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即将抵达火星:且问人类何时能移民火星?

首页 > 军事 > 正文
2021-05-18

发表自话题:天问一号什么时候登陆火星

作者:佰思科学 沈东旭 邱亚明

2021年2月10日左右,天问一号即将到达了火星轨道。自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进入地火转移轨道以来,天问一号用了200多天到达火星。天问一号拉开了中国火星探索的帷幕。在不太久远的将来,天问二号将要执行火星取样返回任务,为载人登火打下基础。人类登上火星后,会一步步建立基地,改造火星环境,最终殖民火星,把火星变成人类第二个家园。

未来的火星殖民地


如果给这一切做个时间预测的话,人类登陆火星大概率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能够实现。建立火星基地在登陆火星之后就会开始,在四十年代可能会有常年有人驻守的火星基地。这算不算过于乐观呢?其实不然。以人类现今的技术水平,送人类上火星并返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成本。或者说世界上最主要的国家,也就是中美两国,愿不愿意花这个钱。

进入地球低轨道的StarShip


到二十年代中期,Space X公司的StarShip将会成熟,能用很低的成本向地球低轨道(LEO)提供超过100吨的运力。当用于火星任务时,Space X需要事先在火星生产回程的燃料,在StarShip返回时加注。正常来说,Space X在三十年代开始载人登火,技术上有一定把握。

StarShip在火星降落


至于中国,预计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长征九号运载火箭能够投入使用。长征九号的LEO运力预计能达到180吨,月球低轨道运力65吨,而火星转移轨道能有50吨。有了力气大过土星五号的长征九号在手,中国可以用两枚或多枚长九完成载人登火任务:一枚运载宇航员到达火星实现火星着陆,另外一艘太空船在火星轨道做为回程之用,或许加上几次发射用于运输设备和给养。总之,本世纪三十年代很有希望实现载人登火。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以现有人类化学火箭的技术水平,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到达火星再返回地球,需要耗时大概三年。地球和火星的会合周期为26个月,也就是每隔26个月地球火星之间的距离达到最近。这个时间也就是地火往返的发射窗口。假如走最省燃料的霍曼转移轨道,地火之间单程要走九个月。如果中间做一次变轨,所需时间能像天问一号那样降到不足7个月。反正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地火之间的单程耗时不少于6个月。

登上火星


假如宇航员花6个月去火星,在火星呆20个月返回地球,路上再来6个月,这是32个月;假如花9个月去火星,在火星呆17个月返回地球,路上再来9个月,这是35个月。地火之间折腾一次来回,怎么样也需要将近三年时间。

规划中的美国/欧洲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人类大规模殖民火星?需要有新一代太空飞船引擎的出现。否则的话,随随便便路上就是六个月,实在受不了啊。当年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从英格兰抵达北美殖民地的时候,航行时间不过66天。未来人类要成群结队去火星的话,旅行时间必须要压缩到2个月以内甚至两周才好。那么这样的太空引擎出现在地平线上了吗?

当年的五月花号就是这么一艘小船


讲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比冲的概念。火箭在太空中飞行,本质上来说相当于把燃料以一定的速度向后抛出去,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可想而知,燃料向后喷射的速度越快,引擎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人们把火箭喷射速度再除以地球引力加速度g,这个值叫做比冲,单位是秒。

火箭喷射速度是火箭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太空中,性能最好的液氢液氧火箭,比冲大概450秒。简单算一下就知道,喷射速度为4400多m/s,这已经超过工业炸药爆炸的速度了。这么多年来,化学火箭没什么太大进步,基本上达到了它的极限。要想进一步提升比冲,化学火箭的路子是不能再走下去了。

离子引擎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人们发明了电推进的方法,通过电磁场对推进剂进行加速,实现更高的喷射速度,从而大大提升比冲。电推进引擎的比冲能轻松做到3000-4000,甚至上万,比化学火箭的推进效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霍尔推进器属于电推进系统


目前已经有一些电推进系统投入使用。但它们的问题很突出,就是推力太小,很多引擎的推力都不到1牛顿。用于卫星维持轨道,或者无人探测器慢慢走是可以的,但对于载人登火这样的任务就不适合了,需要有更大推力的电推进引擎面世才行。这里介绍一下VASIMR(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rocket),即可变比冲磁火箭,理论上它能在达到高比冲的同时提供比较高的推力。

VASIMR的工作原理


VASIMR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注入的推进剂被电离,再由超导体产生的强磁场将离子体约束到一个小空间里,然后通过微波将离子体加热到一百万度的高温,最后喷射出去。VASIMR能实现3000~12000的比冲,单台发动机能提供大约5牛顿的推力。

VX200引擎地面实验


VASIMR的提出者是美国华裔科学家张福林博士。张福林1950年生于美国波多黎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西班牙裔,从MIT获得博士学位,从1986年开始做为NASA航天员7次进入太空。张福林2005年从NASA退役后成立了Ad Astra火箭公司,开发VASIMR技术。目前VASIMR引擎已进行过大量的地面实验,未来将有机会获得太空应用。

张福林


理论上来说,使用VASIMR引擎,能把地球到火星的单程时间缩短到39天。但问题在于,VASIMR引擎在输出大约5牛顿推力的同时消耗了200kW的电力,要实现5000牛顿推力得200MW的电力,人类目前只有核裂变技术才能做到这样的电力供应。然而,真要把核电站搬到太空,必然面临相当多的挑战,比如防辐射和散热都是大问题。

使用VASIMR引擎奔向火星


总之,人类目前的化学火箭技术,也就能支持宇航员到火星插个旗。暂时还看不到可行的火箭推进技术,能让人类实现几十天内到达火星的旅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大规模殖民火星是不现实的。

标签组:[天问] [天文] [火星一号] [火星卫星

上一篇“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为什么我们对探索火星如此执着?

下一篇天问一号登陆时间公开,进入倒计时阶段,火星将上演“三国大戏”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