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电影,又被韩国抢先拍了!

首页 > 娱乐 > 正文
2021-12-01

发表自话题:

​​韩国导演李濬益,虽然不及李沧东,奉俊昊,朴赞郁,金基德等导演在国内名气大。

但是说起他执导的电影,你肯定多少都听过看过。

他拍的《素媛》,评分9.5分,拿下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电影中饰演父亲的薛景求也是凭借此片拿下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男主角奖。

他拍的《王的男人》,打破了韩国影史观影人数纪录,让李准基达到了事业巅峰。

他拍的《思悼》,也是一部佳作,让刘亚仁拿下青龙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使刘亚仁真正成了无可挑剔的实力派。

《王的男人》/ 剧照

《思悼》/ 剧照

今年,他又出了一部历史题材的新作。

影片在韩国上映后拿下了周末票房冠军,创下了2021年至今为止的韩影最高评分。所以说朋友们,历史人文+黑白题材,并不意味着叫好不叫座啊。

一部优秀的电影,无论是什么形式都可以做到让人赞叹。

《兹山鱼谱》

影片片名《兹山鱼谱》,这本是朝鲜一本文献的名字。

这本文献是朝鲜学者丁若铨在19世纪初所写,算是朝鲜最早也最详尽的一本渔业百科全书。

影片改编自这本书的序言,讲述了丁若铨创作这本书的经历。

18世纪末,西学东渐,西方天主教传入朝鲜。

1801年,“辛酉邪狱”,朝鲜王朝全面镇压天主教,「丁家三兄弟」也被羁押。

三兄弟中的老二丁若钟以死殉教,大哥丁若铨则和三弟丁若镛惨遭流放。《兹山鱼谱》便是丁若铨在流放期黑山岛间所著。

从学士官员沦为邪学罪人,从繁华城市来到贫苦偏僻的小岛。这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看到这里,我曾以为影片会是沉重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做好了耐心看下去的准备。

但其实,这片根本不需要特意耐下性子去观看。它有一种很神奇的魅力把人按在座位上,情不自禁的沉浸入剧情中去。

可以说,这片打破了我们的许多固有的认知。

黑白片≠沉闷。

影片最让人见之难忘的特质就是:

意境。

山林迷雾中,兄弟吟诗告别。

山水缥缈中,乘舟归来。

夜月如水时,喝酒吟诗。

这是特属于文人墨客的浪漫。

水墨山水画的风格把这种浪漫发挥的淋漓尽致。

苍凉幽远,闲适淡然,随便一帧都是美的享受。

历史片≠无趣。

丁若铨(薛景求 饰)是个极有风骨的文人。

这种风骨,不仅是逆境中的坚忍不拔,而是看淡所有境遇,随遇而安的旷然和豁达。

在和弟弟丁若镛分别的时候,他说:

到岛上去,比起害怕,更让人有一种激动。

这正是他的真实心境。

在小岛上,他遇到了两个人。

一位名叫昌大(卞约汉饰)。

他是黑山岛上最有文化的人,认识字,读过几本书。后来岛上没新的书了,他也就没得读了。

丁若铨这个文化人来到岛上,所有人都以为昌大会迫不及待的过来拜师。但,昌大却并不待见他。

这个年轻人把丁若铨当做邪学罪人,觉得自己跟他来往就是对性理学的大不敬。昌大所说的性理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程朱理学。在当时的朝鲜,这是王朝统治的正统学说。

因为家境贫寒,为了出海养家,昌大也是当地最懂渔业的年轻人。

丁若铨来到黑山岛上,见到了许多之前从没见过的海洋生物,尝到了之前从未吃过的海鲜风味,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丁若铨常常会向昌大请教关于鱼类的知识。在昌大得罪官府,被打入狱的时候还曾设法将他救了出来。

一来二往,两个人达成共识。

丁若铨教昌大四书五经,昌大则把自己积累的海洋知识教给丁若铨。

就这样,两个人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丁若铨在小岛上遇到的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可居嫂。

这是个特别淳朴厚道的妇人,丈夫早逝后,公婆也逝去,可居嫂免了被公婆欺负的命运,守着家中的房田过着舒服的小日子。

因为家境殷实,丁若铨被安排住进了可居嫂家中。

刚开始,可居嫂还担心丁若铨会对自己这个寡妇有想法。结果,最先有想法的就是可居嫂。

昌大嫌丁若铨是罪人,丁若铨问可居嫂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可憎,可居嫂说“您长得很帅气”。

丁若铨醉酒掉进海里,可居嫂先是口不择言的抱怨:“谁让他一个劲灌酒还去海边瞎得瑟”,然后又高情商的改了口,“大人他贪杯了,又去海边散步才出事啊!”

丁若铨给钱让可居嫂补贴家用时,可居嫂拒绝了,可当丁若铨改口让可居嫂用这钱买首饰买糖吃的时候,可居嫂呆愣的盯住了丁若铨的脸。那一刻,我闻到了爱情的气息。

黑山岛虽然贫苦,百姓税负沉重,但这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丁若铨虽然被流放在这里,但结识了淳朴勤劳的相亲,对海洋渔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尽管这是一部惨被流放后写书著作的历史片,但观感并不沉重,反而相当有趣。

片中充斥着许多看似对立的因素,把充满哲思的问题全部隐藏在了剧情之中。

儒学与西学。

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儒学和西学之争十分尖锐。

昌大把儒学当做考取功名,改变命运的途径,视西学如洪水猛兽。但是,当他捡到一只地球仪时,也不得不接受西学中的地圆说。

与此同时,正是他所推崇的尊卑贵贱观念,让他难以翻身。

丁若铨被流放到黑山岛却能过上小康生活,正是因为百姓看重他的贵族身份,而昌大不管多努力用功读书,贱民身份就注定了他难以往上走。

儒学与西学,本质上并不对冲。但是在王权的统治下,不利于统治的学说,就成了洪水猛兽。

男人与女人。

丁若铨和可居嫂结成夫妻,并不是孤男寡女凑合过日子。

片中有个情节:

当玉米有了好收成的时候,丁若铨感慨是种子好。

但是可居嫂认为就算再好的种子,如果地不好也不会发芽的。

她向丁若铨抱怨:

大人您也和普通人一样嘛,就只认为种子重要,却不知道地更珍贵,只觉得播种的父亲重要,而把经历痛苦生子养育的母亲抛在脑后。

当她说出这句话后,丁若铨大吃一惊。

自己原来只看到了可居嫂的善良,却不知道她有如此智慧。

一介文人,一个村妇,两个人的结合看起来不搭。但其实都有着对对方的赏识和认可。

出世与入世。

丁若铨在官场起起伏伏,最后隐在黑山岛,醉心于海洋生物。

昌大则是要努力走出黑山岛,改变命运做高官。

两个人在关于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上有过分歧。

昌大读书是为求功名,丁若铨则认为读书是为求知明理,为开阔视野,为充实内心。

昌大曾经以为,只有步入仕途才能造福于百姓。

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当了官之后,他才发现他所信奉的性理学成了官员贵族压榨百姓的幌子,而他加入进来就意味着助纣为虐。

昌大从积极入世最后毅然出世,丁若铨的精神得以延续。

丁若铨,全片的核心人物,整部电影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和他密不可分。

清瘦,坚定,淡然。

不管是坐,还是站,古代文人的范儿都给的足足的。

历史中,大哥丁若铨的名气其实并没有其弟丁若镛的大,但在影片中,导演借角色之口说,三兄弟中最厉害的其实是丁若铨。

被视为邪学罪人的三兄弟,品行和坚守截然不同。

老二丁若钟把天主教当做宗教,宁愿一死也要坚守信仰。

三弟丁若镛在流放后写了许多政治性的著作,本质上他仍在维持着王朝根基,只不过是把西学当做是对王朝统治的补充。

相比之下,大哥丁若铨就活得随性许多。

儒学也好,西学也罢,在他眼里都是为人所用,服务于人。

如果自己所学的东西会害得身边人受牵连,那他宁可不承认。

这不是圆滑,而是通透。

透过功名利禄看到了真正重要的“人”,立身于天地,自带一种浩然和悲悯。

一部《兹山鱼谱》,融合进了丁若铨的命运际遇,昌大的人生成长,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古时文人的气质。

能把这么一个单调的题材拍的如此宏大,有趣.......

真的不简单!

赞叹之余,也让人觉得遗憾和羡慕。

我们不缺古典著作,不缺被贬谪的文人墨客,不缺璀璨的文学思辩。

但这样有趣富有哲思的历史片,竟然又是隔壁拍的......气。​​​​

标签组:[丁若镛

上一篇近期最火的韩国电影,都看了吗?

下一篇韩网热议!宮脇咲良在日本表演时出现的韩国粉丝被质疑贬低韩国人!引发争议!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