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权势最高的女性便是武则天和吕后了,不过武则天毕竟是正统女皇帝,地位要比吕后高。吕后虽没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她牢牢掌控朝政大权,是实际的掌权人,而且她差点就让吕氏替代刘氏,这点也足以说明吕后的强大。历史上并无武则天评价吕后的记载,可能在武则天眼里吕后会是她的目标之一。但武则天显然比吕后更聪明,这从她们死后的待遇便能知晓,下面就来看看武则天究竟哪一点要更胜一筹。
1、武则天和吕后结局为何不同
这两个女人做了同样的事情,都是独揽了朝政大权,为什么在吕后去世以后她的家族被整个灭族了。但是武则天去世以后,却能够把她家族完好的保存下来,还能够在朝廷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其实不管是武则天还是吕后,她们在都掌了政权之后,都进行了一次非常惨烈的战争,而这一场战争只是针对于宗室内部进行的。她们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和吕后斗争的都是别人家的儿子,而和武则天斗争的都是她自己的儿子。
吕后这场战斗主要是跟刘邦其他媳妇生的孩子进行的,因为她自己的儿子性格比较的懦弱。她害怕刘邦其他的儿子,会把她儿子的皇位给夺走。因此在她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就跟其他的那些皇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把刘邦那些儿子们杀掉和毁掉的不少,而且使用的方法非常的残忍。因为她那个时候使用了太过残忍的手段,所以积累了非常多的怨气。朝廷上的人对她也是怨气颇重,而这些仇恨一直在人们的心中积压着。所以在她去世以后,那些对她心存仇恨的人就把怨气全都算在了吕氏家族的头上,对她的家族进行了报复。
而且她还特别的交代了,兵权一定要掌握在吕家的手里,坚决不能让它落在别人手中。所以说吕后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结仇恨,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刘家的人,可是所有的权利却都被掌握在了吕氏家族里。这也不能怪刘家会对吕家这么的怨恨,所以只要权利再一次回归到刘家的手中,他们肯定会对吕氏家族进行疯狂的报复。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报复吕家的手段残忍无情,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吕家就会进行反抗,这就会导致他们手中的权利不稳固。
武则天和她完全不一样,她做的并不是要给自己的儿子稳固根基,而是跟她自己的儿子争夺朝政大权。垂帘听政这种方式完全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她儿子的那个皇帝的位置,要从帘子后面直接走到皇帝的这个位置上。因为武则天是跟她自己的儿子争夺权力,所以她并没有采用多么残忍的方式。虽然传言说她在这场战争中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但那也只是传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那两个孩子是她杀害的。
武则天在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在大臣的帮助之下夺得了皇位,实际上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又重新回到了李家的手中。而武则天的手中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权利了,所以李家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打击报复她了。虽然说他们以前也是属于竞争对手的关系,可是武则天在最后的时候却立了李家的孩子为太子,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那种矛盾就已经完全解开了。
武则天掌管朝政几十年,后来又坐上了皇帝,在这段时间里她把国家管理的非常的好,而且能力比她的儿子还要突出,并且还提拔了很多的优秀人才,而她提拔的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去打击武家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武则天那个时候他所制造的矛盾并不多,而吕后却制造了非常大的矛盾,所以她们两家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2、如何评价吕、武二人
吕公让吕雉嫁给刘邦时,吕雉并没有反对而是听从了吕公的安排,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时的吕雉最多二十岁左右,而刘邦当时应该是四十多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凉去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作为女儿的吕雉是听话的。
此后刘邦在芒砀山起义,官府抓了刘邦的家人以示惩罚,因此吕雉替刘邦坐了几年牢,待吕雉从牢里出来又碰到楚汉之争,结果又被项羽抓去做人质还差一点让项羽给烹了。吕雉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才终于回到了刘邦的身边,却发现刘邦已经有了另一个爱妾戚夫人这样的结果任何女子都无法接受,但吕雉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而戚夫人却自不量力的想跟吕雉争皇后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这些都触碰到了吕雉的底线,所以吕后才会逐渐黑化。吕后性格残暴,晚年野心膨胀,但整体看下来吕后一生有功有过,她的贡献不容抹杀,但吕后做了很多坏事也是不争的事实。
武则天同样是个狠人,她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狠辣,比如驯服烈马的典故,不听话就打身子,再不听就打头,还不听就杀!而武则天的运用也是自然,女儿、儿子说杀就杀,亲戚孙子也不放过!
武则天成为皇帝分了好几步,其中一步走错可能就当不上皇帝。这其中武则天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毕竟李治死后自己就类似于顾命大臣,自己又是皇帝他妈,之前早就培植了势力,加上种种际遇,简直可以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唐朝脱胎于隋朝,隋朝脱胎于北周,北周脱胎于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最大的事情就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带来的就是男女平等,带来的就是思想开放。要不然,单凭武则天李治小妈的身份,就得在感业寺老死为止。
武则天作为政治人物,在其背后少不了杀伐决断,也少不了恣意妄为,历史上诸多评价也皆有可查。不过,作为一名女性,武则天真可谓是能顶一方天的人物。
标签组:
上一篇:唐穆宗:历史评价中的明君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