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今天做一回小朋友
如果你也曾经听过,或者现在正烦恼孩子对你说过的话,“妈妈,其他小朋友不喜欢我”、“妈妈,别人不跟我玩”,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想听听蔡少芬的故事。
在之前的一期综艺节目里,蔡少芬带着两个女儿,姐姐汤圆妹妹包子一起参加。在过程中,包子却遭遇了很大的交友挫折,因为其他小朋友,都纷纷表达了对包子的拒绝。包子没有办法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邀请其他人做游戏大家也不响应,甚至有些小朋友还直接说,“我喜欢你姐姐,多过于你。”
6岁的包子很伤心跑去找妈妈,在妈妈怀里诉苦:
“他们都不想跟我坐。”
“他们都想跟我姐姐玩。”
“他们一整天都这样子不理我。”▼
这一幕很似曾相识,因为每个经历过被朋友拒绝的孩子,都会感到同样的孤单和伤心,那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孩子呢?
蔡少芬在节目里回答了一段话,让我很动容:
“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也接纳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样东西,就是你笑容多一点,你主动一点,你做回自己,他们肯定会被你吸引的。如果你还计较,你永远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这便是蔡少芬的育儿哲学,在社交方面鼓励孩子“做好自己”,而这也同样是我认可的育儿观。因为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交朋友,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可以帮到孩子构筑友情地基的关键因素。
01 “笑容多一点”,记得分享快乐
在培训的时候,导师John Gottman给我看过一份他实验室的研究报告,研究的是孩子之间的友谊是如何产生的。
18对孩子,年龄在3到9岁之间,聚在一个孩子的家里,进行了3次的游戏聚会。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然后一起相处一段时间,研究人员在旁边观察他们的互动方式。报告指出,判断孩子是否合得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孩子能否一起玩游戏,能一起玩多长的游戏。
这听起来恰恰是很难的,因为加入发生了分歧和冲突,要保持笑容其实并不容易,但是恰恰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的孩子,都能保持笑容多一点的话,就能够提高其他小朋友跟他/她相处的乐趣,快乐能够被感染,同样也能被分享,这也是“笑容多一点”背后的含义。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给大家一个很见效的方法,就是组织游戏聚会(Play Date)。
最开始的时候可以是一对一的游戏聚会,邀请孩子和孩子最想结交的朋友一起。
当你发现孩子跟学校里的同龄人建立了初步的友情关系,那么可以帮助孩子安排一个一对一的,以活动为基础的游戏聚会。比如一起过来烤饼干、骑平衡车、学游泳、或者打保龄球、逛公园等等,只要是孩子们能够一起参加的游戏,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向。
等你观察孩子的社交技能稳步提升了,也可以邀请更多的小朋友一起参加,甚至可以考虑轮流举行聚会,这次去A小朋友家,下次去B小朋友家,这些都可以成为小朋友固定的聚会安排,也可以让集体的友情关系更加坚固。
像我们前段时间去好友家一起看投影仪电影,这个主题性活动,也是孩子们非常好的分享快乐的安排。▼
02 “主动一点”,尝试表达开放
我在新书《教养力》的“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力”里,也讨论了这个主题。每一段友情的开端都是有迹可循的,有一些迹象会告诉我们,这两个孩子可以逐渐成为朋友。
所以对很多孩子来说,如果愿意主动一点去接近朋友,能够尝试开放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在交往过程中,有3方面对一些小朋友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
打招呼向想要接近的朋友打招呼,是表达开放的一个基本方式。这对于性格比较害羞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难度。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向你说“嗨”,而你因为不好意思而把目光移开,或者什么也不说,或者只是很尴尬地回复,那其实对对方来说也同样会觉得尴尬和为难的,因为不敢直视和移开目光,会让对方误认为,“我不喜欢你,我不想跟你有任何交集”,这个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卡在这个环节,那么不妨试试多跟孩子进行角色扮演,以及根据我前两天文章思路,跟孩子一起先在家练习如何打招呼。
文章:
萌芽:如何让孩子在人前变得更勇敢?可以练习这三步zhuanlan.zhihu.com把这个圆做出来后,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简单的工具跟孩子讲两个小道理。
第一个小道理是引导孩子去看中间的部分,即重叠地方,就是孩子们友谊成长的地方。我们都需要去问问孩子,“你觉得你跟别人有什么共同点?”这里包括引导孩子去观察另外一个孩子,去思考彼此之间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一起去做一些事情来创造出一个共同的经历。
第二个小道理是引导孩子去看不重叠的部分,即每个孩子各自空白的区间。我们跟其他孩子有相似之处,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成为别人的“复制粘贴”,让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样子失去“自己”的交友方式,会是我们想要的吗?▼
跟孩子谈谈如果这个重叠圆完全重叠在一起的话,觉得这两个圆的感受会是怎么样的,这些都会帮助孩子慢慢捋清楚“自己”、“他人”,“做自己”的重要性。
同样,引导孩子去看不重叠的部分,也包括让孩子思考,假如这两个圆一点都没有重叠部分,能做好朋友吗?当两个人互相在画面的另外一端,假如没有任何的连接,那我们是连伸手都够不到彼此。那我们可能有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比如梯子理论,认为只要我永远都在上面,或者资源比别人更多,能力比别人更强,始终比其他小朋友优秀,让别人总是羡慕我,这可以成为一段友谊吗?▼
再比如斑马线理论,我们两虽然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但是只要转个身,哪怕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的人,我们也能通过斑马线相互连接,找到可以发现“我也是!”的重叠地带。▼
借助图片的帮助,其实我们已经在跟孩子讨论“哲学”话题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找到办法去跟孩子讨论一些很抽象的话题,比如不要看别人的脸色、比如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甚至不要让孩子认为只要不停炫耀表现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就能交到朋友。
这里的分寸其实也在于我们如何让孩子明白,原来做重叠而不重复、相连而不孤单,也是我们友谊中很美好、也值得期待的模样。
节目最后,蔡少芬的女儿包子也是在屡挫屡败、契而不舍中结交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朋友。
我们很难去定义孩子的交友模式,或者让孩子的交友方式按照我们期待中的模样来,因为父母始终是没有办法代替孩子去交朋友,哪怕是交友中犯过的错,这也是孩子人生需要积累起来的经验。
明确了这一点的话,我们其实才能够抓大放小。因为我们能教给孩子的更多的是“自察力”,让孩子明白,友情不是委曲求全、更不是高高在上,真正的友情始于平等,始于联系,我们需要发现和培养的那些“我也是”的部分,也需要保留自己的锋芒和价值观,因为这才是我们结交朋友真正该有的模样!期待你留言也说说这话题。
—— END ——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上一篇:全世界都希望你长大成人,今天希望你能做回孩子_孔子诗
下一篇:【星城分园】小三班首届亲子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