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

社恐病龄快满六年了,六年间通过自身努力及身边人的帮助磕磕绊绊地杀出一条生路。

小生不才,情绪易激动,不专业,下面的内容纯经验,囊括了我对克服社恐的新见解。希望能帮到于人生低谷中孤军奋战的坚强的你。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多年以来受困于社恐中孤独到一个真朋友也没有,觉得自己和整个世界有隔阂,在众人面前做不出真实的自己,每天都很累,绝望、痛苦、迷茫着,却也坚守、拼搏、努力着的人。

除上述类人以外,其他人不要看了,你没有至少三年的斗争履历是无法看懂我下面写的内容的(这里的斗争不是玩笑意义的词汇,是真的很煎熬痛苦的),因为我想谈一种回归的思想,只有经历过繁琐的抗争的人,才配感悟到这种返璞归真的回归的思想(起码你抗争社恐要≥三年,现在处于一个用尽千方百计后仍然不见好转的状态)

更何况现在网络上"社恐"一词被大量滥用,有些人就是上台发言时有些紧张情绪,不太敢跟陌生人说话就自称是"社恐"…真是醉了。

OK 上正文!

我不想讲一大堆方法论和新名词,我知道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在看这篇文章之前一定自己查阅过许多资料自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理论方法、鸡汤,我猜你一定成功过却永远不能持久,并且在一次次心战中很疲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你总是凭着一种的意志力来生活。

一旦你觉察到恐惧开始了,你就在心里不断地对自己鼓劲:"我要坚强!我要勇敢!我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不能恐惧!我要豁出去!加油!冲冲冲!!";后来你没控制好自己,说错了话或做了尴尬的动作,焦虑中你安慰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当下的烦恼放到宇宙的视角中渺小的不及一粒尘埃…";当你看完某个新理论后有了彻悟的感觉,生活一下子明朗地向你展开"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存在偏差,因此才会活的这么累,其实别人从来没有在乎过这些我觉得丢脸的事…根本原因就是我太好面子了…啊!我终于悟了!我这一路太不容易了…我就要成功了";然而即便你了解了理论,当你再度回到生活实际中你又被瞬间打回原形"刚刚我跟他讲话的时候身体抖了一下,怎么办怎么办?他一定看到了…他会不会觉得我很怪异…啊啊啊…不行,我不能这么好面子,我不能太在乎别人看法,我为我自己而活……可,我怎么还是这么难受,我怎么还这么恐惧……我刚刚白大彻大悟了……"

……

我不往下写了,就这样,恶性循环像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迷宫,你在里面被困得死去活来,煎熬不堪。

我也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挣扎中年复一年,别人是生活,我们是生存。

各位老哥老姐老弟老妹,各位在屏幕后垂死挣扎的你,我想跟你们说个我这六年来发现的最大的秘密,虽然它听起来像个古老的玩笑,那就是——治疗社恐最好的方法就是:"忘"。

你们可以先停下来思考几分钟:我们这些年来到底在追求什么?我们口中的"克服社恐"的目标到底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总结我刚刚描述那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思想斗争,你会发现这个恶性循环的本质是一直通过不断吸纳新思想的冲击,获得一种彻悟的感觉,重拾对生活的希望,进行无止境地自我反思省察,一旦再被生活打压,我们会觉得这个方法是无效的,于是我们又开始新一波的寻找,永远停不下来……你懂我这段话的意思了吗?

我再用一句简单通俗的话讲,希望别伤了你的心:如果你想克服社恐,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克服社恐。因为如果你心里在关注自己是否处于社恐状态时,你只会永远开启监测雷达,随时检测自己现在的社恐状态有没有反弹,一旦开始有一些微小的迹象或偶然间一些想法的发生,这个微小就会被无限扩大,形成恐惧的深渊。

或许一些书商正是抓住我们这一弱点,源源不断地生产大量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心理自助书籍供我们购买。我们打开书籍,仿佛打开的是希望的大门,治愈的文字伴随着激起强烈共鸣的故事似乎暂缓了那些心灵伤口的疼痛,但当得到安抚的我们放下书籍去投入生活之际,该来的烦恼还是像往常一样扑面而来,一切都没有变,大部分你感觉有用的作为防身武器的方法最终都会在现实的残酷中不堪一击,不是你意志力不够顽强,而是你被那些表面有用的方法迷惑了。

如果你还没理解,我只好再用最后一种方式让你理解。我们克服社恐的最终目标就是做一个能正常社交的人,自然、真诚、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活出真实的自己。可基于你对身边正常人的观察,我想问你的是,你觉得正常人会在说每一句话之前要做任何思想工作吗?他们会像你一样先做好心理准备再投入社交生活吗?答案是,他们不会,因为他们从来想都没想过这些。

因此我说,想变成正常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忘"。忘掉你是个社恐,忘掉你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才能正常社交这件事。

其实看了那么多文章,实践了这么多年,我最后的感悟就是有四个字——大道至简!现在你也是时候要回归简单了。

我知道我这个这个"忘"字的概念很抽象,看起来荒谬得不切实际,但它是我坚信的唯一能让你回到正常人状态的方法,其实这也是我从森田疗法的实践中体会的思想。

我先引入一个场景帮你理解这种"忘"的感觉。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在某种很累以至于啥都不想的情况下突然有人跟你说了句话,你这时由于太累了没来的及思考回应的话便脱口而出,事后你发现这句话不可思议地正是你一直以来追求的完美回应。

而成功的原因正是你那是什么都没想,这就是"忘"。"忘"是一种顺其自然,一种回归自然,这种自然状态下你回归了本真的自我。

自然状态下,你不仅忘掉了自己是社恐患者,更关键的其实是你清零了欲望,理解了这一点,你离理解社恐的本质就更近了一大步。

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让处于社恐中迷茫的我沉默许久的话:"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行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行为来源于恐惧。这样来寻找原因一般不会出错。"

王阳明也曾提到心理问题是"思欲过剩"的产物。

在看到这些前,我曾一直以为自己出现社恐这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太善良了,因为怕耽误别人才会不敢打扰别人,不敢麻烦别人,因为怕伤害别人,才会说话前小心翼翼地斟酌每句话中的每个字,连语气也要酝酿得温和不伤人…然而到最后才发现大善的背后是大恶。

我渴望获得他人对我的认可,并奢望所有人都喜欢我,以成为圈子里最受欢迎的人,于是我藏起自私、阴暗、狭隘、嫉妒、自负、狡猾、卑鄙、丑恶的一面,以积极、阳光、开朗、热情、大方、无私、善良的面具虚伪地活着,收割别人的友谊…直到这一瞬间,我才敢于直面我这老老老好人善良的本质,这才发现,原来我对别人的好意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我贪婪的欲望在作祟。

这便是尼采所说的"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我活的太极端了,一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自我强求使我屡遭挫败;这便是王阳明所言"思欲过剩"中贪无止境的欲望,我太想获得他人认可了,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社交恐惧症,我恐惧的是别人对我的讨厌,我害怕的是别人看不起我的眼神。我在逃避中用虚情假意的善良当盾牌,慌乱地掩饰着、躲闪着,自欺欺人而不自知。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一段精彩的语句:"那时,我还没有懂得人性是如何矛盾的。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做作,高贵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如今我是懂得了,小气与大方,怨怼与仁慈,憎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与同一颗心中的。"

于是我低下那颗高自尊的头颅,收拢过剩的欲望,重新放眼望去曾经让我心生恐惧的人海,没有人天生比别人高贵,没有人必须维持完美的形象,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捆绑,平凡与普通才是人活着的本心,真诚与简单胜于一切好人缘的法则。生活中我们之所以看一些人可爱,觉得讨喜,正是因为那些人的真实,他们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缺点,相反,正是缺点造就了他们的可爱,使他们的优点熠熠生辉。

真善美,三字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善没有了真的支撑即会变得虚伪,美没有了善的前提便会丧失意义。

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次对抗社交恐惧症的持久战中收获更广阔深远的对生命的觉解。

我喜欢尼采说过的一句话:"人与树的情况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跟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理解了以上关于"忘"和"欲望"的观点,你离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已经不远了,

想要达到"忘"的境界,最好的方法就是专注于其它你要做的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上,果断远离对于查看社恐经验和治疗理论的依赖,重新回归于生活本身,比如为变得更优秀而学习知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说实话,健康平安就已经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总之,社交不顺又怎么地了!就算社恐再严重,我们完全可以独立地生活下去,要放的下对于社交的执念,你才能拿的起对人生的自主掌控权。



2022.1.9

对于上述文章想补充几点:

1.其实我认为治疗社恐不仅仅只需要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也同要重要,两种疗法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相得彰益。

离开了错误认知的觉察与调整,森田里顺其自然的心态只是空谈;缺少了回归自然本真的方向指引,认知行为疗法只会让人在过度反思的自我怀疑中愈陷愈深。

2.关于文章开头第四段"只有经历过繁琐的抗争的人,才配感悟到这种返璞归真的回归的思想"一句中"繁琐的抗争",我想再稍作解释。

为何说是"繁琐"的抗争?

就是在你意识到问题出现后开始不断尝试用从各种角度去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试图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正面进攻或旁敲侧击地解决问题,无论这次选择的方向正确与否,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每一次战斗都积攒经验与顿悟,用一点一滴的积累去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譬如我这六年的每一探索阶段都围绕一些主题词展开——

口才、聊天、"读心术"、幽默、有趣的人、活泼、情商、性格、好人缘、沟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乐观),认知行为疗法(认知扭曲),有锋芒的善良(对"善良"的探索)、讨好型人格、自信与自卑,自尊的高与低,高敏感,原生家庭,暴露疗法,内在的小孩,隐性自恋,自我同情能力,被讨厌的勇气,羞耻感,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看过不下二百本大大小小的书,书店,图书馆,微信读书app……

此书单从下往上是加入书单的顺序

上张图中可以看出我治疗社恐思路的一个转变过程:

简而言之,

最开始只是肤浅地学习表层技术(我该怎样做才能人缘好,会说话,善聊天?)

后来转变为挖掘社交障碍背后的更深层的本质(我为什么想要人缘好,会说话,善聊天?)

越来越明白,关于自己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带来的种种痛苦与折磨,没什么可委屈和抱怨的,一切都是自己长期以来性格的阴暗面积累产生的啊…又关他人什么事呢…

所以,各位啊,最终还是要向求,找找自己身上那些不合理的欲望吧,想想自己的黑暗之处:虚荣、虚伪、贪妄、嫉妒…

永远记住,用真诚去感受这个世界,才能找到美好与阳光,才会获得坦荡与从容,找到心灵的自由。

我想,孔子那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大抵是经历一番抗争和内心的欲望和阴暗面达到了一种和解,致使做什么事都是真正地从"心"出发,而非是通过各种教条礼数约束自己的内心做事的吧?(我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还跟浅薄,至少目前是这么看待这句话的)

对了,之前看过一个视频里面有一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我,在此分享给大家——"当你把自己修好后,散发出的光是可以照亮别人的。"

这哪里是什么治疗社恐,这分明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或许在座的大部分同志和我社恐的原因不同吧,因为在我接触的人中,还从未遇到过和我一样内在与外在矛盾且不自恰的人,从小到大似乎从来都没活出过真实的自己,我甚至都不太清楚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买过的部分书籍,有的找不到了,比如给我带来深远影响的《被讨厌的勇气》

3.给大家推荐几本六年里对我帮助最大的书:

《被讨厌的勇气》

《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自尊》

《社交恐惧与人性的成长》


最近有三点思考:

1.空想是没用的,一切要到实践中去求得。放下书、手机,去回到生活本身中去,去经历,去磨炼,在"磨"的过程中慢慢悟吧。有时远离了外界的打扰后觉得自己内心极度平静,误以为自己把心修好了,实则一遇到问题还是老样子。

2.唯有自己在经历事情后切身悟出的道理才会真正有用。听别人讲道理只是拓宽一下你的眼界和思路,只有有一天道理从你自己口中讲出,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才真正有用。

3.心理问题的背后潜藏着人性的问题。相比心理学,我觉得哲学更能摆渡和救赎处于困顿中的人。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一些处于社恐低谷期适合做的事:

1.写反思日记(顺带练练文笔)

我已经坚持这个习惯四年,发现非常有意义,一是能推动你的自省,使思考更为深刻高效;二是能让你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观,你可以时常翻阅日记,见证你思维的进化,改变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发生的。

此项坚持的越久,带来的效益越高。

2.读书

这里的书不是成功学心理学等和治疗社恐有关的,而是指那些经典名著小说之类的。

3.以"为全社恐患者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心态从自身实践和感受出发去研究心理病的机理与治疗经验。



对了,好消息,最近"顺其自然"久了,都快忘了我是个社恐了,打开知乎看见自己写的文章才想起来自己社恐。

跟大家分享几篇看到的不错的文章:













2022 2.9

新年快乐!或许这是最后一次更新这篇文章了。

谢谢大家在评论区的留言 我看到了我的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前我总想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所有身处绝望无助中的社恐的自救方法,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人对社恐的定义不一样,而且大家社恐的成因和触发点也都各不相同,有些我觉得没什么的在另一些社恐眼中却是心头大患,有些别人视作云淡风轻的东西却被我纠结很久。曾经的我以为大家的经历不能说和我一模一样起码也得和我百分之八十相似,但事后发现这个想法太幼稚无知了,世界没我想象的这么小。于是这个充满野心的大梦想也逐渐被复杂的现实情况磨平棱角随后破灭,不过辛辛苦苦码的字就不删了,留在这也许能给有缘人一点帮助。


以下是我最近的新感悟:

在经历过许多事情后 我明白过来人想要成长 必须真真正正地去投入生活

经历是成长的前提 光是在脑子里空想不但一点实际效用也没有 反而会陷入迷茫和虚空 因此 不要总依赖手机了 投入现实的生活真的很重要 而非沉浸虚拟的网络世界

还有 我突然间有一点醒悟 就是关于自古以来佛家 儒学等为何如此讲求善良宽容不虚伪 行善事的好处不仅在于维系社会人脉关系 其实更大的好处是会让你自己心安 让心里充满阳光与爱 会让你收获自我价值感 会让你一身正气 … 唯有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才能避免由长期阴暗心理滋生的心理疾病,通过观察身边人和我自己,我发现越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越是自私虚伪的人,越感受不到真诚助人为乐的快乐,越容易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发展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病。

标签组:[心理学] [社交恐惧症

上一篇社交恐惧正在毁掉90后

下一篇“社恐”究竟为何物?轻度“社恐”可以自愈吗?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