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觉醒年代的选角
(来源:包头人大)
原标题:《觉醒年代》为何能火出圈?
“每一句台词都像历史考点”、“镜头具有‘电影质感’”、“台词令人热血沸腾”……近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收视热潮。该剧凭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个性鲜活的人物“圈粉”观众,引发大家在线“催更”。
如何设计毛泽东、陈独秀的出场?为什么要拍鲁迅家后园的枣树?在服装、造型上怎样体现角色性格?近日,《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接受人民网专访,讲述拍摄初衷及幕后故事。
谈选角:追求神似,兼顾形似
人民网:《觉醒年代》涉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等历史事件。拍摄这样一部题材宏大的作品,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张永新:题材太宏大了,工作也千头万绪。同类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很多,所以在制作这部剧之初,我和团队成员强调,我们一定要有所突破。但这种创新必须建立在现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不能“想当然”、似是而非。
剧中涉及到大量思想先驱和文化先驱,很多人物都已深入人心,如何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角色塑造得更立体、更饱满,这是我们下功夫最多的地方。另外,我们也要精准地还原时代氛围,呈现出一个有呐喊、有热情、有力量的觉醒年代。
人民网:以《新青年》这本杂志的创办过程为主线讲述建党故事,为什么选择从这个视角来切入这段历史?
张永新:如果把红船比喻为我们党诞生的形象,那么这艘船是从哪里驶来的?这是我们故事的灵魂所在。
《新青年》及后来的五四运动,影响了一代人,感召了一代人。找到了《新青年》,我们就找到了故事的源头,回答了“这艘红船从哪里来”的问题,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人民网:在选择演员和塑造角色方面,剧组下了哪些功夫?有没有担心观众不认可?
张永新:肯定有这样的担心。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蔡元培……我们国人心中都已有他们的影子。如果我们的角色塑造得有偏差,观众可能不会认可。
在选角方面,我们秉持了一个原则:追求神似,兼顾形似。比如于和伟与他饰演的陈独秀,在外形上是有一定距离的,但于和伟抓了角色的精气神。当然,我们也会在有条件下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形象比较接近的演员,比如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
谈造型:外化角色性格,展现精神世界
人民网:在服装、造型的设计方面,如何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张永新:鲁迅的一字胡,根根直立、昂然向上的头发,都是鲁迅标志性的符号。在还原角色方面,我们的化妆和造型部门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也参考了影像资料,希望通过造型实现角色性格的外化。
如果仔细观察李大钊,你会发现,他的衣服没有一件是华贵的。他的衣服质地非常粗糙,纹理也是粗线条的,符合燕赵男儿慷慨悲歌的气质。和李大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胡适,胡适的衣服总是熨贴的、精致的,两人着装上的区别,实际上是一种性格的区别,乃至是一种立场的区别。
人民网:剧中,陈独秀出场的打扮比较随意,有些“不拘小节”。这场戏设置的用意是什么?
张永新:我看到过一些观众的反馈,大意也在问类似的问题。我们设置这样一场戏,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在充分了解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谨慎选取了这样一个创作方向。
有资料记载,在日本期间,陈独秀与章士钊、易白沙等人为《甲寅》杂志撰稿,他当时内心比较苦闷,曾有半个多月时间闭门不出写文章。我们通过这场戏反映他当时的状态,体现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
《觉醒年代》剧照,蔡元培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剧方供图
人民网:《觉醒年代》中有一些细节、片段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蔡元培和陈独秀在雪中相见、鲁迅写下《狂人日记》。这些桥段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张永新:蔡元培和陈独秀在雪中相见、鲁迅写下《狂人日记》,都是我们团队精心打磨的片段。
蔡元培为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三顾茅庐、程门立雪,体现了蔡元培求贤若渴的精神。我们在拍摄时使用了升格镜头,在配乐上也下了功夫,形成一种视听上的震撼,带给大家心灵层面的温暖和感动。
鲁迅酝酿《狂人日记》那场戏,时长3分49秒,没有台词,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来渲染情绪。鲁迅在提笔的同时,“吃人”的社会场景也在一幕幕闪回。这个段落,我们一是想展现鲁迅当时的精神世界,二是想表达出《狂人日记》的出现对于新文化运动意味着什么。
《觉醒年代》剧照,鲁迅书写《狂人日记》。剧方供图
谈镜头:写实写意结合,丰富审美感受
人民网:鲁迅写完《狂人日记》之后,镜头从他的窗口缓缓拉到院子里,可以看到鲁迅曾在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枣树的画面在整部剧中只出现了几秒,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张永新:鲁迅曾在文章中提到过“后园的枣树”。我们剧组从山东买了两株枣树,千里迢迢送往横店,种在剧中鲁迅的院子里。
枣树的形象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枣树枝干刺向天空,其桀骜不驯的精气神,特别像那个时期的鲁迅。
人民网:有网友注意到,这部剧的镜头语言很有新意,用一些象征、隐喻的手法来展现那个时代。在增强视觉艺术性方面,您和团队有哪些新的探索?
张永新:我们希望在视听语言上有所拓展,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在丰富镜头语言的同时,也希望在审美层面带给观众多维度的感受。
比如毛泽东出场的那一段落:瓢泼大雨的街上,满街穷苦的小商小贩冒雨叫卖,人贩子公然卖着孩子,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青年毛泽东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迎雨奔跑,踏水而来。
《觉醒年代》剧照,毛泽东怀抱《新青年》雨中奔跑。剧方供图
我们想在短短几百米的路上,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民国的样子。民国初年不是一个风花雪月、温情脉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觉醒者奋起反抗、寻求真理、救国救民,中国才迎来了希望。所以,毛泽东在这一段落不只完成了物理意义上的奔跑,他看到了,感受到了,他要为这个国家做出选择、做出努力。
人民网:网友梳理了剧中的经典台词,有些台词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令人警醒。蔡元培的北大就职演说、李大钊的《青春》,在当下有哪些现实意义?
张永新:蔡元培百年前那一番呼吁,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振聋发聩。他批评了一些学生虚度光阴、混文凭、“唯分数论”,这样的表达在百年之后依然警醒着我们。
在一段野长城之上,李大钊、陈独秀和莘莘学子朗诵了《青春》。《青春》文词优美、情感充沛,文化思想先驱的探索精神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薪火相传,告诉人们“何为青春”。今天读起来,也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来 源: 人民网
编 辑:范 超
策 划:董 智
觉得不错,请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组:[历史] [中国近代史]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狂人日记] [青春] [蔡元培] [张永新]