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b站崩了
7月13日晚,B站以很不“二次元”的方式登顶热搜——话题词是“B站崩了”。在“黑客攻击”“总部起大火”等传言流布后,14日凌晨,B站发布消息称:昨晚,B站的部分服务器机房发生故障,造成无法访问。技术团队随即进行了问题排查和修复,现在服务已经陆续恢复正常。耽误大家看视频了,对不起!
B站崩,万梗兴。“看到502错误时我以为是我的问题;看到404时才反应到是你们的问题”……B站宕机后,这些梗又让B站破了圈。而除了B站外,有网友反应称A站(AcFun)、晋江也“一崩俱崩”,更为其热度加了一把火。
耐人寻味的是,昨晚跟三个朋友聚餐时,其中一人刷朋友圈刷到“B站崩了”的消息,很不以为然:“B站崩就崩了,多大点事儿?又不是朋友圈、微博、抖音、淘宝都崩了。”然后他被另两个朋友“上了一课”:“你知道B站对现在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吗?”
B站对现在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B站崩了,我也崩了”,一些网友直言的这句话,就给出了答案。在笔者身边,就有B站“重度成瘾者”和游戏up主,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刷“小破站”,他昨晚就连着发了几条朋友圈,称要B站官方给个说法。
虽然有次元壁在,但挺能理解这些B站资深用户的感受:若干年前的一天,微博突然崩了,笔者在报社里,各种F5都刷不出来,当时感觉工作都没法进行下去——笔者那时负责的版面上有个“微言大义”栏目,每天都得从微博上筛出些“微评论”来。
B站崩了一会,兹事体小,却激起这么大的波澜、引发如此广的关注,无疑说明了一点:很多年轻用户对B站的日常依赖性很强,不能说“没有B站寸步难行”,但对他们来说,可能没法快速适应“没有B站的生活”。互联网学者克莱·舍基的那段话——“互联网增补了真实世界的现实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出现。我们的电子化网络并没有变成单独的赛博空间,而是深深地嵌入真实的生活之中”,早已得到印证。
“有时不觉得,没时很惶恐”,这可能是当下人们对于那些日常惯用软件的基本心态。微信、抖音、B站等出故障之所以能让很多人“度秒如年”,究其原因,就在于太多人都患上了“错失恐惧症(又叫FOMO)”,这是信息焦虑症的分支,其典型体现就是患有“小红点必消强迫症”和成为“3分钟不刷朋友圈不舒服斯基”,总担心自己跟流行信息脱节,被时代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抛弃了。
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普遍信息过载,生活被各种无效社交占满;有人说,人们该有免于被垃圾信息骚扰的自由。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很多人放下手机、耳根清净了,又会百般不适,担心错过了紧要信息、漏回了重要客户——哪怕多数时候都是刷了个寂寞。
对B站用户来说,刷鬼畜视频,看汉服up主直播,一刷就是好半天,除了“杀时间”外,就是“FOMO驱动”。对笔者而言,虽然有意抵御信息焦虑,但每次一脸懵地看到“yyds(永远的神)”“awsl(啊我死了)”等新词汇,还是会动手指搜一搜。毕竟也担心,时代会撕掉自己背后的名牌说“你,OUT”。
认或不认,信息都已成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养料。有获取信息的需求,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许多人的不节制不自制,加上铺天盖地的诸如“时代总在犒赏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之类贩卖知识信息焦虑的广告词,让他们自动跑到海量信息的“碗”里,不愿跳出来。
可当我们一头扎进信息汪洋里,被字节所俘获,被算法所攻陷时,我们就难免沦为“赛博囚徒”。我们把本该跟自然亲近、跟家人相聚、跟朋友开心畅聊的时间,都耗在了刷各种信息上,最终被信息俘虏,掏出了时间,得到了部分知识……和无聊。
“B站崩了”上热搜,我们被“信息焦虑”下了药。当我们发现,那些信息平台从调剂品变成不可或缺的瘾品,少了它(即便只是暂时性的),我们生活就少了一大块时,那我们是时候有意识地放下手机,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了。“放下手机,立地成佛”,自是妄念,但放下手机,少些紧张,却是真的。
标签组:[科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