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朱丹不叫错人名的办法找到了
朱丹又嘴瓢了,我已经记不住这是第多少次。
在和李诞搭档的节目【超 Nice 大会】上,她先是把嘉宾越心叫成了 " 天舒 ",然后又给真正的 " 天舒 " 起了个新名字叫 " 舒心 "。

这档节目并没有太高人气,悄咪咪叫错了也就算了,更牛的是,团队和节目组还喜滋滋地炒起了热搜:# 朱丹不叫错人名的办法找到了 #

每年这么多播音专业毕业的新人都找不到工作呢,为什么要看一个连基本业务能力都不过关的老油条在这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摆烂。

后来推而广之,慢慢就成了一种现象:既然不行,干脆躺平。无法变好,就干脆任其越来越糟,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朱丹就深谙摆烂学的精髓,当年那句 " 骚凹瑞 " 言犹在耳,如今却已经轻车熟路,上一次节目叫错一次名字,好像每次录节目不叫错几个名字都不舒服了。
业务水平江河日下,脸皮的厚度却与日俱增。
如果真的是脑退化,建议去看医生,该吃药吃药,该补脑补脑。

谁都可能嘴瓢,但对于一个成名的主持人来说,瓢一次已经够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了。董卿当年春晚误把马东叫成了他死去的父亲马季,事后哭了整整三天。

朱丹不同,她已经把口误当成了自己的标签,拿着丢脸当卖点,掌握了一手流量的好密码。
我不知道念错名字的笑点到底在哪里,可能就朱丹自己一个人觉得好笑吧。

主持人有幽默感,会自嘲没毛病,比如撒贝宁没事就凡尔赛一把,李咏生前总拿自己的长脸开玩笑。

就像歌手可以腿短,但不能五音不全。演员可以私生活混乱,但不能演技烂。
张雨绮喜欢卖傻大姐的耿直人设,自嘲看男人的眼光不行,但是一提到作品,人家是自信满满的。

她骨子里是个挺要强的人,当年在北大演讲忘词,当场就飙泪了,一度还因为压力巨大患上了抑郁症。

这是一种捷径,每一次犯错反而成了一次绝佳的宣传,而且成功降低了观众的期待值。
对于别的主持人,公众要求形象、台风、口才、临场反应 …… 对于朱丹,大家的要求只是别再叫错名字。
但这样的捷径无异饮鸩止渴。
一个主持人能安身立命,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尊重,还是要靠业务能力。
而一旦提起朱丹的业务能力,一个曾经贡献过无数经典主持案例的一线当红主持人,如今被记住的只有 " 能力太差,连名字都记不住 ",多悲哀?

这不叫洒脱,这是用力过猛。
摆烂,才是对自己真正的不放过。
朱丹摆烂的另一个原因,我严重怀疑是她被 " 煤气灯操纵 " 了。
周一围曾经在节目里多次表示对妻子业务能力的不屑,而朱丹在这段关系中扮演的一直是那个崇拜对方的角色。


电影【煤气灯下】中,丈夫第一次对妻子暗示 " 你总是很健忘 " 时,妻子是反抗的:我并不健忘。

对于朱丹来说,先是被丈夫否定,之后一次又一次或无心或故意的口误,又再次强化了她对自己 " 不专业 " 的认知。
她不但欣然接受了自己根本记不住人名这个设定,甚至还给自己找到了合理化的解释,什么抑郁症,压力大,一孕傻三年 ……

摆烂一时爽,但一直摆烂不会一直爽。
摆久了,就变成了真烂。
标签组:[朱丹]
下一篇:李萍洪卫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