,对于上述形形色色的“气”的反复观察和感受,以及仔细体会和深入思考,才逐渐提出了一般性的,关于“气”的学说。

古人的这一关于“气”的学说,从哲学的角度,抽去了上述形形色色的“气”的特殊点,提炼出了能够反映它们的本质的一般性的共同特征。

古人认为,“气”,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它们的基本构成者。“气”,原先是混沌合一的,以后才慢慢地发生了分化。通过这种分化,逐渐产生了“阴”、“阳”二“气”。其中,“阳气”的基本特点是轻而清,它是刚、刚健的;“阴气”的基本特点是重而浊,它是柔、柔顺的。正是“阴”、“阳”二气,生化出了万物。

问世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十篇,就吸收了当时学术界中所流行的上述关于“气”的学说,并把这一学说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完善和深化,用以解释和阐发《周易》古经。具体而言,《易传》十篇,首先自觉而又用确的用“阴阳学说”和“刚柔观念”(其实,“阴阳学说”,本身就隐含着“刚柔观念”——“阳气”刚而“阴气”柔),来解释《周易》古经的两种基本爻画,以阳爻象征“阳气”与刚,以阴爻象征“阴气”与柔。

爻画经过重叠后,即可形成各种卦画。《易传》十篇进而就又以爻画的不同叠组所形成的卦画,来象征天地宇宙,“阴”、“阳”二气、刚柔两性或两种相反势力的消长。

最后,《易传》十篇,又以“阴阳学说”与“刚柔观念”贯穿《周易》古经的整个学说体系。至此,“阴阳学说”(包括“刚柔观念”),成了《周易》的基本学说或“精髓”。

第三,它们明确提出了系统的卦象说,以用神奇的八卦与六十四卦,来象征宇宙间的物象及物象状态——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前面已给大家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里要着重给少年朋友们讲述的是,《易传》十篇,在提出系统卦象说的基础上,又进而创造了各种“爻位”、“爻象”说。

这些“爻位”、“爻象”说,不妨从中挑出其主要的几种——也是大家基本上可以初步理解得了的几种,略作一番介绍,以进一步开阔一下你们的眼界。

(1)基本“爻象说”

《易传》十篇,用阴爻和阳爻两种基本爻画,来象征了一些基本物象。这些被象征的基本物象,古人称之为“爻象”。这些被象征的基本物象,分别是:

阳爻——象征“阳气”、阳性、刚、君子、男性、刚健或刚强的人;阴爻——象征“阴气”、阴性、柔、小人、女性、柔顺或柔弱的人。

(2)“爻位阴阳说”

一个别卦总共有六爻,因而也就有六个位次——“初、二、三、四、五、上”。《易传》规定,凡是奇(jī)数的位次(“初、三、五”),通称“阳位”;凡是偶数的位次(“二,四、上”),则通称“阴位”。

这就是“爻位阴阳说”的基本内容。画图示之,即如图:

(3)“当位、失位说”

在上述“爻位阴阳说”的基础上,《易传》又进一步地规定:依照常理,阳爻应当居于阳位,阴爻应当居于阴位。因此,凡是阳爻居于阳位,或者凡是阴爻居于阴位,就称“当位”——“当位”的“当”字,是相称、相符的意思。反之,凡是阳爻居于阴位,或者凡是阴爻居于阳位,则称“失位”。

“水火既济卦”,它的初、三、五三个爻,都以阳爻而居于阳位,因此,皆为“当位”;同样,它的二、四、上三个爻,则都以阴爻而居于阴位,因此,也皆为“当位”。这样,既济卦的六个爻,全都“当位”。

再看“火水未济卦”。这一卦,它的初、三、五三个爻,都以阴爻而居于阳位,因此,皆为“失位”;同样,它的二、四、上三个爻,则都以阳爻而居于阴位,因此,也皆为“失位”。这样,未济卦的六个爻,与既济卦的六个爻,恰恰相反——全都“失位”。

既济与未济两卦,是六十四别卦中,“当位”与“失位”的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其他六十二个别卦中的各个爻,则或者“当位”,或者“失位”,情况虽不尽相同,但不再有全部“当位”或全部“失位”的。

在《易传》看来,“当位”,一般地来说,就是吉利的;而“失位”,一般地来说,则将是凶危的。

“当位、失位说”所揭示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应的地位,因此,都应当谨守“本分”,在各自的分内行事,切不可不自量力,或“不知天高地厚”地去过分奢求什么,去“胡作非为”什么。

就人而言,“当位、失位说”所揭示的,就是:任何人,都有其相应的职责和权力的限度。——例如,以阳爻象征君子、以阴爻象征小人的话,则有以下四种不同情形:

其一,阳爻居于阳位而“当位”,表示德才兼备的君子,居于他所应当居的位置上——譬如出任为官,发挥着他所能够发挥的重大作用,统领万民,而使大家的生活,都过得幸福美满。

其二,阴爻居于阴位而“当位”,表示无才无德的小人,在此时此地,能够安守其本分,没有胡作非为。

其三,阳爻居于阴位而“失位”,一方面可能表示,君子,由于一时的失误或失位,而做了自己所不应当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可能表示,君子怀才不遇,而不得已屈居卑贱之位,或卑贱之职。其四,阴爻居于阳位而“失位”,表示小人得志,妄居尊位。

(4)“乘、承说”“乘”,是凌驾的意思;

“承”,则是顺承的意思。一个别卦中的两个相邻的爻,在这两个相邻爻的爻画阴阳相反(即一个是阴爻,另一个是阳爻)的前提下,《易传》规定:

如果这两个相邻的爻,是阴爻位于阳爻之上的话,则称“柔乘刚”——阳爻象征刚,而阴爻象征柔,说的是柔凌驾于刚之上。

如果这两个相邻的爻,是阳爻位于阴爻之上的话,则称柔承刚”——说的是柔顺承着刚。

在这三个相邻的爻之中,六二爻与九三爻一组的话,六二爻作为阴爻,居于九三阳爻之下,因此,可以称之为“柔承刚”;而如果是九三爻与六四爻一组的话,六四爻作为阴爻,位于九三阳爻之上,因此,可以称之为“柔乘刚”。

在《易传》看来,“柔承刚”,是吉利的;而“柔乘刚”,则将是凶危的。

在《易传》那里,天、阳气、男性、君子等,是刚的,并且是尊贵的;地、阴气、女性、小人等,是柔的,并且是卑贱的。

因此,“乘、承说”所揭示的是,上述卑贱者,不可凌驾于上述尊贵者之上,而只应毕恭毕敬地承顺、取悦于它(他)们。当然,这种“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男尊女卑”、“君子尊小人卑”的观念,对后世也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5)“得应、失应说”

一个别卦,由上下两个经卦重叠而成,因此,组成别卦的这两个经卦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那就是:下经卦的第一爻,对应于上经卦的第一爻;下经卦的第二爻,对应于上经卦的第二爻;下经卦的第三爻,对应于上经卦的第三爻。

而下卦的第一爻,即是别卦的初爻;上卦的第一爻,即是别卦的四爻;下卦的第二爻,即是别卦的二爻;上卦的第二爻,即是别卦的五爻;下卦的第三爻,即是别卦的三爻;上卦的第三爻,即是别卦的上爻。

因此,《易传》规定,一别卦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分别为具有对应关系的爻位。

《易传》进而规定,凡是具有相应关系爻位上的一对爻,如果它们爻画的阴阳正相反(即一个是阴爻,另一个是阳爻),那么,这一对爻之间,就是“相应”的关系,又称“得应”。反之,如果它们爻画的阴阳相同(即两个都是阴爻,或者都是阳爻),那么,这一对爻之间,就是“不相应”的关系,又称失应”或“敌应”——“敌”字,是敌对的意思就“雷风恒卦”而言,初六爻与九四爻,爻位相应,而初六为阴爻,九四为阳爻,所以它们是“得应”的关系;九二爻与六五爻,爻位相应,而九二为阳爻,六五为阴爻,所以它们也是“得应”的关系;九三爻与上六爻,爻位相应,而九三为阳爻,上六为阴爻,所以它们同样是“得应”的关系。这样,恒卦的三对爻,都是“得应”的关系。

就艮卦而言,初六爻与六四爻,爻位相应,但,初六为阴爻,六四也为阴爻,所以它们是“失应”的关系;六二爻与六五爻,爻位相应,但,六二为阴爻,六五也为阴爻,所以,它们也是“失应”的关系;九三爻与上九爻,爻位相应,但,九三为阳爻,上九也为阳爻,所以,它们同样是“失应”的关系。这样,艮卦的三对爻,与恒卦的三对爻,恰好相反,都是“失应”的关系。

恒卦与艮卦,可以说是在“得应”与“失应”方面的,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当然,还可以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这里就暂不打算再举了。在《易传》看来,“得应”,一般地说来,是吉利的;而“失应”,一般地说来,是不太有利的。

在《易传》那里,由阳爻所象征的阳气、刚、男性、君子等,都属于尊贵者之列;而由阴爻所象征的阴气、柔、女性、小人等,则都属于卑贱者之列。因此,“得应”——无论是阳爻与阴爻“相应”,还是阴爻与阳爻“相应”,所反映的,都是:上述尊贵者与卑贱者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密切配合。例如,对于人而言,就是尊贵者能够慈爱和关怀卑贱者,反过来,卑贱者也能够谨慎小心、尽心竭力地“效忠”于尊贵者。而“失应”所反映的,则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阳爻与阳爻“失应”,象征上述尊贵者得不到卑贱者的配合,反而在它(他)们尊贵者之间,生出矛盾,另一种是,阴爻与阴爻“失应”,象征上述卑贱者得不到尊贵者的配合,反而在它(他)们卑贱者之间,生出矛盾。例如,对于人而言,阳爻与阳爻“失应”,反映的,就是尊贵者得不到在下的卑贱者的支持,反而在他们之间勾心斗角,互不相让;阴爻与阴爻“失应”,反映的,就是卑贱者得不到在上的尊贵者的提携与爱护,反而在彼此之间相互为仇,难以调和。

此外,“得应、失应说”,也反映了一个“同性相互排斥,异性相互吸引”的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6)“三才之位说”

“才”,是因素的意思。《易传》认为,宇宙间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天、地、人。为此,《易传》又在爻上,具体规定了这三个重要因素所处的位次。那就是:一别卦有六个爻,初爻、二爻所处的位次为地位,初爻为地之下,二爻为地之上;三爻、四爻所处的位次为人位,三爻为人之正位,四爻为人之偏位;五爻、上爻所处的位次为天位,五为天之正位,上为天之上。

爻是自下而上排列的,地、人、天的位次,也是自下而上顺次安排的,这与现实中,地在下、天在上、而人处其间的情形,是恰好符合的。

初爻、二爻象征地位,自下而上,初爻自然是地的下面,二爻自然是地的上面(即大地的表面)。三爻、四爻象征人位,人生活在大地之上,因此,与象征大地表面的二爻相距最近的三爻,就被规定为人之正位;而相距较远的四爻,则被规定为人之偏位。五爻、上爻象征天位,五爻所象征的天的位置,离人较近,人们用肉眼就能够看得到,因此,又称五爻之位为天之正位。而上爻所象征的天的位置,则为天的高层,它是人们用肉眼所不能够看得到的,因此,又称上爻之位为天之上。

另外,在用五爻所在的位次象征天位、天之正位的基础上,《易传》又做了一番引申,那就是,《易传》又用这个位次,象征君位(或天子之位)。君王应当由什么样的人来当呢?古人认为,自然是应当由德才兼备的、圣明的君子(而且必须是男性)来当。而阳爻象征男性和君子,阳爻又称九,五爻所在位次上的阳爻,即称九五,因此,后人又称君王(或天子)为“九五之尊”或“九五天尊”;称某位君王(或天子)登基,为“位登九五”。

在《周易》古经那里,卦画(以及爻画)只是人与万物及“神灵”之间,通过蓍草所实现的彼此“感应”与“沟通”的产物,是显示占问事项吉凶与祸福的神秘符号。而经过《易传》的上述改造之后,卦画(以及爻画),就变成了象征包括人类、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间万物、万象、万变的符号。

第四,在把卦画(以及爻画)改造成象征包括人类、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间万物、万象、万变的符号的同时,《易传》十篇,又对《周易》古经的卦辞和爻辞,作了一番新的解释与阐发。

——至此,《周易》的思想理论内容,真正是大变样了!《周易》的功能特色,也真正是大变样了!

——它变得思想理论内容丰富、深刻起来;

——它变得功能特色多样化起来。

而《周易》古经的蓍筮占问功能,则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

有道是:“薪尽火传”。“薪”,指的是柴草。这个成语,原本说的是,在柴草燃烧的过程中,前一根柴刚刚烧完,后一根柴就已经点着,火,因而永远不会熄灭。后人,则多用这一成语,来比喻学伺一代代地流传。我们在这里借用这一成语,所要说的,则是:从《周易》古经那里所徐徐燃烧起来的《周易》思想之“火”,由于《易传》十篇的出现,不但接续了下来,而且“火势”愈演愈烈——《周易》的思想理论,越发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周易》在后世,也主要是以《易传》十篇赋予它的全新面貌出现,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挥其重大影响的。

2.阴阳大化生生不息——一个全新的总体宇宙观

通过前面的介绍,你们已经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了:《周易》古经与《易传》十篇,《周易》古经与《易传》十篇问世后的《周易》,性质大为不一!借助于一系列可贵的思想理论上的创造和改造,《易传》十篇“点铁成金”,使《周易》由一部专注于人事的吉凶与祸福的低层次蓍筮占问之书,变成了一部“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的高层次哲学著作。这就给《周易》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获得“新生”之后的《周易》,在总体宇宙观方面,也改换了新颜。

天地是万物的“大父母”或“总父母”

人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也该有一个大的“爸爸”和一个大的“妈妈”(或“大父母”),或者总的“爸爸”和总的“妈妈”(或“总父母”)吧?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又该是从何处产生?或者是怎样产生的呢?

《周易》认为,这个大的“爸爸”或总的“爸爸”,就是天;这个大的“妈妈”或总的“妈妈”,就是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就好比人世间的一个“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父母”,是天和地;“子女”,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

“父”天“母”地的结合,是这个“大家庭”的开始。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万事万物。因此,《易传》反覆讲: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序卦传》)

这就是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来源于“父”天和“母”地;即使人世间的一切,像什么男性与女性的划分,夫妻关系的产生,父子关系的出现,君臣关系的确立,上下尊卑关系的形成,等等,归根结底,也都是由“父”天与“母”地所造成的,都是在“父”天“母”地创生万物的前提下,一步步地演化出来的。

《易传》还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温馨”与和谐气氛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父”天和“母”地,它们一方面好像永远不会衰老、永远不知疲倦的样子,辛勤地生化出一代又一代的事事物物;另一方面,它们又毫无偏心、无限周全地对待着生化出的事事物物——“父”天在上面覆盖,“母”地在下面承载;“父”天不时降下“甘霖”以滋润,“母”地时时献出养料以抚育。而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子女”的万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所以才得以顺利地存在、繁殖和发展。

阴阳大化,生生不息

那么,“父”天和“母”地,究竟是靠着什么“材料”,才生化出万事万物的呢?“父”天和“母”地,究竟是由什么所构成的?万物,又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对此,《易传》也一一为我们作了详细的答复。

《易传》认为:“父”天和“母”地,是靠着“阴”“阳”二气,才生化出万事万物的;“父”天和“母”地,就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万物,也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在《易传》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为“阴气”和“阳气”所充满着。——打一个十分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如果将整个宇宙比作一座大厦(——这个比喻之所以十分不恰当,是因为,大厦是有限大,而宇宙则是无限的),那么,“阴气”与“阳气”,就是垒成这座大厦的一块块砖。

“阴气”和“阳气”,充满了整个宇宙,它们自然原本就存在于“父”天和“母”地那里。因此,《易传》认为,“父”天和“母”地,原本就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而且,它们原本就是“阴”、“阳”二气的无尽宝藏;而那构成万物的“阴”、“阳”二气,就来自于伟大的“父”天和“母”地。

《易传》指出,“父”天,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气”;“母”地,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阴气”。“父”天在上,“母”地在下;天的“阳气”下降,地的“阴气”上升,二“气”相互交感,就化育出了万事万物。

在《易传》看来,正是“父”天与“母”地的这种“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才使万物乃至整个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希望;而一旦没有了这种交感,一个黯然失色的、毫无生机和希望的世界,马上就会降临。

为此,它还专门通过“地天泰卦”的卦象以及“天地否卦”的卦象,来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地天泰卦”,由下经卦乾与上经卦坤重叠而成。乾的基本卦象是天,坤的基本卦象是地。天本来在上,地本来在下。而在泰卦中,天反而在下,地反而在上。这表示,天的“阳气”已经下降,地的“阴气”已经上升,二气相互接触,发生了交感。这样,万物就可以顺利地化生、成长起来了。因此,泰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卦。

“天地否卦”,与泰卦恰好相反。这一卦,虽然也是由乾、坤两个经卦重叠而成,但是,两个经卦的位置,却发生了倒转——即在否卦中,乾卦在上,而坤卦在下。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天在上,地在下。这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同。但是,这却表示,天的“阳气”居高而不下降,地的“阴气”居下而不上升,二气不能相互接触而发生交感。这样,万物的化生与成长,就发生了困难。因此,否卦就是一个不太好的卦。

现在我们常用“泰”字来表示平安、亨通、好或好的事情,而用“否”字来表示阻隔不通、坏或不好的事情;又常用一个成语——“否极泰来”,来说明,坏的事情到了尽头,好的事情就会到来。这一切,都是从这里来的。

《易传》进而指出,“父”天和“母”地,素来就具有无上仁慈的品德,这一品德,就是“生”,生而又生。“父”天和“母”地有其好生之德,内部蕴藏着无限生机,又借助“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交感,此消彼长,以及相成相济,就不但生化出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而且,还使得大千世界不断变化,不断翻新,并在这种不断变化与翻新的过程中,永保生机一片,永保和谐融融。

于是,在这个“大家庭”里,好生的“父”天和“母”地,不断施放着“阴”“阳”二气。被施放出的“阴”、“阳”二气,相互接触、冲撞、交感,生化出万事万物。而内在于生化出的万事万物中的“阴”、“阳”二气,又同“父”天“母”地所新施放出的“阴”、“阳”二气相互接触、冲撞、交感,就更使得大千世界异彩纷呈。这样,在这个“大家庭”里,“阴”、“阳”二气生生化化,无休无止,无穷无尽;“大家庭”也就从一种状态,翻新到另一个种状态,永无止息。——正所谓:“阴阳大化,生生不息!”

八卦方位的妙用

《易传》还具体设计出了一个八卦方位(见下):

《易传》就用这个方位,以一年为一个单位,来具体象征和说明年复一年的“阴”、“阳”二气的消长以及万物的生化。

具体而言,《易传》将八经卦,首先置于以下八个方位:震正东方,巽东南方,离正南方,坤西南方,兑正西方,乾西北方,坎正北方,艮东北方。

同时,《易传》又以置于上述八个方位上的八经卦,来象征一年内季节的交替变化:震代表春天,巽代表春夏之交,离代表夏季,坤代表夏秋之交,兑代表秋季,乾代表秋冬之交,坎代表冬季,艮代表冬春之交。

依照这个方位,就“阴”、“阳”二气的消长而言,从坎卦经震卦、巽卦而至离卦,在季节上,发生了冬——春——夏三个季节的交替,相应地,“阳气”经历了一个由微弱而逐渐盛大的过程——,“阴气”则经历了一个由盛大而逐渐衰弱的过程——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阳(气)长阴(气)消”的过程。

而从离卦经坤卦、兑卦、乾卦而至坎卦,在季节上,发生了夏——秋——冬三个季节的交替,相应地,“阳气”经历了一个由盛大而逐渐衰弱的过程,“阴气”则经历了一个由微弱而逐渐盛大的过程——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阴长阳消”的过程。

而就万物的生化而言,震卦代表春天开始,这时,在雷声的震动下(震的基本卦象为雷),万物开始苏醒、萌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巽卦代表春夏之交,这时,在微风的吹拂下(巽的基本卦象为风),万物都“不约而同”地生出于地面,显得是那样的齐齐整整。离卦代表夏天开始,此时,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离的一个卦象是日,即太阳),草木繁茂,鸟兽出动,彼此都相见了。坤卦代表夏秋之交,此时,万物都从大地母亲那里(坤的基本卦象是地),得到了丰厚而又充足的给养,因而成长得更加迅速。兑卦代表秋天开始,这时,万物都走向了成熟,因而彼此都无不欢欣喜悦(兑的基本卦象是“说”,即悦,喜悦、和悦)。乾卦代表秋冬之交,此时,万物都由成熟而走向衰老,进入到生与死激烈搏斗、挣扎的时期。坎卦代表冬天来临,这时,万物都已枯老、衰竭而变得疲惫不堪,应该好好地静下来休息了。艮卦代表冬春之交,此时,正是万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时期,旧的生命结束了,同时,新的生机也开始出现了。如此周而复始,万物因得以生化无穷。

《易传》所提出的这个八卦方位,对后世影响颇大。后人又把它称做是“文王八卦方位”,意思是说,这个方位,最初是由周文王设计出来的;这是很值得怀疑的。

3.三才鼎立崇德广业——《易传》的远大理想

《易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父”天“母”地所统领下的,生生不息、生化无穷、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全新总体宇宙画面。

这是一个和谐、圆满的宇宙“大家庭”!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宇宙“大家庭”!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激发人们斗志的宇宙“大家庭”!

在这个宇宙“大家庭”中,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出现了。从此,“大家庭”内部,就开始出现了天(“父”)、地(“母”)、人(“子女”之一)三才鼎立的局面。

人在宇宙“大家庭”中的位置

茫茫宇宙,气象万千。它造就万物,生化无穷。其间,天覆而地载,日升则月降、星移而斗转,四时相交替。山岳逞其巍峨,江河竞相奔流。飞(鸟类)、潜(在水下生活的鱼类等)、动(在陆地上生活的野兽等动物)、植(花草等植物),也择地而处,生息繁衍。然而,这一色彩斑斓,促人浩叹,引人遐思的万物大千世界,或宇宙“大家庭”,只是等到人类产生、人类社会出现之后,才好像真正焕发了“青春”,真正展示出了无限的生命力,真正透显出了无穷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点,已为《易传》所初步认识到了。在《易传》看来,“父”天和“母”地,是这个宇宙“大家庭”中,作为“子女”的万物的最终本源;而人,则是在“子女”行列中,由“父”天和“母”地所造化出的最秀品——“父”天和“母”地,生化出了形形色色、种类难以理清的事事物物,然而,唯有人,才是其中最优秀的,他是真正的“万物之灵”。身为“万物之灵”的人,远远高出于同属“子女”行列中的任何一种事物,只有他,才能够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父”天和“母”地造化、养育万物的伟大德业,从而开创这个宇宙“大家庭”新的、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使得这个宇宙“大家庭”,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有希望。

因此,《易传》认为,在这个宇宙“大家庭”之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自然是“父”天和“母”地,其次则莫过于人了!

“父”天与“母”地是伟大的!

人,同样是伟大的!

只有人,才可以与“父”天“母”地相并立,从而形成宇宙“大家庭”中三才鼎立的格局。

如此说来,“父”天“母”地造就人的辛劳,不会白费;它们所开创的恢弘大业,将在人的手中,达到空前的升华;人,将不负“父”天“母”地之所望,创造出更加光彩耀人的伟大奇迹!

人的神圣使命

在这个宇宙“大家庭”中,“父”天“母”地与人,鼎立为三,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那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究竟担负着什么样的神圣使命呢?或者,他究竟应当担负起什么样的神圣使命呢?

《易传》认为,首先,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应当具有一种“宇宙意识”,或“宇宙大家庭的意识”,“胸怀人类,放眼宇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宇宙中的人”,或“宇宙大家庭中的人”,是由“父”天和“母”地所造化出来的,是与其他万物同属于“父”天“母”地“子女”之列的。因而,是同这个宇宙“大家庭”“休戚相关”、息息相通的。

因此,人,首先应当珍爱生他、育他的这个伟大的宇宙“大家庭”,与“父”天“母”地,与其他万事万物,和平相处;尊重“父”天“母”地造化、养育万物的恢弘大业,积极地维护和保持大自然或宇宙“大家庭”的和谐,维护和保持大自然或宇宙“大家庭”的伟大而又旺盛的生机和生意。

这里,我们不妨暂做一下停顿,捎带提及一下:《易传》的这一思想,很明显,透露出了一种强调生态平衡的思想倾向。在这一点上,它就同那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的相关思想,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

基督教,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另外两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和伊斯兰教),宣扬上帝造人。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认为,无限仁慈的上帝创造了人,它让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也宣布这个世界上的自然万物,都归人来支配,人可以尽情地来支配、征服自然万物,可以尽情地从自然万物那里索取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会给自然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造成严重的能源危机,这不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吗?

其次,《易传》认为,作为“父”天“母”地造化出的最秀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重要的是去继创人类自身的文明,使这个宇宙“大家庭”,更生其色!

在《易传》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宇宙“大家庭”,对于人而言,是一个唯一的、而且极为理想的、充满无限希望的生存、生活环境,因此,人,应当立足于这一“大家庭”,满怀信心地在这一“大家庭”中,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和富有意义的生活,拓展自己的文明。

只有把人类自身的文明创造出来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才算最终真正展现出来了。人,也才算把“父”天“母”地当初造就他的初衷,给真正实现了。人,也才算真正无愧于“万物之灵”这一庄严的称号。

《易传》所指明的人的这两项使命,无疑都是极为神圣和庄严的,也是同等重要的。《易传》所要求于人的,就是自觉而又积极地,去树立起在这样两项使命迫促下的“胸怀人类,面向宇宙,或面向整个宇宙‘大家庭’”的神圣使命感与强烈责任感,从而继“父”天“母”地之后,勇创人类及整个宇宙“大家庭”的新运!使人世间及整个宇宙“大家庭”,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充满希望,因而也就更加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更加有利于人类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更加有利于人类素质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修身立德,提升境界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他的神圣使命已经十分明确,那么,具体地又应当怎样去做,以顺利完成他的神圣使命呢?

《易传》认为,首先,人应当自觉地去修身立德,培养起良好的道德风貌,提升起自己的精神境界。

出身于贫寒之家的元朝末年著名诗人王冕,曾经写过一首题为《白梅》的诗: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以白梅比喻品德高洁的君子,以桃树、李子树比喻平凡、平庸之辈;通过赞誉白梅,歌颂了超世脱俗、品高志大、造福天下的君子们的伟大形象。读来令人动容而惊起。

这首诗提醒人们,不应当放任自己,听任自己堕落,而与平凡、平庸之辈为伍,以至于浑浑噩噩地了却自己的一生;而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堂堂正正地真正活得像个人,不辱没“人”这一光彩耀人的称号。

《易传》的精神,也基本如此。在《易传》看来,人,身为“万物之灵”,就要真正亮出一种“万物之灵”的姿态,不甘与禽兽及其他物类为伍,明确自己从“父”天“母”地那里所托付下来的神圣使命,并为完成使命,而尽心竭力,奋勉终生。而这一切,就得先从修身立德入手。

其一,《易传》指出,人,首要的应当是唤醒“仁”的意识,牢固树立起“仁”的观念和情怀。“仁”,简单地说,就是仁慈、仁爱,就是于心不忍的情怀和精神。

《易传》认为,“父”天“母”地具有崇高的好生之德,对万物百般慈爱,“尽心”化育,从而使得大自然或整个宇宙“大家庭”,永保生机一片,永远生意盎然。这种好生之德,就是一种不忍心万物失去生机以至走向消亡的仁慈之德。效法“父”天“母”地好生的仁慈之德,《易传》主张,人,一方面应当慈爱万物,为大自然所呈现出的勃然生机、盎然生意而感到由衷的喜悦,积极维护和保持大自然或整个宇宙“大家庭”的和谐;另一方面,还应当以高尚的情怀,慈爱自己的同类,关心自己周围的同类乃至整个天下人类的疾苦,以造成和睦融洽的生活情调或社会气氛。

其二,《易传》指出,人,还应当唤醒“礼”的意识,培养起来自觉遵守“礼”的良好习惯。“礼”,是古代维系家庭和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规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分;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交往,就应当从各自的名分出发,依照一定的礼节进行。

《易传》认为,人,总是生活于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具体的人,他自然要受“礼”的规范的约束。否则,听任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爱好,任意去做,只会造成漫无长少、漫无上下,漫无尊卑的混乱局面,这样,家庭、社会,就会永无宁日了。这是人们不忍心看到的。

因此,《易传》主张,任何人,都应当明确自己的名分,安其位而守其分,严格依照“礼”所规范的一切来立身行事,以自觉维护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秩序。所以它说:“君子以非礼弗履。”“弗”,是不的意思;“履”,是行、做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君子,他是不去做与“礼”的要求相违背的事情的。

其三,《易传》指出,作为人,还应当讲“义”。“义”,是合宜的意思,指的是公正、合理的行为或事情。它主要是从行动的角度出发,说明人们应当去做那些合乎道义、合乎正义的事情,而不应只贪图一己之私利,更不应为获得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的利益。

《易传》认为,做人就要合乎道义,合乎正义,因为这才是做人的正道。所以它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做人,除了培养起“仁”的品格之外,其次就是要坚守道义或正义,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不成其为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人了!

其四,《易传》进一步指出,整个宇宙“大家庭”在不断的流动变化,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为此,作为“父”天“母”地所造化出的最秀品的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一方面应当切实体会到整个宇宙“大家庭”的不断流动变化,体会到天地万物的生生日新,从此而奋起,积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道德面貌,也日新、日日新,不断进入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还应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形势的变化,因“时”制宜,因“势”制宜,从而创造性地、灵活性地奉其“仁”,行其“礼”,而又守其“义”,而不可过分呆板地拘泥于固有的常规。

其五,放眼宇宙,直面人生,《易传》又主张,人,一方面,还应当具备深沉的忧患意识。它说:就当政者而言,今天的那些为政而发生危机,甚至于导致他们的国家出现混乱以至于倾覆的,在过去则是为政而没有出现危机,国家平安稳定的。如此说来,安可以转变为危,存可以转变为亡,治可以转变为乱。因此,明智君子,处乎其安而不忘乎其危,处乎其存而不忘乎其亡,处乎其治而不忘乎其乱,这样,他的身家性命和国家,就可以得到保全了。

它还举例说,积善的家庭,必定会福庆有余;积不善的家庭,必定会灾患无穷。大臣杀掉国君,儿子杀死父亲,这并不是那一天早上或那一天晚上突然干出来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恶的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是人们没有及早地察觉到罢了。

因此,《易传》主张,人们时时处处,都应当心存忧患,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切实注意防微杜渐。所以它说:“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字通“预”。

另一方面,《易传》认为,人,还应当树立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君子,就应当效法健动不止、运动不息的天,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积极拼搏。如此,才能成为“父”天的好“子女”。

开物成务,造福万民

通过修养,人的道德面貌焕然一新了,精神境界大大提升了。做到这一步,是不是已经足够了呢?《易传》的答覆是:不够!还很不够!《易传》,已经十分明确地向人们指出了人的两项神圣使命。简言之,这第一项使命,就是维护和保持大自然的和谐;这第二项使命,就是创造人类自身的文明。“人类自身的文明”,用现在通行的划分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精神文明,一个方面是物质文明。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大家知道,精神文明,主要指的是人类的思想、精神发展状况,思想、精神面貌,以及相关的文化设施,等等。而物质文明,则主要指经济发展状况,财富积累状况,以及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发展状况,等等。

而《易传》所讲的修身立德、提升境界,就大致属于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文明”的范畴。《易传》也认为,这两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两方面的内容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文明。因此,在它看来,只有二者都同时兼顾了,才能真正完成人的第二项使命。

那么,《易传》在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文朋”方面,究竟有哪些看法或主张呢?概括地说,就是:开物成务,造福万民。“开物”的“开”字,就是揭开、揭示、揭露的意思;“成务”的“务”字,就是事情、事务、事业的意思。开物成务,就是要揭示事物的真象和规律,以成就事业,创造财富。成就事业,创造财富,自然是为了造福万民。——当然,《易传》所要造福的,主要还是统治阶级,因为,《易传》基本上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话的。

为此,《易传》反复重申,人,应当积极地遵循天地之道,辅助万物的化育,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从自然里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财富,以创造出更为优越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推动人类的文明,不断走向进步。

它曾经从针对君王的角度,具体阐述过这一思想。它说:“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即君王。“财”,通裁,即裁度。“天地之道”,这里指天地相互交感,从而化生万物的规律。“辅相”,即辅助。“宜”,就是合适、适当。“天地之宜”,就是适宜于万物生长的天时与地利。“左右”,是帮助的意思。

这一整句话,说的是,圣明的君王,体会、认识到了天地交感、化生万物的规律,于是精心做了一番裁度,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促成这一规律在现实中的顺利实现,从而使天地能够更好地交感而化生万物;而且,他还依照适合于万物生长的天时与地利,人为地积极加以协调和辅助(例如,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万民因地而播种,因时而收获,因时而入山打猎,因时而入水捕捞,等等),从而使万物能够更好、更快地生长、发育——这些措施和作为,无非是为了使大自然能够“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从而帮助万民生活得更好一些。

“修身立德,提升境界”与“开物成务,造福万民”合起来,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崇德广业”。

《易传》曾经说过:“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就是说:《周易》这本书阐述的道理有好多,但是最基本的,还是让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扩充伟大事业。圣人,也正是用这部宝书,来提升道德境界,扩充伟大事业的。

这一理想,也是与儒学派的创始人的孔子的理想,大致相吻合的。可以这样说,《易传》的这一理想,正是对孔子理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我们虽不认为《易传》十篇是由孔老夫子所作的,但是,我们并不否认,而且充分地肯定,孔老夫子的思想,对于《易传》思想的深刻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易经] [周易八卦] [] [阴阳学] [家庭] [易传

上一篇重庆风水大师柏宽论如何快速学习周易八卦_四象

下一篇周易八卦起名法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