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毛岸英
导语: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驻地——朝鲜大榆洞牺牲。关于毛岸英的牺牲情况,近年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更有甚者说毛岸英是被美军特工“绑架”“查哨遇敌”“因一碗蛋炒饭”牺牲的。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作者根据有关档案文献资料和当事人回忆,撰写此文,对毛岸英牺牲前后的情况作一考证。
“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八岁与母亲杨开慧一起被捕入狱,目睹了母亲与敌斗争和牺牲前的惨烈。后到苏联,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东方语言学院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曾参加苏军的大反攻。毛岸英回国前,斯大林接见了他,并送给他一支手枪,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奖赏。
毛岸英回国后,毛泽东送他去陕北当农民,搞过土改。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毛岸英陪同两个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作为中央的先遣队,首批进入北平,负责扫雷。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毛岸英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支部副书记。10月,中共中央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毛岸英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毛泽东认为儿子第一个志愿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积极性很高,应该成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劝毛泽东说,岸英在单位里任务很重,不好离开,还是不要去朝鲜参战了。可毛泽东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离京赴朝前,毛泽东在菊香书屋为他饯行,毛岸英作陪。
毛岸英问:“彭德怀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彭德怀说:“去朝鲜有危险,美国飞机到处轰炸。你还是在后方,搞建设也是抗美援朝。”毛岸英恳求说:“让我去吧。我在苏联当过兵,参加过对德国兵的作战,一直攻到柏林。”毛泽东说:“我看,你就收留他吧。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让他担任翻译工作。”
就这样,毛岸英上前线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第二天,他告别了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随队出发了。
彭德怀感动于毛主席日夜为抗美援朝操劳,现在又送儿子上前线,也被毛岸英积极要求上前线的决心所感动,他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遭敌机轰炸牺牲
毛岸英随志愿军司令部跨过鸭绿江后,担任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的翻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
据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回忆:毛岸英平易近人,彭德怀司令员多次提出要毛岸英与他一起吃饭,毛岸英都谢绝了,说都是一样的饭菜,和办公室的参谋们一起更随便些。毛岸英除担任俄语翻译工作外,办公室没再给他分配其他任务,但他会主动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1950年11月,第一次战役刚结束,朝鲜首相金日成和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便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所在地大榆洞,与彭德怀司令员会晤。毛岸英担任翻译工作,他用流利的俄语向拉佐瓦耶夫翻译了彭德怀介绍第一次战役的情况和即将发动第二次战役的计划。
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大榆洞是当地著名的金矿,较引人注目。志愿军司令部附近又集中了四部电台,收发电报较多。美军通过空中侦察和无线电测向,发现大榆洞是志愿军重要指挥机关所在地,经常派飞机在志愿军司令部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有时还俯冲扫射。
11月21日,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为保证志司指挥机关及其领导同志的安全,中央责成志司党委应成立决议,规定志司驻地应经常变动,电台应分散安置,防空洞必须按标准挖好,并布置地下办公室。凡遇敌机来袭,负责同志必须进人地下室,任何同志不应违背。11月24日,毛泽东又致电彭德怀等志愿军领导人,指出:请你们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此次战役中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请你们研究对策。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志愿军党委常委专门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志愿军司令部机关全体人员于25日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彭德怀司令员的安全由洪学智副司令员负责。
11月25日拂晓前,洪学智副司令员赶到彭德怀司令员的作战办公室,请其到山沟的防空洞办公,彭德怀坚持不肯走。洪学智看劝说不行,连推带拽地把彭德怀拉出去,命人把彭总的办公用品和铺盖、行军床等拿到防空洞。
彭德怀司令员到防空洞后,便召集邓华、洪学智两位副司令员研究第二次战役打响的时间和打响后如何纵深穿插及实施迂回包围等问题。过了两个多小时,彭德怀叫杨凤安去办公室向值班参谋了解一下前线的情况。杨凤安刚到司令部办公室前,就看到两架敌机从办公室旁上空飞过。杨凤安进屋后马上告诉大家,要注意防空,随即向作战处副处长成普和参谋徐元亩了解前线的情况。此时,毛岸英和参谋高瑞欣因为昨晚加班太晚,还没吃早饭,正在办公室围着火炉热早饭。
杨凤安了解情况后准备回去向彭德怀报告,一开房门又见几架敌机飞来,他大喊“不好,快跑”,这时敌机的凝固汽油弹已离机舱,几十枚投在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及周围,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成普、徐元亩和彭德怀司令员的两名警卫员从火海里跑了出来,成普面部受轻伤。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来得及跑出来,不幸牺牲。
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参谋龚杰回忆:24日夜我值班到天亮,当夜,毛岸英、高瑞欣二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25日9时以后才回到办公室。当时他俩还未吃早饭,可是饭已经冷了,他们热了饭还未来得及吃,就遇敌空袭,不幸牺牲。
杨凤安跑到防空洞,向彭德怀报告:“办公室的人员,除了岸英和高瑞欣同志没跑出外,其他同志都已经安全脱离,看来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
彭德怀听后脸色苍白,久久一言不发。他来到出事现场,看着烧焦的尸体,心情十分沉重。人们通过一烧焦的表壳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这块表是他出国前夕岳母送给他的纪念物。
彭德怀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给中央军委起草电报,短短的电文,他竟写了一个多钟头,电文如下: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志司 25日16时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接到电报后,泪流不止,他深知这对毛主席的打击有多么大,在与刘少奇商量后,决定暂不将毛岸英牺牲一事告诉毛泽东。
1951年1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朝鲜战局得到基本扭转后,周恩来才将上述电报给毛主席看,并附信:
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在此事发生前后,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周恩来
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叶子龙拿着电报走进毛主席的办公室时,毛主席正在沙发上看报纸。叶子龙将电报交给他,然后默默地站在旁边。叶子龙回忆说:毛主席像平常一样,放下报纸,接过电报看了起来。这时,我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了。毛主席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钟。
毛主席将目光缓慢移向茶几上的烟盒,颤抖着几次都没从烟盒抽出烟来。他的眼睛湿润了,可还是没有哭出来,顶住巨大悲痛只是长长地“唉”了一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向叶子龙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
“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
1951年2月16日,彭德怀急电毛泽东主席,要求利用作战间隙回北京向中央当面汇报朝鲜战局。毛泽东复电同意。
2月20日晚,彭德怀回国。21日下午乘飞机抵达北京西郊机场后,乘车直奔中南海。毛泽东不在,彭德怀又赶到西郊玉泉山毛泽东住处进行汇报。毛泽东当时正在午睡,得知彭德怀前来汇报,立即起床。
▲毛泽东与彭德怀在北京
彭德怀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朝鲜战局,说明从敌我现实情况分析,朝鲜战争不能速胜。彭德怀说:我军现在是出国作战,与在国内作战突出的不同之处,一是兵员补充不能取之于敌,现在志愿军伤亡很大,得不到及时补充。即使缴获了敌人的装备,因缺乏技术人员,不能使用,几乎全被敌机炸毁;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三是严冬季节,战士衣服单薄破烂,大量生病和冻伤;四是几十万志愿军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指战员靠的是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严重影响作战行动。我们现在是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运输车辆大部分被中途炸毁。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后方的交通运输,是无法坚持长期作战的。
毛泽东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彭德怀感到,毛泽东主席给了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机动而明确的方针。
彭德怀还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并检讨说:“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使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当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
毛泽东沉默了一阵慢慢抬起头来,缓慢地对彭德怀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毛泽东还叮嘱彭德怀,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型飞机约1000多架,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
2月2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彭德怀共同召集中央军委各总部负责人会议,讨论各大军区部队轮番入朝参战和如何保障志愿军物资供应的问题。
3月1日,彭德怀离京返回朝鲜战场。
烈士永垂不朽
1954年12月,解放军总干部部拟一电稿,提出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从大局考虑,没有同意这个建议。为此,彭德怀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明确表示:
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稿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12月25日,周恩来在彭德怀的信上批道:“同意彭的意见,请告总干部部另拟复电。”同时将此件转送刘少奇、邓小平阅。
▲彭德怀关于毛岸英烈士遗体安放问题给周恩来的信
中共中央采纳了彭德怀的建议,决定将毛岸英的遗体移葬于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为毛岸英立了大理石的墓碑,上面镌刻着郭沬若题写的“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墓碑背面的碑文写道: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〇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抗美援朝] [世界历史] [毛岸英] [彭德怀] [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历史] [高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