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明星大侦探规则介绍
整个11月,在三家视频媒体的同台争锋下,演技类综艺上演了一出好戏。
一片演技相关的讨论大势中,以综艺见长的芒果TV并没有加入混战。
而是挑在此时,推出了自家的一张底牌——
《明星大侦探》第五季
国内只此一家,这档综艺是眼下芒果的流量担当。
论热度,网络总播放量超百亿,微博话题讨论也破千万;
论口碑,仅前四季豆瓣超过25万人打分,评分全部通过8.5。
然而经过四季高分检验后,《明星大侦探》却在第五季回归时走起了“花路”。
一轮宣发,成员换血,起手就让人不免担心:
观众喜爱的老面孔难聚齐不说,流量作为新玩家扎堆加入。
二轮上线,割韭菜败路人缘,又让人忍不住愤怒:
办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NZND破冰演唱会”作为先导片。
芒果会员之外竟然还要另外收费。
三轮播出,普遍观感注水注的都不认真,更是让人无语:
第一期短短的50分钟内,看嘉宾尬场表演——
弹钢琴弹了足足20分钟。
第五季回归还未走上正轨,节目组就先用三招迷惑行为招呼观众。
而这样的结果,则是硬生生把自己从9字头高分口碑“作”到了7.3。
一步步倒退,让一路追来的粉丝看得又气又急。
从2016年3月推出起,《明星大侦探》主打的就是悬疑推理明星秀。
节目创意最早来自韩国的《犯罪现场》,规则一直没变:
每期虚构一场凶杀案,邀请6位明星进行角色扮演。
明星中有1位侦探,5位嫌疑人,其中有1位是凶手。
找出真凶的流程共分为七个部分:
首先是嘉宾进入案发现场,进行第一次不在场证明阐述。
接着第一轮分组搜证,集中推理,侦探投票。
然后第二轮的集体搜证,侦探一对一审问。
最后再通过所有人的总结投票锁定真凶。
节目出身实属韩版汉化。
但并不妨碍它成为粉丝心中的“国综神仙款”。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它打出了自己的风格。
相较于韩版偏向真实事件的写实正经,《明星大侦探》并没有挂上这重限制。
而是以完全原创的剧本,更注重人设、剧情、脑洞的自由发挥。
再加上撒贝宁和何炅的“双北”组合镇场(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北外,因此被大家称为“双北”)。
让节目在搞笑推理中,不乏聚焦社会意义的深度。
经历了第一季创业,第二季发家,第三季致富,《明星大侦探》在第四季播出时就已隐隐有了一些争议。
尽管前作有遗憾,但观众不放弃。
众多的期待下,第五季于月初开播。
有了大手笔的包装升级,新一季的效果却没有前几季好。
第一案播完,豆瓣7.3的评分有所上涨。
一时间就出现了很多评论,表示之前送出低分的观众要打脸了。
然而事实却是——
即便撇去之前的作妖操作,这一季还是没法让人放心夸。
当现象级综艺《明星大侦探》(以下简称《明侦》)也逃不脱五年之痒,这就让人很想问一句:
为什么?
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变严格了?
还是节目真的出现了问题?
01
搞笑不是尬梗,包装之下请来点真。
第五季的首发案名为《海上钢琴师》。
因为一场海上钢琴比赛,“鼓浪屿号”的船长何炅率先登场。
与他一起的,是饰演他母亲,同时还是大赛乐评人的papi酱。
而参赛的五强钢琴师,则分别为白谱(白敬亭饰),张二副(张若昀饰),井邦(井柏然饰),以及撒金刚(撒贝宁饰)。
当然,还有一位每期必会出现的甄姓选手。
比赛开始没多久,缺席的甄选手就被众人发现浮尸于海上。
溺水身亡?表面看好像是。
然而尸体打捞上岸,种种迹象都表明没有那么简单。
死者头部及两臂有奇怪的伤痕,垃圾桶里还找到了能致死的毒药。
最重要的是,五名嫌疑人还纷纷到何船长处自首。
口径一致地表示人是自己杀的。
一时间,案件疑窦丛生。
从节目的前期案情中可以看出,《海上钢琴师》一案的真实氛围得到了最大化。
回想第一季、第二季,《明侦》主要还是小黑棚内录制。
那时不论是案件相关的道具,还是场景搭建,大都“纯手工制作”。
到了第三季,《明侦》打出了招牌。
节目开始会在棚外半实景录制。
经典的玫瑰酒店,便是道具组在毛坯房里精装修25天的成果。
如今,为了契合新一季首发的主题,更搬出一艘“一看就是资金在燃烧”的豪华游轮,走起了全实景路线。
通过先导片中神秘黑衣人与嘉宾的追逐,委婉地带我们欣赏了游轮内部。
而且涉及到案件的各种小道具也应有尽有地还原到位。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肉眼可见的是布景越做越大,细节越做越真实。
除此之外,后期组玩梗玩的也是愈发飞起。
常规的花字与特效早已不在话下。
《明侦》的表情包才是节目的一大特色。
各种网络流行梗的使用,均是后期脑洞连着虫洞的展现。
在第五季中,密集的“明侦小人”如走马灯般从眼前晃过。
具体可以到什么程度?
几乎与台词同步。
往往一句台词就会伴随着一个,甚至数个表情包。
有人粗略地统计了下:
《海上钢琴师》上集,光人物出场的大约5分钟内,后期使用的表情包就不少于30个。
如此密集的表情包和花字,后期的皮我们懂。
但作为观众对后期的“疲”,也希望节目组能体会。
其实很多地方,玩家的反应并没有值得拗一下的笑点。
可表情包却在这里携梗出现,反倒有了尬梗之嫌。
比如集中讨论时,papi酱只是安静地听分析。
镜头给到她,后期都要套用名字秀一个古早味十足的梗。
还有搜证时,白敬亭凑在前面想看证据。
后期就抓着一个动作,安排重复播放舞了一套。
这样的情况一多,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大量无用的镜头搭配着后期,被拖进了时长。
要看它有多好笑?其实也没有。
说到底类似的包装终归只是佐料,观众真正想看的还是玩家自身的表现。
在说推理表现之前,可以先看几个关于代入感的细节。
《海上钢琴师》里,有井柏然、张若昀兄弟相认的情节。
前期虽然有大篇幅的人物介绍,但《海上钢琴师》真正能让人代入剧情的地方并不多。
这里算是目前为止,整个案件中的高光时刻。
节目自己也将这里标记为感动众人的泪点。
可井柏然刚起范儿准备进入情境,就被双方突如其来的疯狂笑场打破。
这点就非常可惜。
回看第四季的《家有儿女》一案,在集中讨论中也有认亲的部分——
撒贝宁发现自己的“子女”为了财产欺骗了自己。
他三言两语几个动作,就把人物的故事背景和情绪串了起来。
虽然是综艺,但撒老师低头露出无奈的那一瞬间,让人觉得他就是“撒爸爸”本人。
三分搞笑,七分认真。
在撒老师身上,“撒爸爸”这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所以即便《明侦》日常认亲且发展大多狗血,观众也能宽容接受。
相反的,如果角色自身没有入戏,观众就更难投入到案情中。
此外,《海上钢琴师》剧情推演中不止一次地涉及到了“本子”、“跳”这类狼人杀专用词汇。
而这,是在过去往往一整期的节目中都不会出现的情况。
作为一个有剧本的推理真人秀,其实也容易出戏。
当《明侦》成为服务于搞笑综艺的剧本杀,不能给予最基本的剧情代入感。
作为观众来看,往往就会少了后续一连串的共鸣与感动。
02
推理不是说故事,不是烧脑就能吹。
用完全还原于事件的游轮作为第一案的场景,看上去高大上只是其次。
《海上钢琴师》一案的初衷,还是想展现更加真实的推理情境。
但是节目组越是舍得花钱,观众的担忧反而越多。
毕竟如此豪华的场景,就需要特别精彩的推理剧本才能体现其价值。
全实景录制,首先就意味着剧本要舍弃一些东西。
第二季的《恐怖童谣》,是挽救整季收视的高光案件。
其中,随着剧情的梳理解锁了意料之外的第二场景——天使孤儿院。
不仅惊呆了众人,也为高能剧本增色不少。
第三季中临时搭建的玫瑰酒店,更完全是为了剧本而生。
各种暗道、暗门、隐藏机关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剧本需要,道具来造。
这是《明侦》的“bug”之一。
然而第五季第一案里,可供发挥的改造空间几乎没有。
剧本只能牺牲这点,聚焦故事。
《海上钢琴师》第一案的前提设定,是五名嫌疑人全部向侦探自首。
因为这样的操作,规则也从只有真凶能说谎,变为人人都可以说谎。
玩法难度升级,是剧本做出的一大改动。
伴随着第一轮搜证,五人各自的作案方式很快便被理清。
剩下要解决的,就是死者究竟死于哪一种手法。
如何破题?
剧本给出的解法是用时间线去反推。
一搜时,通过集中讨论,何侦探带着所有人梳理出了一条时间线。
然而到了二搜,一本名叫《恨意狂想曲》的曲谱出现,瞬时打破了所有的逻辑。
因为被这首曲子催眠的人,会失去对时间的概念。
所以每个人的时间都因此变得混乱,误认为自己杀人。
而催眠者就混在其中向侦探自首,这样他也不需要背负任何的刑事责任。
用特殊设定撑起时间线,再撑起整个剧本。
看起来像是立了一个很高明的逻辑反转。
可实际上呢?
《明侦》作为推理破案综艺的魅力,是以实物为基础分析,用实证说话。
第四季《逃出无名岛》中,也有关于《盗梦空间》梦中梦的非常规设定。
但大量证据、手法的推论,让事件本身具有说服力。
然而《海上钢琴师》里,我们看到的却是——
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一早就被敲定。
游轮密闭的空间内,搜证大多是一起挤在小房间或甲板上。
众人开着脑洞,执着于对时间点的推翻与陈述,却丢失了对证据的寻找。
二轮搜证剪辑出来的时间,更是短到仅有十几分钟。
大多数有效证据还都是侦探助手找到的。
而最后案件指向的关键性证据摆放的位置并不刁钻,却被十四只眼睛错过。
《海上钢琴师Ⅱ》中,剧本又引入了时空重叠的概念。
神秘黑衣人作为第二案的受害者被发现。
通过搜证得到的照片,暗示了每个玩家都有第二个自己同时存在于船上。
他们中有人的目标,是动手杀了另一个时空的某人。
这一回连侦探都背负着真凶的嫌疑。
剧本的打底故事能看出电影《恐怖游轮》《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影子。
如何去诠释复杂的时空感?
重头戏又放在了众人激情的讨论上。
一搜、二搜剪辑到节目里的比例依旧很少。
且找到的证据几乎全是日记、信、笔记这类文字信息。
大量背景设定只是一闪而过,结果就是观众根本跟不上节奏。
游轮太大,大到需要侦探助手带着耳麦防止迷路;
游轮也太空洞,空洞到除了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没有更多的作用。
看得出来,第五季主打“反转烧脑”的剧情确实多了。
剧本想要走有难度的逻辑挂。
可没有推理搜证做好充足铺垫,直接坐下来拉时间线、穿时空,然后听众人你来我往地一通分析。
当《明侦》成为服务于特殊设定的剧本杀,案情推理靠嘴。
看设定,看表现,看谁先跳,就是不看实质性的证据。
作为观众来看,往往就是特别复杂浮夸的故事看完一遍不知所云。
03
新人加入不是罪,饭圈互怼有点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股熟悉的饭圈互怼气息,开始在节目内外弥漫。
一方主张:谁谁镜头少,谁谁没有来;
一方强调:谁谁不会玩,谁谁不要来。
最有名的要数第四季《NZND回到未红时》。
谭松韵新人担当侦探,因播出后的效果不好上了热搜。
《明侦》粉觉得她既不会接梗炒气氛,也不会主动去搜证,推理方面更没闪光点。
谭松韵方则认为自己新手表现确实不足,但并不是没有动脑筋。
这一来一回的对峙,就揭露了《明侦》的本质——
粉丝看的是节目,不是明星。
长得好不好看,人气高不高都不算重点。
跌宕起伏的剧情与精彩的推理才是硬道理。
而这两重要素,就需要嘉宾不仅在录制前要做大量的准备,个人能力还要过关。
这个门槛对于人气明星而言颇高。
往往一期节目表现出来的,就是推理能力和接梗抛梗都“不太可以”。
所以第五季还未开播,流量扎堆加入的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极大争议。
事实上,老粉的真正本意并不是排斥新人。
以往的节目,张若昀、魏晨、乔振宇也是新人出现。
刚开始他们确实比较拘谨,但好在做了充足准备磨合剧本不跳戏。
《海上钢琴师》里,张若昀最后投票前有一波推理。
在角色属性极度不友好的情况下,他还能另立论点,把“撒明灯”带跑偏。
可见老面孔的游刃有余,都是一次次经验累积而来的。
其实只要够认真不划水不尴尬,新鲜血液初次登场也可以有不一样的呈现。
就像第一案里,井柏然和papi酱并没有掉链子。
papi酱虽然在推理上存在感比较弱,但胜在有参与感。
而井柏然,对节目的节奏了如指掌。
温习过前四季的他表现的完全不像是新手。
作为被怀疑到最后的重要嫌疑人,面对老玩家的质问时依旧能条理清晰辩驳。
相信如果能常来的话,他也能找到自己的风格。
当然,老粉一直在呼吁的“团魂”更是非常可以理解。
双北必备不用说,智慧推理能控场;
王鸥专治放飞的撒老师,还能接梗;
鬼鬼机灵,搜证起来“快准狠”;
而白敬亭,就是个行走的强推理buff。
这几个人摆在一起,超高的默契与配合度注定有精彩的火花。
新老怎么搭配怎么平衡?
这是节目如今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一个节目做到第五季,对节目组、嘉宾、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从一开始的新鲜、惊喜,到期待,再到想要看见些新花样,是一个必经的历程。
当一档节目成为综N代时,在发展的岔路口,倚靠的绝不再是“吃老本”和盲目消费流量明星。
这点节目组不清楚吗?
《明侦》导演何舒曾说过,他们也担心有一天会失去创造力。
所以每一季,他们都会做出各种创新和调整。
关键是,创新有没有新在点子上?
对《明星大侦探》这个IP来说,它难以复刻的并不是真人秀式的游戏感。
而是真情实感地投入到推理中。
好剧本、好剪辑、好玩家才是重点。
除此之外,再辅以社会意义的深度来拔高。
像《又是漂亮惹的祸》,集合借鉴了“李文星传销案”“杭州保姆纵火案”“家暴案”多起社会热门案件。
再现并强化了受害人的绝望痛苦,警醒社会。
《酒店惊魂》反映校园暴力,呼吁抵制霸凌行为。
《无忧客栈》聚焦微笑抑郁症患者,意在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都是观众乐于看到的。
一旦单纯把它当综艺录,当游戏玩,就黯然失色了。
其实一再被强调的“不忘侦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专业团队,都很难。
粉丝对于节目组的严格、不满,都是希望《明星大侦探》能坚持它的核心灵魂。
不管怎样,新一季还没有全部播完,很多事情也没有尘埃落定。
希望后面的节目可以抵消这些疑虑。
而《明星大侦探》的口碑也能够真正的逆袭。
- END -
标签组:[电视剧] [中国电视剧] [综艺] [明星大侦探] [内地综艺] [大侦探] [悬疑电视剧] [刑侦电视剧] [张若昀] [推理] [海上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