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实在太难了!海底捞想到了这三个妙招,减少近60%招聘成本!

首页 > 财经 > 正文
2021-10-19

发表自话题:海底捞都没这么难

从1994年创立至今二十多年,海底捞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跃上百亿规模的餐饮企业,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这一切都因为其敢于坚持不断地改革、创新。

但改革和创新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今天,就来揭秘海底捞内部是如何做到的。

海底捞快速扩张背后,的用人危机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会产生“大公司病”。

海底捞同样如此,在海底捞副总、创新中心总监邵志东接管人力资源部时,整个海底捞出现了严重的“三多一少”的现象:部门多、人员多、费用多,效率却在逐渐降低。

邵志东说,“职能部门逐渐膨胀,管理阶层逐渐膨胀,甚至职能部门或者非业务人员的占比极高。”

组织变革从人力资源部开始。2014年,负责海底捞大学的邵志东接管人力资源部。他回忆,当时海底捞招聘一个新员工的平均成本就要1800元,为什么?

因为招聘实在太难了!海底捞人力资源创新的“三部曲”

每次讲到“海底捞”,大部分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被它那细致的服务所折服!

张勇曾经说过:“其实每个人来公司是想打工挣钱的,当一个没怎么念过书的员工发现他还可以成为领班成为经理的时候,可能就会迸发出格外的激情,要想留住员工,归根结底还是机制问题,一个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升迁体系是保证员工愿意干下去的一个前提,除此之外,没有办法。”

说来说去,这些关键人才的流失都是因为薪酬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啊!

作为HR,一般都只会埋怨企业薪酬福利不够好,对于候选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导致招聘难,万万没想到福利太好也会让人才流失。HR设计薪酬体系应当注意哪些细节?

那么,海底捞在薪酬机制体系上,它的设计模式网上到处都在宣传,都能了解的到?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一锤子薪酬模式与薪酬的一篮子计划的关系!

传统的薪酬模式中,一锤定音的定薪方法非常流行。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

一、员工新入职:

根据对员工过往的资历、学历、经验、能力评估,确定一个试用期薪酬、转正后薪酬,基本上都是比较固定的额度。

二、员工转正后:

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很多岗位的薪酬模式“能力定薪、考勤加薪”,有的将员工划在不同的能力区间,然后按能力定岗定薪。不过,员工即使再有能力,如果不转化为生产力、经营价值,能力再高也是枉然。

三、管理等级薪酬制:

通常会从“职种、职类、职群、职等”四个维度出发,建立一套纵向为等级、横向为档位的薪酬层次,但前提是每一个点位都是固定薪酬。

等级档位薪酬表

四、加薪难题:

一般采用固定加薪法。常见的方式包括:考核晋级、职务提拔、年度加薪、工龄加薪、岗位变动加薪、能力加薪、特别加薪等等。由于加薪的规则和操作不够科学、规定、透明,因此尤其对管理岗位、重要岗位的加薪及薪酬,多数企业都采用保密制度。

五、高薪员工之痛:

传统薪酬模式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所谓刚性,即能高不能低、能加不能减、能上不能下,而且经常与个人的价值与贡献脱勾。一些拿着高薪而状态和价值却在下降的员工,形同企业的鸡肋,很让人烦恼。

六、同考核挂勾:

由于很多岗位的员工拿着固定工资,缺乏动力和压力,因此企业推行绩效考核,从工资挖一块出来做考核,也有的企业同时填进去一块,组合起来称其为所谓的“绩效工资/奖金”,实际上,这个做法基本上都达不到期望,而且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与抵触。因为员工认为加的工资是自己应得的,不接受高目标要求和扣薪的做法。而老板认为,无论是原来的工资还是加了工资进去,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达到要求、完成目标,否则就要减扣。而且,由于激励力度过小,员工感觉到只有压力,缺乏动力。

任何企业都要建立一篮子薪酬计划

马云在谈到薪酬、绩效时总结了6个要点:

1、核算的是KPI数据,但考量的一定是KPI以外的东西

2、给结果付钱(奖),给努力鼓掌(励)

3、欣赏有价值的失败,奖励坚持拿到结果的努力

4、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5、加工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6、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价值

任何老板都要有自己的薪酬绩效理念,这是利益分配、人才经营的重点。因为,使用何种薪酬模式,关乎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利益。往小里说,这是员工工作的力量之源,往大里说,这决定了企业的人力是成本还是资本。

马云固然有很多地方值我们学推崇或效仿,但是大企业毕竟达到了一定规模,未必所有的管理模式都值得我们去尝试。但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马云、任正非等管理大家的风范、格局、视野,所有的中小企业老板都应该好生学习。因为他们也是从0开始、从小企业做起来的。

薪酬绝对不是一锤子就定下来的事情,而是把他装在一个大篮子里,因为我们在设计薪酬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薪酬设计的8大平衡!


什么是一篮子薪酬计划?

就是将员工收入体系按短期、中期、长期及固定+变动、工资+个人贡献奖励+团体价值分享、基本收入+产值工资+价值工资等构建起多方式、多维度的分配系统。

产值工资是以结果和效果为导向的薪酬设计

其核心思维及宗旨即:

1)让员工为自己干,拼命干、自动自发地干。

2)企业实现平台化运行、自动运行。

3)员工的收入与价值高度匹配。

4)高薪酬、高绩效、高产出、高激励。

5)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企业增利、员工加薪。

最后,激励性薪酬设计模式-KSF(薪酬全绩效)

分享一种最具有激励性的KSF薪酬设计实操案例(行业差异自己变通参考对照调整)KSF增值加薪法:

KSF模式是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什么叫KSF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基于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数据说话、结果导向、效果付费、价值分割、薪酬分块。)

在销售业绩之外,根据业务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高毛利产品销售指标

回款率指标

新市场开发销售指标

客户开发或服务成本指标

新客户开发销售(数量或金额)指标

客户投诉率或数量指标

客户服务满意度指标

客户有效服务数量指标

协助开发产品指标

操作:以过去的实现值作为基点,超过这个基点(也可以建共识标准)就可以给予奖励加薪!

全国最实用、快效、前沿独创“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如何系统操作设计?本模式全部来自【绩效核能】行动版书籍,我将发这个模式设计【内部学习视频】与你分享学习!!

KSF实操案例:

有一养生店店长的工资是5000元,但经常却抱怨收入低,缺乏增长的空间,工作状态也差,于是我给他的店长做了薪酬的变革:

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资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为KSF工资,并把他分摊到6-8个指标,注意,这不是KPI,员工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年度平均数据),就可以全部拿到这部分K工资,如果超过了平衡点,就有奖励,上不封顶,没达到平衡点,就少发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证员工的安全感!

在平衡点的基础上:

营业收入每增加5000元,奖励100元,每减少5000元,少发50元;

利润额每多1000元,奖励12元,每少500,少发6元;

人创营业额,每多400,奖励50,每少400,少发25元;

培训员工,每多培训一个小时,奖励50元,每少一个小时,少发25元。

...

经过两个月的运行,门店各项指标都改善了,店长工资也增长到了7500+...,员工创造了更高价值,拿到了更高收入,而企业从因此获得更高利润,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利益的共赢!

那么如何调动二线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多劳多得,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呢?

推荐PPV模式——基于员工个人的产值与价值的薪酬模式

PPV设计模型:

底薪+成果+价值+效果产值+特别激励+年终奖

底薪: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结果产值:做事做价值做结果,比如做完这个事,给多少钱;

效果产值:将价值贡献转化为生产力:做完这个事,按这个事产值的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提成;

特别奖励:对特别贡献的认可和奖励。

PPV设计的三大原理:

1、多劳多得:让员工为自己干,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应该相对越高;

2、一专多能:鼓励员工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在有主职角色的基础上,让员工可以同时承担更多工作角色,发挥更多的价值。

3、复合价值:根据工作流程与工作量,以高效为目标,合并部门、岗位的职责功能,4个人干3个人的活,通过优化人效,给员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

员工收入从哪里来:

从团队产值中来:分解,搭便车

PPV量化薪酬:把每个工作分解量化后定价,比如财务部有9个人,给主要的工作定价,开发票每个月300元,广电购销合同100元,然后看谁愿意干,谁愿意干就钱就给谁,然后再测算每个工作做完后所需的时间,和新机制推行后每个人的收入情况;另外一些细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为公司付底薪了。

PPV个人产值化薪酬:

去年某家印刷公司,原来106人,后来降到34人,产值没变;

PPV简易型设计(人员优化)

1.可以优化多少人;

2.优化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

3.量化工作进行定价(分配30-60%左右);

4.定价工作进行内部招募。

下图案例:是我们公司在实践的薪酬模式-PPV操作案例,用于非管理层岗位的员工薪酬设计,将员工的收入与其价值、贡献、成长全面融合。实现员工为自己加薪、为增值加值、为结果加薪的管理目标。

总结:

很多企业因为定岗定编,所以都有严重的人效浪费问题,人效浪费大,哪里有能力给员工加薪呢,不能给员工高薪,又哪里能找到优秀的人才呢?

本来是“工作越多,才要员工越多”,结果却是”因为员工太多,导致工作越来越多”!古人云: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看来是确实存在的。

标签组:[薪酬结构设计] [招聘体系

上一篇杜中兵:没有巴奴,海底捞就不进步

下一篇海底捞够大,喜茶够新,为什么它们一样烦心?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