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冰血长津湖》

首页 > 历史 > 正文
2021-12-06

发表自话题:

  就这样,在滴水成冰的酷寒中,志愿军官兵们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惫,翻山越岭,连续奔袭10余天,终于悄无声息地进入到预先埋伏位置。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突降大雪,躲在帐篷中取暖的美军万万没有想到,下午4点30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长津湖战役在漫天飞雪中正式打响了。

  在美国纪录片《长津湖战役》中,参战美军老兵回忆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仿佛是神兵天降,从阵地四周一下子变了出来。

  在志愿军官兵的奇袭下,分散驻扎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步兵7师很快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美军,立即开始还击,用炮火和坦克筑起防御圈。此时,漫天的大雪让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骤降到零下35摄氏度。军史专家董保存说,同在酷寒天气中的长津湖,交战双方身处的其实是两个世界。

  董保存:“美军士兵头上戴着钢盔,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甚至羽绒的大衣,他们吃的是肉罐头和火鸡,他们阵地上的火炮、坦克,在冰雪中架设起钢铁的堡垒。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只有薄薄的棉衣,甚至没有棉鞋,我们的战士吃的是冻硬的土豆,武器装备也只有步兵装备,手榴弹、步枪、刺刀。”

  杨根思

  在枪林弹雨中,“钢”少“气”多的志愿军官兵一次次发起冲锋。被围困的美军不甘心坐以待毙,企图突围后撤。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58师172团3连奉命守卫在这里,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

  急于突围的美军集中火力对小高岭实施猛烈袭击,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到阵地上,不一会儿,就把白雪皑皑的山头打成了黑褐色,随后又集中力量发起集团冲锋。关键时刻,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沉着应战,率领战友们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杨德盛是小高岭战斗的亲历者,他至今仍清楚记得杨根思连长最后的叮嘱。

  杨德盛:“杨连长说,哪怕有100个困难,再大的困难,我都能把敌人消灭掉。我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私下里他也专门跟我交代,‘小杨,我们是老乡,不要丢脸,人在阵地在’。”

  长津湖战场一角

  一次次拼死防御,一次次打退敌人,后来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弹药也所剩无几。身负重伤的杨根思让战友们带着已经没有子弹的重机枪撤离,而自己却选择了留下。敌军第9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他毅然抱起5公斤重的炸药,向着敌人冲了过去。

  随着一声惊天巨响,杨根思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雄杨根思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守卫阵地的承诺。

  志愿军缴获的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的团旗,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就在志愿军第20军包围美军陆战一师的同时,志愿军第27军官兵在长津湖东线与美军步兵7师也展开了激战。战斗中,第27军主力利用夜战进攻、近战打击的战术,全歼有着“北极熊团”之称的美军步兵7师31团,后来这个团的番号被美军从战斗序列中永远抹除。在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中,原某集团军军史馆主任张克勤讲述了志愿军官兵缴获美军31团团旗的过程。

  张克勤:“打完仗之后,炊事班长说,我们改善改善生活,准备蒸点儿馒头,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蒸馒头的屉布,他就问大家,有没有战场上缴获的东西可以用?班长说,我这儿有一块挺厚实的布,于是就拿了出来。营长看过这块布以后说,不对呀,这布上怎么还绣着五颜六色的漂亮图案啊。后来找到翻译,过来一看,翻译说这是美军31团的团旗。就这样,‘北极熊团’的团旗才作为战利品上缴。”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摄氏度的阵地上打击敌人

  在连续数个昼夜的激烈战斗中,饥寒交迫的志愿军官兵用劣势装备,同武装到牙齿的敌军进行着殊死搏斗。面对一次次失败,尤其是“北极熊团”被全歼,美军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对手绝不是想象中的“土包子”,而是一支有着顽强意志和战斗力的精锐之师。为了不让美军王牌部队全都葬送在长津湖地区,他们慎重研究后决定全力后撤。于是长津湖战役的关键点,转移到了一座名为水门桥的车道桥梁上。

  从空中俯瞰,水门桥横亘在两座山体之间,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掐断这条通路,被围困的美军将退无可退。为此志愿军官兵组成敢死队,翻沟壑、越雪地,克服重重困难,抢先炸毁桥面,但是后勤装备非常先进的美军立即展开修复。炸桥、修桥,几番较量后,美军采取空投的方式,将平均重量超过1吨的组件运抵水门桥,凭空架起了一座难以突破的钢结构车辙桥。

  然而,让美军没有想到的是,此前勇猛顽强的中国军队突然偃旗息鼓,竟然没有发起进攻,让他们顺利撤离了。原因究竟如何呢?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指导员徐邦礼在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中流着泪给出了答案。

  徐邦礼:“志愿军封锁住了美军突围的道路,我们完全可以打击他,但当时因为冻伤大量减员,我们已经没有兵力去打了。我们师长去看望冻伤的战士,看完后嚎啕大哭,政委本想劝他,但话没有说完,自己也大哭起来。有的战士整只手都冻掉了,有的战士手指头没有了,有的是整个前臂和小腿都冻得没有了。”

  冰天雪地中的志愿军战士(剧照)

  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前出侦察的美军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志愿军一个连队,整整100多人呈战斗队形散开,人人手执武器,怒目注视前方,但都纹丝不动。原来,潜伏在这里,准备全力阻击美军撤离的他们,已经在酷寒中化作了冰雕。

  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绝笔

  志愿军老战士刘石安哽咽着说,清理战场时,他们从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棉衣口袋里掏出了这样一张纸。

  刘石安:“纸上面写着: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阵地上!”

  美军装船撤退

  随着美军侥幸撤回兴南港,长津湖战役也就宣告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泽东评价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周文江抚摸着故去战友的照片,回忆往事(图源纪录片《冰血长津湖》)

  在纪录片《冰血长津湖》的结尾部分,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副营长周文江抚摸着故去战友的照片,老泪纵横。他难以忘记,此次长津湖战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限环境中,英雄的志愿军第九兵团最终取得了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但也付出了极大代价,部队战斗减员超过1.4万人,冻伤减员超过3万人。那些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最终定格在了黑白影像、方寸之间。

  1996年,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率团访问美国。知道他也参加过长津湖战役后,参与接待的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私下里问起了那场战斗。

  迟浩田:“查尔斯上将的父亲是陆战第一师的上校副师长,他说‘我父亲讲到长津湖战役都很激动,觉得一生难忘’,他说‘你们志愿军官兵飞机封锁、轰炸挡不住,冰天雪地挡不住,大军压境挡不住,不得了,我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跑出来’。当时我告诉他说,我们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完全靠勇敢精神,如果有现在的武器装备,那你父亲就成俘虏了。”

  杨根思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英雄们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和平的种子正在顽强生长。在他们战斗过的部队,红色血脉始终赓续传承。现如今,在陆军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无论是冲锋在战火纷飞的南苏丹维和一线,还是拼搏在改革重塑后的多军兵种联合演习中,每当大家濒临绝境、抵达极限的时候,总有一种声音穿越时空,激昂回响,一如多年前的长津湖畔。

  “我是杨根思的传人,我宣誓: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标签组:[历史] [军事历史] [长津湖] [美军] [抗美援朝] [美军战士] [杨根思

上一篇《长津湖》登顶2021年全球票房榜,“李焕英”祝贺

下一篇恭喜《长津湖》破55亿,距超越《战狼2》仅一步之遥,吴京立功了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