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天问一号最新情况
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随后,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闪亮登场!全世界目光再次转向中国。
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着陆历时6个多小时,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媒体介绍,天问一号着陆器安全着陆后,会先进行自我检查,然后打开太阳能板进行充电,再释放高1米85、重240公斤左右的火星车“祝融号”,让它大展身手。在设计寿命3个火星月、92个地球日内,“祝融号”将进行巡视工作。
相比月球着陆,火星探测器登陆任务风险更高、难度更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本次探测器着陆最大难点是踏上进入点之后,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五成左右,大部分失败都是折戟在“进入/下降/着陆”这一阶段。这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才能实施软着陆。一旦失误,那么便前功尽弃!而天问一号不负众望,成功着陆,充分说明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趋于成熟!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 凡希亚FOCUS巡回演唱会广州站圆满落幕:古典与现代交融,点燃羊城
- 少年指挥廖偲楷新加坡指挥首演——青春与经典的完美碰撞
- 和颜一美举办《彼此照亮》新歌发布会,共绘温暖篇章
- Ice Paper与王笠人再度携手发布全新单曲「集」
- 香港新人歌手陈剑威再度携手陈宝雄 《黑色的爱情》勇敢挑战全新曲风
- 全部售罄!海浪是心跳的节拍,而「爱」是动词,2月22日,来汽水音乐海边派对一起狂欢!
- 早安领衔主演大型说唱音乐剧《东楼》2025全国巡演南京站开票
- 章若楠成新晋清纯小花,从模特到演员,她逆袭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 周渝民不愿多谈大S去世:我们这些边边角角的人不适合说太多
- 《难哄》网友大骂“难看”!章若楠白敬亭演技惨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