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angelababy明星造梦无
- 本期主题 -
时装秀不死。
上周,Angelababy 在某音直播带货,5 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有 2605 万。
可惜的是,带着 Dior 代言人的头衔的她,最终销售额只有 1215 万,竟然比袁姗姗和李小璐之前的表现差。
直播期间还直接抽奖送 Dior 手拿包和托特包,都没给她把销量救回来。
刚刚搞完线上高定秀的 Dior 真的好尴尬,线上策略恐防被带偏。
毕竟因为疫情,本该吸引大量流量的时装周,现在只有几家艺高人胆大的牌子敢做实地走秀,其余品牌都在线上大战,一点都不容有失。
而这次敢做实地秀的品牌新秀 Jacquemus 就把秀场从薰衣草地搬到了麦田。
室外走秀,还给观众一人挖一个坑,简直是社交距离典范。
但是因为疫情影响,其实很多流量和买手都不能到场,实际做秀的收效相较以往是少了不少。
所以很多牌子为了安全也为了效率,选择了把大秀转到线上。
从香奶奶的度假大片直播开始,各大奢牌纷纷拉开了线上直播大秀的阵线。
结果出师不利,香奶奶的度假秀直播被指太像录播,极度奢华的包机、邮轮场景,和现在全球面对危机的背景大相径庭。
美是很美,就是有点太离地。
连一向高冷的 爱马仕也搞起了直播。
结果,ins 上百万关注的爱马仕,男装秀直播观看数最高值不过万,让人质疑消费者对品牌的粘性究竟有多少。
幸好,Gucci 的超长 12 小时直播很受关注,给线上时装周注入了一点激动人心的消息。
可,后疫情之路,怎样走才能继续吸引消费者,真的是个好问题。
是继续走秀还是另辟蹊径?
时装秀不再是唯一,但仍然精彩
从前时装秀作为展现品牌的最重要一环,是因为通讯不够发达,扩展知名度和订货就靠这一年两次的时装秀了。
难怪当年消费力之都纽约,为了刺激美国本土时尚消费,1943 年著名时尚公关 Eleanor Lambert 创造了第一次时装周,吸引世界各地买手和媒体;
又有时尚制造力之都米兰,在 1958 年也赶紧开启了自己的日程;
而一直有高定秀传统的巴黎,则在 1973 才开始了有组织有系统的时装周。
总之,在那之后到今年,举办时装秀一直是品牌公关的重中之重。
即便在没有那么多科技手段的几十年前,时装秀也一直给人带来惊喜。
50 年代的 New look 的优雅;
60、70 年代的未来感;
80 年代的活泼、性感,留下的 CK 秀上的美好肉体;
Azzedine Alaïa 和 Versace 秀场上的强势和挑逗,都是当时的时代的印证;
90 年代的人才涌现,科技和艺术形式的结合,更是把时装秀推到了新高度。
设计和形式每每都让人耳目一新,带领的是整个行业的前进,而并不只是商业成就。
而这些年,因为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时装秀已经不是品牌们订货和公关的唯一渠道了,甚至导致了纽约时装周的没落。
但,时装秀没有死,甚至越来越盛大。
也不是说 " 变了味儿 ",只是重点从时装,划到了 " 秀 "。
话题与流量齐飞,时装是次要,但讨论度得有。
从前是靠服装设计制胜,现在是靠形式和明星出圈。
明明时装秀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起效了,但香奶奶每年办秀的预算都在增加。
巴黎大皇宫变身沙滩,连火箭都能搬进去,为的就是告诉大家 " 老娘就是香奶奶,要的就是排面,永不掉价 " 的信息。
当然少不了每年出众的 Gucci,场地从医院到墓地,再到博物馆,请的明星永远是最大的流量。
大搞噱头也好,明星通稿也罢,娱乐性给足观众,就不愁销量。
也难怪有的品牌就算 " 死 ",也要在高危时期办秀。
有人不怕 " 死 ",但大部分品牌还是不敢冒险。
这个疫情,还是打破了各大品牌的常态,逼着品牌从线下走到线上。
线下秀场能通过邀请名人造势,华丽大手笔的场景渲染氛围。
可转到线上后,就只有一个小屏幕作为媒介,要怎么留住注意力和赢得口碑都成了挑战。
不是直播 low,
是只求卖货的心太急
疫情之前品牌们也做过直播尝试,无一例外被嘲,甚至 LV 官方删直播回放,真的很尴尬。
但,
撇去炒作无下限,靠恶心做噱头的直播间,其实直播就是社交媒体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就李佳琪,薇娅隔三差五上热搜的热度,可以看出大家并不抗拒直播,也不觉得直播那么 low。
奢牌和直播的不兼容,不在于直播这个平台,而是奢牌一直代表的是距离感,此前在直播的路上却一跃到了市场卖货的即视感。
大众嘲的,品牌怕的,就是这张薄得不行的 " 窗户纸 "。
不是大家不知道品牌要卖货,只是大家希望买的不只是一件货品,而是奢侈品的造梦感和理念。
高级时尚之于消费者是一种期望,无关购买人的阶级,每个人在消费奢侈品的时候都希望得到高于普通产品的服务和幻想,这也是奢侈品价格所在。
但凡这张 " 窗户纸 " 被捅破,奢牌无异于普通生意的真实,赤裸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显然对牌子和消费者都没有好处。
因此,在初尝试之后,品牌迅速调整直播方向,从接地气的商品讲解式卖货转会到了呈现故事。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 Gucci 就依然保留着秀的高水平,秀取名《终曲》,代表的是这次秀是 Gucci 结束常规时装周日程的结束。
当然,也是新开始,Alessandro Michele 提供的是线上 12 个小时的马拉松大秀。
还是熟悉的复古极繁风格,没了秀场,他们依然选了古典气息的场景作为拍摄地点,做出了伪纪录片的感觉,加上千禧年电子文档框架,真的有点赛博。
承继之前后台搬到台前的主题,lookbook 是设计工作人员作为模特拍的,形式也保留着手写档案的感觉。
而 Prada 则是一改未来风,回归了极简风格,用精湛的剪裁和版型示人。
请来了 5 位艺术家拍摄这次的大秀,其中还有 Raf Simon 的御用摄影师 Willy Vanderperre,也算是给 Raf Simon 下一季的加盟做一个铺垫和预告。
还有一向另类的 Margiela,则是把意境做到了极致,与著名摄影师 Nick Knight 合作拍摄了一部时尚纪录片《SWALK》。
呈现了工作室制作服装的情景,也用多个镜头表现系列的设计灵感和不同视角。
而最后呈现的大片则是有一种 " 恐怖片 " 的感觉,大家请把屏幕调到最亮看,但其实要表现的是那种朦胧和狂野。
或豪气或意识流,或长或短,不管是哪一种视频还是直播的方式,都只为了一个目的——
秀,回归到了品牌气质和创作灵感上,才留给观众思考和选择的权利。
虽然说是少了流量通稿的支持,但其实流量本来就在线上。
他们去了也是发美照,现在不去,照样也有工作室版美照外加直播链接造势,其实没差。
就像 Gucci 选用 8 个流量发宣传照和直播链接,最终仅在国内平台就录得 1574 万的浏览量。
少了的关注,是那一年几度的盛大仪式感而已,而全是对明星的依恋。
以往有组织,有规律的大型养眼现场扎堆,到现在让人头疼的分散式视频时间表,才是让人头大的。
但,毕竟谁都是第一次遇上这种程度的疫情,于整个行业都是尝试和冒险,于观众来说也要适应。
在这不明朗的大环境底下,线上化不仅是趋势,也是现实。
这次品牌不再喊买喊卖,是开了个好头,后面的规范化,靠的是更充足的时间去安排和管理。
当然,让人期待的是,时尚再一次在不安的年代给大众带来创新和美好。
文字:杰西 | 图片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