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联手,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竞争愈加激烈

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2021-06-29

发表自话题:数字货币2021正式落地

  G7联手,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竞争愈加激烈

   旭冉、照生 澄子

  7月20日消息,七国集团(G7,包括美、英、德、法、日、意、加)基本决定将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展开合作。G7拟于8月底或9月上旬在美国举行首脑会议,将讨论中国“数字人民币”作为国际性结算手段推广的情况、国家掌握用户购买历史等个人信息的风险等事项。

  

  这一消息背后,是G7成员国在过去半年里积极布局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其中尤以日本的举动最为频繁。种种迹象显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领域正在进入愈加激烈的竞争状态。

  1、日本态度的大转变

  随着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快速发展,周边国家相继开展积极的央行数字货币尝试,日本当局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正在发生巨大转变。

  2019年7月之前,日本央行行长及副行长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日本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想法,短期内也没有相关计划。12月份,该行长再次明确表示,日本央行目前仍没有推出数字货币的需要。

  到了2020年1月,日本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央行组成工作小组,合力探索数字货币。彼时日本财务大臣表态,“需要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想法进行研究”。而此前一直表示无发行计划的日本央行副行长也指出“需要做好准备应对快速数字化推动公众对数字货币的需求”。

  2月份,有关CBDC的论坛、会议、提案开始紧锣密鼓的提上了日本当局的日程。7月2日,日本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发布首轮技术课题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央行数字货币要投入使用,必须具有与现金同等的功能。具体来说,它需要成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安全放心使用的支付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日本银行负责根据日本财务省指定的《日本银行法》发行钞票,并且日本财务省决定由内阁确定的日本央行纸币的类型因此,是否发行CBDC由日本政府当局而非日本央行决定。

  7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对CBDC展开讨论,将CBDC列入近期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的经济财政运营和改革基本方针(骨太方针)中。骨太方针中介绍称,日本央行将对CBDC启动旨在进行技术性调查的实证实验,并明确写入“将与各国合作,进行相关讨论”。

  为了加快讨论的进程,日本央行7月20日在结算机构局设立“数字货币小组”,将重点研究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CBDC),探寻如何构建数字社会的最佳结算系统。该小组是对日本央行2月设立的CBDC研究小组进行改组,升格为正式部门。该部门还将负责与欧洲央行(ECB)等海外央行开展数字货币联合研究。

  可以看到,此前日本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是“没有发行计划”。正如日本战略和IT咨询公司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odai Sato最近在一次网络研讨会上所指出的,日本的银行帐户普及率已达100%或99%,金融普惠并不是日本的头等大事。所以对于日本央行而言,推出数字货币的动力并不大。不过,随着对不使用现金的数字支付的需求不断高涨,以及全球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日本央行数字货币也已经被提上日程,相关准备工作正在加快。

  2、G7其他各国CBDC进展提速

  除日本外,其他G7国家近期CBDC进程也正在提速。

  2020年5月,美国相关机构发布了第一份数字美元白皮书,并成立了一个咨询小组,成员来自多个领域,包括经济学家、商业领袖、技术人员、律师、学者和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等。美众议院和参议院也先后多次举办听证会,讨论数字美元和数字货币相关话题。

  法国央行在今年3月就宣布征集数字货币实验项目,并在5月完成数字欧元的首次测试。意大利也在积极推动数字欧元发展,意大利银行业协会(ABI)在今年6月批准了发布数字欧元的官方指南。

  加拿大正在着手设计本国的CBDC系统,并在招聘相关研究人员。

  3、中国DCEP稳步探索场景落地

  与G7国家进展相比,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相对起步最早、进展最快,目前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

  进入2020年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动作频繁,此前已经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也都共同参与试点。但试点测试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正式落地发行。

  数字货币研究所近期也在积极“扩军”,实习就业岗位,不仅招技术人才,还面向经济金融、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人士。

  在试点测试和扩军的同时,中国央行也正在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未来可能的落地场景,并和各大互联网企业联手合作。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和应用。

  滴滴的出行场景之所以契合央行数字货币,是因为出行场景目前在国内已经足够成熟,并且支付需求以小额高频为主,符合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和预期,能对早期央行数字货币性能和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而滴滴在出行具有丰富的场景经验和数据积累。同时,滴滴可能也希望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双离线支付等特性,改善用户的支付体验,解决此前出行场景中出现的恶意拖欠车费等问题,为未来出行场景提供更多想像空间。

  而在此之前,央行数字货币还与美团、B站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为央行数字货币寻找更多的商业落地场景。

  2020年,是数字货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接触金融服务快速兴起,各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课题研究会就有专家学者预计,疫后时期,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加快推出。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CBDC的研究发行行列中,这场事关未来的竞争已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大幕。

  *书籍推荐*为顺应当前全球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普及区块链基本知识。、·零壹智库和联合推出《数字货币极简读本》。朱嘉明、黄江南、肖风、长铗等联名推荐!!!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

  区块链并不具有颠覆性

   2018无疑是令人兴奋的,除了令人欣慰的技术突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圈外人士”开始关注和讨论区块链。兴奋之余,笨笨君失望地发现,大多数人在谈及区块链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故写下此文,让大家对区块链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区块链从哪里来

  很多人说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但比特币白皮书里并没有出现过区块链一词。在比特币白皮书中,block一词出现过67次,chain一词出现过27次,但惟独没有连在一起(blockchain或block chain)使用的情况。区块链一词,从2013年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随后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媒的报道中。彼时比特币虽然价格不断上涨,但在公众眼中绝非主流。要知道,如果你在2013年跟人提及比特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毒品交易,而想要开一家和比特币相关的公司就更别提有多非主流了。而说自己是一家区块链公司,好像一下子就高大上了不少。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区块链一词就在大家默契的共识下,成了整个数字货币行业的门脸。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数字货币,而关于什么样的货币才是好的货币,有两派的意见一直争论不休,那便是以凯恩斯男爵为首的主权货币派,和以哈耶克为首的自由竞争货币派。正如很多其他的观点之争一样,这两派的争论长达数十年而迟迟没有结论。数字货币毫无疑问地,是站在哈耶克这边的。而对于相信政府干预和主权货币的人,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转而去关注所谓的底层技术,即区块链,认为可以用于金融创新,这又进一步加速了区块链一词的普及。

  人们眼中的区块链

  比较技术派的人会这么理解区块链,即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工作量证明,哈希算法,密码学等一系列技术的集合。事实上,把这些技术加起来,再加上去中心化的货币设计理念,就是比特币。因此很多人在谈及区块链技术的时候,说的其实就是数字货币技术。与其说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倒不如说比特币的技术成了区块链的基石。

  然而在更广大的公众眼中,区块链一词似乎又有了新的含义。和货币一样,区块链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很多东西都可以是区块链。我们说比特币是一个区块链,也说HyperLedger是区块链技术。有的区块链是公有区块链,有的区块链是联盟区块链。似乎只要是用到了“一个块连着一个块”技术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作区块链。

  有很多冠冕堂皇又不失准确的说法,可以用来“定义”什么是区块链。笨笨君在这里引用央视最近对达沃斯经济论坛的一则报道中对区块链一词的描述:

  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由于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集体维护和可靠的特征,该项技术在金融,物流,保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将极大地改变跨境支付,征信管理等业务操作方法。

  每次听到这段话,笨笨君都不由地一声长叹,想象第一次听到区块链一词的人面对这样的解释,会作何反应。似乎知道了它是什么,似乎又没知道。而大多数人对于区块链一词的理解,恐怕也就仅限于“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数据库”了吧。

  基于这样的理解,很多人会简单地将区块链看作一个可追踪,不可修改的公开数据库,因此可以用区块链来做某某事,实现某某应用,解决某某问题。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因果关系,将区块链看做了一个应用商店,而数字货币仅仅是这个商店里众多应用中的一个,在数字货币之外,区块链还有无数种“潜力广阔”应用场景。至于这些应用场景的颠覆性和数字货币相比究竟如何,似乎就很少有人关心了。

  区块链并不具有颠覆性

  很多人会说,区块链是继蒸汽机,电,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但我们需要认清颠覆性技术的本质。蒸汽机和电颠覆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互联网颠覆性地提升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效率,区块链颠覆了什么?如果区块链仅仅是一个数据库,真的会有如此强的颠覆性吗?

  真正的颠覆性技术,都是平易近人且很好理解的。比如,使用互联网发送文字消息比写信快很多,发送图片比传真快很多,发送视频比邮寄录像带快很多。尽管互联网早期无法支持大量人同时使用,对小白用户也不是很友好,但只要具有传统技术永远也无法突破的颠覆性特点,也就是突破时空限制的快,就能够像生命体一样顽强地存活下去并发展壮大,形成吞噬一切的力量。

  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其实有很多颠覆性的技术。比如智能手机,尽管和传统的功能手机相比续航和耐用性差很多,但只要能装应用,能上网,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比如MP3,尽管和CD相比音质奇差,但只要具有一项颠覆性特点,也就是体积小,就无人能阻止它的流行。再比如蓝牙耳机,尽管音质差,需要充电,但其相对于传统有线耳机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就足以成为其被苹果认可,长期存在下去并颠覆有线耳机的理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反观如今人们所谈论的区块链一词,不仅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所谓的应用场景也大多面向企业。说一个面向企业的东西具有颠覆性,在笨笨君看来是站不住脚的。既然不具有颠覆性,何以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量?

  也许你会说,区块链颠覆了信任,但这样的说法未免过于抽象而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事实上在你使用区块链(主要指公有区块链)的时候,你信任的东西可能比以前更多,你信任开发者开发的软件没有bug,你信任算法,你信任协议,所谓的去除了对中介的信任,只是将信任进行了转移。

  区块链颠覆了风险投资?区块链颠覆了中介?区块链可以将所有资产数字化?即便所有这些有一天都成真了,你会觉得它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可以称得上第四次科技革命吗?

  还有一种关于区块链具有颠覆性的说法,就是“让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这种说法的代表是Blockstack,认为Facebook,Google让互联网过度中心化了,把用户当作产品在贩卖,导致用户失去了对自己的数据和身份控制权。的确,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让用户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需求么?对于这点笨笨君只能说保持持续关注。

  因此,如果你看到这里依然觉得区块链具有颠覆性,那么你心里可能想的是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颠覆性

  笨笨君认为,眼下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不是区块链,而是数字货币。相比区块链,数字货币要好理解得多:更加快捷的价值转移。价值的转移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需求之一,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眼下我们转移价值的方式却极其落后,像极了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转移,不同类型的价值转移方式相差巨大,且效率普遍很低。国内的朋友可能体会不到,但在西方国家,吃饭购物用信用卡,朋友转账用Venmo,买车买房写支票,方式极其碎片化,而跨国境的价值转移更是让人感慨,我们真的是活在21世纪么?

  反观数字货币的价值转移,不仅没有时间,数量和国界的限制,更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除了钱包的使用之外,没有任何诸如年龄,种族,工作收入的参与门槛。像这样离消费者如此之近的普惠技术,是不是更像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颠覆性技术呢?

  行文至此,也到了收笔的时候了,毕竟本文的主题是区块链。没错,这是一篇泼冷水的文章,也大都是笨笨君的个人观点。但仔细想想,当我们对一项技术过分狂热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克服兽性,用理性的思维多想一想,区块链一词,到底是否配得上我们赋予它的一个又一个光环。

  你在身边还能观察到哪些颠覆性技术?快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新来的同学不要忘记关注公众号哦,第一时间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并将截图发给公众号,就可以加入知识星球,与笨笨君和其他读者进行更深度的交流:

标签组:[银行] [货币

上一篇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要谨慎

下一篇央行数字货币宣告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