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时期的中国华工军团1917-1921

首页 > 历史 > 正文
2021-05-14

发表自话题:1921

1917年,在俄国,他们被称为胆小怯懦,体型矮小,奸诈狡猾的黄种劣等人。

1918年,在苏俄,他们被称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骁勇善战的****战士。

这一切,发生在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一群举足轻重的人登上了舞台,他们就是在异国他乡战斗的旅俄华工们。他们的出现,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使近代中国的国际形象第一次有了正面的转变,同时为中国与共产国际牵线搭桥,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这群可爱可敬的人,不能被我们遗忘。

“旅俄华工”(Китайский работник)这个词是在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时开始出现的,为了解决俄罗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沙皇政府于 4月 27日颁布新的移民立法, 吸引和鼓励俄国人和外国人移居黑龙江流域和滨海地区, 凡定居者除最多分给土地 100俄亩之外, 还予以免除兵役 10年、免除土地税 20年。 然而这个政策对俄罗斯人并没有多大影响力,因此沙俄政府决定向中国招收工人,19世纪70年代,150名合同期为两年的中国铁路工人踏上了俄罗斯广袤的土地,真正意义上的旅俄华工出现了。

随后,不断有中国人因为家乡的灾荒,战争,清朝政府的迫害,背井离乡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到了1885年,乌苏里边区和海参崴的长住中国人超过 1万人, 流动中国人口 4 000人, 同时期该地区的长住俄国人只有 3万人左右。1897年俄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表明, 远东地区居住中国人 已有57459名。到了1914年,随着沙俄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得俄罗斯出现了空前的劳动力缺口,为了解决前线的军事需求以及后方的补给需要,来俄华人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华工不仅出现在西伯利亚,滨海地区,甚至在莫斯科,彼得格勒,高加索地区都有中国人的身影。苏联学者统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在华招募华工 20万 ~ 30万人 , 沙皇政府向前线派出的华工共计 30余次, 人数达 8万余名 。

旅俄华工的境况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在十月革‘命前他们大多分布在摩尔曼斯克铁路、乌拉尔矿山 、顿巴斯煤矿和白俄罗斯、卡列里的林场及彼得格勒、叶卡捷琳堡、敖德萨、卢甘斯卡、马里乌波尔等地的工厂中做工,除了受到沙俄政府及业主的残酷剥削,还要承受中国工头的盘剥。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日,工资只有俄国工人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同时对于华工的医疗保障也十分低下,1902 年 6 月至 9 月间中东铁路沿线霍乱蔓延 ,工人患病者死亡率高达 62%以上。

1917年二月革‘命以及十月革‘命之后 , 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俄国退出战争、 国内爆发战争、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等, 这些因素导致当地几万名华工失去了工作。由于交通线毁坏、 铁路运输超负荷运载 , 这些华工失去了返回祖国的机会 , 由此全都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尽管1918年苏维埃政府设法让4万名华工返回祖国,但大多数人还是滞留在了俄罗斯。

在俄国二月革‘命斗争中, 列宁关于反对阶级和民族压迫、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思想 ,已经深入到部分旅俄华工的心中 ,旅俄华工的阶级意识不断觉醒。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报刊还经常发表文章痛斥沙皇政府剥削和屠杀华工的暴行 。旅俄华工把布尔什维克党看作自己的保卫者 , 他们响应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号召 ,拥护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 同俄国工人阶级一道 , 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国十月革‘命后 , 广大华工结束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屈辱史 ,目睹了求得自身解放的光明前途。在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的教育下, 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 , 热情地欢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为了救济旅俄华工,由彼得格勒的中国留学生刘泽荣(又名刘绍周)等人发起,于1917年 4 月 18 日在彼得格勒成立“中华旅俄联合会”其宗旨是联络旅俄华人,保护华侨的合法行动,辅助旅俄学商工三界。但在俄国临时政府执政时期,中华旅俄联合会一直未获得合法身份。在1918年苏维埃政府执政后,列宁得知了这一组织的存在,并且热情的接见中国南北方旅俄工人代表刘泽荣和张玉川,对华工的首创精神给予热情的鼓励,并且给与他们合法的政治地位。但此时中华旅俄联合会因为大批的华工加入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12月15日,新的旅俄华工联合会在彼得格勒宣告成立。与此同时,该组织的成员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共产党支部,他们赋予自己的革‘命性质,并且创办了党的机关报《华工》,他们不仅在俄国,而且在中国开展宣传活动,并与工农政府携手合作。

旅俄华工领袖刘泽荣

有了最初的中华旅俄联合会,华工便以此未契机团结了起来,他们拿起武器,同剥削他们的阶级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自1918年年轻的华人共产党员单福阳建立第一个华人营起,一批批的华工部队不断地加入红军队伍。苏俄各地华人党支部建立后,华工便有组织地动员起来,形成参加红军的热潮。为适应这一情况,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接受华工共产党人的建议成立了组建华人国际主义者部队全俄司令部,负责华工志愿部队的组建工作。国际部队杰出的组织者华人共产党员沈庆和出任司令部政委。据苏军档案,从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又有包括中国模范团在内的8支华人部队被编入东方方面军的第三、第四、第五军,南方方面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北方方面军的第六、第七军,在各条战线上打击干涉者。,旅居俄国各地的 6万华工就积极地参加了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运动, 并为此抛撒鲜血乃至献出生命。 “从彼得格勒到我国北部的科拉半岛, 到我国南部的乌克兰以及高加索地区, 到我国西部的战争前沿地带, 到我国东部的乌拉尔以及西伯利亚, 在所有苏维埃政权受到外国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力量威胁的地方, 华工都武装起来, 勇敢地参加到十月革‘命保护者的行列之中了。” 数万华工以自己的牺牲赢得了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和全体俄国人民的尊敬, 也促进了俄国 社会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在俄国 人中形成全新的“中国形象”。为将来马列思想传入中国铺平了道路。

来自中国的苏维埃红军战士

1919年 9月 15日俄国报刊《武装的人民》发表题为《我们的黄种兄弟》, 文章表示:“所有帝国主义者都对中国咬牙切齿, 他们想让我们相信, 中国人是低等种族, 中国人生来就是为让美国、英国、日本、俄国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本家用他们的鲜血养肥自己。 ……我们不应该驱赶自己的黄色兄弟, 而应该启发和组织起来他们, 要知道, 俄国的中国工人阶级正在拿起武器, 建立自己队伍, 为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而英勇牺牲。 要知道, 在黄皮肤下面流淌着红色的无产阶级的鲜血;在黄色的胸膛里, 英勇的心脏与世界无产阶级的心脏合着一个节拍跳动;黄色的双手高举着国际的红色的旗帜。” 

1920年6月旅俄华工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期间,刘泽荣代表大会电邀孙中山出席大会,通知他说,他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并请孙中山代转大会致全国同胞和各界的通电。通电号召同胞团结起来,“大力协助中国青年革‘命事业,排除其敌人,如帝国侵略、资本专制主义”等,请中国立即承认苏俄政府。孙中山于7月10日收到电报,立即向全国公布。这些电函扩大了列宁同孙中山联系的渠道,并在国内工人阶级中间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中国南方工人在致旅俄同胞的呼吁书中表示殷切盼望华工回国,其中说:“当你们回到祖国,并开始在这里,在你们的兄弟中间播下俄国革‘命种籽之日,亦即你们的兄弟们奋起参加共同的斗争、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之时,而这必将引起东亚的大变革,再造全世界。

十月革‘命成功了,但被西方势力裹挟的中国北洋政府却与苏维埃俄国断交,苏维埃政府答应免费送华工们回家,并且拨款3000万卢布作为这些华工的救济。但与苏维埃断交的北洋政府却成为了华工们千里迢迢回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他们拒绝这些华工返回祖国,甚至利用无耻的手段阻挠他们,因为北洋政府害怕他们带回激进****的思想。但尽管如此,最后仍有4万多华工陆陆续续的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那些没有回国的旅俄华工,便在新兴的苏维埃政权下的俄国定居了下来,他们结婚生子,享受战争之后的和平年代,有些人的孩子甚至也成为了苏联红军战士,在1941-1945年间参加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归国华工不仅带回了《旅俄华工大同报》 、《华工醒世报》 、《社会警钟》、《社会星》等报刊和大量宣传十月革‘命的书籍 ,还将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和亲耳听到的有关俄国革‘命和马列主义思想,传播给周围的人 。归国华工的宣传, 使俄国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向往的地方 ,在开滦煤矿 、京奉路唐山制造厂 、启新水泥厂等北方工人聚集的企业,工人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解决跨党问题,大批俄国共产华员局的党员转为中**员,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负责人,成为中国****运动的骨干力量,他们自觉地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履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使命,推动着中国****运动不断发展。

一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但私以为可以追溯到1918年旅俄华工联合会,因为这是第一次以共产党的名义将中国人笼络在一块。很多人喜欢将俄国的十月革‘命与中国的共产党成立割裂来看,殊不知如果没有十月革‘命期间旅俄华工与苏维埃政府的特殊情缘,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许会被延迟,马列主义思想也会较晚些才能传入中国。他们的努力,他们的牺牲不应该被人遗忘,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而我投递这篇文章便是希望能给大家讲述先辈们的革‘命经历,传递他们伟大的意志,激励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引用出处:

黄 黎:1917 -1921 年旅俄华工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组织

旅俄华工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过程的历史考察   郭渊  《西伯利亚研究》

《旅俄华人共产党组织及其在华建党问题》

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形象的转变   张建华  《学习与探索》

《全俄华侨组织-旅俄华工联合会研究》  林军

图片来自:哈尔滨往事:第七章  旅俄华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211490101bbvd.html

图片来自:百年“十月革命”┃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形象的转变 http://www.sohu.com/a/202905124_486911

结语:

首先,这篇文章不是我自己100%原创,其中很大篇幅摘抄了许多论文及书籍的内容来充当干货。本人不是历史控,对于十月革‘命只有一定的了解,文章肯定有不完整的地方,如有错误,请多多包涵并且指出。

其次,写这篇文章的动机主要来自: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历史,本文章谢绝地摊资料的讨论及毫无干货仅凭臆想的争论。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刘泽荣] [苏维埃政府

上一篇《1921》官宣演员全阵容,剧组走进北大与青年学子共话“青春之中国”_先辈

下一篇不要觉得单休和双休只差了一天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