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何时能走出困境?

首页 > 财经 > 正文
2021-10-19

发表自话题:海底捞都没这么难

作为餐饮届第一神话,海底捞将如何走好三步棋?

2021 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翻台率降到了 3 次 / 天。

翻台率是一个餐饮行业常用的词汇。3 次 / 天这是个什么概念?大量针对海底捞的研究表明,翻台率如果仅有 3,海底捞的净利率将低于 1%。据公司半年报,海底捞今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为 0.48%。

作为餐饮界的第一神话,海底捞翻台率常年在 4 甚至是 5,其他餐饮店能摸到海底捞一半的水平都已经很难了;而同为火锅的呷哺呷哺,其翻台率在 2 左右,湊湊火锅主要在 2-3 之间。

然而变幻莫测的疫情,以及海底捞疲软的恢复情况,让资本市场对它产生了怀疑。从 2020 年一路高歌猛进到 2021 年春节后开始走下坡,如今海底捞的市值 " 只剩 "1700 多亿。虽然财报显示 " 扭亏为盈 ",可市场并不买账。

人用脚投票自己喜不喜欢一座城市,而资本用真金白银表达它们看不看好一家公司。作为 " 中国餐饮第一品牌 " 的海底捞,在过去两年里走了三步棋,而回过头来看,这三步棋都遭遇到了困境。

1. 扩不动:错不在逆势扩店,而在错判疫情

2. 涨不动:涨价遭人骂,但不涨价却很难活

3. 副不易: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同于再创业

海底捞究竟还行不行?本文将拆解海底捞的 " 三步棋 ",来回答这个问题。

扩店,是连锁餐饮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海底捞这样的中国第一餐饮品牌。

一般来讲 [ 1 ] ,餐饮企业成长公式 = 同店增长 + 新店扩张 + 新品牌孵化(第二增长曲线)。新店扩张对餐企而言是重要的价值指标——开更多的店往往意味着能赚更多钱,而当新店进入成熟期后,也会贡献增量的业绩。

一个品牌若能大量开店,一来证明它资金雄厚,二来也表示它单店模型能够批量复制,发展潜力巨大。这也是许多研究机构对海底捞的看法。

有研究团队根据海底捞的单店模型、各线城市的人口数,以及店面数 / 人口的密度,得出了以下这份门店总数的天花板预测:2000~5500 家之间。目前海底捞的总店数仅 1500 多家,尚未达到上限。

与此同时,2020 年火锅行业的连锁化率达到 18.3%,同比提升超过 3% [ 2 ] ,这意味着不止海底捞,湊湊、捞王等火锅餐企都在扩店。

所以,扩店的决定本身并没错。由于疫情,火锅行业在 2020 年大洗牌,平均闭店率接近 25% [ 3 ] ,相当于每 4 家火锅店中,就有 1 家倒闭。这时便出现很多可供选择的优质物业,龙头企业顺势入局。并且租金端的优化也会逐期显现,不少购物中心拉长了免租期,从 1 年变成 2、3 年。

大部分龙头企业都认为疫情是新店发展的窗口期,疫后营业额将蹭蹭上涨,就等着数钱了。

海底捞的张勇也是这么想的,2020 年,张勇断言疫情将在 9 月份基本结束 [ 4 ] ,应该逆势扩张提前布局。因此,海底捞去年扩店 530 家,总数破千。

海底捞逆势扩张的决心有多强?去年新开的门店数是捞王总店数(135 家)的 4 倍,巴奴火锅(77 家)的 7 倍。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疫情出现了反复。2021 年 6 月,变异病毒德尔塔袭击广州,海底捞在广州的当月翻台率从 3.1,直接劈到 1.2 [ 5 ] 。

今年,海底捞整体 3 次 / 天的翻台率比去年的数据还低了 0.3,有人将此归为新店稀释了整体翻台率,但同店(也就是经营了 3 个月以上的相对成熟的店面)的翻台率也只是与去年持平。

公司做扩店的决策时,往往需要根据整体同店增速(同店翻台 / 座率)的变化来动态调整开店计划,如在部分城市进一步加密会呈现显著的门店分流,公司便应该放缓该城市的门店加密计划。

但海底捞没有,2021 年上半年在同店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它又新开了 310 家,总店数现高达 1597 家。

要知道,疫情虽然反复,但今年的经济活动是在恢复的:2021 年上半年,全国 321 座城市 3 万平米以上的购物中心接待客流总人数达 146.5 亿人次,同比增长 46%。

购物中心是海底捞开店的主要场地,客流回暖理应带着海底捞一块起飞,但顾客们却没有选择海底捞,在一些发展较成熟的城市,翻台率不升反降。

正所谓谁低谁尴尬,在海底捞翻台率疲软的同时,其他餐饮企业的客流肉眼可见地在恢复。呷哺呷哺旗下的湊湊火锅 2020 年上半年的翻台率是 1.9,今年上半年已恢复到 2.6;九毛九的太二酸菜鱼,翻台率从 2020 年的 3.4 上涨到了 3.7,是所有上市餐企中表现最好的。

错判形势的张勇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痛定思痛:" 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做了扩店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

但巨轮想要刹车,惯性还要推着它往前走几公里。张勇发现问题是今年 1 月,做出暂缓开店决策时已经到了 3 月。疫情长期化的影响,叠加品牌老化,海底捞新店的爬坡时间被延长,公司遇上了窘境。

来到第二个问题:海底捞的菜品价格涨不动,这对海底捞的营收能力有很深的影响:它陷入了营收增速疲软,而成本却不断堆高的困局。

海底捞的收入中,餐厅经营占 96.6%、外卖 1.7%,调味和各类零售仅 1.1%,也就是说,到店就餐是海底捞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海底捞的外卖化做得不如九毛九(外卖占比 15%),孕育多品牌的能力也稍显逊色,因此要提高营收,它有两条路—— 1. 扩店多销,2. 抬价。

扩店是海底捞正在做的事,但遭遇了疫情的持续打击,原本的 " 趁疫抄底 " 反而成了拖累业绩的主因。而至于涨价,有了去年网友痛骂海底捞涨价的前车之鉴,继续抬价的能力也实属有限。

2020 年 3 月,刚复工的海底捞心一横宣布全国涨价,涨幅一度高达 80%,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消费者的一片骂声,翻台率大跌,急得海底捞赶忙发了一份致歉声明,只求回归 " 宠粉人设 "。

年报拉出来一对比,客单价从 2019 年的 105 元涨到了 2020 年的 110 元。不过,到了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客单价就涨不上去了,整体客单价为 107 元(去年同期还 112 元),不升反降。

为什么价格抬不上去——疫情反复,收入有大波动,同时各类火锅外卖店的兴起," 外面不安全 " 也影响了人们到店消费的欲望。并且海底捞所在的中端餐饮在涨价这件事上,一向处境尴尬,反倒是高端餐饮可以涨,消费者愿为地段、环境买单;低端餐饮也可微调,毕竟消费者也没更便宜的地可去。

涨价不易的同时,海底捞的成本却在逐年抬高。海底捞的成本结构里,原材料 42.3%、员工成本 35.6%(为所有上市餐企中最多),而且员工成本很可能是未来海底捞成本增长的主要部分。

众多周知,海底捞绝对不允许一个顾客偷偷自己过生日、偷偷自己倒水、偷偷自己收拾桌子……因此海底捞给每个餐厅储备了 100-150 名餐厅员工,而其他火锅店的员工数量平均在 80 人以下。

餐饮行业人员流动大,服务又是一个消耗体力和精力的累活,海底捞需要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高工资是最直接的办法。

2019 年,海底捞人均年薪达到 7.8 万元,同期的呷哺呷哺仅为 4.9 万。去年下半年,因为大举扩店海底捞被质疑有员工流失的趋势,还统一上调一线员工的基础工资,这势必让海底捞的人工成本进一步增长。

为节约成本,海底捞也做了许多尝试,比如引入机器人,但传菜机器人的灵敏程度不够高,只能用在非高峰的就餐时期。

恢复不及预期,净利润率远低于其他同业,2021 年上半年海底捞销售净利率 0.48%,九毛九 9.2%。涨不动的海底捞,这给它的营收增长潜力打上了一个问号。

资本市场一直期待海底捞能够拓展能力圈,把口碑和管理能力输出到新的品牌上。那么,海底捞的副业做的怎么样呢?

做副业,本质上就是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餐饮品牌普遍存在生命周期有限的难题,多品牌、多业态的探索是行业的大势所趋。只不过,这是一个投入大,不确定性高的选择。

比如原本的火锅大户呷哺呷哺,虽然门店逾千家,却因为品牌老化和经营效率下降活得十分艰难。最近,呷哺呷哺的股价又经历了一次自由落体式的大跌,主要原因之一,是旗下品牌 " 湊湊火锅 "CEO 张振纬的离职创业。

湊湊火锅可谓呷哺呷哺的救星,2016 年成立之初,就拉扯着母公司的股价往上走。目前它在全国拥有 149 间门店,营收占集团总销售额从 2020 年的 31% 上升到今年的 37%。

一个好的副业,不仅能给公司带来价值 " 增值 ",还能开辟更多收入渠道,增宽护城河。

但是,湊湊并不是呷哺呷哺管理层拍脑袋就做成的。

在湊湊火锅开张之初,张振纬花了半年时间跑通整个供应链。为了做市场差异化,湊湊推出市场首创的 " 火锅茶憩 " 模式,奶茶成为他们的引流爆品。他们还在装修和菜品的颜值上下足了功夫,就是为了激发顾客拍照转发的欲望,通过在社交平台上 " 种草 " 来营销推广。

火锅再做火锅,也是回归了老本行,不过商业模式完全不同,湊湊也算是 " 先破再立 " 的二次创业。

回头看海底捞,如今它在餐饮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属于行业内数一数二地位,由于公开信息较少,目前我们了解到海底捞的副业主要分三种:1. 利用供应链品牌做零售产品;2. 在海底捞门店内开设新业务;3. 重做品牌。

1. 自热火锅

海底捞的三种副业里,投入见效最快的是海底捞自热火锅:一来不需开店,二来可以复用原有供应链的资源,将原有的 " 品质和压价 " 优势复制粘贴。2020 年 618 期间,它在淘宝同品类中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 3 成以上,对这个不断上涨的新兴市场有一定的统治力。

不过,海底捞并非高枕无忧,后来者莫小仙、自嗨锅等新品牌在各渠道的营销都很强势。

2. 奶茶业务

目前来看,海底捞的奶茶业务主要是挨着火锅门店卖,试图打造出与湊湊相似的 " 火锅茶憩 " 模式。

海底捞卖奶茶有两种卖法,一是 " 制茶乐园 ",在火锅门店内专门腾出一个区块给顾客自制奶茶,扫码付款、制作奶茶、取产品全程自助,类似于汉堡快餐店的自助饮料专区,售价 9.9 元 / 杯。

海底捞火锅门店的自制奶茶区域

二是 " 奶茶铺 ",也开在门店旁,有专人制茶,sku 最少有 2 款,最多有 6 款,均价在 18-20 元,据小红书上的评价,产品与茶颜悦色很像。

对 9.9 元 / 杯的制茶乐园,网友们的态度是:薅海底捞羊毛!而奶茶铺的味道评价也普遍颇好。据机构统计,武汉首家 " 制茶乐园 "4 月的日均销量能达到 300-400 杯,目前已在全国的海底捞店旁开出 20 多家,今年将加速推广,预计 10 月份会扩张到 100 家。

海底捞卖奶茶,更像是在原有渠道上添加一个新品类,而不是自建渠道再做一个新品牌。

这种靠着火锅门店卖奶茶的方法,辐射的客群主要还是海底捞的原客群,原来大家买好奶茶再进店,现在进店也能点奶茶。但日后海底捞若真要独立出火锅店卖奶茶,在任一市场都会遇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喜茶(高价市场)、茶颜悦色(中端市场)、蜜雪冰城(低价市场),并且不同价格带背后的盈利逻辑都不是一回事,反倒是现在依托火锅门店卖奶茶的做法,省人省租添收入。

3. 快餐标准化餐饮

海底捞还新创立了一家快餐面馆品牌—— " 十八汆 ",门店集中开在北京。

十八汆主打平价粉面,客单价在 20 元以内;店面小而精,餐厅动线清晰:自取餐盘—自选小菜饮品—选择面条浇头—自助结账;店内最多 10 个员工;门店专设外卖和茶饮窗口,营业时间覆盖三餐。

十八汆有新式餐饮的经营 " 基因 " ——标准化的供应链、半自助半服务模式、外卖业务增加盈利空间,但它还缺乏一个快餐店的重要特质:满足及时消费,即铺店率高。

快餐作为一种高频消费品类,它要容易触达。打着 " 海底捞第一家面店 " 的名声,人们可能会驱车 10 公里去尝鲜一次,但不会为了吃一次快餐每次都跑 10 公里。有谁在小红书上见过," 一路驱车直奔肯德基麦当劳,此生必去一 " 的推文标题?

除了十八汆,海底捞还有多个副品牌正在孵化,赛道涵盖米面、快餐、烧烤和酒馆……几乎所有让人上瘾、标准化可复制的餐饮赛道都有涉足,而且定价普遍不高。打法可以总结为 " 用海底捞的成功再造 N 个品牌 ",即信息化系统 + 智慧动线 + 标准化流程和产品,可以说是一套模板走天下。

但快餐的及时消费特性(高频低价)要求门店要尽可能铺得多,每开一家新店边际成本会越高:门店租赁、人员招聘、外卖运营,海底捞经历过的那些餐饮经营问题,在这些快餐品牌上都要再经历一次。

国内很多直营的快餐连锁品牌,比如和府捞面,从开始经营到做到如今的规模,走了少则 3、5 年,多则十几年的扩张路。要做成任何一个新品牌,海底捞都不啻于再创业,着实 " 副不易 "。

海底捞逆势扩张本没错,这番动作在 2020 年还曾受到资本追捧,股价涨了近一倍,只是当时间来到 2021 年,疫情没有如期结束,变异毒株还在不断出现,海底捞股价今年回落一半。

遭遇 " 扩张后遗症 " 的海底捞,困境其实并非来源于逆势扩店,而是来源于对 " 行业低潮 " 长度的判断。张勇低估了疫情的长期影响,当然,作出这种错误 " 低估 " 的显然不止海底捞一家。

疫情何时结束?这是大部分人脑子里最想知道的问题。这样笔者想起了《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的一段故事——塔勒布出生于黎巴嫩,童年时家乡爆发战争,他在《黑天鹅》一书中这样描述道:

小时候大人们不断告诉我,这场战争(黎巴嫩战争)只会持续 " 几天 ",很多人逃往塞浦路斯、希腊、法国和其他地方的酒店房间或其他暂居地,等待战争结束。而实际上,战争却持续了近 17 年。

被疫情严重冲击的公司们,都在等待疫情消失的那天。而像海底捞这样逆势押注的公司,肯定在某个时间非常确信这一天即将到来。但套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让你遇到麻烦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确信的事,恐怕并非如你所想。

标签组:[海底捞] [火锅] [呷哺呷哺] [翻台率

上一篇在海底捞正常吃顿火锅有多难?为什么海底捞“业务路子”这么野

下一篇海底捞、潮汕牛肉都来了,重庆火锅为什么很难走出重庆?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